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翠花的六十年代-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怪不得黑白无常两位大哥对原来的方淮心那么好呢,也怪不得她生魂离体回不去了呢。就冲人家这个福气,那也得是积过大德的,处理不好,真会出事儿啊。
  孩子生下来,两家妈妈,再加上三位教授,还有诊所里的女同事们,全都在呢,帮着给孩子洗澡,包被子什么的忙活着。黄芪只是看了一下,孩子们都没毛病,就只看着方淮心了。
  “睡一会儿吧,汤在锅里熬着呢,起来就能喝了。”看方淮心跟没事儿人似的眼巴巴的看着大伙儿摆弄孩子,黄芪就劝她睡一会儿。她这生的太快,下奶的汤才下锅没多久,这汤不熬上几个小时,作用都不大的。
  “不累。也不困。”这孩子生的,真没累着。腰也不疼的。
  “那就闭着眼睛休息。”黄芪强制闺女休息。
  奶粉是早就准备出来的,也不用像别人家的孩子似的,还得找其他喂奶的妈来给孩子喂奶。
  孩子们被照顾得好着呢。
  罗玄第一时间给林场打电话,胡魁一直在电话边儿等着呢,接了电话就回江湾屯里安排人进山告诉罗道士这个好消息。
  虽然觉得不累,闭上眼睛还是不知不觉的很快就入了眠。醒过来,把汤喝了。看看孩子,接着睡吧。
  第二天就下来奶了,喂三个孩子肯定是不够的,两个都喂不饱,就可着最小的老三吃,他最小嘛,生下来才三斤半,猫儿似的,肯定没有大的两个硬实。老大五斤,老二四斤三两,都能把小的给装下。特别是老大,跟单胎的孩子都没差什么了。吃饭更是口壮得很,也不挑食,给什么吃什么。也不哭闹,乖得很。
  这样的孩子,必然是要多受些委屈的。基本上就没吃过几口亲娘奶。要不是方淮心能拿出来奶粉,这孩子就得以小米粥活命了。
  喂孩子的人,那真是一顿奶喂下来,没半个小时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就得接着吃。
  反正就是把自己个儿当猪养着,就对了。
  从洗三开始,录录续续的就有人来看孩子,下奶了,这时候也没那么多种类的东西,不是鸡蛋就是小米儿,还有拿麻花儿的,说是麻油炸的,用骨头汤一泡,下奶。
  家里人来人往的,也不只是农场的人,外面的人也不少。所以,有个把的陌生面孔,也没人觉得怪异。罗道士就是这么混在人群里出来见的大孙子们一面。
  老头儿美的,胡子都一颤一颤的,抱完了一个又一个,亲不够一样。
  “哈哈,亲家母啊,我这一高兴,没搂住,名儿起多了,仨都起出来了。下回啊,下回肯定让亲家起。”听说大姐方淮心家四个孩子都是方南国起的名儿,罗道士马上跟黄芪道过儿,只说自己没想那么多。
  黄芪心里想着,我们难道很稀罕抢个起名儿的权力吗?我家里三个儿子呢,还愁没有孙子让我们起名儿。
  可嘴上不能那么说。
  “亲家,你可别听罗玄儿说的,他是不了解情况。田家那是特殊情况。你们罗家的孩子,自然得是你给起名字。”田野他爸一天儿学没上过,人家自个儿都不想费那个劲。
  罗道士可有文化多了,又是心心念念的,罗家终于有后了,人家起几个名字还是不废劲的。
  谁跟他抢那个呀。除非他给孙子起名儿建国、爱华啥的,要不然,谁还能挑他咋滴?
  罗道士给选的三个名字,子笙,子箫,子筑。
  人家说了,是跟把孩子的生辰八字选起的。
  行吧,那也就没啥可挑捡的,有没有文化,这个,就别太吹风求疵了。
  二十八天的月子,方淮心觉着自己胖得都快走不动到了。出月子之前,还有不到一周就过年了。
  “家里没啥活儿非得你干的,接着养着得啦。”罗玄不让方淮心干活儿,再怎么生的容易,也是三个孩子呢,身体能不伤嘛。
  那就接着休息吧。
  在这个事情上,方淮心不强求。身体是自己的,没什么比健康重要。
  小门小户的,家里也没多少事儿。这年代,过年也过得简单。风俗习惯那些,都不让弄。不过就是吃得稍微丰盛一点而已。
  最主要的事儿还是伺候三个小祖宗。
  没哄过孩子的,永远不会了解,一起哄三个孩子,有多么累。哪怕是有再多帮忙的人,也还是一样的累。
  永远都不睡不了囫囵睡,永远都有洗不完的尿布,这个哭了,那个叫了。吃完了没一会儿呢,又该喂下一顿了。要全都健健康康的还好,但凡有一个有一丁点儿难受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一团乱,因为一个有毛病,保证三个一起闹腾。
  从来不会给你一个大块儿的时间让你一下子歇过来,就是缓不过来的那种累。
  方淮心还是第一次这么亲手照看孩子。以前生的几个,又是奶娘又是丫鬟的,她除了负责生,基本就没怎么管过。这些个累,她是真的没受过。
  这回可好,一下子三倍的辛苦。
  得亏这是冬天,是冬闲的时候,罗玄还能一天到晚的就围着他们母子转,周围的人也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帮忙。
  罗妈不可能一直待在家里,孩子过了百天,她就要回山里去了,走的时候,想把老大抱走的,方淮心说啥也没舍得。
  黄芪白天回林场上班,晚上回来帮着照看孩子,通勤两头跑。罗玄的活儿基本上都让慕易给干了,他忙不上别的忙,只能帮着干活儿了。
  林援夏天几个就是不闲着的想法儿弄吃的。还有劈柴啥的活儿,都让他们包了。
  白天人少,孙小云跟李英就尽可能的过来帮着看孩子、做饭啥的。她们俩也都是领导了,不用自己干活儿,开个小差儿啥的,也不要紧。都知道她们是干啥去了,也都没说啥。
  赵雅丽没啥事儿,很闲。她家那口子王强又去上学了。本来是常驻在方淮心这边儿的主力。可是没多久,就查出来怀孕了。得,谁也不能让一孕妇干活儿吧。
  方淮心就觉得自己忙活得都没什么时间去关注外面的事情了。
  比如,夏天跟孙小云好上了,她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李小川跟李英都要订婚了,她才知道。
  “你们家罗玄表现得这么好,我这不是眼气嘛。想着夏天跟他那么好,学也能学个皮毛吧?我也就知足了。”孙小云是这么跟方淮心说的,她为啥会选夏天。
  “那叫这么说,你应该选慕易啊,他们们才是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好友呢。”方淮心就笑,这是啥找对象儿的标准啊。
  “慕易可不行,他长得太不安全了。”孙小云的理由很充分呢。
  “也不是所有好看的男人都坏呀。你刚不还说我们家罗玄好吗?再说了,人家夏天哪里长得不好了?”慕易确实是长得过于帅了,说起来,方淮心好像就见过张爱华找的那个丈夫还比较接近他,别人那真是比不了。
  “那他肯定得长得过得去啊,要不然我能看上他吗?”孙小云还挺傲娇的。
  “那你们俩是谁追得谁啊?我怎么就没发现呢?”方淮心觉得自己怀孕之后精神头儿真是短了。
  “追什么追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啥时候说啥事儿,到了结婚的年纪了,肯定得找吧。那当然得从亲近的圈子里先找了。”这理由,更强大。
  “那人家夏天也这么随意啊?”方淮心才不信,你能这么随便的挑男人,人家还能就这么让你挑上了就不反抗一下?明显就是有奸情。
  “他还敢有意见?要不是高明跟罗玄都嫁了,慕易又长得太吓人,还轮不到他呢。”自信心爆棚了。
  “那不是还有林援?”他们几个的小圈子就这么些个人了,可是她怎么连提都不提一下林援呢?
  “他不是刚失恋嘛,我不想找心里有别人的男人,哪怕只是曾经有过。”谁还没有点儿自尊心了。
  “好吧。”方淮心就觉得,要是姑娘们都这么想,那林援的对象儿可就难找了。
  “你也不用为他担心,喜欢他的姑娘满沟满海的,他可不愁找不着女朋友。不过我看他现在是没那个心思。”孙小云一看就知道方淮心想啥呢。
  这一点方淮心也认可。林援是真的被张爱华伤得不轻,那也是从小顺风顺水长大的孩子,又一直很优秀,被小姑娘追着跑的,结果被人从背后来了这么一把,伤自尊是肯定的了。
  “算了,不说他了。英子跟小川是怎么回事儿?”李英可不像是会谈恋的人。
  “是白阿姨托胡婶子给做的媒。两个人本来就认识,小川跟咱们又很熟,有个中间人一说,可不就成了呗。”孙小云做为亲密室友,很是了解。
  她口中的白阿姨,就是李英的妈。当初就是为了她能调过来,才把二十位教授给调过来的。
  这人也是个神人。当初一起过来那么多人,来的时候,她是短发背头加大黑框眼镜,跟那位夫人一模一样的打扮。来了之后,没几天就换成了村里的外形。那么多人一起来,也没人特意注意她。教授们都来农场小学教学了,她也没来,一直在江湾屯,就住在胡家的仓房里,边儿上就是马棚,你要说她住马棚,也没法反驳。也没什么正经的工作,就是个改造嘛,其实就是闲呢。该有的照顾一点儿也没少了。
  低调得来了这么长时间了,人们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个人。更是从来没有人注意到,五十多岁的阿姨其实长得非常非常年轻,好看。
  而且,除了最亲近的几个人之外,都没人知道她跟李英的母女关系。
  平常也就是用帮屯子里来买东西,运豆腐的名义过来农场,母女倒也常见。
  之前,方淮心还一直没明白,这样一个人,为啥会弄到这么个结果,如此识实务,不至于吧?
  还是黄芪说,这位阿姨,年轻的时候,是赛金花似的人物,她才明白了。怪不得呢。这时候□□的人里,她这样儿的,可不是在最头里嘛。
  “白阿姨怎么相中小川了?”按说农场林场加上江湾屯,知青两百多人,比小川优秀的也不少,小川到底是农村孩子,这阿姨怎么偏看上了他了呢?
  “说是觉得小川踏实。我看白阿姨是想让英子留在农场了。”孙小云是这么理解的。踏实的人多了,这个不能当理由的,这年头儿,有几个不踏实的。
  “没错儿,就是这样。”方淮心觉得也是,要不是想让李英留在农场,为啥非得挑一个农场的子弟呢。别看李小川这一回来,成了没工作的闲人了。那不是还有李场长呢嘛,没工作也不过是暂时的而已。再说了,人家也能开荒的,在上大学的时候,还能知道跟真正有本事的人学本事,这样的人,怎么不能把日子过好啊!
  想对于知青们还在幻想着遥遥无期的回城,还是李小川这样的更实际。
  所谓的回城,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真的就只是一个不愿意放弃的希望而已。多少人都已经在当地结婚生子了。男知青这边儿随着年纪的增加,结婚的也越来越多了。
  日子就是一天接着一天的过。
  孩子们会翻身了,孩子们会坐着了,孩子们会爬了,孩子们能站起来走几步了,孩子们会走了。
  这一年,也就过去了。
  七一年,过得特别特别特别的快,方淮心就觉得,好像是一眨眼,一年就过去了。
  会走会跑的小崽子们更难看了,一个没注意,他们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这大冬天的,外面不能出去,屋里又是炉子又是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