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道若弦,大道既隐】
李辟尘抬起头,忽然心中震荡天音。
“什么意思?!”
“天道是在说,我必有一死劫吗?可我已经渡过生死劫!”
李辟尘盯着石人,言:“大道若弦,天道言我正直高雅……言过,我当不得!”
“但,又说大道既隐,是在喻示我将死去?”
“铜山西崩,灵钟东应,大道若弦,大道既隐……天意难违?天意可违?!”
李辟尘豁然起身!
这要问个清楚明白!
“天道尊圣,还请……!”
然正是此时,忽然再看去,石人无面而言语,却突然化出一双璀璨的眸子!
它的身躯刹那炸开,化作浩荡的天云升起,而最后留下一句谶言。
音如雷霆,直入心中!
是曰:
【青影垂云道众生,灵钟东请暮仙人】
【大道若弦通天正,半世苍生半世尘】
第七百三十一章 我以泥炉升青火,再以黄鼎煮红尘
尘埃化光雨而去,石人留下谶言消失,李辟尘站定原地不动,而后方一片仙圣已经俱都站起。
碧叶上的十六个字深沉,如凝墨夜空,而那银叶则是发出耀眼的光华,上面空无一字。
此时随着石人灭去,那株火树银花发出神异的变化。
“兄长!”
李长生的声音在诸人中响彻,李辟尘转头,却看见他指着那株神木,便再抬头,只此一观,那天上一片苍碧的影子遮天而化,整株古树尽数化作苍梧!
……
轰隆隆——
黄世境中,通天神山已经彻底成形,再不可更改。
诸仙圣居于通天神山的各处,自有高低坐落,而越是靠近清净法天,所得的气数便越是巨大,同时,天外传来的道道朦胧天音,宛如对他们的魂魄有着洗涤的作用。
诸仙圣已经不再争斗,只是看着红尘境内的一切,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这当中有数位曾经与李辟尘有过照面的人,而原本当在九玄论道时与李辟尘对上的仙圣,此时也有的已经化作神仙,那么冥冥中的气数纠缠自然断去。
他们昂着头,上听天音,下看人间,此时俱都静坐,念诵起经文来。
……
清净法天!
三十三天座次已定,此时无可更改。
最后一阵无人出阵自然无人翻盘。
吕公看了看当世的座次,对吴公说了些什么,而后对着上苍出言,于是法天化身降世,进行最后的论道。
不归人仙,不归神仙,这最后一场比试,是在地仙之间进行。
各山掌教临世,自高天而起,此时尽数登上第三十三天,那一路上看见无数通天玉阶,上面真人履步,有祥云伴随着仙乐袅袅而起。
九玄,七魔,五妖,六神,一巫一南山。
共计二十九位地境掌教。
诸高人来至法天化身之前,这位由九玄共同塑造出的尊圣挥动袖袍,于二十九人身前各自造化蒲团。
“坐!”
他对诸人言语,那地境高人们自然坐下,无有不从,而法天化身待诸地仙落座,再是一动指尖,于是不知从何处化来尘埃光华,汇在二十九人身前,显出二十九个泥巴炉子。
上各置一尊小鼎,当中有一片清水放置。
“做什么?”
“不晓得。”
有地境高人互相交谈,皱着眉头,觉得莫名其妙,而法天化身,挥动手指,开口言:
“这最后一阵比试,黄世已定,红境已平,剩下清净之所在,不论登高亦或坠世之尊,皆在第三十三天汇聚,进行这最后的地仙之比。”
“三千年一轮转,三千年一汇聚,三千年一变幻,三千年又三千年,地仙之比只有一场,且场场不同,此三千年,我观诸尘世有感,故此设下一题。”
“我以泥炉升青火,再以黄鼎煮红尘。”
法天化身落言:“清水无色且无味,然人间却有百味,不论是尔等弟子亦或是过去经历,又或者看仙山魔土,莽莽人间,这些俱都可以看做煮酒之材。”
“此酒,该酿三千年,等下一次九玄论道,再开坛而出。”
五位妖尊中,龙雀大尊开口:“敢问法天,既然此酒该酿三千年,那这次论道之比,难道就不定这地仙气数了吗?”
妖族这一次输了是情理之中,原本能与福地比肩的无垠海众龙一位都没有来,光凭云原的五位大尊是支撑不起牌面的,少有神仙境的大妖坐镇,故此一开始他们就已经知道了结果。
但即使如此,气数不能不分,得一道天下气数,可保千年安宁。
“自然不是。”
法天化身言语:“这煮红尘,比的自然是煮这一道,论道百二十年,如今还剩余最后十载,这十载光景,在三界之中不过眨眼而去罢了。”
“谁若先煮出酒水,这最后一局便是他胜了,虽然对于某些仙山来说,聊胜于无吧。”
法天开了个玩笑,于是不少地仙真人都向着某处望去。
“咳咳,不敢。”
茅沧海假意咳嗽了两声,把这个话题打岔过去,而紧接着,又有人开口,问道:“不比道,这只是比较法力?”
“那青火之中蕴含清静之意,我以清静之火铸红境之水,这说白了是比较法力的高低,那么最重要的道,为何不比?”
有人看向这位出声者,发现是一直都很沉默的元古神道尊主,是阐幽大宁尊神君。
“比道?”
法天化身哈哈一笑。
他手指向着那鼎中一指,道:“这里面煮的,不就是你们的道吗!”
阐幽大宁尊神君眉头微皱,坐蒲团而言道:“这里面煮的明明是小辈们的尘世,是人间百味,怎么又成了我们的道?”
法天问:“这鼎中水清否?”
阐幽大宁尊神君点头:“至清无鱼。”
法天问:“此时水中可有红尘否?”
阐幽大宁尊神君摇头:“自然无有。”
法天问:“清水之中灌红尘,你想要如何来煮?”
阐幽大宁尊神君开口:“遵从本心……”
话刚出口,他顿时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
我若取物化红尘,红尘入黄鼎,与清水混同,那之中的取舍自然就是自己道,故此自己加入的所谓“红尘”就是自己的道。
这是遵从自己的意愿,每个人心中的红尘都是不一样的,故此才有下山炼心的说法。
若是每个人看红尘都一样,那还需要弟子亲自下山做什么?不如在山上诵读经文,等到时日便可化作人仙神仙,那岂不美哉?
故此煮酒煮道,道非立见,不可明言,这一次的比试,与他人的较量评判,我看人间一头龙象,你看人间一匹烈马,是象还是马?可说不可说,留给世人分说。
但这酒水煮道,最先煮出的道,自然为此阵胜者。
“我晓得了,多谢法天。”
阐幽大宁尊神君笑着拱手,而其余诸地境真人亦有所感,皆对法天称声大谢。
“不当谢我,诸位都是活了数千岁的人,这点道理,只要一开始动手,立刻就能明白了。”
法天化身对诸地仙点头致意,随后道:
“再看乾坤自在,岂知我之逍遥?”
“天地茫茫浩浩,尘世几多烦扰!”
“不若手中握一青火,观那泥炉白烟起。”
“就看黄鼎煮红尘。”
于是诸仙哈哈大笑起来,各自施展法力,只是一瞬间,清净法天开始轰鸣,云原之中,三界之内,各有不同尘埃汇起,亦有光雨登天,不知何来只知何去!
那鼎中造化光景,二十九图,有青山东篱,有万剑齐锵,有走兽戏水,有挑担苦夫,有孤仙老马,亦有朦胧光景,但却传出朗朗笑语。
有的地仙,取一片人间欢声。
有的地仙,取一片人间青画。
有的地仙,取一片人间剑吟。
有的地仙,取一片人间呓语。
看那二十九团青火静静燃烧,不为风吹所撼,不为雨水所熄,看那二十九个泥炉升起白烟,看那二十九尊黄鼎中,滚滚清水开始翻滚。
三十三天内,春秋轮转,风急雨骤,然诵经之声不绝,同时伴随着各种人间的话语。
他说这是人间。
他说那也是人间。
只看那雨水落入鼎中,也化了……一片沸腾。
第七百三十二章 九玄落幕:三千光载春秋过,莲台座上又一人
……
当——!
恢弘的声音回荡于红尘之中,诸多仙圣抬起头来,却见到天穹上洒下一片光雨。
整个世界都在化作虚无,三界的壁垒似乎在溃灭,而诸仙圣眼中光阴逝去,正是此时,听得清净法天中传来浩荡的声音。
九玄落幕!
红境内一片哗然,黄世则早已等待多时。
既然落幕,那么就已经到了定天下气数的时刻。
座次已固不可更改,有人欢喜,有人大笑,亦有人眉宇忧愁,亦听得有叹息声音响彻。
三千年啊,这个人间天下,又要换了尊主。
“这一次是太华山吗,坐在了第二十八天上……”
“三千年易主,大气数啊!”
“诶,算尽天数不知人之变数!”
“哈哈哈,我太华将兴!”
众多声音回荡苍茫,此时清静法天上,二十九道光华升起,那二十九尊黄鼎被尘封起来,诸地仙抬头,那神情当中俱都酝酿着满意的神色。
无有不满意者,他们在那鼎中落下了属于自己的道,不论他人欢喜与否,总而言之,自己的念头通达,更是在心灵境界中再度精进,达到了接近圆满的状态。
煮的是红尘,升的是青火,落下的是道理,同时带着舍弃的,还有曾经的一身枷锁。
法天把二十九尊大鼎收起,再看向诸多仙圣,此时起身,对着他们笑言。
“九玄论道至此,也已经落幕,诸位,请听我一言,来定天下气数消涨。”
二十九位地境同时打过稽首,齐声道:
“请法天言!”
此语落,于是,整个三界外,忽然有无尽的气数汇聚而来。
诸位地仙头颅上俱化出道花来,而法天挥手一点,只看乾坤之中化出二十九座璀璨莲台。
“请太华山茅沧海真人坐这第一莲台!”
九玄落幕,当定天下座次!
一座神圣莲台飞舞而出,茅沧海看见此莲,便转身对其余二十八人拱手抱拳,笑道:
“古往今朝越山真,天光道雨法身成。”
“三千光载春秋过,莲台座上又一人!”
其余二十八位地境真人看着,此时也没了其他的心思,看那莲华落下,只得叹而又笑,意欲言语,却最终半个字也说不得了。
茅沧海向前踏步,此时三十三天地仙齐至,看向那第一莲华。
只见茅沧海缓行,至那莲台之前,转身落座,只是一刹那,天地中,乾坤内,有无边气数汇来,化作九百道隐龙,啸出震天的龙吟声!
那天阙上显化两个巨大的仙篆,正是“太华”!
“好——!”
有人在黄世中看的清楚,顿时哈哈大笑,而在云原之中,各处仙山内皆看见这副光景,清静法天显化九玄净土,当中茅沧海落座莲台,惊起一片高呼!
……
太华山顶大殿,无数仙人目不转睛,虽早已有预料,但真正看见掌教坐上第一莲台,仍旧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那双手捏起道印,齐声而语,一刹那,整个太华山顶仙经震天!
“悠悠寰宇旷,太乙近天都;”
“我言纯阳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