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叶侧首道:“哦?敢问九五至尊,何出此言。”
青书道:“人不免一死,便算是你胜了,还不是归于黄土,什么宏愿不宏愿,还不是个笑话!”
红叶怔怔许久,蓦然哈哈大笑,以手捶地,笑道:“精辟,精辟。宋青书,你到底不负豪杰二字,这天下被你得了,虽莫名其妙,也在情理之中。唉,唉,时间不多了。”
苏若雨轻轻道:“小女子斗胆,想管大师借一样东西,以平叛乱。”
红叶熟读兵书战策,如何不知苏若雨之意,哈哈笑道:“一具臭皮囊而已,放在此处徒归尘土,拿去,拿去。”
青书阴沉着脸,哼了一声,一转身,大步流星的离去。
途中但听得红叶纵声长笑:“朝闻道而夕死,复有何憾?朝闻道而夕死,复有何憾?我便是我,我便是我!”最后一个“我”字出口,声音一顿,终是再不可闻。
“他便是他,我又是谁?”青书怔怔立在林中,望着湛湛青天,久久说不出话来。
着邓愈将红叶头颅火速送往傅友德军中,以乱陈友谅之心,果不其然,宋青书、苏若雨及张无忌三人才到途中,便听得王师大捷的消息。原来陈友谅这十年在南少林受红叶调教,兵法武功,易理天象无一不学,已视之若神,旦夕见其殒命,如何不惊得魂飞魄散,只想着师尊本领胜己十倍,尚被割下头颅,自己如何是大靖朝廷的对手?战不两月,引兵投降。他的结局,自然可想而知。
傅友德平定岭南之乱,引军东进,汇合镇南将军邓顺兴大军,合兵南下,数战数捷,朱元璋寡不敌众,被邓愈生擒,在福州城活活剐了。
华夏大定。
宋青书赶回北平时。周芷若已产一子,是前三天地事儿。他一路本是郁郁,但见得新生之子,又转而大喜,斟酌两日,取名一个“易”字。而后设宴宫中,请来昔年袍泽,大醉一番。却独独不见张无忌,一问之下才知,原来赵敏也在同一天产子。
他不由喟叹:“都已为人父母,何必再斗下去?”
一道旨意颁下,加封张无忌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白玉虎符半枚,与自己手中这枚相合。除龙庭府兵之外,余者七十六万雄兵,皆听号令。但若无青书手中那半枚虎符。张无忌也就只是有名无实而已。
隔天张无忌便抱了孩子入宫,说是求圣上赐名,宋青书沉思良久,赠了他“景乾”二字。
宋易、张景乾,同一日出世,青书、无忌二人俱是十分欢喜,约定待他们十八岁时,当结八拜之交。
武定二年冬,青书立杨汐晴为后。周芷若不喜。然旨意颁布,如何能更改,杨后仁厚,深得臣子之心,她也无法。只抱了宋易回宫,生了老长一段时间闷气,但究竟无可奈何。
只是这太子之事,众臣谏书久矣,武定帝却总是笑而不语。不与答复。周芷若仿佛看到希望,母凭子贵,若是宋易能夺得太子之位,至于谁是皇后,也就无所谓了。
武定三年初春,帝遣彭莹玉北上镇守山海关,封张中为常州抚台,同年秋,殷天正以年老故。致仕返回昆仑。坐居明教,欲与一干兄弟饮酒狂欢。渡尽余生。武定帝遣专人护送鹰王回教,三千甲兵守在光明顶上,无忌深为忌惮。
而后幽居北元名将王保保、前元惠帝,由南少林僧人渡远看守,此僧武艺高强,未经帝谕,人莫能入。
赵敏或许不会在意王保保与惠帝的性命,但张无忌却是极重义气之人,有殷天正一干人等在手,张无忌动不起来。
不管他们有没有这个心思,预先防范,总是好的。
再吩咐刘伯温遣人日夜监视崇明王府邸,每日看到线报,青书方才放心,一切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十年,给朕十年时间。”他心里这般想道。
如此时光悠悠,大靖武定帝勤于政事,数年间国力蒸蒸日上,至武定十一年,户部统筹出全国人口之数,已达六千万之众。是年初夏,天津、宁波、漳州、厦门、汕头、广州等十余处港口一齐开放,舶运总监黛绮丝领二十丈长的大轮船于天津港扬帆出海,而后一路南下,至各港口汇合水师,大型舰艇总计八十三艘,运载货物的小型商船三百余艘,下西洋,通货有无,自此世界寰宇,无不知东方幸有泱泱大国,名曰中华,地大物博,人口之盛,国力之厚,举世无伦。
武定帝兢兢业业十余年,不敢懈怠,有能臣名将相辅,北定蒙元余孽,南下西洋宣召,文韬武略,笑傲古今。招揽奇才,兴修水利;任贤用能,安邦定国。民生大振,百姓称颂,堪称天下大治。
十二年冬,黛绮丝引舰队自波斯归,波斯使节朝见天朝,百余年来,未曾断绝。
武定十四年深秋,帝崩,次年,欧阳玄撰写武定帝平生,于后注曰:“帝雄才大略,十年打天下,十年治天下,纵观古今,无有帝一般人等,玄不能侍于尊前,不如死矣!”
投笔书毕,欧阳玄再不犹豫,一头撞在雕龙柱上,倒地而亡。
《武定帝本纪》:“……武定十四年秋,帝宵阅奏章,至清晨毕,召金吾卫大将军谦,首开京围猎场。引无忌、伯温、善长、邓愈等袍泽田猎于郊,众将各逞奇能,百步穿杨,竟无虚发。帝大笑,持弓跃马,逐鹿而欲杀之。兵部侍郎常遇春阻之,谏曰:陛下马上得天下,而欲马上治天下乎!柱国将军无忌亦曰:圣人贵乎知我,陛下合当从古之圣人,知之有司,合乎天命。
帝闻言郁郁,终未开弓。
至寝宫,帝自语:我不知我,孰能知我?彼无牵挂,此时我又有何?
众将相觑,不知帝欲云何。唯无忌敛眉深思。
是年深秋,十月十五,帝崩于乾清宫,年四十四,举国同哀。”
武当山上,一个身着青衫的英俊男子拉着身旁粉雕玉琢的少年地手,漫步上山。
男子英俊地脸上尽是洒脱之态,笑容满面的道:“守儿,你爷爷给你取这名字的意思,为父现在才明白,真是笨极啦。”
少年认真地道:“爹爹一点都不笨,刘伯伯他们都说您是最聪明的,爷爷和祖师爷也说,您是武学上最了不起地奇才,他们说您在我这年纪,已经是武林上第一流的高手了。”
青衫男子哈哈笑了起来:“你可别听他们王婆卖瓜。”
少年笑了笑,忽然道:“爹,我想弟弟了。”青衫男子先是面色一黯,随即笑道:“马上过年了,我们一家子回宫过个团圆年吧。”
少年道:“您为什么把三娘和弟弟留在皇宫里头?”
青衫男子叹道:“易儿天生便有极强的政治天赋,年纪小小,手腕强硬的让我也不由咋舌,留在宫里,或许更有好处些吧。何况……这是他们母子的决定,我又何必强人所难?”
少年听得懵懵懂懂,但父亲口中的惋惜之意,他也尽听得明白,眉间惑色褪去,转而换了一副笑颜,挣脱父亲的手,在大山上快速奔跑,长啸出声,啸声悠悠,久久不歇,显然内功颇厚。
青衫男子心中暗道:“这般明净地笑容,历经这许多事,方知其珍贵。”
青衫男子心里没来由的一阵轻松:“宋守,宋守,爹是让我该松手时就松手啊!”
想到这里,他不由哈哈大笑,笑声浑厚,合着儿子地啸声,清越厚重兼而有之,传出老远,老远。
少年眯着眼睛,望下山下,目中透露出向往之意。
青衫男子知他心意,高叫道:“守儿,明年立夏之交,四方绝顶高手相会华山之巅比武论剑,你俞师伯祖收到华山掌门的信笺后,便立马闭关修炼。哈哈,咱们在宫里过完年,便也瞧瞧去,可好?”
少年大喜,叫道:“好!我正要会会天下英雄!”想了想又道:“爹爹,你可不许出手帮我。”
青衫男子含笑道:“我帮你作甚?你自己功夫不到家输给人家,可怪不得别人。梯云纵练得怎么样了?”
少年哈哈一笑,凌空跃起,几个转身纵到三丈来高,伸手在树上一搭,借力跃上高枝,眺望远方,又是忍不住纵声长啸。
青衫男子看了,忍不住摇摇头道:“守儿,这梯云纵轻功厉害之处,全在后力十足,能凌空以内力为媒,转折自如。你刚刚伸手在树枝上借力,功夫可不算纯熟,须得……”絮絮叨叨,说的尽是武当派武功精要。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电子书,请登陆霸气网……。qi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