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6-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以铅丝捆扎,驱集到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使饮弹毙命。在血泊 

中尚能呻吟挣扎者均乱刀砍戳。事后,并将所有尸骸浇以煤油焚化,目的为 

了灭迹。有一个名叫伍长德的,他被焚未死,待日军离去后从死人堆中逃了 

出来。也被邀出席远东国际法庭作证。 

    根据国际法庭的调查和各种材料,在日寇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中,我南京 

无辜同胞被杀害的人数约在40万左右;至于被强奸、蹂躏、残害致伤的人数, 

以及被抢劫的财物、烧毁的建筑物等等,则更难以数计。这种种残酷的罪行, 

为现代战争中所仅见,充分暴露了日本法西斯的残暴本质。这个骇人听闻的 

滔天罪行永远保留在历史上,不是日本少数人可以抹杀掉的。 

     日寇的南京大屠杀,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它将 

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南京大屠杀,仅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所犯全部罪行中的一个突出例证。 

日寇侵入中国14年间,不论是在南京还是在北平,不论在沦陷区,还是游击 

区,凡是日军所到之处,无不烧杀抢掠,他们甚至把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当作 

 “细菌战”的实验动物,到处制造“万人坑”、“无人区”,等等,其手段 

之残暴凶狠,面目之狰狞无耻,罪行之骇人听闻,实为人类有史以来所罕见。 

这种野蛮屠杀和残暴蹂躏中国人民的法西斯暴行,真是罄竹难书,铁证如山。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欠下的这笔血债,是任何人也无法篡改的。 


… Page 17…

     日本法西斯强盗妄想用种种残暴手段来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然 

而,它只能唤起中国人民新的觉醒,激起中国人民更加强烈的反抗,以强大 

的人民战争将其彻底埋葬,并作为留给中华民族教育子孙后代的一份反面教 

材。 

     抗战胜利以后,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谷寿夫被引渡 

给中国政府处死。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南京失陷后,唐生智逃往徐州,在列车上见到了力主放弃南京而在郊野 

决战的李宗仁。唐生智神情极为沮丧,面色苍白;狼狈之状,和南京开会时 

神情激昂的样子判若两人。唐生智说:“这次南京沦陷之速,出乎意料,实 

在对不起人。”言罢叹息不已。李宗仁劝慰一番,唐生智便垂头丧气,转陇 

海路驶向武汉而去,从此从中国政坛上消失了。 


… Page 18…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 

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红军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 

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其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无比顽强 

的意志,表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1936年10月,中 

国工农红军三支主力部队胜利会师陕北,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可歌 

可泣的光辉篇章。 

     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开始了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 

机会主义路线对党的统治时期。1931年11且的中央根据地党代表大会和1932 

年10月的宁都会议,污蔑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为“富农路线”和“极严重 

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改变了中央根据地正确的党的领导和军事领导。 

到1933年初,白区工作在错误路线领导下遭受严重损失,临时中央由上海迁 

入中央根据地,更使错误路线得以在中央根据地和邻近根据地进一步地贯彻 

执行。 

     “左”倾路线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的任务和界 

限,急于要超过民主革命,主张整个地反对资产阶级以至上层小资产阶级。 

第三次“左”倾路线更把反资产阶级和反帝反封建并列,把中间派别断定为 

 “最危险的敌人”。低估了军事斗争特别是农民游击战争和乡村根据地的重 

要性,错误地要求红军夺取中心城市。 

    但是,因为毛泽东同志在红军中有深刻影响,1933年春的第四次反“围 

剿”斗争仍然得到胜利。而在1933年10月开始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 

极端错误的军事路线就取得了完全的统治。1934年 1月召开的六届五中全 

会,是第三次“左”倾路线发展的顶点。这时,他们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 

危机已到新的尖锐的阶段”。认为第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即是争取中国 

革命完全胜利的斗争”。第三次“左”倾路线在军事上,也形成了完整的体 

系。在建军的问题上,把红军的三项任务缩小成为单纯的打仗一项,要求不 

适当的正规化,把当时红军的游击性和运动性当作所谓“游击主义”来反对; 

又发展了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在作战问题上,它否认了敌强我弱的前提; 

要求阵地战和所谓“正规战”;要求战略的速决战和战役的持久战;要求“全 

线出击”和“两个拳头打人”;反对诱敌深入,把必要的转移当作所谓“退 

却逃跑主义”;否定了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不了解正确的人民战争。 

    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开始时实行了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陈兵敌 

区,实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方针。 

    这时,福建事变发生,敌人被迫调动兵力东下。如果我们善于联合这些 

主张反蒋抗日的力量,共同对付蒋介石反动派,这会起到极大的作用;同时, 

军事上也完全可能趁此消灭一部分敌人,粉碎第五次“围剿”。可是,“左” 

倾路线却断言中间派别是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因而坐失良机。敌人摧毁 

了福建人民政府,得以从容凋转头来,重新压向根据地。红军主力与敌人在 

广昌进行决战,结果大败。广昌一战,红军损失很大。从此,“左”倾路线 

又实行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主张分兵把口,完全处于被动,穷于应付,以 

致军队越来越少,地盘越来越小。 

    但是,即使在这样危急关头,他们还是拒绝了毛泽东将红军主力转至外 

线,调动和歼灭敌人、用以保卫和扩大根据地的正确主张,实行了逃跑主义。 


… Page 19…

1936年10月,突然决定离开中央根据地,事前未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作深 

入的思想动员,又未作从阵地战转为运动战、长途行军作战所必需的准备工 

作,即仓促转移。 

     在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之前,1934年7月,为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围 

剿”、中共中央决定将寻淮洲、粟裕等领导的红七军团改组为北上抗日先遣 

队,11月,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合,组成红十军团,并成立了以方志敏 

为首的军政委员会,继续北上。12月寻淮洲在作战中壮烈牺牲。1935年 1 

月,红军在和敌人作战中失利,方志敏在突围中不幸被俘,后在南昌英勇就 

义。余部在粟裕等率领下突围到浙闽地区坚持游击战争。8月,任弼时奉中 

共中央命令率领红六军团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8月12日,活动于湘鄂赣 

的红十六军并入红六军团,正式成立军团领导机构,萧克任军团长,王震任 

政委。10月20日红六军团到达黔东,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印江县会合(会 

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萧克、关向 

应等指挥下,开创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以配合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和西 

征。 

     ]0月,中共中央命令项英、陈毅、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率领一 

部分红军和地方工作人员约3万余人,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掩护 

主力突围。第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等共86万余人,于16 

日至21日从江西的瑞金、雩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向红二、六军 

团所在地的湘西进军,开始长征。 

     开始长征的时候,由于“左”倾路线在军事行动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继 

续使红军受到重大损失。当时,中央红军第五军团,自离开中央根据地起, 

长期成为掩护全军的后卫,保护着骡马、辎重,沿粤桂湖边境向西转移。全 

军8万多人马在山中羊肠小道行进,拥挤不堪,常常是一夜只翻一个山坳, 

非常疲劳。而敌人走的是大道,速度很快,我们怎么也摆脱不掉追敌。 

     我军行动迟缓,经常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当时南京政府的军队在江西、 

湖南、广东、广西之间设置了四道封锁线,任命薛岳为追剿军前敌总指挥, 

何健为追剿总司令,调集大批兵力围追堵截。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红军前仆 

后继,艰苦奋战,渡漳水、占宜章、过粤汉路,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 

     面临敌人重兵,“左”倾路线的领导一筹莫展,只是命令部队硬攻硬打, 

企图夺路突围,把希望寄托在与二、六军团会合上。在广西全县以南湘江东 

岸激战达一星期,虽然突破了敌人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却付出惨重的 

代价,人员折损过半。 

     广大干部眼看第五次反“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 

在与第四次反“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 

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滋长 

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 

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这时,二、六军团为了策应中央红军,在川黔湘边界展开了强大攻势。 

蒋介石为了阻挡我军会师,忙调重兵堵截、追击。如果我们不放弃原来的企 

图,就必须与五六倍的人决战。但部队战斗力又空前减弱,要是仍旧采用正 

面直顶的战法,和优势的敌人打硬仗,显然就有覆没的危险。 

     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同志挽救了红军。他力主放弃会合二、六军 

团的企图,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打几个胜仗,使部队 


… Page 20…

得以休整。他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于是,部队在12月占领通道城 

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泽东坚决主张改 

变方针,所剩3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采纳了毛泽东关于向贵 

州进军的正确方针,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的决议》。 

黎平会议是红军战略转变的开始,从此红军改向遵义进发,把几十万敌军甩 

在湘西,争取了主动,12月底中央红军进抵乌江南岸的猴场(现为草塘)。 

     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在猴场召开会议,重申了黎平会议 

的决议,决定打过乌江去,并作出《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 

决定》。决定指出: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