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翠花的六十年代-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显然,谢家祖孙对这个收益相当满意。要不是因为本金不足了,在建的第二家酒店又每天都在吞钱,人家还想再继续圈地呢。
  方淮心一样对内地的发展充满信心。但是谢家都因为资金不足,圈不了更多的地了。她就肯不能无限制的圈下去。
  商场在百顺儿的辛苦工作之下,提前完工了。商场嘛,有主体就行了。内部装修,那是租客需要去做的事情。方淮心绝对不会往外租的就是地下两层的停车场。别的都可以租。
  特别丧气的事情是,招租的广告在商场的外墙上提前挂了两个月,到商场完全竣工的时候,才不到十户来问价。人家还都是问的,一节柜台每月租金多少……
  “我们不出租柜台。而是独立的铺面。至于铺子里面怎么经营,由您自己说了算。”商场的经理赵平安是方淮心亲自培训了一个月的,前知青,考了两年也没有考上大学,放弃了。一直在等招工,一直也没有招上,自己做小生意。方淮心是看中了他能说会道情商高,才把他招过来的。带了一个月,确实也还行。就让他先管着商场这边了。刚开业,亲自到商场监督他接待租客问询。说的也还行。
  “那这铺面租金怎么算啊?”来问价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不用问,光看外表都知道,肯定是回城的知青。现如今,这个年纪没有正式的工作,自己做小买卖的,不是回城知青就是进城的农民工。
  “每层楼的租金不一样,看您是要做什么买卖。”然后赵平安按着楼层给人讲解了一下都卖什么的。
  这商场其实也不高,就六层,中间是天井,一楼的大堂能办了活动什么的。商场是椭圆型的,每一圈隔出来五十到八十间铺面不等。一楼食品,二楼百货,三楼服装,四楼鞋帽,五楼家居用品(布料等)。六楼是电影院,这个也是整个商场内部唯一装修好的地方。算是除了地下停车场之外商场直接经营的区域。以及饭馆。
  “我卖菜的,用不着一间铺子那么大呀,一个柜台就足够用了。租金能不能便宜点啊?”大姐一听说一个月租金要三百,当时就打了退堂鼓了。这还租什么呀,还不如就在大街边儿上摆摊了呢。一天生生得拿出十块钱交租金,太贵了。
  “有了铺子,你就能多进货啦,也有地方放不是?省下您每天进菜的时间还有费用,啥租金不出出来了吗?再说商场里风吃不着,雨淋不着的。也不遭罪呀。咱这又是大商场,往后人流量肯定越来越大。可跟你在马路边儿上摆摊子不一样,居委会大妈老来管不说,那买菜的人不也少嘛。跟咱这可不能比……”吧啦吧啦着,赵平安那嘴,是可着劲儿的忽悠。
  反正是那位大姐到底也没抗住,心里默默的算了下账。现如今自己在路边摆摊,竟争不小,一天也能挣上十几二十块,好的时候,一天挣五十的时候也有。但要赶上天气不好,刮风下雨啥的,生意就做不了了。冬天就更难,菜在外面都冻上了。买菜的一到冬天也是宁可排队也要去菜市场买。收入太不稳定。还不如在这商场里,这地界儿,周围都是居民区,又是在最繁花的商业街上,原本人流就不少。这新式的商场一开业,肯定也能吸引不少好奇看景儿的顾客。
  狠了狠心,咬了咬牙,到底还是租下了。
  她是第一家,最大的优势就是位置可以随她选。谁都知道最门头三家那是生意最好的黄金旺铺。可这商场大门太大,第一家就有些遮挡了。虽说有个对外的窗户,能看清里面的货物。可她就是个卖菜的,有啥好看的。大姐就选了第二个档口。
  行吧,一人一个想法。方淮心也没闲到跟人家讲什么视野啊,广告什么的。谢疏行告诉过她,一个商场当中,对街的带橱窗的店铺都是租金最高的,也是最赚钱的。她这商场,对街也有二十几个橱窗,但因为刚刚开始,租金都是一样的。等到效果出来了,以后再慢慢涨呗。
  有了第一家,就有第二家、第三家。
  但是到原定的开业日期之前一周,还只租出去二十几个档口而已。连二十分之一都没到。
  “没关系,有几家开几家。慢慢来。咱们自己不是也有商品吧,也搬过来,充一充门面。”赵平安急得满嘴的泡,方淮心到是没怎么担心。人的思想,总得慢慢改变。
  “咱家哪有那么多东西啊?”罗玄是陪着方淮心来的,一听那话,都笑了。咱自己个儿有多大的家底儿,自己还没点儿数吗?
  “现在这不是已经有二十家了嘛。两个档口归一档。先只开放一楼。这不是就还剩下十个档口了嘛。都是对街的。豆制品、咸菜,再加上牛羊肉、菜。可着劲儿的排呗。把一楼摆满了还不成问题吧!”自打商场竣工,问价的租户不够,方淮心就在考虑怎么办了。
  “可是这么摆,那货看着也是稀稀拉拉的,他也不好看呀。”货架子都摆不满,观感上就不好看呀。
  “那也没办法了。先这么着吧。只要人流量能上去,能挣到钱,商户自然就会多进货的。我还得再去找小嫂,她这段时间也囤了不少衣服了。我给她还留了两个档口。还得再发动发动那些在做生意的老知青们,过来帮着支应几天。”也是够够儿的了,这么好的地段儿,这么好的商场,居然租不出去,还得求人来做样子。
  “行吧,那赶紧的吧。分头行动吧。”他自己也有不少同学朋友发小啥的。都这时候了,也别管什么面子不面子的了。
  两口子这就开始忙活着找人添满柜台。
  “我也是够笨的了。这么多现成的资源,怎么就没想到用呢?”罗玄跟着学校的一个同学,到菜市场外面找亲戚,看到菜市场外面那几排摆摊的,才有了主意。
  一人给二十块钱,商场提供档口,去摆三天。
  有一千块钱,啥事儿都解决了。
  方淮心还听了谢疏行的建议,在一楼的天井搭了戏台子,找了两个电影演员还有一些歌舞演员来表演,这会儿也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了,偷偷的出来接个活儿啥的,民不举官不纠,领导一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还有那些在校的大学生,周末出来挣点儿生活费,这个谁也管不着。
  这么一来,可就热闹了。
  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星期天,本来逛街的人就多嘛。有这种西洋景儿看,谁还不想凑个热闹看新鲜呢。尤其还有电影演员,这可不常见的。
  出来逛街,闲着无聊瞎逛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门还是有目的,想买点儿啥的,或者是男女青年处对象,出来吃吃喝喝看个电影啥的。这商场里一下子都解决了。
  看完了热闹,有啥需要买的东西,顺手就都买了呗,还省得出去跑了。最主要的,这里都是个体户儿,价格比国营商店的低不说,那热情劲儿,就不知道比国营商店里那些个祖宗强多少倍。一样的东西,在哪还不是买呢。
  一天下来,各家铺子的利润,比他们原来在马路边儿上或是市场门口换摆摊子,多挣了十倍都不止。
  总算是打响了第一炮。取得了开门红。
  “慢慢来吧。这就挺好的了。”白天大家都在看热闹的时候,方淮心两口子可是在人群里探风向的。得到的反馈相当好,相信有很大部分的人,会成为回头客的。
  不用多,只要商场的利润比在外面摆摊高,那些商户就不会走,来租档口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的。
  解决了商场这最大的一个担子,日子一下就轻松下来了。
  “鹏城成立经济特区了。要不要去做几个项目?”方淮运来找方淮心。
  “没钱了呀,这几个项目,钱都压着呢。资金回笼还不知道得几年呢。要是有钱,那肯定要去啊。”方淮心回话很痛快。
  “也是。那要不然,先去圈几块地?对了,咱可以用地抵押,贷款啊。你不会连圈一块地的钱都拿不出来吧?”方淮运毕竟是经济学出身,这点儿脑子还是有的。
  “贷款呀?”方淮心是个彻头彻尾的土财主,对于贷款,拉饥荒欠着银行钱,还要还利息的事儿,心里总觉得没底。
  “是啊。全靠自有资金,那得等天什么时候去?哎,也怪我,之前忘了贷款这个茬了。对,对,对。明儿个我就找明白人问问去,看看怎么能贷出来。”也是之前一缺钱,他就找他妹要,方淮心还总能拿得出来,才让方淮运忘了贷款这个事儿。
  那就问吧。
  方淮心是打定了主意,就算是贷款,也不能多贷,得弄个自己能还得起的额度。要真是赔了个干净,大不了自己再拿钱补上就是啊。要真弄个补都补不上的大窟窿,那可不行。
  要么怎么说她不会做生意,土财主的思想就是改不了。
  “居然连抵压都不用,只要资质够,直接就贷出来款。”方淮运花了一周的时间,找了不少财政部门的朋友打听,还有银行,也找人问过了。还特意给谢家在特区那边儿的经理打了电话,问了当地的政策。确定之后,来跟方淮心通气,兴奋得不行。这不明摆着让他们空手套白狼呢吗?他家这么多公司,都是盈利的,特别是那个商场还有温泉庄子两处对外营业的,都是京城里有名的地方了。资质杠杠的,绝对有资格贷款的。
  “我咋觉得这么没底呢?”这啥都不要,银行就拿出钱来白白给用了?还无息?过去那些个老西儿开的钱庄子,还要好几分的利呢。
  “特区嘛。国家为了扶持特区发展,力度也是够大的了。这时候,地肯定好批,估计也用不上花几个钱。有贷款的钱,咱就可以建工厂了。”方淮运雄心万丈。
  “你去呀?”方淮心就问了。她自己是肯定不会去那么远的地方的,偶尔去一下还行,要开工厂,得长时间在那边儿,那可不行,她的家在京城呢。父母在京城呢,罗玄在京城呢,孩子们也都在京城呢。
  “我去呀。”大丈夫应当纵横天下,方淮运一下子就找到了方向了,一身的力气都觉得有处使了,之前搞进出口,总觉得憋屈,出去买机器费劲,回来卖机器收钱还费劲。不痛快。
  “那小嫂和婷婷怎么办?”这没心没肺的。
  “等我站住了脚,就把她娘俩接过去呗!再说了,也不一定非得留在那边儿。你看看你谢家,在非洲和欧洲还有那么多生意,人家谢疏行还不是跟着大少爷似的,一年到头儿窝在港岛吗?找好代理人或者经理就行了呗。”事必躬亲还不得累死啊?
  方淮心就不说话了。她就只有收房租能放心让小酒盅带着人干。现在弄那些个铺子又是研究所的,这也就是阴阳相隔,自己看不着,放心不放心的都得硬挺着,再加上也是相信那比她自己还要抠的小洒盅肯定不会败家,这才放手让她干的。
  现在手头这些买卖,哪一个自己没有把心操到了。
  “行吧,那你看着弄吧。”自己亲哥再信不着,那就啥也别干了。
  “行,明儿你拿上你那几家公司的证件,跟我去银行,得你本人签字,才能贷出来款的。”虽然不用抵压,最起码的验证还是要有的。他们又不是没有公司可以验,当然没必要走小道儿,托关系走后门啥的。
  第二天,兄妹两个就去办贷款。一下子贷了五百万。其实贷两千万也不是办不下来。主要是用不上那么些。
  办完了,方淮运带着汇票,拿着个小包儿就上了去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