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剑问情[6册完结]-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的是,此刻他身边那两个女孩儿,俱是娇娜仙丽,小女明媚,大女出尘,行动间恍若天人——
  二女这样的体态姿容,即使放在佳丽如云的扬州城,也已是超凡入圣;现在行走在这小城中,又如何不让满城哄动!一时间,即使那些当年和醒言大有渊源的街坊四邻,也全都将两颗眼珠死死盯住他身畔那两个绝世娇娃——一双眼睛早已不够用,哪还顾得上要去察看是谁在和她们同行?
  这些惊艳的市民,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花了么?眼花了么?那仙女儿白天就下凡了?”
  且不提所到之处人群骚动,再说醒言,带着堂中这俩女弟子,又转过两条街,来到一个他非常熟悉的场所。
  刚到了此处,醒言便看到一位胖子正在台阶前卖力的吆喝:“各位南来北往的大爷大婶、公子小姐们!快来咱稻香楼享用早膳!咱稻香楼,可是那上清宫堂主曾经照料过的酒楼!”
  ……听了这公鸭般的破锣嗓,不用说,一定是那位吝啬成性的胖掌柜了。当即醒言便上前,笑着打起招呼:“我说刘掌柜,生意不错嘛!”
  “那是那是,承惠承惠!”
  听见有人称赞,稻香楼老板刘掌柜赶紧转过头来,要看看这位识趣的好人是谁。
  “你是……哎呀!”
  毕竟是开门做生意之人,这胖乎乎的刘老板真个眼力惊人;才一踅摸,便立即发现这人是谁。当即,身体发福的酒楼掌柜便猛一转身,奔上台阶就往酒楼门里逃去。
  “站住!”
  慌不择路的胖掌柜,几乎才跑得两步,就只见眼前人影一闪,那位当年被他得罪的少年就已经挡在他面前!
  “哎呀!”
  见前面无路,刘掌柜便赶忙转身;谁知刚一转过来,他便只觉一股寒气逼来,面前那两个俏丽女娃儿,正一脸不善的挡在自己面前。
  见得如此,胖刘掌柜只好转过身来,一脸讪笑着跟眼前少年陪话:“咳咳,张大堂主,当年是小的不对,是我狗眼看人低!堂主您说,您老人家今天要怎么才肯放过小人我!”
  一脸嘻笑着恳求完,便等少年发落;但真等醒言眉毛一扬,想要说话,这位刘掌柜却又立即吓得脸色苍白,赶紧哀求道:“张堂主!大人不记小人过,您下手可千万要轻些啊!”
  见他这么害怕,醒言却哈哈一笑说道:
  “老东家,您说哪儿去了?我这张堂主可不是白当的,哪还会跟你计较当年那些鸡毛蒜皮!”
  “啊?”
  此言一出,心中忐忑不安的刘掌柜顿时如闻大赦。不知是否心理作用,当年的惫懒小伙计话一说完,自己身后那股不停逼来的彻骨寒凉,顿时消失。只是刚等刘掌柜松了口气,转念一想,却又觉着有些不对,便小心翼翼地问道:“既然堂主不想报仇,那不知为啥要抓住我?”
  “哈!”
  听他相问,醒言又是哈哈一笑,然后肃容认真说道:“是这样,刚才我听见你拿我当幌子招客——你该知道,当年我和清河老头走街串巷帮人净宅请神,那商誉是极好的;你现在拿我当幌子,要是趁机抬高菜价,克扣分量,那不是砸我招牌?”
  “呼~”
  虽然此刻少年表情严肃,说话认真,但刘掌柜却打心底里真正松了口气。定了定神,他那张胖脸便笑得稀烂,赶紧力邀张堂主和两位仙女一起上楼视察。听他邀请,醒言便带着雪宜琼肜欣然上楼,饶有兴致的检看了一番菜价,再大致望望满楼食客面前已经上了的菜点,便知这稻香楼,虽然往日颇为不良,但现在是真的洗心革面,价美物廉了。觑得空处问问原因,那刘掌柜立时谀词如涌,极言这都是醒言的功劳;因为有了他这块金字招牌,自然客如云来,又何必再……说到此处,胖掌柜忽然醒悟,赶紧闭口不言。
  检看完毕,刘掌柜又极力挽留醒言几人在酒楼用膳;但此刻醒言归心似箭,又如何有心情吃饭。见他坚持要走,真心感谢的刘掌柜也没办法,只好跟里间大厨吩咐一声,让他们做好一桌上等酒席,稍后送到马蹄山张府去——见他盛意拳拳,无可推辞,醒言也只好应了。
  此后,醒言又大致问了一些情况,便和琼肜雪宜离开酒楼,往城东去了。
  等他们走得远了,那位满心欢喜的刘掌柜,心中一个疑惑忽然解开:“呀!张堂主说的那清河老头,不就是那位上清马蹄别院的清河真人嘛!”
  想到这里,这位酒肆掌柜的心中不禁又敬又畏,虔诚想道:“唉,都是我等凡人没眼力!怪不得这一老一少,当年就走得这么近,原来,他们都不是凡人!”
  不提他心中敬畏,再说隔着稻香楼两条街的一处街角,现在那儿正支着一座粥棚;粥棚里两位小道士,正坐在棚中,负责给贫苦之人施粥,发放过冬衣物。
  不过有些奇怪的是,要是换在别处,这样的行善粥棚前定然人潮如涌,衣衫褴褛之人络绎不绝。但现在这处标明“上清善缘处”的粥棚,却是门可罗雀,半天也不见人来。因此这两位小道士,无所事事,现在正靠在撑起棚子的竹竿旁,笼着手在那儿晒太阳。
  正这样懒洋洋的打发时光时,其中一位年轻道人,忽然推了推旁边那位正盯着行人背影入神的小道士,说道:“净尘兄,你看刚才过去的那位少年,像不像原来那个张醒言?”
  “哦?”
  正看得入神的净尘道友,被旁边道士一推,这才如梦初醒,恍恍然说道:“张醒言?惭愧,刚才我光顾看那两个仙女,没注意旁人……”
  说到句尾,净尘已完全清醒过来,诧道:
  “咦?净明你刚才说的是那位好命的张堂主?他不是在罗浮山上享清福嘛……”
  不说他们之后争论净明是否眼花,再说醒言,走过几条街,转过几个街角,快到城东门时,他还是特意留意了一下东门附近那个李记杂货铺。只是,店中那位当年梦萦魂绕的姑娘没看到,却见一个面相憨厚的小伙子,正在柜台前忙着招呼客人。看了一下,醒言认出,那青年正是离此处不到半条街远的王木匠之子,王大有。看来,现在这王大哥,已经和他青梅竹马的李小梅成亲了……
  就这样行行走走,不多久醒言三人便走出东城门,踏上前往马蹄山的官道。也不知是不是因马蹄仙山崛起东郊的原因,原本记忆中崎岖不平的郊野驿道,现在已变得平坦宽大,几乎可以并排驶过三辆马车。在各处州县游荡了这么久,如此宽大整洁的官道倒还真不多见。
  一路上,醒言又看到不少行人,手中提着香袋,上面绣着“上清马蹄”。不用说,这些一定是上清宫马蹄道院的善男信女了。
  大约半晌之后,醒言依着那刘掌柜的指点,带着二女直奔马蹄山而去。过不多久他们三人便看到,在那座巍然高耸、云气缭绕的大山脚下,道旁有一座向阳的茶棚,一幅“茶-免钱”的幌子正飘摆随风。
  按着刘掌柜的说法,那张员外张夫人,也就是醒言的爹娘,此刻就该在那座茶棚中积德行善,给过往的香客游人免费供应茶水了。
  一路行来,终于要见爹娘了。
  “呀!两位小姐快里边请!”
  忽见两位模样出众的女孩儿在茶棚前停下,那位正闲在垆前的和蔼大婶,赶紧招呼一声,手脚麻利的拿过两只茶碗,放上些茶叶香片,给她们准备茶水。只是,正这样忙碌不停时,却见那两个女娃子一动不动,站在茶棚前并不进来。
  见此情形,醒言娘有些诧异;正要相问,却忽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她们身后传来:“娘!孩儿回来了!”
  “……”
  这声音不大,但却无比清晰,醒言娘不禁一时呆住。等过了一会儿,定了定心神,她才看清茶棚前那片明烂的阳光中,正立着自己不知牵肠挂肚多少回的宝贝孩儿——是啊!正是自己宝贝孩儿!
  愣了片刻,朴素的村妇终于清醒过来,整个人都变得慌里慌张,一双手不停搓动,不知道该放在哪儿好。
  “孩子他爹!孩子他爹!是儿子回来了!”
  慌了半晌,她才想起要提醒老伴,便朝棚里大叫。
  “慌什么慌。”
  正在茶棚一角和老伙计聊得不亦乐乎的老张头,见老伴慌慌张张,便大为不满,说道:“什么事嚷这么大声?不就是——”
  “啊?!儿子回来了?”
  到了这时,便连老张头也知道,醒言儿回来了!
  久别重逢,一家团聚,自然让人格外激动;等激动的心情稍稍平复,醒言娘便在茶棚垆前搁下一块“凭君自取”的木牌,连围裙也顾不得脱,便和老伴一起将儿子迎回家去。而直到走上回家的山路很久,这老两口才知道,原来先前那两位如花似玉、有如戏里仙子一样的女孩儿,竟是和儿子一起!而且,她们的称呼还是那么的怪异。
  到了家中,两个女孩儿便给老夫妇俩见礼:
  “四海堂主座下婢女寇雪宜,拜过老爷夫人!”
  “醒言哥哥座下小妹张琼肜,拜过叔叔阿姨!”
  直到这时,醒言才知自己还是疏忽了;这一路行来,竟忘了跟这俩女孩儿商量一下如何称呼。
  等拜见过爹娘,雪宜便从包袱中取出两双绣着嫩黄“寿”字的青布鞋,略含羞涩的双手奉给醒言双亲,说这是她们姐妹俩给堂主爹娘的一点小小见面礼;这之后,琼肜又上前呈上最近买来的桃酥糕点。
  此时,老张头夫妇见这俩女孩儿行动温婉,举止有礼,直把他俩乐得合不拢嘴!而那醒言娘,把布鞋先给丈夫看过,又拿到自己手中反复观看,越看便越觉得惊奇,忍不住啧啧称赞:“寇小姐,您这女红真不错!看这针脚,没有十几年的苦功也做不成!”
  醒言娘只赞雪宜,因为这样精致的针法,不太可能是那个粉嘟嘟的小囡扎出来。听了娘亲这话,醒言赶紧提醒,让娘亲直接叫寇姑娘“雪宜”便可。
  就在这时,那位羞着脸等着夸奖的小妹妹,赶紧跟哥哥的娘亲提醒:“阿婶,那个字儿,是我写的哦~”
  “是吗?”
  听琼肜这么一说,张氏夫妇顿时肃然起敬:
  “这字真好看,就像朵祥云一样!”
  对他们来说,那些识字之人都十分值得尊敬;何况,还是这么小的女娃子!
  这番初见过后,接下来张氏夫妇二人,便手忙脚乱张罗起中饭来。醒言的爹娘,虽然因为儿子的缘故骤然脱了贫寒,但他们一辈子当惯山民,仍然十分善良淳朴。现在对他们二老来说,儿子归来反倒不那么重要,如何招待好这两位贵客,才是一等一的问题!
  而在这忙碌之中,那两位仙女一样的尊贵客人,又总是想着要帮手;于是这山居之中,推辞之声便不绝于耳。
  又过了一会儿,正当老张头要去场院鸡窝中捉鸡来杀时,却有几个城里伴当挑着食盒上门,说是稻香楼的刘老板让他们送来,请张堂主一家享用。
  略去闲言,到了这天下午,这张家小哥带了两个女孩儿回家过年的消息,便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整个马蹄山村。而张氏一家,向来都和邻里关系很好,富贵之后也不望周济村里穷人;因此现在听说张家公子回来,那些热心的山民便让婆娘抱着鸡鸭腌菜,上门送给张家。
  而除了大人上门,那些村子里的小伢子们,也来看张家哥哥带回来的“妹妹”和“媳妇儿”——
  望着趴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