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武侠辅助系统-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
    胖青年听到尉迟天鸣的话,脑门一阵黑线。
    不过,一想到最后那句话,胖青年止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他清楚老爷子维护他,但是,同样的对他也一样严格,一心想要将他培养成尉迟天鸣的左右手。
    虽然自己来这之后做的事荒唐了一点,但毕竟没有犯什么大的事情。
    即便老爷子恨铁不成钢,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但是,他这一身膘要是让老爷子看不顺眼,到时候指不定要怎么调教他一番,以前被调教的日子还在他脑海中回荡。
    要知道这身膘可是他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岂是几天时间就能消减下来的。
    一想到老爷子的调教很有可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捞锤打铁的苦逼日子。
    胖青年立马跪了,没脸没皮的抱着尉迟天鸣的大腿死活不松手,还在尉迟天鸣裤子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喊着:
    “别啊,你可是我的少主,怎么能见死不救。”
    原本早有准备的尉迟天鸣却不想还是被胖青年缠上了,眼见对方抱着自己的大腿不松开。
    自己用力也挣脱不开,尉迟天鸣不禁无语道:
    “我艹,你给我起来先。”
    “不放,打死都不放。”胖青年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抱着尉迟天鸣的大腿,瘫坐在地上耍混。
    就在两人僵持着的时候,卧室传来一阵稀疏声,随即踩着轻柔的脚步声走了出来。
    出来的人正是嫁给尉迟天鸣没多久的四公主轩辕虞,人称虞公主。
    她早在卧室里从两人的对话中听了个大概,见自家夫君被缠着,她这个做夫人的自然需要出来解围。
    不过,清楚两人关系的她,并没有责怪胖青年的无礼。
    反而一脸不解得问道:
    “你们这是干什么?”
    问完趁胖青年不注意,虞公主朝着自家夫君使了使眼色,好似邀功一般。
    她与尉迟天鸣从小也算认识多少有点了解,所以,在自家父皇选择让她嫁给尉迟天鸣时,她并没有什么意见。
    相反,她更多的是庆幸,毕竟,能够嫁给一个自己相对比较了解的人,总比嫁给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要强的多。
    而尉迟天鸣也没有让她失望,两人结婚后虽然谈不上有多恩爱,但也算是相近如宾。
    对于胖青年与自家夫君的关系,她自然从进门后便打听清楚了。
    所以,相较于尉迟天鸣对胖青年束手无策的时候,轩辕虞一句话,或是不说话只要一个眼神便能让胖青年服软。
    没办法,轩辕虞的身份摆在哪里,即便没有公主身份,作为自家少主的夫人,胖青年也不敢在她面前放肆。
    与尉迟天鸣这般,那是因为两人有很深的感情基础,而对轩辕虞胖青年自是很懂分寸。
    见轩辕虞出来后,胖青年立马正经起来,连忙放开了尉迟天鸣的大腿。
    “胖虎见过虞公主。”
    胖青年嗖的一下瞬间从地上爬了起来,低眉顺眼的给轩辕虞行了一礼。
    整个过程可以用光速来形容,一点也没有受到自身满身满肠的影响。
    一旁的尉迟天鸣见刚刚还跟自己耍无赖的胖虎,一见到自家夫人便这般低眉顺眼,不禁无语的摇了摇头。
    又见更加夫人邀功的眼神,尉迟天鸣眨了眨眼,瞥了一眼卧室的方向,邪邪一笑。
    轩辕虞见自家夫君对自己使了一个不正经的眼神,不禁脸色微微泛红,对其白了一眼。
    两人直接无视一旁的胖虎,沉默不语的用眼神挑起了情,这让卡在中间的胖虎一阵无力吐槽。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第613章五大军团
    几日来,前来镇国公上门拜访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不过,相对于人普通官员,前来的多是军中将领和八大国公府的人。
    对于军中将领,能够在大过年的来到镇国公府拜年的,大多都是属于上官家一派系的人。
    这些人不同于其他人,他们大多是空手而来,满载而归。
    对于军中将领,镇国公府上从来不会收礼,因为军中将领的收入来源。
    众所周知来源于军饷,一个军中将领要是个个腰财万贯跟个土财主一样。
    若是没有深厚的家世,哪一定是大喝兵血所得。
    历任镇国公都异常反感军中将领喝兵血的行为。
    所以,身为上官家派系的将领,他们是被严谨喝兵血的。
    而且一经发现便会被直接驱逐出军队,被上官家驱逐出军队,那对于一个将领来说,其一生便代表着与军队彻底绝缘了。
    考虑到朝廷所发的军饷毕竟有限,所以,上官家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自己派系的将领不贪。
    每年都会额外给予那些将领补偿,这样一来,一众将领便没有任何理由在打下面士卒们军饷的主意。
    军中少了喝兵血的将领,这样一来便有效的提升了军中将士的凝聚力。
    同时,也让自家派系的一众将领更加的团结在自己身边。
    当然,想要做到这点,其必须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和本身在军中拥有足够的威望。
    这样才能使一众将领不敢违背自己立下的规矩,杜绝各级将领暗中巧立名目大喝兵血的行为。
    禹城,作为大禹皇朝的都城,自然是各方势力注意的焦点。
    为了保证禹城的安全和稳定各方势力的局面,大禹皇朝在建国之初便设立了朝廷五大直属军团。
    中央军、北方军、南方军、西北军、东南军,五大兵团每个兵团人数均达到了恐怖的两百万。
    五大军团各有各的职权范围,就拿中中央军来说,它的职责便是驻守禹城。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中央军都不会调离禹城百里范围之内。
    中央军团并没有按照两百万人数的军团编制,它的人数多少完全取决于在任皇帝的意愿。
    因为中央军的特殊性,它完全属于皇帝的直属军队,军中各级将领都是由皇帝亲自提拔。
    所以,中央军团并没人数限制。
    所以,中央军团是五大军团中人数最多,士兵质量最好,至于战力如何很难说。
    因为,不管是谁,禹城作为大禹皇朝的都城,相信没人会傻到在这里闹事。
    中央军团虽然人数众多,大大超出了其他四大兵团的人数,但是没有经历鲜血洗礼的军队,即便训练的再严格,其战力如何谁也说不准。
    至于其他四大兵团,按照名字便已经明确了它们的职责范围。
    四大兵团中,北方军最大的职责便是援助北神候府抵挡北疆时常南下的北虏,因此北方军有着与北虏长期作战的经验。
    这样一来,致使北方军的战力一直排在五大兵团之首。
    北方军因为它的主要对手是北疆的北虏,所以,北方军乃是一只清一色的骑兵部队。
    机动性十分的强劲,占据了整个大禹皇朝骑兵队伍总数的一半。
    同时大禹骑兵部队中的精锐,北方军团足足占据了六成左右。
    其余四成,北神候府占了其中的两成半,余下一成半平摊到其他大禹军队中。
    其他三大军团更多的是平叛各地叛乱,在地方驻军无法有效平定境内叛军的时候。
    三大军团会及时出击平定各地叛军的组装力量。
    五大军团的存在,为的便是维护大禹皇朝的统治,每一名士卒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完全与上官家的战兵处于同等的存在,即便有所不如,但也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他们的存在,最大的程度上并不是为了平叛各地不时发生的大规模叛乱。
    他们存在最大的作用是用来威震周边各外族,和各大武林中的江湖势力。
    成编制的战兵,其战力绝对是各大江湖门派挥之不去的噩梦。
    当初大禹皇朝立国之初,之所以能够灭掉一个又一个势力强大的江湖门派,其中靠的不是个人实力。
    而是那些数以千万计的百战之士,在数以百万计的铁血战兵面前,即便是先天境大宗师强者亦要退避三舍。
    若是先天境大宗师强者想要硬抗百万铁血之师的威势,其结局唯有饮恨当场。
    铁血之师凝聚起来的煞气那种无形的威势,虽然无迹可寻,但是却是真正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武者的实力。
    所以,江湖门派势力再强,也无法抵挡成建制战兵的攻击。
    清楚认识到战兵的威力后,一众江湖门派只会暗地里给朝廷使绊子,却从不敢正面与朝廷敌对。
    凡事只要朝廷将军队开过去,一众江湖势力往往便会犹豫再三,看看这是否值得自家门派冒这灭门之险。
    一直以来大禹皇城都长期保证着近千万数量的战兵,以此来稳定天下局势的平稳。
    上官家虽然名义上只掌握着五大军团中的北方军,但是在其他四大军团中。
    除了中央军之外,上官家的势力无法渗入或不想渗入外。
    其他三大军团,每个军团中都有上官家派系的将领存在。
    因为除却中央军团,和上官家直属的北方军团,其他三大军团都有过被历代镇国公带领平定外族或是平定各地叛乱的经历。
    历任上一代镇国公留在各大军团的影响力和势力都会毫无保留的传承到下一任镇国公手中。
    军中将领虽然不是代代世袭相传,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子承父业,凭着自身不错的能力,一步一步往上爬。
    这样相对于其父辈自然要轻松的多,而他们会延续自己父辈遗留下来的恩泽,继续寻求上官家的庇护。
    这样一来,上官家历代先辈所遗留下的福泽,后人只要不傻,基本上能够将其收为己用。
    以此千百年下来,逐渐形成一股庞大的军方势力,正是有了这些军中将领们的鼎力支持,才成就了今日上官家。


第614章清洗
    自古以来,结党营私,派系林立是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避免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争斗。
    有争斗便会有仇家和朋友,禹城这个集中天下利益与权势地方,比之天下任何地方的争斗都要来的残酷。
    这些势力大者能够影响皇帝的施政,影响天下的局势,小者能够抱团取暖,不至于被人孤立无援。
    这些大大小小代表着各方势力的团体,致使皇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这样一来,不可避免的会被皇帝猜测和忌殚。
    小的影响不大,皇帝自然不会多管,然而那些影响过大的派系,皇帝能做的的除了铲除他们巩固皇权之外。
    再有的便只能进行妥协,然而众所周知,帝王的妥协往往只是一时的,不可能长久。
    毕竟,帝王眼中容不得沙子,他们不会容许任何能够影响他皇权的派系存在。
    所以,上官家的存在历来都会成为每一个大禹新皇的心病。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官家又会成为每一任皇帝所倚重的存在。
    特别是历任即将去世的老皇帝,他对于上官家的信任可谓是如出一辙。
    几乎每一任老皇帝在临终之前,都会给予上官家极大的权利,以保皇权的顺利过渡。
    之所以会这样,其原因很简单。
    上官家虽然势大,但是更懂得做人,对于皇帝的命令,明面上是从来不会有反驳的声音。
    不会傻到用皇帝的颜面来铸就自身的威势,那是奸臣和权臣才会干的事情。
    上官家从来不会干这种傻事,上官家从始至终所奉行的便是谁是皇帝就听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