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染的冬天-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数次进攻,终于冲垮苏军坚韧顽强防守,从两个师的结合部深深地楔入数公里。
  当晚,崔可夫将两位疲惫的师长从阵地上找来,告诉他们德军在前面山谷集结了大批坦克。“在他们凌晨发动进攻前”,崔可夫信心十足地说:“用炮火把狗日的揍趴下。”
  次日破晓前,第138 师和157 师所有400 余门大炮都指向了那一片幽幽的山谷。“开炮”,随着一声令下,万发炮弹如一阵冰雹倾泻在那窄窄的山谷里,群山在颤抖,发出轰鸣。崔可夫从望远镜里看到山谷里冒起一股股浓浓的黑烟和火焰,数十辆坦克燃烧起来,发出噼啪响声,惊慌失措的德国人正四处溃逃,崔可夫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足智多谋的崔可夫将军将山谷里德军击溃,仅仅使疯狂的德国人发起冲锋推迟了数小时。战场上态势依然严峻。同一天,斯大林根据形势变化,调整了苏军指挥系统。将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分为两个独立方面军:东南方面军由戈尔多夫中将任司令员,管辖第64、57、51、近卫第1 集团军、坦克第3 军和航空兵第8 集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由叶廖缅科上将指挥,管辖第21、62、63 集团军、坦克第4 集团军、第8 军和航空兵第16 集团军。斯大林在给两位方面军司令员的训令中,命令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和牺牲,粉碎德军从南、西两个方向进攻斯大林格勒的企图。
  此时,南面霍特军团终于凭着优势兵力冲破崔可夫集群防御阵地,向苏64 集团军左翼——阿布加涅罗沃和京古塔区域进发。经过两天激战,势单力薄的苏军被击溃,德军占领了第74 公里会让站。这里距斯大林格勒市区只剩30 公里。
  霍特军团的进攻使叶廖缅科上将极为不安。8 月7 日,他搜罗了方面军所有的预备队和装备,共4 个师,1 个坦克旅,不顾一切地抵挡住德军进攻,在74 公里会让站,坦克第133 旅表现出色。旅长布勃诺夫少校进攻前对全旅官兵说:“弟兄们,我们没有退路了,我们身后就是优尔加河和祖国。”他一说完就率先驾驶着一辆KB 式坦克向德国人冲了过去。德军终于被赶出第74 公里会让站,但第133 旅1200 多人伤亡近400 人。
  曾任东南方面军副司令的戈利科夫元帅对布勃诺夫有极高评价:
  他是一位才能出众的指挥员,能够迅速判断敌情,合理调配兵力。他出众的地方不只象许多人那样勤勉可靠和勇敢,还具有令人羡慕的主动精神。他的旅总是行动神速,战果显著。
  尼古拉·马特维耶维奇·布勃诺夫少校生于1905 年,曾在战争中两次负伤,因战功显赫荣膺列宁勋章。
  8 月9 日在74 公里会让站,布勃诺夫旅总共只有25 辆KB 式坦克,但却使德军失魂落魄。曾参加过那次战役的德国士兵罗尔夫·格拉姆斯,战后详细地回忆了那几天的战斗经过:
  “8 月3 日,同往常一样,坦克第14 师以第64 摩托车营为前卫,从烈蒙特纳亚地域出发作最后的一次长途行军。此事完成后,即可直接兵临斯大林格勒城下。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热浪翻滚,尘柱阵起,绵延不断。人和车辆都难以忍受。”
  几天后德军终于抵达74 公里会让站,却与苏133 旅遭遇,展开混战。格拉姆斯说:“那几天是坦克团和炮兵团最不好过的日子。苏军重坦克如入无人之境,疯狂地冲撞过来。”德国兵望之丧胆。一战下来,德坦克14 师第
  36团200多辆坦克只剩24辆。这次惨败,对格拉姆斯感触颇深。
  德军并不甘于失败,又源源不断投入新的兵力。74公里坦克混战一直持续到8月17日,双方损失都很大。
  西面的保卢斯军团乘霍特军团节节推进,也发动了攻势。7 日晨,德军以两个军的兵力向第62集团军南北两翼发起攻击。第62集团军撤至顿河左岸。
  8月12日,华西列夫斯基将军再次飞抵斯大林格勒督战,疲惫不堪的苏军在缺少树木的顿河草原上仓促挖掘战壕,组织新的防线。
  15日晨,保卢斯以16个师兵力将苏军第62集团军切割、包围。凌晨5时,突然爆发的枪炮声,打破了草原寂静。从地面到空中到处马达轰鸣,子弹射击声、炸弹爆炸声。德军坦克凶猛地涌了过来,空中密麻麻飞机向苏军阵地俯冲轰炸。
  苏192师殊死抵抗。参谋长塔兰采夫重伤身亡。师长茹拉廖夫上校身负重伤,昏述过去。师政治部主任谢列布里亚尼科夫指挥全师,亦阵亡。全师三千余人,除数百人突围,全部阵亡。
  位于顿河右岸的苏184、205师亦损失惨重,阵地前布满双方士兵尸体。
  8月17日。德军以惨重代价占领顿河左岸。历时一个月的顿河弯曲部战斗拉下帷幕。在这一个月中,苏军顽强抵御,使德军总共推进60至80公里。希特勒只好放弃行进间占领斯大林格勒的计划。
  17日晚,保卢斯获悉部队已占领顿河弯曲部,大大松了一口气。尽管德军为此付出很大代价,但他脸上依然挂着骄横的神色。他对副官亚当说:“该发动总攻击了。”
  19日下午18点45分,保卢斯在他的司令部签署了“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命令。命令中第一句就狂妄地宣称:“由于近几周的致命突击,俄国人已经没有力量进行坚决的抵抗。”大获全胜指日可待。
  保卢斯签署这份命令时决不会想到,他正带领着第6军团向陷阱走去。
  伏尔加河畔的决战进入了白热化。
  3。丘吉尔来访
  斯大林办公室的门轻轻响了一下,莫洛托夫走了进来。
  “柯巴,让你高兴一下。”一向沉稳的莫洛托夫,语调有些激动,手里拿着电报。
  “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斯大林诧异地问。他刚接到情报,顿河弯曲部已落入德军手里,德国人正从南、北和西北面向斯大林格勒市区逼近。
  “丘吉尔来了,他要与我们商讨对付希特勒的计划。”
  如一缕阳光透过乌云,斯大林忧郁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把大部分军队投入到东方,在欧洲只维持着30个师。
  1941年7月,斯大林致函他的新盟国,希望英国在欧洲开辟对德作战第二战场,使德军在两条战线作战。丘吉尔答称,目前在西欧登陆,“意味着流血与失败”。
  珍珠港事件后,英、美、苏三大国结成战时同盟。美国参谋总部的将军们发现,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登陆,从军事上看,是“直捣德国心脏的一条捷径”。制订了在欧洲大规模登陆方案,并鼓动丘吉尔同意这一代号“大铁锤”计划。
  1942 年5 月20 日,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和伊萨伊夫少将应美、英两国政府邀请先后访问伦敦、华盛顿,苏联与美、英两国签署互相援助议定书和同盟条约。应苏方要求,美、英、苏三国公报宣布:“会谈中就1942 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这个刻不容缓的任务达成了圆满协议。”
  公报发表,激起强烈反响:
  英国《泰晤士报》1942 年6 月12 日声称:“英苏友谊和合作已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同一天,《每日电讯报》写道:“由美国和英联邦根据该条约规定的方针同俄国采取一致的行动,欧洲可以指望出现一个一百年来最为安全的时期,全世界也可能会进入一种最为幸福的秩序。”
  美国报纸也一致欢呼三国结盟,《纽约时报》6 月12 日评论道,这将“预示着力量均衡的一次根本变化,这对欧洲的未来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莫斯科,浴血奋战的苏联人从西方盟国身上看到了赢得战争的曙光,《真理报》6 月20 日宣称,条约是“投进敌人营垒里的一颗炸弹。”当莫洛托夫圆满结束对英、美两国访问,在莫斯科机场走下飞机时,他发现人民已把他当作凯旋英雄来迎接。很快,最高苏维埃以盛大而隆重形式批准英苏条约。莫洛托夫在会上对西方盟国动了真情:
  “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将给希特勒军队带来不可克服的困难,不久世人就能看到三大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合作的后果。”
  苏联人已把胜利希望很大程度上寄托在1942 年盟国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上。
  8 月12 日。丘吉尔座机进入苏联领空。望着机翼下蜿蜒曲折的伏尔加河从宽广黑色的沼泽中流过,他的心里揣测不安。苏军正与德军在这一带激战,他却要给翘首以待的苏联人带去一个不幸的消息。同行的韦维尔将军早就看透了英国首相的心思,做了一首诗,诗的每一节末尾是同样的一句:“1942年不开辟第二战场。”这位二十世纪最能言善辩的政治家不由暗暗叫苦,他形容他这次访问是:“搬一大块冰到北极去。”
  1942 年夏天,同盟国处于黑暗的深渊。英、美、苏三国各有各的难处。
  在东方,德国元帅克莱斯特的高加索军群的部队占领了迈科普附近的第一个苏联油田;曼因施坦奉命调动大炮和最新式的火箭炮朝着布尔什维克的堡垒列宁格勒挺进;而B 集团军群正日夜围攻着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
  在西方,英、美两国军队亦处处受挫。德军来到挪威马格尔岛和位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来到芬兰北部和英吉利海峡的岸边。隆美尔元帅站在离亚历山大港80 公里处,在那里升起了纳粹党徽的旗帜。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制定了进军开罗的计划。日本海军仍活跃在太平洋。
  丘吉尔启程前往莫斯科前,大英帝国在中东正遭受一次灾难性的失败。坚守托布鲁克要塞达33 个星期的25,000 名英军,出人意料地向隆美尔投降了。消息传来,对“大铁锤”一直心怀二意的丘吉尔更坚定了信念,督促罗斯福同意取消了这一计划,代之以在北非登陆的“火炬”。
  下午5 点,丘吉尔座机安全抵达莫斯科中央机场。机场上挂着美、英、苏三国国旗。迎接来客的有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和一批苏军将领,以及外交使团和美、英大使。在莫洛托夫陪同下,丘吉尔检阅了仪仗队,乐队演奏三国国歌。简短的仪式后,莫洛托夫陪同丘吉尔一行下榻在莫斯科郊外
  奢侈豪华的“国家别墅七号”。
  当晚丘吉尔和美国总统代表哈里曼应邀去见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会客室,斯大林带着拘谨的微笑迎按客人,紧紧握手,热情地说了一段问候的话,两位昔日宿敌、二战时的盟友坐到了一起。
  大家在椭圆形桌边就坐,一方是斯大林、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元帅,另一方是丘吉尔、哈里曼、英国大使。会谈一开始,丘吉尔就开诚布公地说起此行目的:
  “我这次来是要向元帅阁下说明英、美两国政府的决定,在1942 年我们两国军队无法在法国沿岸登陆,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接着丘吉尔开始详细说明为什么采取这一决定,要动手,时间没有了,9 月是英吉利海峡靠得住的最后一个月,余下时间不可能发动一场大规模渡海作战。而且,盟国登陆艇眼下只够运送6 个师的兵力上岸,这实在太少了。
  丘吉尔的话如晴天霹雳使斯大林脸上布满乌云,他怀疑狡猾的英国人正在推诿,让苏联人孤军奋战,等希特勒被削弱后再动手。斯大林不由得逐点批驳丘吉尔的话,最后,他激愤他说:“你们要是不愿冒险,就不能赢得战争。我真不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