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超级强国-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执业资格证书”,是鸢岛自治领对通过培训,获得一技之长的鸢岛居民的一种肯定,凡是获得了执业资格证书的居民,基本上都可获得公民权资格。

“执业资格证书”,表明获得证书的人具有从事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工作的基本素质与能力。目前。获得一种“执业资格证书”可以有三个职业选择,但在一年之后,一本证书将只有一个选择。

对于大家最关心的收入问题,赵无极肯定地说,获得“执业资格证书”的居民,如果进入工厂、公司、学校、政府机关等。其收益相对比较稳定,但收益也不会很高,如果以米元计算,大约也只相当于米国同档次岗位的收入。譬如进入鸢岛机械厂工作,且能胜任岗位职责,年收入大约在2——5万鸢岛币之间。

另有一类工作为经营性工作,譬如经营农业。因为经营型工作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其收益会高一些,正常年景有3—10万鸢岛币的收益,只是,如遇自然灾害,不但其成本会增加,也可能会颗粒无收。

最后,赵无极说道:“选择什么职业。是由居民自己决定的,鸢岛方面最初并没有限定;而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选择职业都是从自身兴趣以及自身条件出发的,因此,这事儿怨不得谁。当然,作为取得公民权的人,如果你觉得某个职业不太理想。也可以另行培训去考其他执业资格证书。”

赵无极的话表明,鸢岛的职业,并不会从一而终,只要你拥有某种资格。随时都可以进入其行业工作。当然,拥有执业资格,是否能在该行业找到工作,或者是否能挣到很多钱,那就各凭本事了。

在那次座谈会后,赵无极请何大兴到鸢岛的家里吃了一顿饭,并给何大兴留下了自己的私人电话。对于这种同学情谊,只要对方珍惜,赵无极自然也非常珍惜。

而此后,何大兴很快就分到了自己的1000亩承包地,按规定,一个农民最低必须承包500亩地,但因为是第一年,考虑到经营风险,最高也不能超过2000亩地,何大兴搞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数字1000亩。

这1000亩地,并不是自然条件下的1000亩,其中有800亩地,属于“工厂土地”,这种工厂土地分为四层,每层200亩;只有200亩土地属于自然土地,能够承受阳光雨露。不过,这200亩自然土地,也是指下面四层工厂土地最顶上的那一块。

但是,通过对现代农业知识或者说未来农业知识的学习,何大兴却明白,即便是这种工厂化土地,也是能够生长作物的。植物是要进入光合作用的,但这光合作用的光,并不一定是自然的阳光,人工光源也完全可以。

在每一层工厂土地的顶部,都安装有自然光源,模拟的太阳光源。并且根据植物所需,还能对光源的强弱进行调节。当然,每一层土地上,同样安装有灌溉装置,这些装置,既包括喷灌设备,也包括滴灌设备,不过并没有浸灌设备。

要知道,即便地处热带雨林的海伦岛,农业灌溉的水,也是需要钱的,而且每吨水的钱还不便宜。

此时,已经进入四月,何大兴种植的1000亩金稻正在抽穗,根据计算机模拟,估计收成只有预期的九成,但即便是这样,也让何大兴十分兴奋,因为这毕竟是他当“地主”后的第一茬收成,他相信,下一季他的收成会更好。

第506章无利不起早

何大兴当然不可能一个人种下1000亩地,而是将他的父母和弟妹都接到了鸢岛自治领。说起来,何大兴家人到鸢岛,在卢江县还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原因就是何大兴在电报中说,他在鸢岛自治领承包了1000亩土地准备种庄稼,请家人做好前来鸢岛的准备,他不日就要回卢江接家人去鸢岛。

差不多一年前,何大兴离家去海外打工,家人是知道的,走的时候家里也领了一笔钱,然后每个月还能收到何大兴从海外寄回的100米元,折合成华夏币可是600多块呢。

这样的收入,可比一个县委书记强得实在是太多了,乡镇上的那些官员们,平时见到何大兴一家,都是趾高气扬的,但何家每月有了600元的收入后,情形就大大的改变了,年纪大的见到何大兴的父亲何长海时,称呼一声“何大哥”,年纪小的官员见到何长海时,更是亲切地称呼一声“何大叔”。

至于“何大叔”,内心里更是美不胜收了,但凡有村乡干部到家,何长海都要好酒好肉地招待。而村乡干部也投桃报李,见何长海如此懂事,正准备让他当个生产队长呢。

何长海所在的村,到“回春堂”打工的自然不只一个,但高中毕业生却只有何大兴一个。而这个高中毕业生所拿回家的钱,硬是比初中毕业生要多一倍,这让何长海大大地长了一回脸。看啊,还是俺当年有眼光,再困难都要送孩子去读高中。

可是,何大兴一封电报,让何长海如坠云雾。这工作好好的,收入又不错,怎么突然想到要去当农民了?

虽然说1000亩地的面积很大,如果全部是水田的话。相当于比全村的水田面积还大,可是,即便1000亩水电能收成多少呢,每亩水田种两季,就算收1500斤谷子吧,大约可卖900块钱,但是。开支呢?

这些开支可庞大得不得了,首先是种子、肥料和农药,然后才是人工、伙食等,而且,那啥鸢岛,工资水平如此高。种地的人工工钱也少不了吧。

何长海算过账后,觉得这并不划算,如果遇到什么天灾人祸,还极有可能亏本。

因此,收到何大兴的电报后,何长海开始闭门不出,他觉得。自己这个大儿子有些乱来,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每月有上千元的收入,比县委书记还高的工资,为什么还不满意,还要东跳西跳?

但是,何长海又管不了自己的儿子。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此前。报名去打工,何长海就不同意,听说还要到外国去打工,他就更不同意了。那外国人,白皮肤蓝眼睛红头发,长得像个鬼一样,吓都把人给吓死了。而且外国人说那啥鸟语也听不懂,去那儿岂不是找罪受,根本没有卢江的家乡舒服好过啊。

一年前的何长海没有留住何大兴,让乡邻间好好地笑话了一番。说自己管不住儿子。但体验和签订用工协议之后,数千元一拿回家,却堵住了何长海的牢骚,这完全是事实胜于雄辩,金钱横扫一切嘛。

但是,何家收到儿子电报的事,还是被何长海的婆姨给说了出去,于是,乡邻们围了上来。

“长海,听说你要去鸢岛当地主了?”

“长海,恭喜啊,1000亩上好的地,可比当年的刘家还富有啊!”

“长海,哪天我家粮食接不上,在你家借点啊。”

不要以为这些是“好话”,何长海自然听得出来,在这些乡邻们的眼中,那外国的地有那么好种?如果真能赚钱,为什么别人不种,偏偏让你一个卢江的农民去种?

仿佛为了应证这件事似的,原来正在撮和何大兴与邻村一姑娘婚事的媒婆,某一天上门来说,“邻村的的姑娘家最近说好了一个教师,你们家大兴的事,就只有暂时算了。”

何长海无言以对。

虽然小学教师一个月只有四五十块钱,但至少每天看得见人影吧。可跑到国外,连个人花花都看不到,万一哪天出事了呢?

不得不说,这时的华夏农村,人们大多还是纯朴的。虽然也开始看重金钱,但人们“远走不如近爬”的思想还根深蒂固。

不过,何大兴回家后,把那1000亩地形容了一番,顿时就改变了何长海的看法。

何长海担心要雇很多人,何大兴说,雇什么人,除了我们家人外,我最多临时性地雇几个人,总人数绝不对超过十个。

不雇人,那些地咋个种?全部是机器耕种,水管不但牵到了地角,而且还埋进了土里。

最重要的是何大兴说了,他们家的地,完全是平平的,而且是在楼层上种地,一共5层呢。

神马?楼层上种地?当何大兴拿出他拍的农场照片并解释了一番后,何长海当即决定,全家人移民那啥鸟岛,一家人都去当农民,祖祖辈辈去当农民。

当然,让何长海决定去鸢岛的,除了那工厂式农田外,那幢数百上千平方米的洋房也让他十分心动。

在鸢岛,在海伦岛,与何大兴一样,考取第一批“农业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共有100人,而这100人均获得了500亩以上的耕地,而这些人与何大兴一样,差不多都利用春节前后的时间,回到华夏把自己的家人给接了过来。

从鸢岛自治领政府的角度看,以这种方式的移民,对鸢岛的认同感最强,也最容易建立起来。

……

在鸢岛自治领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之时,华夏也在发生着深刻人变化。其中,困扰华夏上千年的黄河治理,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

黄河治理,汉代王景总结出“善淤,善决,善徙”的“三善”规律,新华夏成立后,黄河虽然没有决堤。也没有迁徙,但淤泥却越来越重。

有资料表明,黄河每年经陕县下洩的泥沙约16亿吨,其中90%来自黄土高原,随泥沙流失的氮磷钾养分约3,000馀万吨,这也是导致黄河下游泥沙堆积,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之一。

后世华夏治理黄土高原。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治理方针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等。极大地改善了黄土高原的生态条件。

但是,如果将黄土高原的治理与黄河治理结合起来看,“华夏赶考”似乎永无止境。因为,黄河泥沙并不见明显减少,黄河作为“天河”依然悬挂在下游两岸民众的头上。

治理黄河,核心是对黄土高原地表水土流失的治理,不仅仅因为黄河泥沙的百分之九十。都是黄土高原冲涮下来的;而善决与善徙,都与泥沙有密切关系。

治理黄河,必须对黄土高原进行治理,必须降低黄土高原地表土的流失。而治理黄土高原,后世的华夏,从技术和资金的角度上看,已经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难就难在移民,难在经济的转型。

但是。赵无极既然要插手黄河处理,自然要追求“一劳永逸”的效果,否则,五年一小治,十年一大治,华夏岂不是永远要被拴在一条黄河之上。

赵无极能够做到这一步,是因为他不仅拥有【神创基地】这个逆天的利器。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系列的治理技术。

譬如黄河大堤,过去多用泥沙筑成,而赵无极可以将之改用为油砂岩。这种能够经受海水无数世纪浸泡,作为高级文明地表和水面治理的最基本的建筑物,成本相当低廉,甚至比砖瓦厂烧制的红砖的价格还要低廉。

当然,如果仅仅用油砂岩代替黄土,这个工程就简单了。赵无极在决定使用【神创基地】去挖黄河泥沙之时,对黄河中下游就有了一个系统治理方案。

翻开后世的华夏地图,人们会发现,自黄河进入南河省开始,其河道就弯弯曲曲,河道两岸存在着大面积的滩涂、泄洪荒地,这些地方,只要稍加改造,就是良田万倾。

因此,在决定将黄河泥沙掏走之时,沿河两岸就被规划好了。

首先,自然是将河底的泥沙掏干净,让“天河”降到地面,河道宽度,保持在400米至1000米之间;其次,必须建一条沿河高速公路,这条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正好利用黄河南岸河堤;再次,对两岸滩涂荒地进行整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