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萌夫接嫁:草原女王到 作者:莫子奇(潇湘书院金品馆vip2014-03-12正文完结)-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思就是,你一介商人,给你说了也没有。
    这话倒让周瑛和严青惊奇,要知道,这年头的商人不和官府打好一点关系可是不行,仁青诺布的难事是商人用钱都摆不平的,可见难度。
    啧,天下难事解决方法无非三种,一种谈钱,一种谈感情,最后一种就是谈权了。仁青诺布的事情既然犯难,而且有求助他人的需要,那就必然不是谈感情能够解决的。而说周瑛是商人的话就不要掺和了,可见也是用钱摆不平的。这样删一删,那就只剩下权了!
    哎呦,撞枪口啊这是。
    周瑛和严青对视一眼,二人不约而同的想到,难不成是仁青诺布得罪了打箭炉的官员,或是在藏地得罪了当地的头人或土司,又或是……他那个会说汉话的媳妇出事了?
    脑洞越开越大,完全没有想到仁青诺布这样说,也是对这个被下人们称为“周老爷”的人的一种试探。
    经过仁青诺布这段时间来的观察,这个车队绝对不是他平日里见过的那些汉族商人的车队。
    汉族商人的车队不会这么多人,毕竟人一多就相当于往头上贴了六个大字:此乃土豪,等抢!而人少也不能保证安全,所以说汉族商人的队伍一般是十人的队伍,并且大部分有马无车,毕竟经商中马的最大作用不应该是拉人,而是拉货。
    而周老爷的这个队伍,马基本上是用来拉车载人的,没有货物,或者有,但只是两三匹马的货物,倒像是象征性的有上一些,做个装饰,把他们一行人伪装成商人的队伍。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队伍的气氛给仁青诺布的感觉与其他正儿八经的经商队伍不同。
    商人的队伍,有管事的,有小厮,有护卫,但是基本上大家之间的关系很融洽,欢声笑语不断,打闹取笑常见,见到藏人也很热情。然而周老爷这群人,关系融洽倒是也说的过去,但是这融洽之中给仁青诺布一种平常家奴们和麦其土司相处的感觉。丫鬟小厮们甚至不会轻易的和护卫严青开玩笑聊天,就更别说是和周老爷了。
    这个周老爷被人称为“老爷”,但是却不是普通的管事姿态,通常都是他一句话下去,全部的人都按说的去做,不会有丝毫询问。这是很不正常的。
    还有那些丫鬟,薇夕和绿袖在这个车队里面所出的地位之差连仁青诺布这个外人都能看得出来。
    连丫鬟有地位差不算问题,麦其家官寨里面的家奴也会有受主子重视和不受主子重视的,地位自然不一样,可是薇夕一旦说什么,其他的丫鬟均是附和赞同,不见反驳。这种感觉虽然极其细微,但是细心的仁青诺布却发现了。
    仁青诺布判断,这行队伍很有可能不是什么汉族商人的队伍,但至于是什么别的身份人的队伍,他并不能猜出来,因为他对汉人并不了解。
    但是刚才周老爷所说在打箭炉认识不少人甚至官员,倒让仁青诺布一惊,能够认识官员,这身份……
    仁青诺布的一句话,倒是让周瑛和严青犯了难。他们的目的是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能帮仁青诺布一把就帮一把,可是现在仁青诺布直说他的难事不是商人能够帮忙的,甚至说是为了不拖累他们连告知都不愿意,原本还没什么兴趣的两人倒是对仁青诺布犯难的事很好奇。
    既然需要权,那么周瑛就更能帮上忙才是。
    三人沉默半晌,最终还是上了年纪的周瑛看得开来。什么身份不身份的,说了又如何,不说又如何,反正对于仁青诺布来说,只是一个称呼的改变。不懂得清朝吏治的藏人,估计周瑛的身份在仁青的眼里,不会比他们寨子里的头人更有威严。而说明白还能让仁青诺布更放心信任。
    哈哈笑了两声,周瑛很是和蔼的拍向仁青诺布的肩头,苍老的脸上眼角皱纹挤在一起。
    “我说小伙子,若是你有难事就直说,其实老夫是汉地的一个小官,到了打箭炉跟同僚们招呼一声,你的事情一定会帮你解决的。”
    有这样的嘛,想帮人还要主动往前凑!
    官?
    仁青诺布看向周瑛,他对汉地官员的概念不是很熟,因为梅朵对这方面知晓的也不多,基本上两个人只能从汉人书籍上有个粗粗了解。
    打箭炉严格的来说,并不能算是汉地,只是因为那里的汉人很多,汉藏经商交汇之地,统治也基本上是清朝官员。只是更藏的地区更偏远,对于麦其家的人来说,打箭炉就已经能算是汉地了。
    眼前的这个老者自己就是个官,而且还认识打箭炉的官员?
    以为仁青诺布盯着周瑛看是不相信周瑛说的话,忠实下属侍卫统领严青帮衬说:“仁青兄弟你不要不信,我家老爷虽然官不大,但是打箭炉的那些官员还是听得进我家老爷的交待,你要是有什么冤屈尽管说,我家老爷会给你做主的!”
    周瑛说:“是啊,小兄弟。”
    这主仆俩说着说着就要整上包青天了。八成脑补完毕,是仁青诺布那会说汉话的媳妇因为长得漂亮,被拐卖到打箭炉了。
    这一来二去的仁青诺布就听明白了,眼前这个周老爷的“一个小官”的话绝对是在自谦。事实是,有事就说,周老爷拍着胸脯保证能给解决。
    心下暗地叹口气,跟汉人说话就是累,官大就官大嘛,藏着掖着做什么。
    思考完关系利弊后,仁青诺布便对周瑛说了关于鸦片的详细事情。
    “在下是麦其土司的二儿子,此番是奉了家父的命令,前去打箭炉护送鸦片的。”
    第一句话,便让周瑛和严青觉得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
    ……谁儿子?
    【待续】

☆、第225章 25日:抵达打箭炉

“在下是麦其土司的二儿子,此番是奉了家父的命令,前去打箭炉护送鸦片的。”
    第一句话,便让周瑛和严青觉得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
    恩……谁儿子?
    可是仁青诺布却全然不在乎周瑛和严青的疑惑,一顺溜的交待道:“鸦片此物实乃大恶,家父爱财不经筛选,从一个异族人的手中得到了此物原料罂粟,并且将罂粟扩大种植。这番便是由我负责将熬制好的鸦片送往打箭炉与那异族人交易。”
    这几句话让周瑛和严青理解的有些云里雾里,毕竟在仁青诺布嘴巴里面很是顺溜的事情过程他们这些外人自然不清楚。但是,两个人还是颇有见识的,听到“鸦片”和“罂粟”二字发觉熟悉,不过也只是熟悉罢,他们对这二物并不了解,只是耳熟。
    但是,这个了解事情需要一步一步来才好,等等先别讲,什么身份来着?
    周瑛赶忙抬手制止了仁青诺布的继续讲述,连忙问道:“小兄弟你先等一等,你刚才说你是谁的儿子?”
    估摸着“令尊”“令堂”这种称呼仁青诺布听不懂,周瑛换了个比较通俗的说法——“你是谁儿子来着?”
    谁料。
    仁青诺布一点头:“家父麦其土司。”
    这草原上的大小土司数以千百计,周瑛也是从遥远的拉萨而来,当然不了解麦其土司是个什么实力的土司,不过,既然是土司那就证明还是有点势力的。藏族的土司在藏人中是个什么身份地位,周瑛知道的是一清二楚,完全就是当地的土皇帝,周瑛接触到的几个土司也都是不把周瑛真正放在眼里的,可见这少数民族的政治统治他们这些满人还是难以渗透控制。这样想来的话,仁青诺布的身份就一下子高大起来了呢!
    周瑛和严青见得仁青诺布并无说假话的模样,而且若是说假话,一开始接触他们的时候就可以编造自己的身份,完全用不着在周瑛已经明确表达可以帮助仁青的情况下,编一个极高的身份来糊弄他们。
    而且……
    “哦,原来小兄弟你还是土司的儿子呢,”周瑛握了握拳,意思意思,接着问道,“不知小兄弟你说的罂粟和鸦片到底是何物,这两样我倒是听过,但不甚了解。”
    仁青诺布因为在家里面被鄙视惯了,所以一向对自己的身份没有什么优越感,在给周瑛说了身份后也并无骄傲之意。听到面前二人对罂粟和鸦片不甚了解,便详细的说起来。
    这一说便是半个时辰的解释时间,几乎将麦其土司得到罂粟以至于现在熬成鸦片的来龙去脉全都交代了清楚。会交代这么明白,不是说仁青诺布是傻子,什么人都信,而是通过周瑛和严青对他身份知晓之后只是有了微微惊讶却无忌讳的行为,判断出周老爷的这个官绝对不会是小官!
    仁青诺布虽然对自己的身份没有优越感,但是他很明白别人应该对他的身份做出什么反应。
    最后,仁青诺布强调道鸦片的危害性:“现在我阿爸已经下令将鸦片制成了鸦片烟,鸦片烟一旦流入平常百姓的手中,后患无穷。”
    “后患无穷”是仁青诺布对鸦片做出的总结。
    经过了仁青诺布的详细说明,周瑛和严青瞬间感到了这的确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对于一个有良知的朝廷官员来说,这种危害百姓的毒药必定要下令查处,虽然这并不是周瑛的分内之事。
    当即,周瑛做出表示:“仁青小弟,若是你所言属实,那么这件事情我必定会为你办妥。”
    前往打箭炉,吩咐各级官吏,然后查到查尔斯和噶当所在,最后对那大批量的鸦片烟进行查处。
    这一系列的事情要尽快进行才是,否则时机一过,鸦片流露到其他地方,可就不是小事了。
    严青也在旁边点头:“是的,老爷,兹事体大,不能不快。”
    接着在又从仁青诺布的口中了解到噶当等人的队伍与查尔斯的特征后,严青从护卫中挑选出了三人带着周瑛的亲笔书信和身份令牌率先赶往打箭炉,要求当地官员尽早做出配合。
    对于能够得到周瑛的帮助,仁青诺布很感谢,这纯粹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过,这事情毕竟还是属于他自己的,他也必须尽快养好身体主动采取行动才是。
    打箭炉。(下面的介绍来自百科,字数有点多,觉得挺好贴上来。字数不算,这章会多些字给补上。)
    打箭炉,藏语名叫“打折渚”,打箭炉只是汉人们根据音译翻译过来的称呼,位于川西贡嘎山北端跑马山麓,依然属于一座高原的城镇。
    在明代的时候这里开始有了茶马互市,藏人们从汉人们的手中买来他们爱喝的茶,而汉人则从藏人的手里买来宝马良驹,打箭炉渐渐的从一个小村落发展起来,到了现在已经成为汉藏之间的一座商贸重镇。
    对于汉人来说,打箭炉这个名字有两个来源,均是与诸葛亮有关。
    一个是相传诸葛亮在率大军南征孟获途经雅安,派遣了一名叫“郭达”的将军,到此为军队造箭。据说郭达将军一人每天能造箭数千支,当地百姓感到惊奇,将其视为神灵供奉,并将郭达造箭之地叫做“打箭炉”。
    另一种说法则是,诸葛亮在南征时为了向该地的头人借道,要求对方退“一箭之地”,头人同意,于是诸葛亮急令郭达将军带一支特大的铁箭,星夜兼程背负至此,不过在临近时郭达累死,而箭头却插进打箭炉北面高山的石头中。
    诸葛亮这个人倒是仁青诺布不清楚的,因为梅朵教导他的只是基础的汉人文化知识,纵然诸葛亮再有名,还是属于高深级别的,更何况梅朵也没有在他身边教导多长的时间。
    在前往打箭炉的路上,仁青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