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缘儒仙-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龟镜已经测算了好几天,最后的结论是:“此人功力甚高,至少不在神仙榜两千名之下,由于他神仙罩完全关闭,所以无法准确判断。”

叶昊天心中踌躇:“龟山毕竟是代表倭国的使节,如果始终魔性不显,自己还真的难以下手。尤其是他身边始终有很多人伴着,要想悄没声息地将其拿下,随后又不会引起倭人的抗议,只怕非常困难。看来只好等待时机了。”

朱英脸上的神光越来越盛,灰白的头发渐渐转为乌黑,整个人变得容光焕发,仿佛年轻了很多。

兰儿本来还在担心,见此情景便放下心来。

直到第九天,朱英才从入定中醒转,站起身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阿弥陀佛,老衲终于进入了神界第二重!太好了,老衲要还俗……从今而后……可以吃狗肉了!”

兰儿听了莞尔一笑,叶昊天更是哈哈大笑起来。

朱英瞪了他们一眼,斥道:“你们哪里晓得,我不是做和尚的料,出家实在是事出无奈。当年我立下赫赫战功,正在志得意满之时,忽然连遭三大厄运,先是伴我走南闯北的宝马一头撞树而死,然后是心爱的侍妾红杏出墙,最后是太子府凶杀连连,本来亲如兄弟的两个得力属下忽然自相残杀,我去劝架却被砍伤了手臂。”

兰儿闻言收起笑容劝慰道:“这些或许是机缘凑巧,您老太多心了。”

朱英摇了摇头,道:“初时我也这么以为,后来所见之事越来越怪,才知道不对了。终于有一天,我碰到了茅山派掌教许天师。许天师一见大惊,将我请至上清宫,先是请神扶乩,接着是罗盘推测,最后甚至动用了该派至高无上的华阳生死符,将我的神灵导入阴间,让我亲自翻看了生死簿,我才知道其中的原因,确定阳寿无多。因此,我才毅然出家作了和尚。”

叶昊天同情地看了他一眼,“哈哈”笑道:“前辈做和尚也很风光啊,还跑到倭国令足利义满给你建了个金阁寺,应该满足了。”

朱英干咳了一声,哭笑不得地说道:“做和尚也未尝不可,只是不能喝酒吃肉,实在让人受不了!至于在倭国一帆风顺,那是因为我去的时候带了上好的茶种,随后教他们制作素斋,还将一项酿酒的绝技传给他们,这才赢得倭国皇室的欢心。”

兰儿笑道:“原来如此。曾叔祖,回到中土之后您准备做什么?”

朱英眯起眼睛想了想,说道:“先四处走走,然后到昆仑山去。中土有你们在,已经用不着老头子我了。至于监天尺……已经不是人间凡品,你们日后再造一个还给大儒会吧。”

叶昊天点头应是。

五月初一日早上,船队终于抵达京师。

兰儿恳求朱英到自己家里吃顿便饭,让他体会一下子孙奉养的温馨。

朱英迟疑了半天,直到兰儿说有香肉供应才一口答应下来。

叶昊天则马不停蹄入宫见驾。

龟山先生老老实实地跟在他的身后,没有一点作怪的意思。

皇上正在金銮殿与满朝文武议事,听说使者田天回来了,连忙传他上来。

叶昊天兴高采烈地走入大殿,将出使的经过添油加醋半真半假地讲述了一遍。听得满朝文武群情激昂,议论纷纷。

太师刘衡笑道:“圣棋士果然是个福将,走到哪里都一帆风顺。”

叶昊天拱手说道:“托太师的鸿福,在下一路行去,虽然见到几个妖孽,所幸都没有留难我们。”

皇上面无表情地道:“将通商协议呈上来,待朕御览。”

叶昊天急忙从袖中取出签了字的文书,递给旁边的侍卫。

皇上从侍卫手中接过去,飞快地瞄了两眼,忽然将协约往地上一抛,怒道:“临去之时朕曾经说过,一定要公平交易!你看看,堪合贸易,进贡贸易!这公平吗?这是典型的歧视!读圣贤书,你的仁爱之心哪里去了?率天至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倭国虽远,也是朕的子民!你竟然如此对待他们,真是岂有此理?”

满朝文武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道皇上这是怎么了,占了便宜都不高兴。再说倭人怎能算大明子民?他们想破了头也想不到,别说是倭国之人,哪怕是千万光年之外的星球,也要接受玉帝的管理。

刘衡等人禁不住面带兴奋之色,想看叶昊天的笑话。

叶昊天本来一直很是兴奋,闻言如冷水浇头,苦着脸道:“皇上,微臣虑事不周,心胸狭隘,这些协议本来是微臣漫天要价的草稿,谁能想到对方竟答应了。如今既然已经签署,不如就这样算了,若是改来改去未免有失国体。”

皇上大怒道:“朕自有主张,还要你来教我?如此目无尊长,骄横不逊,岂是我大明高官的行径?来人,将他的官服剥下,撵出京师,永世不得录用!”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不知道皇上发的哪门子无名火。他们一个个心中惕惕,看来今天皇上心情不好,自己可要小心了。

太傅宋九龄上前求情,也被皇上喝令退下。

叶昊天飞快地瞄了皇上一眼,心道:“老小子真够狡猾!怕我出去一趟惹来强敌,要和我划清界限!如此一来,我这圣棋士的身份就不能再用了,哼!”

这时有武士从旁边过来,将他的官服顶戴收了,推推搡搡拥出午门。随后有人将他送出京城,最后劝道:“大人想开点,自己保重吧,或许皇上气消了,还会召您回去。”说完像逃避瘟疫一样头也不回走了。

叶昊天在城外的田间地头闲逛了一会儿,看着炊烟袅袅,绿树青青,顿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过了好半天他才化成一个乡绅的模样回到城里,不久来到六王府。

六王府大摆宴席,王爷亲自端茶倒水伺候朱英,香肉更是上了十余道,每样都不一样,吃得朱英腮帮子鼓鼓的,连话也没工夫说。

叶昊天向王爷王妃请安之后,便被兰儿领到书房之内。

风先生正在书房内走来走去,显然一个月没见娘子有些着急了。看到叶昊天进来他才不好意思地找了个借口:“我见皇上把你撵出去,怕你着急,所以立马过来看看。”

叶昊天“嘿嘿”干笑了两声,问道:“风先生别来无恙啊?最近朝中有些什么变化?”

风先生毕竟不是等闲之辈,这时变得很是沉稳,缓缓坐下身子,笑道:“攘外必先安内。上个月,宫廷内妖人的耳目已被清除大半,剩下的几个人中,除了王希还能自由走动以外,其余诸人都被看起来了。预计两月之内,皇上会有大动作。”

叶昊天“喔”了一声,问道:“何时开始对倭寇用兵?”

风先生道:“已经开始了。方才你出去之后,皇上把龟山先生叫进来勉励了几句,随后便宣布命罗开山为福建、浙江两省总兵,统领抗倭事宜。务求六个月内将盘踞沿海的倭寇全部清除干净!”

叶昊天心中高兴,笑道:“终于等到这一天,扬眉吐气的日子到了。”

风先生接着道:“刚才皇上诏见龟山先生。龟山先生哀求让皇上暂缓用兵,说是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试试能否将倭寇劝降,皇上答应了,说是给他两个月时间,将发兵之日定在六月底。”

叶昊天心里“咯噔”一声,道:“不好,龟山是大魔头真神的人,此去肯定没什么好事,说不定会为倭寇定下防守之策,或许有别的防不胜防的手段。我兄弟罗开山要麻烦了。”

风先生考虑片刻道:“中土人才济济,没了罗开山也会有别的将军顶上。所以对方提前发动暗杀的可能不大,若是交战之时,则另当别论。”

叶昊天想了想道:“即使龟山本人不去,难保没有别的高手前去行刺。不行,我要找人帮罗开山一把。”随后他取出九品莲台放在桌上,自己则拉了兰儿回到客厅,留下风先生跟正在莲台中修炼的娘子说话。

此时朱英已经吃得酒足饭饱,半躺在太师椅中跟王爷叙话,见了叶昊天进来,他才坐直了身子,笑道:“嘿嘿,今天是百年来第一次开荤,也是我最后一次吃肉。明日起,我还要好好做我的和尚。做了那么多年,还真的放不下。我刚才仔细想过,佛功之中深有玄机,我最近有些收获,坚持下去说不定会有大成。”

兰儿鼓掌笑道:“曾叔祖果然不凡。您老多住两天再走吧!”

叶昊天乘机道:“前辈不妨晚上两月再走,有件事需要您老人家帮忙。”

朱英一听来了精神,问道:“什么事你尽管开口。老衲欠你莫大的人情,如果就此走了,总觉得过意不去。”

叶昊天道:“刚才皇上颁下诏书,准备六月底大举剿灭倭寇,我怕有人试图行刺明军主帅,特请您老人家去罗开山营中好吃好喝两个月。只要到了六月中旬,我请的高手便会前来,那时您就可以远赴昆仑去了。”

朱英拍着胸脯道:“此事就交给老衲了!”然后又低声笑道:“想不到王爷还要给总兵做护卫,这什么世道!”

旁边的六王爷赶紧道:“您老人家别去,明儿我去求皇上,让他派几个大内高手去!”

朱英用力摆手道:“不行,错了这个机会,我再也还不了这小子的人情。况且,我为的是中土的百姓,并不是单纯保护一个总兵。”

听他这么说,六王爷才就此作罢。

叶昊天出得大厅,迎面碰到殷东平,刚想问对方别后情形,却见殷东平深深地鞠了一躬,运起腹语之术说道:“我想到军中帮罗兄一把,因此特来告辞。”

叶昊天心中感慨,紧握着殷东平的手,说道:“殷兄的才智没得说,有您帮忙,相信罗兄会轻松很多。”

殷东平看着他的眼睛,沉吟片刻说道:“兄弟或许不知,愚兄是长平殷家的后人,殷羡、殷浩便是先祖。”说这番话时,他的目光一直盯着叶昊天,想看其反应如何。

叶昊天的脑海迅速搜索了一下,很快想起东晋时期有那么两个行事有趣的人。

据说殷羡出任豫章太守,临行之前,京城的人托他给在豫章的亲友带信,结果是张也托,李也托,殷羡要带的信有一百多封。上船后殷羡把这些信全部拿了出来,面朝苍天,神色肃穆,口中念念有词道:“沉者自沉,浮者自浮,俺殷羡才他娘的不给你们当邮差呢!”说罢就把这些信都给扔到了江中,然后扬帆上任去了。

殷羡在历史上并没有多大名气,不过他的儿子殷浩倒是颇有些名头。殷浩是当时有名的清谈人物,一次有人问他:“ 

要升官的时候却梦到了棺材,要发财的时候却梦到了大粪,这是怎么回事?”殷浩回答说:“做官本来就是桩腐臭的事,所以要当官的时候就会梦见尸体;发财本来就是桩肮脏的事,所以要发财的时候就会梦见粪便。”当时人们都把殷浩的这个回答作为名言,四处传播。

这个清谈家并不满足于口舌上的本事,他一直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历史就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后来殷浩出任扬州刺史,随即又被任命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兖、徐、青五州军事。大权在握,殷浩慷慨激昂,马上督率大军,越过淮河,准备和占据中原的氐族人苻坚决战,一雪国耻。结果事与愿违,仗打得一败涂地,最终丢盔弃甲,众叛亲离,魂飞魄散地跑了回来。

殷浩失利后被废为平民,到了浙江衢县,一天到晚地用手指在空中写字。周围人莫名其妙,偷偷观察,发现他写的是“咄咄怪事”四个字。殷浩的“咄咄怪事”写了没几年就死了,不过却为后世留下了“咄咄书空”这个典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