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远东的民众来说,这个人就不可靠,哪怕他说的天花乱坠、声泪俱下,那也是不可靠。也许有人会说这有些夸张了,可事实上就是这样,尽管它无法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一个很正规的解释,但是却可以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美联储,或者说是格林斯潘要是跳出来指责纽约市长执政不可靠,说他的执政可能对纽约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那结果会怎么样?估计这可怜的市长在得票率上要跌三十个百分比以上吧?
某个人,或者是某个组织的某种决定,能够在多大范围内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就是影响力的一种体现。郭氏集团现在固守远东,受“小农思想”的左右,郭守云没有对外扩张影响力,毫不客气的说,只要踏出远东的面,尤其是到了莫斯科,谁管他的死活啊?
这一点很危险,郭守云意识到了,所以他要改变,他要在固守远东利益基点的同时,向外扩充集团的影响力,至少要让大部分苏联人都知道郭氏集团的存在,而且也要让他们知道,郭氏集团的安危与他们的利益休戚相关。
(朋友给新建了一个超级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52671142,35741501。小说写出来是给大大们看的,大大们也进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第二二一章 车厢会议
郭守云将自己的考虑详详细细的解释了一番,对于他来说,身边的守成和里尔克,都是集团内的一线主要人物,虽然说集团的大事、要事基本上都由他一个人拍板定案,但是更多情况下的内部协商同样也是很重要的。
守成历来对这方面的事务不是很关心,因此他也不愿意花更多的脑筋去考虑这些东西,在他看来,集团的未来由大哥拿主意就够了,自己应该做的,就是多做事少说话。而对于郭守云所提出的关于扩大影响力的问题,里尔克本人倒是有着更深一层的考虑,他认为,郭守云这次能够看到扩大集团影响力的重要性,这是好的,是一个摆脱旧有思维从而进一步巩固集团安全系数的进步,但是换一个角度说,他觉得郭守云还是没有真正放开视野,他想迈的步子还是有些小………既然要扩大影响力,同时又不能将集团的利益点向远东以外的苏联国土扩张,那为什么不放眼国外呢?
中国在大搞改革开放,里尔克向来很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在他看来,改革开放这一项政策,不仅仅是处于经济层面的战术思量,同样也是出于外交层面的战略考虑。开放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走出去的过程,而对与国际社会来说,这则是一个融进来的过程。冷战几十年,东西方的对抗持续悠远,而最终,为什么以东方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崩离瓦解,西方的资本主义阵营却有了进一步联合的趋势?在里尔克看来,无它,一个自由且密不可分地国际大市场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西方倡导自由市场经济。无论是美国也好欧洲国家也罢,他们在倡导自由市场联合的问题上不遗余力,因此,经过几十年的冷战期,整个西方的经济体系凝合成了一块铁板,美国不可能离开它的盟友而单独生存,同样的,它的盟友也不可能在摒弃了美国之后过得更好。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同样考虑,在经济上也有了更加紧密地联系,政治经济两大因素共同作用,将这个西方阵营牢牢地拧合在了一起。而与此相对的,东方的社会主义阵营却是另一番景致。这里不提倡开放国门的自由市场,各国都在以偏概全的构建自己地小生活圈子,整个东欧阵营与苏联的关系,无非就是生活必需品的出口国与重工业产品提供国之间的简单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作用下,所形成的实质上的政治主从国关系。]毫无疑问,在缺乏经济必要联系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政治束缚力所构成的联盟,是不可能维系长久的。长此以往,处在从属国地位上地东欧各国,势必会出现政治独立的诉求以及自主发展重工业的强烈愿望,而随着这种诉求与愿望的一步步深化,东方阵营的解体自然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作为犹太人的里尔克,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却极为推崇马克思地一句话。那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再说白一点,那就是经济决定政治,而从这一点上考虑。无论是苏联就有体制下的掌权者,还是东欧那些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他们全都算不上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充其量了,他们就是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地独裁者。片面强调政治公束力的作用。而忽视经济作用的伟力,这使他们的政权走向失败成为必然。
当然。以上这些扯得有些远,角度说的也太大,但是只要将这一历史地演进缩微起来看待,那么作为郭氏集团这样一个经济实体地存在,它就能从中学到很重要的一点…………一个有着强大经济能量地经济实体,如何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开本国政治公束力的压榨,一个实业家,如何才能不以弱者的姿态出现在本国政客的面前?毫无疑问,在以史为鉴的情况下,郭氏集团必须有一个“走出去”、“融进去”的过程。什么是走出去?如何走出去?走去哪?按里尔克的说法,那就是走入国际市场,以大型投资为手段,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同苏联以外的国际社会,建立起足以决定一切的经济联系。而当“走出去”的这一步做到了,“融进去”的过程也就等于是具备了初步的形态。设想一下,倘若郭氏集团投资美国国内市场,建立起了庞大的实业集团,吸纳了五万就业份额,那么这五万的就业人员,将会为郭氏集团带来一个庞大的利益攸关体系,这些人的家庭、亲人甚至是所生活的社区,都将被纳入集团的利益范畴。一旦郭氏集团发生问题,那么美国的一系列媒体,都会对面临失业险境的五万劳动力投以关切,这份关切反应到政治层面上,就是俄罗斯方面将会遭遇来自美国的外交压力。而这份压力的大小,就取决于郭氏集团海外投资的大小…………五万就业机会与十万、五十万是不同的,小的可以影响一两位州议员的决策,大的甚至能够撼动整个国会。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里尔克一直看重郭氏集团的海外市场开拓,他此前也一直都忙碌这件事,不过个人的能量毕竟有限的,更何况他还不是集团的最高决策者,郭守云把大权抓的很死,没有他的点头,集团旗下的资金根本就调动不起来。更何况这位大老板似乎过分沉迷于国际炒汇,集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可调度资金,现在都扔在炒汇市场上,而对于这样的做法,里尔克极其不以为然。
大份额国际炒汇有什么作用?充其量了就是圈钱,可这钱再多,它也终归只是一个数字,数字的大小只能引来别人贪婪的目光,却带不来足够保证自己安全的威慑力。目前,集团旗下掌控着远东商业银行上千亿的卢布储蓄款,这笔钱应该用来做什么?科威特正在四处募集重建资金、秘鲁的塔拉拉油田正在开展六块油区的大型投标、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投资伙伴、几乎被战火摧毁的伊拉克正在为重建而出卖他们的油井、年收益超过三十亿美元的美国电脑业巨头王安公司陷入资金匮乏的险境,他们正在四处募集资金。。。。。。这一幢幢一件件的,都是需要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企业集团才能插手的,而目前的郭氏集团拥有这份实力,只要郭守云舍得出手,那么集团的海外投资市场将有望在最短时间内构建起来。
当然啦,对与郭守云将资金投入相对短期的国际炒汇市场,而不投放到真正的海外实业方面,里尔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与理解,毕竟这些钱不是集团的,而是银行的储蓄款。拿一个空壳银行的储蓄款去做远景型的实业投资,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风险,郭守云不打算去冒这个风险,因此,他无暇考虑经济的海外扩张。但那毕竟是过去了,如今的郭氏集团已经列为苏联六大经济实体之一,可以预见,在随后的一系列合作中,他们将会迎来其它五位巨头以及白宫方面在最大程度上的认同…………至少表面会是如此。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里尔克认为,目前已经到了集团向外发展空间的时候了。
不得不承认,里尔克作为郭氏集团起步阶段便加入行列的一名决策者,他那个犹太人的精明头脑为郭氏集团的发展立下了无可磨灭的汗马功劳,在郭氏兄弟眼中,他是一位长者,智虑深远的长着,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够让郭守云发自内心的给予尊重的话,那这个人非里尔克莫属。
十一月初,一辆由哈巴罗夫斯克发往莫斯科的毫不起眼的普通列车上,郭氏集团三位巨头之间的一次私下会谈,长者里尔克的一番深入分析以及敦诚提议,最终为郭氏集团带来了一次商业领域上的跨越。
郭守云、郭守成、里尔克,三个人俨然就是一个最佳的商业组合,年轻的郭守云是一个胆大妄为的决策者,除了吃亏的事,这个世界上就没他不敢做的事情,什么破产倒闭、什么金融风险,他都不关心,以一搏十、空手套白狼是他的拿手绝活;同样年轻的郭守成则是一个最坚定的决策执行者,正想那些对郭氏集团心存阴谋的人所说,这位性格内敛甚至看上去有几分羞涩的年轻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超人”,要想利诱他站到郭守云敌对的方向上去,那无异于说服上帝去给撒旦洗裤头。这个人才干称不上多么出众,但有一点却是别人无法比拟的,那就是忠实笃行;里尔克,一个老成持重、眼光独到的商业决策制定者,他在郭氏集团的地位超然,而在未来,他则被国际众多商家视为魔鬼,他对某一家企业集团的关注,立刻就能引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因为那对该企业集团的领导者来说,一场无所不用其极的收购,极有可能会在短期内降临到自己头上了。
(朋友给新建了一个超级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52671142,35741501。小说写出来是给大大们看的,大大们也进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第二二二章 王安公司
列车在广袤的平原上急速行驶,厚实的车窗上,因为内外温度的差异,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雾水。
郭守云依靠在床头上,用刚刚熄灭的烟头,在车窗上画了画,写出一行字:“走出去,融进去。”当写完这一段话之后,他沉默片刻,又写了一行:“王安公司。”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也许大家都知道IBM,但是却不知道在六七十年代的世界计算机市场上,曾经有一个中国人创造的公司,一度向当时的IBM发起过冲击,而这家公司,就是上海人王安所打造的王安公司。八六年,该家公司以年收入超过三十亿美元的势力,挺进了全美大型企业一百五十强,作为计算机博士的王安本人,也以二十亿美元的身价,跻身全美十大富豪之列。除此之外,王安本人还荣获过里根亲自颁发的“自由奖章”,他的名字还被列入美国发明家名人堂,而这个创立于190年的名人堂,只收纳了包括爱迪生在内的六十八个人。
老实说,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郭守云都对这个王安公司没有丝毫的了解,在他的脑子里,甚至没有半点对这个公司的认知,而作为深具眼光的里尔克,却建议他在迈出的第一步上,就选择这个濒临绝境的企业。
里尔克现在事先就有了这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