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伯阳听了,呵呵笑道:“那道长的意思……想是要带我去那里碰碰运气咯!”
无尘闻言,微微点头,却又正容道:“在去之前我还得有一事相告;若要修道,则必要先静其心,以备日后之吞吐元气,孕育元神,这样才可培养道基。同时更要坚其志,常人有负石而求道,石虽顽而日损月损,终有去石而得仙之日,不然一旦功行渐深、心魔降临,只怕到时魂飞魄散、形神皆灭也无人救得了你。”无尘淡淡地看着周伯阳。
闻言,周伯阳轻轻摇头,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似洒脱又似彷徨,过了片刻,眼神才变得清明起来:“道长大可放心,我这身虽然还不能说万缘沉寂,但心却已静,求道之心已坚,但得了结心愿后便是我归心大道之日。”周伯阳言罢,缓缓扶拐站起身来,抬头望向远处碧蓝如水的长空,若有所思,良久才笑道:“选择了这条路,就已有了义无返顾的觉悟,既然这样,就把生死成败之间一切的一切都看穿吧…………大道之路,浩瀚不测,个人所得所失,渺小如尘,朗朗胸襟,当如日如月,往事皆去不言悔,此身尽付一笑中。”
周伯阳说完,无尘手捋长须而笑:“澹泊的看待生活,用宽容与忍耐、善心、宁静,宽容来平和自己。生死一笑了之,还有何可惧!好好好!说得不错,如此我便放心了……正所谓,男儿识得机关巧,脱出风尘便是高啊!”
……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转变一生!
第四章:后山古洞
原本还担心后山路途崎岖,自己行动不便,但此时周伯阳看着从眼前飞驰而过的景物,震惊之余心下又多了一丝神往。
无尘一手牵扶着周伯阳,信步而去,恍然间,看似随意,但实际上一步之遥却不下十数丈,这样的功夫要是在世俗走上一遭,不惊世骇俗只怕是没人相信的;刚开始周伯阳也是惊得合不上嘴,但后来却是满心欢喜,无尘这样的表现再次证实了他心中所想。
由于人迹罕至,因此紫阳观的后山还是保持着原始的生态环境。此时已近黄昏,从空中望去,一片翠绿间,暮霭苍茫,也自然有一种幽深之气,脚下乱石绿木,四无人踪,只闻草树摇风,簌簌乱响。
无尘带着周伯阳一路风驰电疾,径自向山上飞驰而去。起初还有一条小径,虽不时有山石挡道,却也不甚难走,但得走过几处逼厌小径,,后来越走山径越险,景致越奇,白云一片片只从头上飞来飞去,有时对面不能见物。
约莫过了半柱香时间,已到一高处,但见前方云海如画,远处一座擎天巨峰突兀群山,其上彩雾分三环缠绕,似幻似真。周伯阳不禁心荡神摇,回头向山下一望,只见一片冥漾,哪里看得见人家;'奇·书·网…整。理'提。供'连道观的楼角,都藏在烟雾中间。头上一轮红日,照在云雾上面,反射出霞光异彩,煞是好看。周伯阳正看得出神,只觉两耳风声突急,眼前云雾遮掩,不多时,脚下微微一震,便听无尘在耳边道:“就是这里了。”
回过神来,周伯阳才发现自己已立身在一处半山平台之上,身后两旁云雾腾绕,隐见悬崖峭壁,面前是一个枝藤蔓布的石壁,细细望去,石壁原来是由两扇丈许高的石门组成,透过石门,能感觉到一股庄严恒古的气息。
等周伯阳站稳,无尘才缓缓走到石门前,恭恭敬敬地拜了下去,这才两手平伸,轻吼一声,只见他两手上泛起淡淡的白光,道声“开”……沉闷的“嘎嘎”声中,两扇重愈万斤的石门便在他一推之下缓缓开启。
由于有了先前的经历,周伯阳也不感到惊讶,只是拿眼注视着渐渐扩大的洞口,心里一阵莫名的激动。
石门刚一开启,就有一道紫光从里面透出,开到一半时已隐隐可以看到里面那弥漫着的雾气。
在无尘的示意下,周伯阳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柱着拐杖进到洞内。
这是一个不大的洞府,里面紫雾弥漫不知其源,四周则呈方形,长两丈,宽高各丈许,且设施简陋,应该说没有什么设施,因为整个山洞仅仅只有靠近后壁处有一张石案,上面居中摆放着一个紫色的锦盒,旁边还有一蓬巴掌大小的紫色气团,正缓缓旋转着,迷迷茫茫地,看得不甚分明,除此再无其他;虽然简陋如此,但四处却是一尘不染。在正对石门的洞壁上,有诗两句:“此物本是天生成,无根无源本自然。若能识得真妙去,不生不灭斩万缘。”落款“百木子题”。
读完石壁上所书,周伯阳心里暗讨:“口气到是蛮大!想来当初那真人也是不知其中玄妙,兴叹之余才留诗一首,以告后人!”
两人来到石案前,无尘指着那团紫气微笑着提醒:“周兄弟,这便是你的机缘了!”
顺着无尘所指看去,但见一团椭圆形的深紫色气团,略微离那石案有寸许,恍眼看去宛如长在上面的一叶芝草,不即不离好似死物,但细细品味,缓慢的旋转中,却又似乎又蕴藏着那么一点灵动,如梦如幻,真实中又让人不由产生一种缥缈之感。
看着眼前的气团,周伯阳微微愣了一下,他左看右看也看不出这石案上的气团与那什么道书有何联系,心下迟疑,回头看了看无尘。
无尘笑道:“呵呵!周兄弟莫要迟疑,只管去试,道法的玄妙之处不是你我现在能想像的,这表象不一定就是内象,眼睛所看到的也不一定就真切!要用心去看、去体会!”
深深吸进一口气,盯着近在咫尺的紫气团,周伯阳心里突然涌起阵阵莫名的忐忑,他缓缓伸出手去,却又中途停了下来;眼前的紫气团就好比一个等待他去揭开的谜底,期待的同时也有些担忧——他此时真的有种怕入宝山而空手归的感觉。
看到周伯阳的犹豫,无尘在一旁道:“天心浩荡,各人自有机缘,强求不得的!”
……
周伯阳的手慢慢靠近那气团,当他触摸到紫气的刹那,胸腹间的那团热气好像被什么东西刺激了似的,突然变得狂躁起来,仿佛一匹脱缰的野马,在他体内来回蹿动,同时,一种怪异的感觉从指尖传来,还没等他有所反应,便见一蓬耀眼的紫光在面前暴起,晃得他睁不开眼。
下意识地用手遮住眼睛,周伯阳只觉面前一片光芒,什么也看不清,正待转身,便觉两耳嗡地一声响,陡然间,一股冰凉的感觉从他眉心渗入,直达印堂深处的泥丸玄宫,与此同时,胸中的那团热气也安静下来。恍惚中,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一般,他的意识也随之而进。下一刻,一个巨大的空间便突兀地呈现在他眼前,只见四周灰蒙蒙的,似烟霞蒸腾,又似海涛汹涌,鸿蒙无极,分不清东西南北,宛如混沌。
周伯阳正不知所措,又见眼前雾气滚滚地流动起来,很快在虚空中结成一部道卷。那道卷,彩霞滚滚,瑞气腾腾,其上有三字:但却不知什么原因,看得不甚清楚。隐约间,每个字有丈余大小,八个芒角,每个角都有隐隐约约的紫色光芒垂下来,吞吐不定。过了半饷,便见虚空慢慢出现几幅画面,但重重迷雾阻隔,看得也不甚清楚。
隐约中,第一幅是一个放牧的童子,手拿书卷,坐在一块大石上吆喝着旁边的老黄牛,蓝天白云下,好不悠闲。
第二幅所画的则是长大了的牧童,但见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牧童极尽人间富贵,姗姗志满、春风得意,整个画面浓墨重彩,让人看了不禁产生莫名的代入感。
第三幅画风一转,只见一副秋风萧瑟,孤雁南飞,乱石冈上几座荒坟野冢,几条觅食的野狗出没在深草丛中。
看到此处,紫气渐渐弥漫起来,任凭周伯阳怎么努力也再看不清后面的景象……须臾间,轰隆一声响,画面消失,无数蝌蚪大小的文字犹如幻灯片一样浮现在虚空。周伯阳还没来得及看清,就见紫光退尽,字符消失,又还原成一团紫色的气雾状静静地悬浮在周伯阳眼前。其周围依旧紫雾滚滚,落英纷纷,紫光吞吐间似有灵性,仿佛在向他演示着什么,却又不甚明了;周伯阳静静注视着眼前的紫气,脑海里不断回味着刚刚看到的几幅图,不觉深深地沉迷其中,半饷才被一个焦急的声音惊醒:
“道卷呢?怎么不见了?”无尘一脸惊愕的神色,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石案前,上下左右地察看起来。
“道长!那东西好像、好像进到我脑子里了……”周伯阳无头无尾的一句话再次把无尘震撼了一把,他睁着一双古怪的眼睛上下打量着周伯阳,半饷才道:“古怪,古怪!前所未有的事!这该如何是好?哎……是祸是福就看道友以后的造化了!”无尘子此时对周伯阳的称呼也改成了道友。
无尘的一番话把周伯阳说得一愣一愣的,随即回想起刚刚在自己的脑海里看到的情形,顿觉有千重迷雾蒙于心头,难受至极,大有一种不解不快之感,旋即找个借口道:“道长,在下刚才偶有所悟,不知能否借此地嚼思一番。”
“无妨无妨,能入此洞便是与它有缘,何况道卷消失,那禁制之力大概也随之消散;道友大可静心在此修炼,以后每隔一天我会派人送来饭食,如有急事,你只需用此物吹上三声我便赶到。”无尘说完,从怀里拿出一支乌精透亮的半尺短笛,双手递上,神态之间竟然有了些许恭敬的味道。
接过短笛,周伯阳看了看放入怀里道:“那就有劳道长了。”
无尘嵇首道:“道友不必多礼,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师,贫道将来还指望道友参悟玄经之时能不忘今日之托,渡化一番呢!”
周伯阳微笑道:“岂敢岂敢,但有所获,全赖道长之功。”
闻言,无尘欣然道;“如此贫道便先去了。”言罢,拱手而出,晃身消失在洞外。
……
第五章:百日胎息
由于此洞位于半山悬崖上,走兽难觅,更是寻常人难至之所,不时有山风吹过,带起几片落叶,给这山野孤洞凭添了几分苍凉的气息。
看着无尘消失的身影,周伯阳缓缓收回目光,来到石案前盘膝而坐,闭目静心,渐渐地又进入到那个玄妙的世界,刚才的所见仅是一些片断而已,所以此时他迫切想要弄明白其中的玄机,以解心头之惑。
他的意识再次来到泥丸神室,眼前依旧是鸿蒙滚滚,那气团周围的紫色光芒吞吐不定,唯独那些奇妙的图像不再出现。
注视良久,只觉虚空荡漾起来,似水波一样扩散到无尽处。正在周伯阳以为那图象将现之际,却发现原来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蝌蚪文,失望之余,不由细细读去,一时间竟觉如入瀚海烟云,宏远无崖,其中所涉之内容玄奇精妙,包罗万象,浩瀚无边,越到后面越是晦涩难明。
其开篇名为“金丹玄要”,此篇所涉周伯阳也能知之八九,为升仙之卷;中篇名为“三元心镜”。看到这里,周伯阳便有点不知其所以然了。接着的后篇名为,“宝箓天章”,更是让他头大如斗,如坠五雾……三篇之后又有一篇“道法总纲”,其中包罗了无数玄奇古怪的道法、阵法,器法、遁法……虽是琳琅繁杂,但却言简意赅,比之玄经三卷要容易理解得多,周伯阳越读越起劲,读到妙处,竟生出跃跃欲试之感,这样一来,心头才渐渐平和下来,倒把先前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