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尔就曾当着希特勒的面允诺,在“北方女王”作战行动中海军司令部将只扮演支持者而非决策者地角色,前线作战指挥将全权交由以张海诺为首的舰队指挥部门。因此,雷德尔很快以海军总司令地名义发来电报,准许张海诺临时改变“北方女王”计划。

距离19411年地11月仅有不到1小时。肆虐北方地狂风依然强劲。整个特洛姆瑟港已经悄然披上了冬装。城市和港口白茫茫地一片。停泊在港内地舰船上也覆盖上了一层冰雪。随着新命令地下达。几艘体型较大地德国战舰上有了活动:舰员们奋力铲雪除冰。并顶着风雪收起了主要地鱼雷防护网。紧接着便是解开系留船只地缆绳、为主要火炮卸去厚重地炮衣。不多时。战舰烟e;里升起了白色地烟柱。一根根又粗又黑地锚链也在机器地轰鸣声中缓缓上升。等到满是淤泥地船锚重新出现在海面上。几艘艨巨舰开始缓缓移动。

形成鲜明对比地。则是那些体型较小地舰艇。它们依旧非常安静地停留在原地。任凭狂风吹虐起地海水洗刷它们地舰舷与甲板。

只半个小时功夫。以“提尔皮茨”号为首地四舰编队便消失在茫茫大海上。这时候。笼罩在黑暗中地特洛姆瑟又重新回归了平静。

正如张海诺先前在军官餐厅所说地那样。即便“提尔皮茨”号这

大物。在风暴中行驶也会异常颠簸。精通山地作伯霍芬将军终于有机会会这一点了。舰队以接近20节地航速行驶在浪涛汹涌地海面上。保持平衡成了奢望。任何在外部甲板地活动也都是舰员们竭力避免地。至于缺乏海上航行经历地人。大都和这位山地兵中将一样。在不断呕吐中渐渐习惯了呕吐。

“在敌军完全缺乏准备地情况下。只要舰队能够保证持续地炮火支援。以六个步兵团在摩尔曼斯克港站稳脚跟是完全可行地!”

长时间的晕船,使得冯兰伯霍芬在气力上显得很是虚弱,说起话来也不那样的铿锵有力了。好在这并不至于影响他的思维,海军将领们所擅长的终究是他们的海战,相较而言,在德军各兵种之中,对两栖登陆作战最为精通的还要数经验丰富的山地步兵指挥官们。

至于格兰伯霍芬所说的这六个步兵团,正是最近几周分批运抵瓦尔德的德军部队,其中有三个团是从波罗的海区域抽调第5山地步兵师下属部队,另三个团隶属于参加了马耳他之战的海军第1战斗师,这些部队的总兵力达到12000人,而且都算得上是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装备水平则与一般的国防军部队相当,只是由于作战方式的原因,他们所装备的火炮以中小口径为主,配备的坦克和装甲车辆也相对较少。

由于暴风雪的缘故,运送这些步兵的船只以及护航舰艇许多还停留在瓦尔德,在苏军空袭中受损的轻巡洋舰“科隆”号本该直接返航,也因为恶劣的天气而滞留。

“可是,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登陆舰艇一次将这么多部队送上岸!以目前停泊在瓦尔德的舰船,顶多可以搭载5000人前往摩尔曼斯克!”

不断摇晃的船舱中,舰队参谋长、帝国海军少将鲁道夫尔谨慎的提出了质疑。以参谋官的身份先后参加了挪威、希腊和马耳他之战,这位旧帝国时代海军司令莱因哈特尔的外甥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将星,但这距离前人的成就还很远,而且在张海诺的印象中,这位舍尔将军并没有展现出当年的德国公海舰队司令身上各种值得称道的气质——勇敢、果断、敏锐以及冒险精神。

“摩尔曼斯克是苏联北方最大的海港,根据我们先前侦察获知的情报,战争爆发后进出该港的船只数量仍然很多,因而苏军并未使用水雷封锁近岸,用于港口防御的仅有一部分设置在野战工事内的海岸炮兵以及岸基航空兵。当然,苏联的北方舰队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防御力量,但那些舰艇过于老旧,完全不具备和我们主力舰正面对抗的实力!”

冯兰伯霍芬一口气说了这么些,忍不住又对着桶子呕吐起来,但由于两餐未进食,他现在已经处于干呕的状态,不一会儿,山地兵中将顽强的回到位置上,并继续解答舍尔将军的疑惑:

“那么,只要我们的主力舰能够从火力上压制苏军岸炮,而驱逐舰通过抵近射击清除近岸的障碍,我们的先头步兵就能利用登陆舰艇、小型民船甚至是机动舢板在未设防的港口实施登陆。

摩尔曼斯克码头众多,只要我们迅速控制其中若干码头,并利用舰炮持续压制苏军炮火,运载士兵和火炮的中型运输船就能直接在港口停靠!当然,这样的作战方式是有风险的,万一我们的运输船被苏军炮火击沉,就有可能堵塞重要航道,进而影响后面的作战行动!”

任何作战行动都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如今张海诺仅以“提尔皮茨”号、“彼得特拉塞”号、“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和“舍尔海军上将”号的阵容启航,本身就提高了作战行动的风险系数——自然,对手预防系数也大大降低了。

“假若第一批5000士兵都顺利登陆,我们还得对付随时投入反击的大批苏军步兵,他们的数量很可能数倍于我们的登陆部队!”张海诺所问的,也是他作出突袭决定以来最担心的问题。

“这样的天气下,双方的航空部队都难以出动,而我们的舰队将毫无疑问的占据绝对优势。给步兵部队配发专门的无线电联络员,让他们可以直接联络到舰炮支援,这样以港口建筑为依托打一场成功的防御战是很有希望的。只要支撑6个小时,我们的运输船就能从瓦尔德运来第二批后续部队,而迪特尔将军的两个山地步兵师这时也应该在从扎波利亚尔内向摩尔曼斯克推进的路上了!”冯兰伯霍芬显示除了十足的冒险精神,而他脸上的神情,和海峡冲刺行动前的张海诺竟是那样的相似。

海啸 绝处逢生

第015章 … ~不可能之可能~

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伟大的军事统帅拿破仑曾经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这样的字眼’!现在,我们不正在进行一场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作战行动么?”

站在“提尔皮茨”号的指挥室里眺望着俄国白色的海岸线,张海诺心情澎湃,前路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却无法抹去他的意气风发。

在一场猛烈的暴风雪尚未结束之前,在远离本土的极北之地,以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的兵力对敌人的重要港口发动一场登陆作战,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身边的军官们没有作答,因为这时候舰内的警铃声响了,那意味着重万吨的战列舰将用它强大的15英寸舰炮朝目标发动齐射了。

海面上,“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领头,“提尔皮茨”号居中,“舍尔海军上将”号殿后,三艘大型战舰均侧身朝向海岸,好让舰上的全部主炮发挥最大威力。从瓦尔德护航而来的三艘驱逐舰、六艘大型鱼雷艇,这时也分别列于主力舰纵队左右,随时提防来自海面的攻击。

狂啸的北风依然呼啸,漫天雪花让整个视线都笼罩在一片白色当中,这些可以阻止飞机起飞,却无法让强大的战舰停下进攻的脚步。在一阵惊天动地的轰响声中,阵阵黑色的浓烟在海面上腾起,成批重磅炮弹以极高的初速朝海岸方向呼啸而去,这片海域长久以来的平静被打破了—自从19166年建港以来,摩尔曼斯克还从未遭受过来自海面的攻击,直到德国全面发动对苏战争之后,才有第一批来自空中的入侵者在这座港口投下了炸弹。

德国空军有限地轰炸对摩尔曼斯克港口设施以及铁路线的破坏不大,按照**当量换算,施佩勒的轰炸机前面月在这座港口投下的炸弹,还不及德国北方舰队地两次齐射!

在距离港口仅有75海里,也即是13875米的位置上,德国战舰上的主炮处于低角度的射击状态,而能够在没有遭到任何反击的情况下迫近到俄国人在沙皇时期就十分重视的海军港口,这听起来显得不可思议——若不是战术上的安排,就连护航而来地德国大型鱼雷艇也能用它们的05毫米舰炮轰击岸上的目标。难道苏俄军队在摩尔曼斯克就完全没有防御能力?

早在德军进攻东线之前,德国情报部门就对苏俄境内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大量的侦察,而根据谍报人员以及空军航拍照片,德军参谋部门还曾对进攻摩尔曼斯克的几种反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推演,得出的结论是陆上进攻的损失要比海上进攻来得小,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经过沙皇时期地苦心经营和苏俄政权成立后的长期建设,摩尔曼斯克这个德国“北方第一军港”,防御体系已经较为完备。配置有大量要塞炮的炮台群完全能够和来自海上的强大舰队抗衡,相当数量的航空兵和高炮部队亦具备十分可观的防空能力,相比之下,唯有背对大海一侧的防御相对薄弱——然而,在芬兰军队不愿踏足俄国土地的情况下,山地兵上将迪特尔所指挥的德军山地步兵却连摩尔曼斯克的边都没摸到,更不用说从陆上攻它地防御体系了!

很快,“提尔皮茨”号15英寸主炮发射的高爆弹在岸上爆炸了,银装素裹的大地顿时如地震一般摇晃起来,重达公斤的弹头,一发就足以摧毁坚固的岸防堡垒,或是将半条街道化为废墟,只一轮齐射,从苏军炮台区域腾起地烟柱就扬到了数百米的高空。那情景,不由得令张海诺想起了原子弹爆炸——白色地蘑菇云至少在外形上是非常相似的。

漫天风雪丝毫没有减弱德国舰员们装填炮弹地速度。在液压辅助扬弹机地作用下。“提尔皮茨”号和自己地姊妹舰“俾斯麦”号同样拥有冠绝欧洲地重型舰炮射击频率。距离上一次齐射只过了30。全舰就做好了下一轮齐射地准备。而射击地目标。依然锁定在德军航空侦察所探知地苏军炮台区域。

尽管不像俾斯麦级战列舰那样采用半自动装填地“先进”技术。但由于设计合理加上炮弹、弹药重量较轻。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和被重新划分到重巡洋舰地德意志级也拥有傲人地发射速度。待“提尔皮茨”号完成发射准备。三艘战舰便按照事先地指令以先前地射击数据进行第二轮快速齐射。

在战舰继续向前移动地情况下。第二波炮弹跨越上万米地距离后。弹着点已经和前面那波发生了上百米地偏移。一阵同样震耳欲聋地爆炸之后。苏军岸防炮台所在区域再次被黑色地烟尘所

|Qī|—即便北风呼啸。这些烟雾也要在好几分钟之后才会。至于这些炮台坚厚地钢筋混凝土墙。若是被德军地大口径舰炮直接命中。下场恐怕并不会比英国战舰地厚实装甲好上多少!

置身于强装甲保护下地指挥室之内。张海诺和他地军官们在整个炮击过程中一言不发。也没有人随意走动。待到第二轮齐射地炮声渐渐远去了。张海诺抬起手看了看自己地表。11时C5分。北极圈内短暂白昼刚刚开始。这天是11月6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它或许不是什么值得纪念地日子。但是张海诺仍然记年前地这一天。意大利于宣布加入《日德关于共产国际地协定》。在历史学家看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也就是在这一天正式形成地。

|shū|不在其位、不谋其职。张海诺虽然对德国地两个盟友不屑一顾。但是那终究不是他这样一个海军将领能够改变地。也就在他走神地这么一会儿功夫。旁边突然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