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赶紧想办法补救,“那啥,怎么会卖不出去呢?”
“唉,咱们村子里人少,就算每家都跟我买一个 ,也才卖掉两百来个。所以我得到镇上去啊,可那里人生地不熟,别人又不认识我,也不知道会不会跟我买东西,我这心里实在是没底啊!要是有人帮我就好了!”陆春归愁眉苦脸。
“你要人帮你,怎么帮?”王强问道 。
“这你傻呀,跟你村长舅舅说说,让咱村里每人都跟她买一样,这就不成了吗?咱们村里有二百多户,一人买一个糕点,都能卖出去两百多个了!”一个小青年说道。
陆春归眼睛亮了,没想到这个爱操闲心爱管闲事的碎嘴王强,居然还是村长的外甥,难怪他这么多事,一张嘴说话就要得罪人,家里要是没有个有点本事的亲戚,肯定兜不住。
如果天天在村里就能卖掉两百多个,就算每个只赚一分,两百多个也能赚两块了啊,够买二十斤大米,很不错了呢!
不过,这能行吗?陆春归有些郁闷地想,村长还说她是偷柴贼呢,后来虽然村长说不过她,扛了木头就走了,可心里大概对她印象也不佳吧,没准还残留着她是个偷柴贼的印象。
不过,不管怎么样,多个人做宣传是好事,八十年代的村长,权利大着呢,村里什么事情都得村长出面。
陆春归心里高兴,脸上却表现出犹疑不决的表情,“这样能行吗?这买糕点,也不能逼人买啊,不过,要是村长肯尝尝我做的糕点,觉好吃就多夸几句,那我就很开心了!”
“那也是。”村长说好吃的东西,别人但凡有几个闲钱,也想买来尝尝。
陆春归立即有了计划,决定先做少量,在村里卖几天看看反响如何,改良以后再弄到镇上去卖,毕竟她现在单枪匹马的,一个人走这山路也不□□全。
就当做是试营业了。
万安村是个有两百多户人的渔村,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个时候才刚开始计划生育,之前完全没有计划生育的概念,怀上了就生,因此家家户户都是十口八口甚至十几口的大家庭,两百多户人约莫也有两三千人口。
这是陆春归了解到的,至于村子里到底共有多少人,这个连村长自己也不太清楚。
不管怎么说,第一次做糕点,就先在村里卖卖也行。
陆春归当即调整了自己的创业计划,跟同行的几个小青年说起自己的打算来,说好了明天早上她就在村口的大榕树底下卖糕点,让大伙都要想法子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啥的,到村口去尝尝鲜。
“不管买不买,有钱没钱,去了都能免费试吃。这可是好事儿!你们一定要帮我宣传宣传!”
“宣传?还宣传呢!一定,一定帮你宣传!”王强觉得陆春归说话像文化人似的,像那些下乡视查的干部,还说啥“宣传”呢,不由得笑起来,“我让我舅舅在大队部用广播一喊,大伙儿就都知道了!你放心吧,这事儿我搞定!不过,你这免费试吃,不好吧?这不就亏本了吗?咱村得多少人啊?一人试一口,你可就亏大了!”
“是啊,这不成吗?”另外几个小青年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纷纷附和,“王强给你喊上大喇叭,我们也回家跟亲戚朋友都说说,但试吃就不用了吧?”
陆春归笑了笑,“你们不用为我担心,我有分寸的。”
不让人试吃一下,怎么叫人从口袋里掏钱呢?这年头的钱,都捂在老百姓口袋里,捂得很紧呢!
不知不觉到了大安村,在村口陆春归就让小青年们把帮她提的油啊糖啊都拿给她,她自己提回家去。
小青年们则回家奔走相告,家里刚死了阿爸的陆家小辣椒,明天要在村口卖糕点了,只要是本村人,都可以到村口去免费品尝。
话说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何况陆家小辣椒不是正缺钱着吗,连她阿爸陆海康下葬都是村里人凑的份子,她怎么可能有那个能力请全村人免费品尝?
这几个小青年因平时就不务正业,因此他们的家人听了也就是不太放在心上,只当是家里孩子闲着没事干在胡咧咧 ,没认真当做一回事。
陆老头在家里抽旱烟,看到陆春归提着一些东西回来,不禁暗自高兴,这孩子以前不显山才不露水,还有个不讨喜的脾气,像炮仗似的一点就着,因此在家里她是最不受待见的。
没想到家里遭了难,才看得见人心,原来陆春归才是家里最顶用的孩子,可惜了,只是个女娃子,终究是别人家的人。
陆老头叹了口气,心情低落下来,颇为惋惜,也懒得去看陆春归又买什么东西回来了。
反正她也没参与家里的家务劳动,不出力了,那出点钱,也是应当。
想到这里的陆老头感觉自己有点无耻,有时候人活得年纪大了,见的事情多了,就是得无耻才行。
家里除了陆老头就没有别人,陆二婶大概是带着孩子又到村里闲逛去了。
陆春燕、陆春喜两姐妹大概是出门干活了,农村里有干不完的家务劳动。
陆春归也懒得过问,反正她已经跟家里有了约定,她不做家务,她负责挣钱还债。
家里没人,正好省得有人问东问西,阻碍她挣钱的速度。
陆春归提着东西进了厨房,检查了下需要的材料。
糖、发酵粉、鸡蛋、面料、油,都齐了。
明天是要免费品尝的,既要做便宜量大的,还得好吃受欢迎的。
那做什么好呢?
陆春归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
现在还是缺衣少穿的年代,凡是菜里多放点油,多飘点油星油花,都会让人觉得味道好极了。
加上原材料和工具也缺乏,想要做出前世那些漂亮又好看的糕点,暂时是不能实现的,再说就算做出来了,成本那么高昂,有几个村民舍得买啊?
她倒是会做生日蛋糕,但是……这年头谁过生日吃得起蛋糕?能吃一碗加蛋的长寿面已经算是优待。
大多数家庭的父母,为了生活疲于奔命,四处劳碌奔波,大概连孩子的生日是哪天都不记得,还得去翻红本子上的记录。
陆春归打好了主意,就开始卷起袖子干活了。
她拿出约五斤面粉,放到大盆里去和成面,加入酵母水和糖,和了一会儿又加进去一点油,继续和面。
五斤面粉量可真大,和起来特费劲,不一会儿,陆春归就全身是汗。
她颇为怀念前世的和面机、面包机、面条机。
唉,科技发达就是好啊,这里什么都得人力来,亲力亲为,她揉得膀子都疼了。
“喂,喂,喂!”突然响起了巨大的声音,陆春归吓了一跳。
原来是村大队部的喇叭响了。
“喂喂,喂!”那人又喊了几声,这才开始说话,“乡亲们,大家伙们,通知,通知!我们村海康兄弟的事儿大伙儿都知道了吧,现在他家里生活困难,他家三女儿呢,明天要做些糕点到村口卖,村口大榕树下卖,大伙儿看着,能帮就帮一点,啊,都是同村人!合力过难关!通知,通知!明天村口大榕树下……”
陆春归顿时乐了。她听出来了,这是村长的声音呢,那个王强还真守信,还真发动他舅舅来给她打广告了。
第34章 劝阻
村广播这种通知方式; 在陆春归的记忆里已经很遥远了; 与前世那些微信营销来说; 这种方式真是很落后,然而带给了陆春归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她记得自己去世前一人独居; 大部分时间吃饱喝足后就拿着手机刷微信微博还有逼乎,当个吃瓜群众,屏幕里点击几千万评论十几万,撕逼撕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然而吃饭时只需洗一双筷子; 屋子里除了自己再没有活物,活得既热闹又冷清。
那时她是个寡居老太太; 不想打扰儿女太多,便清冷地活在这个表面繁华热闹实际没有多少人气的世界里,还时不时地忍受一些病痛。
现在不一样了; 想与人沟通交流必须得面对面; 想做营销必然是线下营销。陆春归都想好了; 如果王强没有帮上多大的忙; 大不了她就挑着担子挨家挨户地卖就是了。
全村才两百多户,挨家挨户走完也耗不了多少时间; 关键是油条也轻,五斤面粉最多就能做出十斤的东西; 要是装进袋子; 一只手就能轻轻松松地拎走。
这种生活真好啊; 面对面交流的真正热闹; 还拥有青春年少的健康美好。
和面和到胳膊手酸痛又有什么关系,她拥有的是一个健康年轻的身体,身体还在走上坡路,还在发育当中呢。
想到这里,陆春归又有了力量,低下头继续干起了活。
全村人呢!如果全村人都爱上她的糕点,她的第一桶金很快就可以积累起来了。
不过,村长怎么没提到免费品尝的事?免费品尝,才能吸引到更多人啊!
陆春归有些纳闷。
而大队部里,王强也纳闷不满地问邱海生,“舅舅,你咋就不说是不要钱试吃呢?”
“你懂个啥?全村有多少人啊!还不要钱试吃,你以为是流水席吃大户啊?”邱海生摇了摇头,“到时候那丫头后悔了,她反悔可以,她只是个黄毛丫头。可我是村长,村民觉得我说了不要钱最后又要钱,我可不就被这丫头坑了?”
村长有村长的想法,给陆春归做个宣传可以,这个丫头在陆家过得真是不容易,村长也乐于帮助一下这个小丫头。
可他绝不会为了陆春归,搭上这几年经营积累下来的名望和威信,无论王强怎么说,邱海生就是不松口。
陆二婶被广播通知吓了一跳,陆春归这个丫头说卖糕点,马上就卖糕点了?这速度快得跟闪电一样,前天才说要卖糕点呢,今天就广播上了?
她也真是厉害,也不知道怎么说通村长帮她广播通知。
陆二婶带着陆鑫回了家,一到家就直奔厨房,陆春归已经和好了面团,正在收拾碗具和洗手。
陆二婶一眼就盯上了丢上地上的一堆鸡蛋壳,“你煎鸡蛋了?哇,你这是煎了多少,打了这么多蛋!”
陆二婶想谴责陆春归败家,可随即想到这些蛋又不是她买的,而是陆春归买的,那些滚在舌尖上的话就默默吞了回去。
管它呢,反正陆春归的钱就算不花,也到不了她的手里。所以呢,陆春归在家里越败家越好,煎的鸡蛋越多越妙,多了陆鑫就有吃不完的煎鸡蛋,那才好呢!
陆鑫也看见了地上刚敲出来的鸡蛋壳,也认定陆春归趁他不在,自个儿煎鸡蛋吃了,小心脏顿时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委屈。
“二姐,我要吃煎鸡蛋,煎鸡蛋在哪里?阿妈快弄给我吃!”
陆二婶蹲下身去拿碗,便听到陆春归说,“我没有煎鸡蛋啊!”
陆二婶哪里肯信,当她眼瞎呢?没有煎鸡蛋,满地新鲜鸡蛋壳是咋回事?她拿着碗在厨房里东翻西找,可除了那一大盆面团,什么煎鸡蛋根本就没有找到。
“鸡蛋呢你把鸡蛋都弄哪里去了?”
陆春归指了指面团,“都在里面了。”
陆二婶很生气,怒火中烧,“那为啥不留点给你弟弟,你这个姐姐是怎么当的”
她的声音先是高起来,可想到陆春归的战斗力连村长都落荒而逃,声音不知不觉地低了下去,虎头蛇尾,很是仓促。
陆春归刚辛苦了好半天,哪里有耐心应付陆二婶,闻言不耐烦道,“买鸡蛋的钱也不是阿妈你给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