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术天下-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大姐和二姐打扮得格外漂亮,我的衣饰和她们华丽的衣饰一比,显得有些寒酸。马氏冷冷的看了我一眼,我走上前去,躬身行礼说道:“女儿拜别父亲大人和太太,万望父亲大人和太太保重身体,勿以女儿为念。”我明白这样的表面功夫一定要做到,尤其是当着这位太后心腹的面。

父亲说道:“到了宫里,务要小心,不可造次。”

我忙说道:“女儿谨记父亲教诲。”

马氏依旧不说话,我又行了一礼,才在丫鬟的搀扶下坐上小轿,我明白我赢了第一局。这个太监一定把刚才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是非曲直已经不用我再多说话了。

三乘轿子鱼贯出了府门,放下轿帘,我在轿中暗自思量对策:我无论从出身上、还是容貌、才华上都无法和大姐、二姐比,我要想赢必须从太后身上做功夫,那么太后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宫门到了,早有小太监过来给我们掀轿帘,扶我们下轿。我很聪明的跟在大姐和二姐的身后,低头走着,一路上绝不多开口讲一句话,聪明人是会听别人说话的人。宫中的虚实尚且不知,怎么能多开口说话,不如让大姐她们冲杀在前把虚实摸透了。我也绝不东张西望,我明白自己是到了什么地方,很多东西不该我看,看了只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祸患。

那个穿四品服色的太监似乎对我的谨慎很满意,笑着对我说道:“三小姐是第一次到宫里来吧?”

我笑着说道:“回公公的话,小女子以前年纪尚幼,故此没到宫里来过。”那太监专注看了我一会儿,点了点头。实际上我的生辰和二姐的生辰只相差几天而已,大姐和二姐以前每年元旦都随马氏进宫朝贺太后。而马氏借口我是庶出,每每不带我进宫。以那个太监在宫里多年的经验,早见惯了这些是非纷争,个中缘由想必早已看得清清楚楚。我如果说马氏坏话,反而多此一举,显得我为人不厚道,因此我索性含糊过去,倒显得我做人大度。

终于到了太后的寝宫,只见“长乐宫”三个金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这三个大字是高祖皇帝亲笔所书,高祖皇帝为自己生母修建此宫以颐养天年,因此我朝历代太后都居住于此。长乐宫位于皇宫的东南角上,相较于后宫的其它宫殿,规模最为宏丽:赭红色的宫墙,碧绿的琉璃瓦,鎏金的屋檐下挂着一串金铃。每当有风吹过,便有悦耳的铃声响起。

我们忙理了理衣服,随那太监走了进去,穿过了几重院落,终于到了一间屋子前。领我们来的太监对门口的小太监说道:“快进去禀告太后娘娘,就说周府里的三位小姐到了。”

过了一会儿,那小太监出来说道:“太后娘娘宣见。”我的心突然有些紧张,定了定心神,就随那个小太监走了进去。

屋子里的光线有些昏暗,一个穿着黄袍妇人坐在正中的椅子上,看不清她的长相,但知道这就是太后了。我忙随大姐她们跪倒叩头:“臣女叩见太后娘娘,愿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正文 第3章 到底应该谁作皇妃

就听太后说道:“都起来吧。”声音出乎寻常的悦耳,我们谢了恩,站起身来。太后又说道:“小吉祥,给几位姑娘搬个绣墩过来,哀家和她们好说话。”我们忙谢了恩。

那个叫小吉祥的太监搬了三个绣墩,安放在太后身侧。我们告了坐,方才侧身坐下,我这才仔细看清太后的长相:太后也就四十许人,生得柳眉含黛,杏眼含波,想必当年一定是艳绝后宫吧。我虽是周太后的侄女,可却是第一次见她,因此对她也说不上亲热。

只听太后说道:“半年多没见,清儿出息的越发漂亮了。”

大姐这时站起身来说道:“太后娘娘如此夸赞臣女,臣女如何担当得起?”

太后示意大姐坐下,又对二姐说道:“婉儿做的《春日偶得》那首诗哀家看了,写的不错,宫里的人都赞得不得了。”二姐也忙站起身来,谦逊了几句。

太后这时才转向我说道:“三姑娘,哀家倒是第一次见,以前一直想见见。不错,长得很是清秀,据你父亲说读书也很用心。”

我站起身来说道:“太后娘娘每日操劳国事,上承江山社稷,列祖列宗,中抚育圣躬,下体黎庶百姓。臣女鄙薄,得娘娘记挂,感铭五内。”

太后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清儿出生的时候,正赶上梅花开放。先皇那时还在世,你爹正好到皇宫侍宴赏梅。先皇知道你爹新添了千金,就问你爹叫什么名字,你爹回说还没想好。恰好席间有人吹《梅花三弄》,先皇就说道‘《梅花三弄》,一弄清奇,二弄缠绵,三弄惆怅,国舅的长女就叫清音吧’。后来婉儿出生,先皇赐名婉音,取缠绵婉转之意。过了几天三姑娘也出生了,先皇说这三千金的名字可不好起。当时哀家随侍左右,就说道‘皇上真是金口玉言,用梅花三弄起名,如今果凑成了三弄。三姑娘不如叫水音,水音夜中静听,却也惆怅断魂’。先皇直夸我名字取得好。”大姐和二姐都忙奉承太后。

太后又问了我们几句在家都读什么书等闲话。突然说道:“三姑娘,今天进宫怎么穿得如此朴素?”我看着太后的神色,一时看不出喜怒,心思一转,已想到如何作答。

我站起来答道:“家父常说‘太后娘娘追慕汉朝贤后明德马皇后,常教育外戚务以俭素为先’,臣女日思太后娘娘教诲,故此凡事务求俭素。如有不敬之处,还望娘娘恕罪。”我知道大姐她们常进宫,因此她们的为人太后想必已经清清楚楚。而我是第一次进宫,太后如此问,是想看看我的为人如何。

太后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水音的穿着虽然简朴却不失公侯府第的气度。”我发现太后不再疏离的叫我三姑娘,而是叫我的名字,看来太后对我的回答很满意。

太后说完,扭头对小吉祥说道:“赐宴。”我们忙谢了恩,小吉祥带着我们下去领宴。

吃过了饭,我们进来谢恩。太后依旧没说什么,似乎早忘了召我们入宫是要为皇上选妃。我看着太后心里突然有了一个主意,明白成败在此一搏。

我突然站起身来,跪在地上,对太后说道:“臣女有肺腑之言启奏太后娘娘,还请娘娘恕臣女失仪之罪。”

太后娘娘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清儿,婉儿,你们先退下。”大姐、二姐不情不愿地走了出去。

房里只有我和太后两个人了,我这才说道:“太后娘娘,臣女有一语冒死上达天听。臣女知道此次娘娘召见臣女等,是为了给圣上选妃。此事臣女有肺腑之言,请娘娘恕臣女死罪,臣女才敢奏对。”

太后看着我说道:“哀家恕你无罪,你说吧。”

我说道:“臣女不愿为妃。”

太后吃惊的看着我,半晌才说道:“放肆,如何口出此狂悖无君之言。”

我毫无惧色,低声说道:“娘娘请听臣女细细回禀,先皇驾崩之时,遗诏左丞严景云,右丞贾云光,御史大夫杜衡山,先帝之弟成王共同辅政。先帝的意思是让藩王和权臣之间,权臣和权臣之间相互牵制,免得有人欺天子幼弱,专横擅权。同时先帝还留有一道遗诏,说所有圣旨必须加盖先帝御宝‘体仁堂’方有效,并说此御宝当今皇上亲政前由太后娘娘掌管,待当今皇上亲政后,再由皇上掌管。这是先帝怕大臣专权,用太后娘娘来牵制朝臣,使大臣不敢胡乱作为。同时也是怕太后娘娘干政,所以用朝臣来牵制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诸事都要等大臣决断好了,才能下旨。”

我看了一眼太后的脸色,知道成败在此一举,必须放手一搏,因此接着说道:“先帝的思虑不可不谓周全,然而先帝没有想到:严景云与贾云光结成儿女亲家,狼狈为奸,把持朝政。杜衡山是一个好好先生,对朝政不闻不问,只知附和严、贾二人。成王虽然受到排挤,却也虎视眈眈,心怀叵测。昔日太后娘娘为保全皇祚,想必与严、贾二人结怨已久。今年正月皇上已行冠礼,钦天监也已经定好皇上亲政的日子,待皇上亲政后,娘娘就要将御宝交还给皇上,如此娘娘在朝中马上就毫无权势可言。贾云光又将女儿送入宫中为后,意图分夺娘娘在宫中的权势。可以说娘娘现在的地位笈笈可危。”

我见太后似乎有些动容,的确,太后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无权无势的人在宫里的凄凉处境早就一清二楚,我明白自己已经触及了太后心里最害怕的事情。太后年纪轻轻先皇就已病逝,她一直枯守宫中。人间的一切她已享用到极致,因此她唯一的乐趣就剩下争权夺势,无权无势的日子对她而言是不可想象的。

我又接着说道:“所幸贾皇后入宫一年有余,没有产下皇子。如果贾皇后生下太子,严、贾二人势力更加稳固,太后娘娘处境更加危险。太后娘娘此时选自己家的女孩子入宫为妃,到当真是一招妙棋。但以严、贾二人的老谋深算,恐怕不会不明白太后娘娘的意思吧?因此必将千方百计寻太后娘娘错处,好阻止太后娘娘为皇上纳妃。臣女本是庶出,难免授人口实,惹人非议,故此臣女不愿为妃,求太后娘娘体察臣女的拳拳之心。臣女的两位姐姐皆是嫡出,且才貌出众,望太后娘娘详察。”太后看着我久久的不说话。

正文 第4章 成败一线间

我的膝盖跪得都有一些发疼,可我明白我赢了第二局。我从太后刚才对我们的态度之中,就已经知道了这次选妃我基本无望。太后对我的两位姐姐很亲热,对我却是客气有礼。这恐怕不仅是因为大姐她们常入宫的原因,太后也不是傻子,我刚才说的话恐怕她早已想到。因此我必须以退求进,才能取得一线生机。

我无论无何都不能再回到周家去了,我必须走出那个樊笼,走出来我才有赢的机会。因此我索性退一步去想:太后现在最需要什么?现在朝中的局势如此,恐怕她最想要的就是一个聪明的心腹——一个能帮她出谋划策的人,一个能为她出生入死的人。而且这个人必须是她能信得过的,我是她的侄女,亲不过如此。因此我必须让太后知道,我是一个有用的人。

半晌,太后才说道:“水音,适才哀家问你为何如此打扮你说的不是实话吧?”

我答道:“请太后娘娘恕臣女欺君之罪,娘娘天纵英明,有什么不知道的。然臣女是太后家的女儿,如让外人知道实情,则有失后族体统。一则令太后蒙羞,二则令家父难堪,三则臣女为周家女,亦蒙羞矣。臣女只知太后荣,则周家荣,臣女亦荣;太后辱,则周家辱,臣女亦辱。臣女所以欺君者为公,望太后娘娘恕罪。”我知道这是太后对我的试探,看我是否能忠心于她。因此我明白的告诉太后为了她,为了周家我愿受一切委屈。

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适才哀家问冯成哀家哪个侄女好,冯成一直夸你识大体。现在哀家才知道,这三个女孩儿中数你最懂事。可惜你不是正出,否则哀家一定立你为妃。”我这才知道,那个接我们入宫的太监叫冯成。

我忙答道:“臣女谢谢太后娘娘褒奖,臣女实愧不敢当。臣女虽愚钝,却也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只有太后康泰、周家昌盛,臣女才能有所归依。因此臣女誓死效忠太后娘娘,绝不敢有二心。”

太后看着我,点头说道:“好孩子,起来吧。”我忙站起身来,腿却麻得险些没站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