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脸挠成那样算个啥?”
“唉。”陈家三叔啥也没说,转身就走。
院子里传来陈家大嫂的声音,“老三媳妇你咋不跪着了?那我呢?”
“你给我消停跪着。”陈奶奶当即怒道。
“娘啊,我……”陈家老大顿觉不好,就想说点儿啥。
“老大啊,你这样,让娘寒心啊。”眼看着陈家老三两口子进屋,陈奶奶的眼泪顿时涌出来,梁田田一看就知道老人这是伤心了。
“娘啊,你别哭啊,我啥也没说啊我,我……”
陈家老大还想说啥,陈奶奶起身道:“你们就跪着吧,我去田田那看我孙子,可怜我孙子被你们连累挨了打。”老太太一边抹泪一边拉着梁田田的手,“难为你了孩子,还让你看了这么多糟心的事儿。”早知道大儿子两口子有私心,却没想到现在干出这种事儿来,他们老两口这身子骨还结实呢就这样,这要是等他们将来……万一有那么一天,怕是闹出的家丑更大吧。
“陈奶奶,别难过,我做好吃的给你吃。”梁田田适时的表现出这个年纪孩子应有的天真,抱着她的胳膊撒娇道:“正好我有个鞋样子不会弄,陈奶奶去我家住几天吧,我可希望有你这样一个好奶奶了。”漂亮又懂事儿的孩子谁不喜欢啊,陈奶奶破涕为笑,捏了一把她的脸蛋,“你这孩子,感情拿好吃的忽悠我给你干活。”嘴上说着,心里却心疼她小小年纪就要做活。做鞋那可不是给简单的活计,最是累人,唉,要是孩子的娘还在,孩子哪里用吃的这种苦。
“以后陈奶奶给你们兄妹做鞋,你这小手啊都累糙了,可别啥都做了。”老人生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都没有,陈家连个孙女都没有,看到这样懂事儿的小丫头,陈奶奶就希望自己要是有个这样的孙女就好了。
“没事儿,我能做,菊花婶子也经常给我们兄妹做鞋的。”梁田田笑眯眯的,很高兴成功转移了老人的话题。
回了家,陈奶奶看到孙子脸颊红肿,又是一阵心疼。
之前就看到小三子来了,梁田田煮了不少面条,几个孩子也没吃多少,就等着她了。梁田田又打了两个鸡蛋做卤子,切了黄瓜丝和西红柿,伴着绿色的蔬菜面,这大夏天的,又清爽又好吃,就连心事重重的陈奶奶都吃了两碗。
陈奶奶坚持帮梁田田收拾了桌子、碗筷,梁田田知道她有心事儿,也没拦着。
吃过了午饭,陈奶奶也没走,坐在炕上发呆。
梁田田觉得这样不好,老人似乎一下子苍老了不少。这之前陈奶奶是多利落一个人啊。
“谁家都有几件不开心的事儿,陈奶奶你看开点儿,其实这都不算什么。”梁田田想着自己的措辞,“也许将来会更好呢?你看我们兄妹,在家里也老被欺负,离开家了,其实就更好了,现在我两个哥哥都读书了,我们兄妹也能吃饱了。”
陈奶奶一愣,离开家了,就更好了?
是啊,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以前老是和老头子想着,分家了事儿就少了,但大家住在一个院子里,经常能见到兄弟间感情也会处的好,其实他们还是错了。这上嘴唇还有碰到下嘴唇的时候呢,哪有不打架的。
或许,让他们出去单住也是不错的主意。
“是我们糊涂了。”陈奶奶突然感叹一句,“田田,我还不如你这孩子看的明白。”
梁田田笑着撒娇,“陈奶奶竟夸我,看看我这鞋样儿,这是大哥之前的,现在都小了,陈奶奶帮我看看,怎么改个大的。”还是给老人找点儿事儿做吧。
“这个容易,你去灶坑里找个棍儿,我给你画线。”陈奶奶干活是把好手。梁田田找了一个没烧完的炭棍儿给她,老太太几下就画出一个轮廓。“我给加了一点儿,满仓这么大的小子脚丫子长的都快,你这个做好了他能穿一段时间,你打胳膊没,我给你直接剪一个。”闲着也是闲着,老太太就准备帮梁田田做鞋。
梁田田也不拦着,笑着拿出前些天沾好的一大张硬布,这个就是由多层的旧布粘起来的,俗称打胳膊,其实就是做的那种类似于千层底的东西,穿着很舒服,不过这东西不好弄,梁田田也是用了几天才沾好的。
“嗯,这胳膊打的不错。”陈奶奶夸的这一句可是真心实意的,别人家的孩子,八岁的还到处撒欢玩呢,梁田田却已经开始给兄弟们做鞋、做衣裳了,想想都让人心疼。
“菊花婶子手把手教的,我都学了半年了。”梁田田笑眯眯的在旁边看着,陈奶奶利落的剪出一双鞋来,道:“还能再剪出一双,剩下的都够给球球做一双鞋了。”
球球迷迷糊糊的刚躺下,听到动静就咕哝道:“我不要鞋,球球有鞋穿,姐姐的手都扎破了,球球不要新鞋。”含糊不清的,显然不清醒。
“唉,懂事儿的孩子啊。”陈奶奶看看梁家这几个,再看看身边睡着的自己的小孙子。本来还觉得小三子挺聪明懂事儿的,这一比较就出来了。
梁田田似乎明白她在想啥,轻声道:“都是生活给逼的,如果我们的父母都在……”谁也不用吃这么多苦。
陈奶奶点点头,啥都没说,只是手上动作飞快。看她穿针引线,六十多岁的人了,这手上力气可不减,梁田田觉得这个速度下去,一双鞋一下午就做好了。当然,这也是她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不过这样也够快的了,这要是她,至少得两天,毕竟力气在那呢。
果然,一个时辰后陈奶奶的鞋就做好了。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这脖子就有点儿硬,梁田田让她躺下帮着按按。陈奶奶这边刚躺下,梁家就来人了。
“娘,爹回来了,让你回去。”来人是陈家老二。
☆、237挖井说到多【第二更】
感谢【书友121107155626962】亲的粉红票么么哒。
亲们,月末了,看看大家手里还有木有票了,支援一下(v?v) 想~
分割线…
陈奶奶回家了,梁田田这次可没跟去。
看陈家这样只怕是有大事儿要商量了,陈奶奶甚至把小三子留在了梁家,梁田田自然不会去打听人家的闲事儿。
不过她也没闲下来就是了。
送走了陈奶奶,家里又迎来了一位客人,确切的说是一批客人。
“守望大伯,这是?”梁田田打开院门,就看到梁守望带队,一群人赶着一辆大车进了院。
“田田,也没来得及给你说一声,打井的正好下午有空,三天后他们还得去灵山县城那边打井,怕是要几个月,我合计着赶紧趁人家有空过来。”这定金都交了,他就想让这事儿痛快定下来。
梁田田一听是打井的忙往家里让,“守望大伯,可是辛苦你了,这几天可一直盯着这个事儿。”梁守望为了把这伙人尽快请回来,可是天天往镇上跑,鞋都要磨破了。
“辛苦啥,老于也是跟我认识多年了,这一趟把他请来给你们找水线,可得挑个好地方。”梁守望擦了一把汗,就指着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头给梁田田介绍道:“这是老于,你叫一声于大伯、于大爷都成。那边那四个小子都是老于的徒弟。”
梁田田忙笑眯眯的叫了一声“于大伯。”又道:“赶了半天的路,是先歇一会儿啊?”看到那边于大伯的四个小徒弟在卸车。看那样子似乎是准备就动手。
于大伯摆摆手,就在院子里开始溜达,“不了,先看水线。你们家这地势高,得早点儿动手。”老人竟是个麻利的性子。
梁田田觉得这样的人好,干活实在。
那边四个小徒弟卸了车,一个小徒弟就道:“师傅。那我先回去了。”
“回去吧,把车赶回去,明儿你起早过来吧,今儿这活怕是干不上。”于大伯在院子里看的直皱眉。
梁田田心一紧,不会是没有水吧?
她想过去问问,结果守望大伯拦住她,小声道:“你别打扰老于,他干活的时候不喜欢有人说话。”
毛病还挺多的。
梁田田点点头,就去后院摘了一些黄瓜、柿子。洗干净了扔水缸里先拔上。现在天气热。这晒了一大天的蔬菜。都热乎乎的,口感可不是很好。水缸一直放屋里的阴凉处,这个时候水可凉快了。蔬菜放里面也算是冰镇了。
不过梁田田想到前世北方山里那些深水井,把大西瓜放井里。一个时辰后拿出来吃,那口感……啧啧,放冰箱里也不过如此。要不怎么说,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呢。
等自家的水井挖好了,那才叫方便呢。
于大伯在院子里走走停停,又站到院墙上眺望了一些远处的大山,又时不时的弯腰、蹲下找角度啥的,嘴里还念念有词。如果不是知道他是个挖井的,梁田田铁定以为这家伙是个神棍。
于大伯甚至去了一趟后院,不过在看到那一地的蔬菜后就绝了某种心思,却依然围绕院墙走了一遍,然后又跑到前院来看。
梁田田觉得这老头神神叨叨的。就连小三子和球球都老老实实的蹲在窗户底下看他表演,都觉得挺有趣的。
这样过去半个时辰后,于大伯终于停下来了。
“家里谁做主?”于大伯突然道。
球球立马接了一句,“我姐做主。”然后小家伙就屁颠屁颠的跑到跟前,“大伯,我们家能挖井不?”好不容易家里热闹了,小家伙还挺高兴的。
“这孩子,长的可真有灵性。”难得于大伯还夸了球球一句,然后才对梁田田道:“能挖井的地方有几处,还得问问你们主人家的意见。不过后院看你种菜了,怕是不能挖吧。”
梁田田没想到还有几个地方选择,忙道:“啊,后院暂时不考虑。”梁田田隐隐有个设想,家里肯定不会就这样,将来家里日子越来越好了,到时候肯定得扩建,现在这个规模还是太小,梁田田还准备把自家打造成那种地主人家呢。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缓慢,但是他们不急,他们还小不是。
“前院倒是有几处位置适合挖井。”于大伯就带着梁田田走了几处位置,道:“如果你们家就是这样,倒是在哪里挖都不错。不过我看你们这院子够大,冒昧问一句,将来是准备扩建吧。”
梁田田没想到这老人竟然想的这么多,就含糊的道:“啊,是有那个想法呢。”如果让村里人听到她这话肯定要嗤之以鼻。几个小孩牙子,娘死了,爹不在家的,没饿死就好不错了,还想扩建院子,说的跟天方夜谭似的。
不过于大伯却没有多想。他打了一辈子的井了,谁家啥样看一眼也就差不多知道了,不说别的,就冲人家那一园子的菜就知道这家人是个有想法的,于大伯并没有因为对方是孩子就轻视了几分,相反他还很看重。庄户人家能打井的人家实在是太少了,一下子能拿出十几两的人家更不多。这家里没看到一个大人,一个八岁的女娃娃就敢做主,不是钱太多就是有别的不知道的事儿,于大伯走得多见得广,就更收了轻视之心。
“如果就这样的话倒是随便选一处就行,如果扩建吗,我建议选择这个位置。”于大伯指了一处几乎是院子中心的位置,“无论是从风水上,还是将来扩建的方便,丫头你听我的,这一处位置绝对是聚财的,很好。”
聚财的?
梁田田眼睛一亮,当即拍板道:“那就选择这一处。”她早就听说过,古代那些建筑大师都是懂得风水布局的,听过没见过。现在看来这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