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姚云率领【窫窳大军】吞并墨国之后,姚云派苍蛮坐镇,自个乘龙远赴山远国。
山远国相比起墨国,实力要弱上不少,尤其是山远城的护城大阵更是弱不少。
在黑水玄蛇以及百里荒麾下的【凤皇师】攻打之下,山远国在墨国覆灭的第二天,也随之覆灭。
姚云奔赴八百余里,降临山远,检阅他的大好河山。
王一降临,雄赳赳、气昂昂的胜利之师匍匐跪地,山呼海啸。
“参见大王,臣不辱使命,打下山远城,诛杀山远伯,夺得山远镇国礼器【镇山印】!”百里荒单膝跪地,献上一方橙黄玉印。
“百里将军辛苦了,将士们辛苦了!”
“为王而战,为国而战。”
姚云满意地接过山远国镇国礼器【镇山印】,如法炮制,气运易主,凤皇现世,向整个山远国宣告主权的归属。
做完这些,姚云想起来什么,颇为关切:“青竹这小妮子没有受伤吧?”
这一次讨伐两国,青竹也出征了,不过这妮子没有跟着姚云这一支,而是跟在黑水玄蛇身边。
百里荒笑了笑:“大王放心,青竹公主毫发无伤,而且立下了不小的军功,杀敌过百,其中单单是三品炼气士就有十余人,其中还有一位受伤的四品炼气士也死在她手上。”
“如今青竹公主正和黑水神将一同去抄家了。”
姚云听到青竹的彪悍战绩,有些哭笑不得,不过青竹的实力他有所预料,倒没有太过惊讶。
至于她们的“抄家”行为,那是基本操作。
吞并墨国、山远国后,势必要清洗忠于两国王宫的大臣、贵族世家,以强大的武力剥夺其所有财富。
中下层百姓、炼气士,则以安抚为主,很容易就能驯服。
只要治理几年,原两国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了,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忘记故国,认同姚云的统治!
这次吞并墨国、山远国后,熙国可谓是收获巨丰。
首先便是地盘,墨国有城池十一座,山远国有城池九座,这两国伯国地盘都比熙国实际经营地盘的大。
吞并两国,熙国版图一下子扩大三倍,主要城池二十七座,其疆域直追吴楚越三大霸主级侯国,单论土地,熙国如今是当之无愧的霸主级诸侯。
再一个就是人口的暴增了。
原本熙国不到百万人,而眼下,虽没有普查,可是粗略估摸,不下于三百万之众。
若是放在上一世,三百万不过一座城池的人口规模,而放在地广人稀的时代,人口三百万,那便是大国霸主的象征之一。
当然,还有两大镇国礼器【墨龙鼎】与【镇山印】,以及两国巫庙中缴获的十二件残缺礼器,这些残缺礼器一个月可凝练几百到一千气运珠。
十二件残缺礼器加起来,相当于一件半镇国礼器。
熙国总计缴获了三件半镇国礼器,加上熙国原有的三件镇国礼器,熙国一下子拥有了六件半镇国礼器。
有了六大镇国礼器镇压国运,有暴增数倍的疆域与人口,熙国的国力将会迎来一次飞越。
不日,便可真正踏入侯国之列,
培养出一支五品镇国精锐之师指日可待!
第六百三十五章食邑与熙国制度!
第六百三十五章食邑与熙国制度!
在打下两国后,姚云【墨龙鼎】、【镇山印】等一众礼器,凯旋而归。
夫人流苏、二长老巫通、国相孙沐月携百官,熙都万民,于郊外二十里接应,场面极其隆重浩大。
“恭贺大王得胜归来!”
在一片欢庆声中,姚云等人将【墨龙鼎】、【镇山印】以及其余一众残破礼器迎回巫庙,为熙国增添国运。
二长老巫通见到如此多的礼器,其中还有两尊镇国礼器,嘴都笑咧开了。
多少年了,他终于能够再次供奉如此多镇国礼器了。
满面春风的二长老巫通立即开始忙活盛大的祭祀活动。
术业有专攻,姚云将镇国礼器以及一众礼器交给二长老巫通后,没有再理会,而是转头与国相孙沐月商议接管、治理墨国、山远国的诸多事宜。
接管了两国,熙国的制度自然需要新的地方继续延续。
当今诸夏天朝,施行分封制,天下乃是天子一人所有,天子将土地与百姓分封给诸侯,诸侯享有极高的区域自治权并承当相应的义务。
在诸侯国中,诸侯们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又分封给士,层层受封。
天下土地名为公有制,实际上是贵族所有的公有制,而在熙国,土地属于姚云与国~家,姚云将土地的经营权承包给百姓,用这些来收租,收税,抽取农夫们的劳动剩余,用于壮大熙国。
当然,农夫们可以交易土地经营权,用于扩大再生产。
而熙国的高级炼气士、重臣、姚云也分封赏赐土地,不过不是将土地所有权分封出去,而是将土地受益权分封出去,土地经营权则受熙国调度。
这与诸夏天朝不少诸侯国施行的“食邑”类似,但又有不同。
在“食邑”制度下,贵族可以向百姓收租收税。
而熙国封地上的百姓仍然向熙国纳税,土地租金也是上交国库,然后再由国库封赏给熙国新兴士族。
这种制度下,熙国的新兴士族所获得的收益并不少变少,反而增加不少,尤其是这些年,熙国粮食亩产年年高涨,土地收益不断增加,熙国的新兴士族的财富也随之水涨船高。
更何论,熙国商业发达,这些士族将封地收益投入到商铺、作坊中,收益比他国“食邑”贵族高很多。
一样大的封地,熙国新兴士族富有的多。
打个比方,熙国就是一个股份制公司,姚云与国~家是大股东,运营管理,创造收益,士族是小股东,为国卖力,享受分红。
如此做得好处在于,广大百姓与国~家挂钩,与普通世族脱钩,加强中央集权,整合熙国资源,有助于激励百姓劳作生产。
墨国、山远国实行的都是“食邑”制度,两国贵族可以向治下百姓收租收税,与熙国的制度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熙国自然是需要对其进行取缔,在全国范围推行熙国的制度。
两国大半的土地、财富都掌控在两国贵族手手中,在打下墨国、山远国后,姚云就使用了成本为零的“暴力政权”,命熙军席卷墨国、山远国。
曾经依附于墨伯、山远国两国士族大户不是被抄家,沦为阶下囚,就是流落他国,远走他乡。
而曾经属于两国大贵族的农地、房屋地契、奴隶统统被熙国没收,财富尽皆落入熙国手中。
为了局势稳定,对于两国中小士族,姚云的手段则要温和许多,以安抚为主。
只要向熙国投诚,熙国便承认其财富合法性——“食邑封地”仍然保留,不过没有了土地的所有权,只有土地受益权
另外就是奴隶了,熙国将以赎买的方式从中小贵族乃至普通庶民手中买下奴隶。
当然,赎买的钱不是一次性支付,熙国富庶之名民动天朝,可是毕竟也没有那么多钱,熙国将实行分期付款,以熙云侯姚云的名义打欠条,用日后奴隶们产生的劳动收益分期支付给两国原贵族。
由此,熙国对原墨国、山远国进行制度改造,同化。
什么?你两国贵族不同意?质疑熙云侯的信誉?
信不信立即让你家破人亡,步墨伯、山远伯后尘?
在一开始同化过程中,两国中小贵族的确心有顾忌,不愿放弃“食邑”,而去得什么“封地收益”,又担忧手下“奴隶”被熙云侯“黑掉”。
毕竟双方地位差距大,熙云侯若是不还,他们找谁说理去!
这种担忧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两国大贵族抄家的抄家,逃亡的逃亡,在“杀鸡儆猴”之下,心中的小九九顿时烟消云散。
相比起那些家破人亡的人家,熙云侯对他们的手段还算是温和的,并没有“强抢”,再有熙国官吏的游说,说熙国受封大臣封地获利如何如何丰厚。。。。。在众多比较之下,中小贵族们很快就妥协了,纷纷向姚云俯首称臣。
墨国、山远国两国庶民没有土地,不过不少人家中有奴隶,这是他们的私产,他们自然不愿上交熙国,拿一张什么欠条。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别说是熙云侯打得欠条,就算是天子帝暮打的欠条也没有用。
对待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百姓,熙国自然不能对两国贵族一样,动用武力,逼其就范,不然,姚云就成了暴君了。
最主要的是,百姓中的情况更加复杂,奴隶有的是他们劳作的工具,有的是他们繁衍后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错综复杂,若是一刀切,推行熙国制度,那就要出乱子了。
故而,对于普通平民,奴隶制度需要徐徐图之,靠着熙吏一步步来。
好在天问学院每年都能培养很多小吏,到时候将其撒网式分布于各地,终能一步步完善。
不过总体而言,两国百姓对于熙国的统治是十分拥护的,盖因为熙国将大量良田的土地经营权分给百姓,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两国百姓自然拥护姚云。
更别说,熙国富庶之名天下闻名,何人不知熙云侯仁德爱民,治国有方,治下百姓安康。
而就在熙国大刀阔斧,吞并、同化墨国、山远国之际,来自天子帝暮的震怒降临了!
第六百三十六章罚款十八万气运珠
第六百三十六章罚款十八万气运珠
天子总是在事后出现。
在熙国吞并墨国、山远国,震惊南荒诸国后,西兴侯才奉天子之命,乘着青鸟使降临熙都,表达了天子对熙国如此激进报复行为强烈的不满。
当然,还有熙国兴兵讨伐墨国、山远国的正义性表示质疑。
西兴侯一抵达熙国,便开口问责:“你熙国口口声声称墨国、山远国派遣刺客破坏赤水河伯渡劫,可有证据?”
姚云见天子来使是西兴侯,心中就放下心来。
西兴侯对熙国向来有好感,很是欣赏姚云献出炼铁之术,铁犁牛耕、神茶救命、大虫灾中竭力救灾救世等等表现,将其视为继承圣贤之学的诸夏翘楚,有未来天子之姿。
眼下西兴侯虽说是厉声叱问,不过话语中并没有咄咄逼人的杀气。
姚云笑着招呼西兴侯,命人上好茶。
“西兴侯,熙国乃是礼仪之邦,自然不会不义之师,那行刺的九名五品炼气士刺客,七人被诛,两人被俘,这二人便是墨国、山远国王室中人,铁证如山,孤可以将二人交给天子,由天子判罚!”
西兴侯见姚云信誓旦旦,不是作伪,当即脸色缓和不少。
若此时是真,那墨国、山远国便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当今天下,绝地天通,成神渡劫本就不易,在天下炼气士心中,恶意破坏旁人渡劫,那是不可触及的雷池,谁碰谁死——毕竟没有哪位炼气士希望日后妒忌的时候,有人横加破坏。
这与姚云与虎公之间的恩怨不同,姚云并非恶意破坏虎公渡劫,天下诸侯、炼气士无权指责,唯有虎公能够对熙侯发难。
至于墨国、山远国,他们跳出来,那完全是越界了,不被发现还好,一旦暴露身份,不仅熙国不放过他,天下炼气士也也会口诛笔伐。
道理虽如此,不过熙国的反应太激进了,连横吴越牵制楚国,一出手就把两国给灭了,作为天子使者,西兴侯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熙侯,即便的确是墨国、山远国出手,可是你也不能一声不吭就把二国给灭了,你将天子视为何物?”西兴侯皱眉。
“帝使,孤对天子,对天朝一片赤胆忠心,哪有半点不敬,孤虽年不过二十,可若论对诸夏天朝的贡献,孤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