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有些天真的问题,张海诺语气平和的答道:“很抱歉,女士!美国和德国现在正处于战争状态,在海上正面遭遇一艘美国船的话,要么是我们击沉它,要么是它击沉我们,绝没有第三种可能!”

那位女士一脸哭相的捂住嘴巴,至于其他的人,不论是美国人、英国人还是加拿大人,都没有再提其他问题。

“好了,现在我就向你们宣布这里的第一条规定!”张海诺提高了音量,“你们中的某些人身上可能还携带有匕首、手枪之类的武器,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请自觉的将这些东西扔到海里去,要是之后被我们的人发现谁还藏有武器的话,我恐怕就要请那个人自己游去英国人!”

过了大约半分钟,开始有人从自己衣服里掏东西,并将掏出来的东西扔进海里。

张海诺看得很清楚,那是一把小号的左轮手枪。

“很好,我希望其他人都照着他做!”

在张海诺的声音的鼓动下,又有两个男子从身上摸出手枪或匕首扔进海里。

“你们可以保留你们随身携带的任何物品,只有武器除外!”

张海诺又喊了一声,这一次,扔掉武器的人又多了一个。

“没有了吗?”张海诺在人群中环视了一圈,这一次的确没有人再从身上掏东西了

“很好,既然我已经有言在先,凡身上还藏有手枪、匕首一类武器的,一旦被我们发现将毫不留情的丢进海里!现在,我宣布这里的第二条规定!在你们被转移到中立国船只上之前,每天吃两顿饭,早餐在上午10点,晚餐在下午6点,任何人不得随意走动,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举手找我!”

这话说起来很轻松,但是看看这些数量有艇员一倍半多的平民,张海诺心里仍有些担心,不过他担心的并不是这些人会不会老老实实呆着,而是这北大西洋上变化多端的天气。春末夏初本来就是一年中雨水相对较多的时节,这大洋上下水不比陆地上那样平静,动不动便是狂风暴雨、大浪滔天,平时潜艇碰到这样的天气顶多是受些摇晃之苦,可现在甲板上到处都是人,一个大浪过来就有可能将他们中的一部分卷入海中,没有人希望看到那样的惨剧发生。

“现在,我想知道这里有没有你们所乘坐的那艘船的船长、大副或是其他可以管事的!”张海诺特意将目光投向那几个水手打扮的男子,不一会儿,其中一个瘦瘦高高的年轻水手举起自己的右手。

“军官先生,船长、大副、二副还有轮机长都没能逃出来!我在纽曼波特号上负责锚链、缆绳和前甲板的清理工作!”

“纽曼波特……”张海诺没有听说过这艘船,也的确,在大西洋上航行的邮轮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这样一艘还不足万吨的普通邮轮自然没有什么名气,再看看这些幸存者的衣装,距离上流社会显然还有一定的距离。

“那好,你跟我到潜艇内舱去,我有些话要问你!”

听到张海诺的这个命令,那人先是看看自己的同伴,然后很忐忑的跟着张海诺下去了。

从他那里,张海诺得知了这艘邮轮的大致情况,包括船名、吨位和标准定员,但这位低阶水手长并不清楚这次航行具体搭载了多少乘客,也不知道有多少货物以及货物的内容。

在弄清大致情况之后,张海诺让自己的通讯官向威廉港拍发了第二份密电,之前一份是报告说U171击沉一艘美国邮轮,并将幸存者救上艇,这一次,他在报告情况之余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是联络丹麦方面的货轮前来接走这些幸存者,或是由U171直接将这些人送往丹麦王国治下的冰岛或法罗群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丹麦王国严格恪守中立。

四个小时之后,威廉港的复电才姗姗来迟,海军部未对张海诺救援敌船落水者的做法作出评价,而是告知他海军已经将此事提请高层裁决。

又是提请高层裁决!

张海诺对这几个字已经有些反感了,战略计划提交高层裁决却遭否定,狼群计划提交高层裁决却杳无音信,他真不知道这次高层又会有什么样的“高见”。

不管怎样,张海诺还是下令潜艇向法罗群岛方向驶去,反正U171由苏格兰西北部海域返回北海也需要走这条航线。自从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并将英国周边海域划为交战区的缘故,为了避免被德国潜艇当作前往英国运送物资的商船而被击沉,荷兰、丹麦、挪威和瑞典的商船大都放弃了苏格兰北部航线改绕道法罗群岛和冰岛之间的航线航行(事实上,英国军舰常常会拦截它们并强迫其前往苏格兰港口将货物卖给英国政府,以避免这些中立国偷偷为德国运送物资)。

在接下来的12个小时里,张海诺和他的艇员们几乎有种被遗忘的感觉,因为威廉港的指挥部在发来那封电报之后便没有了音讯。到了第二天傍晚的时候,U171已经开到了距离法罗群岛不到50海里的地方,然而德国海军部的一封电报却让他们不得不调头驶向冰岛。

原因很简单,根据潜伏在法罗群岛上的德国间谍报告,一支英国驱逐舰队正在法罗群岛附近海域游弋。

U171只好在海面上拐了个大弯,冰岛距离法罗群岛约240海里,这个距离算不上远,但以UBIII型潜艇的巡航速度却必须一刻不停的走上整整一天。在艇上的食物和淡水即将告急的时候,U171在冰岛南部海域遇上了前来“接头”的丹麦货轮瓦特纳号。几个小时之后,“纽曼波特”号上幸存下来的41位平民一个不少的登上了那艘中立国货轮,而他们将被送往冰岛,然后再从那里辗转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由于丹麦货轮的船长以中立法为由拒绝向U171号提供给养,以致于张海诺和他的艇员们在此后的两天内只能维持半饥半饱的状态,或许从来没有哪群潜艇艇员会这样狼狈的回到威廉港。

消耗鱼雷四枚,击沉货轮、邮轮各一艘,总吨位0。9万吨,张海诺的这次出航在战绩上毫无值得称道之处,海军部也没有对他救起幸存者的行为进行任何形势的公开奖励或是批评,但他听说自己的行为还是惹恼了一些高层人物。几天之后,他被海军宪兵部找去喝茶,那里的官员以非正式的警告的方式告诫他今后在未向海军部报告并得到批准之前,不得再擅自作出类似的举动。

尽管高层对此非常不悦,但张海诺却得到了一些海军将领们私下送给他的称号:“海上骑士”。不久之后,美国报刊也登载了U171救起“纽曼波特”号幸存者的事迹,他们难得一见的将批评和赞许一同献给了一位德国军官。

巧合的是,他们送给张海诺的称号也与骑士有关,因为德国海军使用的是黑兀鹫十字战旗,他们便称其“黑兀鹫十字骑士”,而关于他的漫画却有些滑稽和具有讽刺意味:他被描绘成了一个一手拿着鱼雷一手拿着鲜花的大胡子德国艇长,他脚下的潜艇则成了一条憨态可掬的鲨鱼。

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第045章 … ~非正式的狼群试验~

听说了美国人授予自己的称号之后,张海诺只是一笑了之,毕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还得继续和他们进行狩猎者与反狩猎者的游戏。

进入1917年夏季之后,英美海军进一步加大了他们在大西洋航线上的护航力度,也就是说护航船队的规模更大,参与护航的舰只更多。在接下来的两次出航中,张海诺碰到英美货轮单船航行的次数越来越少,而在碰到对方大型护航船队时,他深感自己势孤力单,但通过潜艇指挥部召集其他潜艇的方式既耗费时间,又得等分散开来的其他潜艇重新聚集起来,大好的机会便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浪费掉了。

在自己第5次出击北大西洋航线的行动中,张海诺头一次品尝到了单次出击零战绩的滋味:直到艇上的给养耗尽,他也没能发射掉一枚鱼雷,在大西洋上飘荡了六周之后只得黯然返回威廉港,而他本人的总战绩也停留在了4。1万吨上,距离王牌艇长的称号仅一步之遥。

带着极其郁闷的心情回到威廉港之后,张海诺又一次找到了第3潜艇编队的指挥官格奥尔格上校。格奥尔格也很无奈,他们的报告是在5月份呈送上去的,可现在都9月末了,海军部的答复是还在讨论中。

没有海军部的命令,张海诺他们就不能正式将潜艇编成战术小组用于团队作战。

“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吗?”张海诺对自己叨咕了一句中文,这格奥尔格上校显然听不懂,但张海诺脸上的表情还是透露出了一些重要信息。

上校走到张海诺身旁,小声说道:

“中尉,明天晚上八点到指挥部的大会议室来!”

张海诺隐隐觉得这背后必定有什么事要发生,但既然上校刻意很小声的对自己讲,自己也就没好多问。

“好的,一定准时前来!”

在办好下次出港前的物资申领手续之后,张海诺没有多在这里逗留,而是很快返回了自己的潜艇。由于上次出航带去的10枚鱼雷都原封不动的带回来了,他便让艇员们将鱼雷管里的鱼雷退出来进行一次技术维护和检查,加上艇上管道线路的维护,这一忙就忙了一天半。

在艇上的维修工作基本结束后,张海诺照例以艇长身份请所有艇员到威廉港城区最好的餐厅去撮了一顿,虽然这一顿往往得花掉他一个月的津贴,但芬克庄园那边完全不需要自己寄钱回去,加上出海作战又有额外的补贴以及奖励,所以他每次买单的时候都非常爽快,而这一点也成了U171艇员向同伴们炫耀的资本之一——其他潜艇归港之后艇员们大都是各自活动的,艇长们有时候也会请客,但像张海诺这样大方的还真不多见。

张海诺重新返回港区的时候已经是七点三刻了,他稍稍整理了一下着装便告别艇员们独自来到潜艇指挥部。此时大厅里除了值班军官之外看不到一个人影,就在张海诺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时间的时候,上校的声音从昏暗的走廊上传来:

“中尉,这边!现在就差你一个了!”

就差我一个?

张海诺不由得加快了脚步,除了自己,今天还会有什么人到来呢?

在进入大会议室之后,他的疑惑才得到了解答——同样身穿德国海军深蓝色军服、同样佩戴潜艇部队的标识,这十几个人军衔大都是中尉和上尉,胸前也都挂着至少两枚勋章。

这些人张海诺并不完全陌生,他们都是和自己隶属于同一个潜艇编队的,但由于自己来到潜艇部队的时间还不长,且多数时间都在海上作战,因此很多人还叫不出名字来。

张海诺正想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位军官,上校却拉着他走上前台。

“这位大家想必都听说过,年轻有为的U171指挥官海诺。冯。芬肯施态因中尉,我们今天要说的多艇联合作战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

这十几位军官年龄、体型各不相同,但当张海诺的目光和他们的相遇时,这些人都无一例外的微微向他点了点头,也算是一种军官与军官之间的尊重和认可。

接下来,上校让张海诺将这个战术的思路给大家讲述了一遍,然后,他提议以自愿参加的方式组成一个潜艇作战小组,用以“测试”这个新战术。

张海诺本以为艇长们都会积极赞成,但最终他们中仅有3人站起来响应。

后来张海诺才从上校那里得知,这并不是说12位艇长中只有3个人赞同他提出的这种多潜艇协同作战思路,而是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