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侣砝矗钤覆恍沂芰酥厣耍枰て诘餮O衷诶钏芯驮谖世钤感菅笞笥鹆治涝趺窗斓奈侍狻
郑余庆精于人事,很快就提议用此次立了大功的郝玼暂时代理。李愿是李晟嫡长子,已经做了多年左羽林卫大将军,如果不是因公受伤,只怕还要再升呢。郑余庆心想,幸亏李愿这次受了伤,不然李晟威名仍在,李愿李愬兄弟同获升赏,李家只怕要飞上天了。
见其他几个宰相还有太子都也没有异议,李诵就拍板同意了这个提议。这是在紫宸殿召开的一个小规模的会议,只有宰相,太子和皇帝指名的权德舆等几位大臣参加,商议的如何处理这次叛乱善后事宜。紫宸殿通常是唐朝皇帝召集重臣小规模议事的地方,能够入紫宸殿议事的通常被称为“入阁”。现在入阁的重臣们正在商议的是如何处置李谊、俱文珍,就在这时候,李忠言悄然进来道:
“陛下,苟胜求见。”
早晨李诵刚刚任命李忠言接替俱文珍出任内侍监,任命苟胜接替刘光琦出任枢密使。唐朝的枢密使职位设立在代宗时候,只是负责内外朝之间的奏章等材料的传递,虽然位置重要,但并不像宋朝那样执掌天下兵权。李诵既然决心以苟胜接替李愬掌管飞鹰,那就要给苟胜一个能方便出入的职位,枢密使职位有两人,就让苟胜领了其中一个。
若无要事,苟胜不会此时求见,李诵下令道:
“宣。”
毕竟前日受伤,虽然已无大碍,但苟胜脸色依然显得苍白。急匆匆地进来向李诵行过大礼后,苟胜取出一份奏章道:
“陛下,这是刚刚收到的袁大使紧急发回的奏章。”
袁大使就是前几日刚刚出京的准备接替韦皋的剑南西川宣慰大使袁滋,现在李谊、俱文珍被擒,杨志廉已死,叛党只剩下刘辟一人,单等韦皋擒获刘辟的消息传回来,现在一听是袁滋紧急发回的奏章,几位宰相似乎都有些不详的预感,不由得心里一沉。李忠言接过奏章呈上,李诵打开一看,两只眉毛越看越紧,渐渐树了起来。
陆贽和韦皋是老友,见李诵如此,忙起身问道:
“陛下,可是两川有事?”
李诵将奏章“啪”地朝龙案上一扔,道:
“树欲静而风不止。天要下雨,娘要嫁女!各位相公都看看!”
天要下雨,娘要嫁女,好熟悉的名言啊。不过在座的各位由于时代关系,显然不能理解李诵这个时候为什么讲这个话。几位大臣见李诵说得严重,也不顾挑李诵话里的毛病,忙接过奏章一一传阅。
首先看到奏章的是太子李纯,李纯看完后和李诵是一个表情,看样子只怕要骂出来了。接着看到的是执政事笔的杜黄裳,看完后也是默默的将奏章使劲合上,递给坐在他下首的陆贽,陆贽看完却是满脸悲愤,将奏章传给了郑余庆。不一会,在座的大臣全部看完了奏章,却没有一个说话的。刚刚因为铲除了权宦这个毒瘤而带来的喜悦顿时消失了。
还是李诵先开口道:
“众卿,奏章都看完了,说说看法吧!”
陆贽腾的站起来道:
“陛下,臣以为这必然是刘辟存心作乱,害死了韦忠武王!臣以为应当立刻派出得力大将,统兵入川,诛杀此獠,以告慰韦忠武王在天之灵!”
权德舆肃然起身道:
“臣附议!”
他在峨眉山与韦皋朝夕相处数日,对韦皋极为佩服,见韦皋遭遇不测,内心也是极为沉痛。
原来袁滋的奏章上写的正是韦皋暴薨的噩耗。袁滋刚到秦岭,就见到了磨磨蹭蹭正赶往长安报丧的两川信使,恰巧韦武认得,上前一问,才知道数日前韦皋在成都大宴僚属之后,夜里回府后突然发病,待郎中赶到时已经不治。
闻得噩耗后度支副使刘辟迅速赶到,不久两川军政要员就看到刘辟在韦皋病床前数度哭昏过去,在卢文若等两川高官的劝说下,刘辟才止住了痛哭,商议起韦皋丧事以及两川人事,最后在卢文若等人极力支持下,再加上韦皋身前也是对刘辟大加栽培,就推举刘辟为剑南西川节度留后,主持大局,刘辟随即派人入朝报丧,并通知朝廷剑南西川的人事安排。
请注意,这里用的是通知而不是请示。自建中四年四镇之乱后唐朝廷威望一落千丈,各不服王令的强镇节度使死后往往由子侄或部将自立为节度留后,根本不听朝廷号令,若是朝廷不满,立刻举兵作乱,最近的就是淮西的例子。
韩全义讨伐淮西吴少诚兵败后,更是有许多本来服从朝廷的藩镇屡屡出现不臣的情况,尽管德宗为防止节度使突然死亡造成局势动荡,在各镇安排行军司马作为储备节度使,仍然经常有地方节度使死后,手下的将领或者子侄女婿杀死行军司马,意欲自立,幸亏唐室仍然是人心所向,屡有忠臣力挽狂澜,拨乱反正,才使局势不至于糜烂。但是许多有心人已经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了,刘辟可以说就是其中比较成功的一个。
权德舆见到韦皋的时候,韦皋还好好的,一个月不到,说死就死,而且是暴薨。在史书上,当一个人死得不明不白时,往往用暴崩(帝王),暴薨(后妃诸侯大臣),暴卒来记载,就算李诵不是学历史的,看多了电视剧的现代人也知道里面有蹊跷,何况历史上韦皋是死在八月中,比现在迟了十几天,也是暴薨呢?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二章 … 高崇文
看来是韦皋打算收拾刘辟的时候,被刘辟发现了端倪,先下手为强,害死了韦皋。李诵本来就对韦皋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风流名将极为仰慕,现在,更是为他的不幸身死而感到难过。
可是眼下并不是为韦皋难过的时候,现在要解决的是两川怎么办。两川素有天府之国美誉,自秦朝以来,关中政权要想定鼎中原,必取巴蜀,秦汉皆是如此。两川既是唐朝对抗吐蕃的南线战场,又是中央朝廷重要的财赋来源,韦皋在两川二十年,对吐蕃屡战屡胜,斩首数十万,有效地牵制了吐蕃对陇右关中的侵扰,为唐中央朝廷赢得了喘息之机,而两川的财赋与江淮一道,支撑起唐中央朝廷的运作。现在刘辟自立,应该如何应对才能解决巴蜀危局呢?
“陛下,眼下内乱初定,军心未稳,何况吐蕃外伺,不可轻动。刘辟既然上书,陛下可下诏征刘辟入朝,明言如奉诏前来,则叛乱之事既往不咎,不然则大军入川,尽诛其族。陛下,臣以为陛下既然已经委派袁滋大将军继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如果更改,则朝廷威信何在?袁大将军既然在奏章中已经说将加快行程入川,臣以为袁大将军必然已经有定计,陛下可待两川告哀使到后,再颁下特旨为韦太尉加谥,许袁大将军特权,准他入川后便宜行事。”
杜黄裳首先提出建议,其他几人都表示赞同,李诵问:
“那刘辟如果不肯奉诏入朝,该如何处置呢?”
“那时局势已经稳住,陛下可令一大将统军前往川边,一旦刘辟不肯服从,就遣大将讨之。”
恢复了冷静的陆贽说道。
李诵点头道:
“众卿以为何人可用?”
和历史上一模一样,杜黄裳奏道:
“臣以为长武兵马使高崇文可用。”
但是李诵不想用高崇文,李诵想用李愬。
历史上,高崇文传里记载,高崇文入川后秋毫无犯,两川府库堆积如山,高崇文不取分毫,但是高崇文出川时自恃功高,搬空了成都的府库。李诵不想因为战乱而祸害两川经济。可是任用李愬的难题在于李愬没有自己的嫡系军队,而且李愬根本没有带过兵打过仗。
李诵沉吟许久,试探地问道:
“高崇文声名不显,且远在长武,所部朕要留他戍边,令郝玼领本部兵马如何?郝玼旧部就在凤翔,又屡与吐蕃作战,熟悉吐蕃地理人情,入川后正好坐镇两川,牵制吐蕃。”
“陛下不可。”杜黄裳忙说道,“郝玼部虽然精勇,但是久在边地,臣闻郝玼与吐蕃交战,从不带给养,以掠夺吐蕃养战,只是此法在边地可行,在内地不可,郝玼凶名太盛。所部将士乍由边地入川,若有拘束不到之处,难免危害百姓。臣闻高崇文所部军纪严明,陛下若要战,此去收两川士民之心为上,故臣以为不可用郝玼。而高崇文也是久在边地,熟悉吐蕃。”
其他几位大臣对高崇文是闻所未闻,郑余庆道:
“杜相公,高崇文年纪已经六十有一,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兵马使。如何能服众?况且此次是陛下登基后首次用兵,万一用人不当,托付不效,朝廷的威信只怕要大大受损哪。而西川丢失,朝廷不稳哪。”
郑余庆的话道出了一干重臣的心声,建中、贞元年间先帝削藩事败后的压抑感又回到了众人的心头,大唐再也经不起一次失败了。
杜黄裳肃容起身道:
“陛下,臣深知高崇文此人。各位大人可知韩全义否?”
众人点头。杜黄裳继续说道:
“韩全义只是个庸才,如何坐得稳夏绥节度使的位置?当年先帝以韩全义为夏绥节度使,将士不服,半夜里士兵骚乱,有人乘机作乱,韩全义吓得逃出长武,高崇文当时只是都虞候,临危不惧,领着数十人就平息了骚乱。此一事,可见高崇文之忠智义勇。”
“高崇文部有五千人,都是他一手训练出的军队,而且所部平时一直保持临战状态,可以随时开拔。以韩全义之无能,夏绥而不大打败,多赖高崇文。所以臣以为高崇文可用。大战需良将,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高崇文此去必能克日成功。”
闻听杜黄裳这么说,群臣都不再言语,李诵点头道:
“既然如此,就命高崇文统领所部兵马入驻眉县准备吧!”
“臣遵旨。”
当日下诏,改封袁滋为剑南东西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检校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催促袁滋早日入川。
几日之后,舒王李谊因谋反被削去王爵,与骠骑大将军俱文珍及朝臣、神策军将领十四人同在东市问斩。同日,李诵献祭太庙。舒王妃及四名王子流放岭南。俱文珍、杨志廉及同党家人千余人流放陇右为奴,家产尽数抄没。
杜黄裳侍驾献策有功加金紫光禄大夫,加荫一子。左羽林卫大将军李愿追击叛军坠马受伤,皇帝亲临歧公府慰问,加威远大将军,赐女乐十人,加荫一子。左羽林卫中郎将郝玼擒获李谊、俱文珍有功,升两级,暂代左羽林卫大将军,荫一子。左金吾卫中郎将李愬护驾有功,升左金吾卫大将军,祖孙三代先后担任左金吾卫大将军,传为一时美谈。中郎将阿迭光颜护驾有功,升神策军兵马使,中郎将王大海护驾有功,升神策军兵马使。侍卫李德裕护驾有功,升一级;保举入武学上舍。至于范希朝、野诗良辅等大臣各有升赏。
御前侍卫及丹凤门守军拼死护驾,战殁者遗孤由朝廷抚养至成人,老人由朝廷赡养至终老。子弟有愿学文者免费入官学,愿学武者入武学。生还残疾者由朝廷按月供给钱粮,其他尽数转入武学上舍学习。左羽林卫下西府军护驾及时,授予近卫军称号,军官士兵除升赏外,择其优良轮换入武学下舍深造。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三章 … 武 学
(休息了快一个月,终于又开工了!)
“武学,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长安一处茶肆里,胖子金二手握一把折扇,正在唾沫横飞的向周围听得一愣一愣的人吹嘘,
“不知道吧?告诉你们,那是今上新设的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