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师弟,那你说有什么解决之道么?”
“宋师兄是指红原三部,还是说大议事的问题?”
“当然是大议事,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大家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的去思考这个问题?”
赵然想了想,道:“其实也不难,就是让红原三部的问题和这些人挂上勾。红原三部不是承诺驱逐佛寺,改建道庙么?既然要建道庙,那肯定是要有人过去的,把两者关联起来,提前告知大家,人员要从参会的人员中选拨,效果肯定不一样。”
宋致元点点头又摇摇头:“这倒是个办法,左右也不费什么事……但我恐大家都不愿意去,明日发言或许更为冷场。”
赵然道:“那就看李监院是不是舍得了……将龙白、查马和筇河的道庙规格提高,实行高配,去当庙祝的,品级上相当于三都或县院监院,把这个决定发出来,你看有没有人愿意去!想去的人自然而然就要好好思考思考了,发言的时候必然也就会有点真货了。”
宋致元指着赵然笑道:“我看是你想去吧?”
赵然正色道:“为道门两肋插刀,在所不辞!”
除了宋致元对第一天的建言情况不满外,李云河、岳腾中、周峼、赵云楼等人也都不满意。他们到各组听取意见的感受非常不好,简直是大摇其头。
李云河问赵云楼:“庙祝们那边有好的建言没有?”
赵云楼摇头:“按照监院师兄的安排,我去听了他们的发言,都没说出什么有用的策略。”
李云河皱了皱眉:“君山庙呢?水合庙呢?井里庙呢?潮河庙呢?也没有?”
“确实没有。那几个庙我还特地留意了,没有切实可行的内容。”
李云河重重哼了一声,余人尽皆默然。
如果之后的两天里,分组议事的情形也如今日,那这会就没必要再开下去了。
第五十九章 紧急叫停
当晚,李云河、岳腾中、周峼、赵云楼等人坐在一起商议,总督周峼提议,停止讨论,改为每人上交一篇策论。
应该说这个主意还是比较务实的,它可以把几近陷入流产的大议事重新拉回到正规上来,不至于闹笑话,而且让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同时避免了不擅言辞者当众发言时的尴尬。不愧是科举出身的进士,想出来的办法很符合他的身份。
但这个主意同样解决不了一个问题,如果大家依旧采取糊弄的态度撰写策论,玄元观还是得不到可供参详的真知灼见。
赵老都管建议对上交的策论进行评选,写得好的予以嘉奖。于是几人又开始商议按照什么标准评选,文辞占比多少、内容占比多少、是否可行又占比多少,最后连字数是否有限制都争了个天翻地覆。
当李云河发现歪楼情况非常严重的时候,大家都谈得有点筋疲力尽了。于是道:“先停一下吧。不如让今天讲得不错的人过来,都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
宋致元被叫到提调署议事节堂的时候,已是亥时,他已经躺在床上多时了,忽然被唤醒,脑子里还有些迷糊。
赵致星今夜轮值节堂,端上茶水后便退了出去。他为宋致元冲泡的茶水极浓,宋致元一大口灌下去,顿时精神了许多。
老都管赵云楼道:“致元,那么晚将你吵醒,实在对不住了,还请你见谅。”
宋致元忙道:“老都管哪里话,如此深夜,几位都没睡,想必是有要事,老都管吩咐就是了。”
赵云楼道:“今日议事的情形你也见了,实话说,我们几个是很不满意的,这么下去,不仅提不出什么好建议,恐怕传扬出去,会为天下同道所笑。我们几个商议着,准备换个方式征纳建议,让大伙写策论,以文代言。你在今天的发言中讲的很好,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
宋致元谦逊两句后道:“以文代言?唔,这个主意不错,效果肯定比今日单纯发言更佳。我是赞同的,监院、薛同署、周总督、老都管,各位若是这么定了,那我回去好生琢磨琢磨,争取把策论写好。”
赵云楼道:“致元有心了。依你看,如何才能让大家真正写出好策论,而非敷衍了事?我们刚才分别和潼川的致摩、夔州的腾宾谈过,他们都赞同对策论进行评选,而且也提了一些怎么评选的建议,说的都很中肯。”
想了想,宋致元问:“评选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好好写策论?除此之外还有别的目的吗?”
“只此一点,别无他求。”赵云楼很肯定的道。
“既然如此,我有一点愚见,还请指正。”
“快讲!”
“我以为,写策是好的。朝廷开科取士,这本身就是一种评选,选出好文以后,授予出身,这是嘉奖。如果我们评选的话,要怎么嘉奖呢?赏银?能赏多少?赐物?能赐灵丹么?记功?能记几转?能否升迁?”
宋致元提出来的问题,令在场几人都陷入沉思之中。如他所言,赏银能赏多少是个够?十两、二十两,对这帮与会的道士来说,基本可以无视。赏灵丹么?这肯定做不到。那么剩下的,似乎也只有记功升迁了。可凭借区区一篇策论就升迁,岂不是太儿戏了?而且关键是也没有那么多位置可以升迁。
李云河点头,缓缓道:“致元所言,确实有理。我等上位者久了,无法从下面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是一厢情愿了。”
赵云楼问李云河:“监院,要不适当拿几个职司出来嘉奖?或者明确记功的迁转次序,将这次策论较好的三人,或者五人,列入下次迁转的优先考虑之列?”
这可不是小事,整个川省道观道职的迁转次序,都在李云河心里装着,绝大部分都是早就有了安排的,别看只是插入三、五位进来,但必然会打乱整体布置。
李云河听罢,心中默默盘算,沉吟不语。
周峼叹道:“可惜我川西总督府下皆为军职、幕职……”
岳腾中道:“宋监院,若有什么未尽之言,还请尽管道来。”
宋致元道:“为何不考虑红原地区的道职呢?三部各设一庙,这就是三个庙祝,再设一道院辖制,这就又多了些道职出来。甚至我们还不用把问题复杂化,不用去评选,就说这些职司,将从本次策论表现出色的人中遴选,我相信,大家上报的每一篇策论,都会非常用心。”
赵都管摇头苦笑:“这些道职,恐怕争的人很少,阶别较低不说,还处于松藩卫战区,谁又愿意去呢?我们都准备强行征调了。如果是这些道职,我甚至怕一个主动上交策论的都没有,就算交上来的也没有可观之处。”
宋致元道:“我有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如果我们把红原三部道院、道庙的规格提升半级,是不是吸引力会强上不少呢?毕竟那里是新拓之地,条件艰苦,且危险性相对而言较高,愿意去的人也算得上为了道门而不惜身了,应与鼓励和褒奖。如此一来,想必会有不少人会认真对待这次的策论,也解决了无人愿去红原布道的难题。”
这个建议顿时令在场诸人眼前一亮,周峼抚掌赞道:“妙啊!”又望向李云河问:“监院,不知此策是否可行?”
李云河思索片刻,点头道:“果然好策。庙祝相当于别处的县院三都,道院监院相当于别处的府宫三都,将来一任做满,便照此迁转,如此一来,也算是酬功了。我方才在想,如果只是适用于红原三部的话,会不会对松藩地区其他道院和道庙不太公允?长期以来,整个松藩的道友们也是做出了巨大牺牲的,尤其在这八年中,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努力,在这场战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将来,他们仍然要始终如一的奉献下去,我们是不是同样应该酬功呢?”
赵云楼赞同道:“监院师兄所言高屋建瓴,更着眼于大局,师弟我举双手赞成。”
第六十章 提半格
李云河道:“长期以来,因战事之故,松藩地区始终为卫所建制,朝廷未设府县,我道门也不曾建立宫院,散布于此的十三处道庙各行其事,未能形成合力。我刚才受致元启发,想到这个问题,其中的小河庙、松州庙都已不亚于别处县院,再加上红原三部,何不趁机在松藩地区立一道宫,予以统合呢?否则提调署裁撤后,这些道庙又回复到一盘散沙的状态,岂不可惜?也无法配合好周总督的军务。”
说着,李云河转向岳腾中道:“能否请岳同署奏报总观,代为陈情,我道门在松藩卫设立一座道宫,统合松藩地区三座道院、十一处道庙?由省观三都一级的高道执掌布道事务。此道宫由总观直领也好,仍交玄元观辖制也罢,一切都由总观做主。不知岳同署意下如何?”
岳腾中道:“我至提调署也有三年了,对川省、对松藩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大家也都知道,松藩卫实际上并非朝廷正经编制的卫所,而是对猬集于此的十多个卫所、千户所的统称。过去的时候,因为没有正式区划,故此也无法设置宫院。如今提调署裁撤在即,松藩各庙又将回到过去散乱的模式,这显然不利于我道门、我大明对这边土地的掌控……”
周峼道:“我正打算上书内阁奏本,提请川西总督府拟为常设,此事应当没有问题,但今夜一谈,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或许可以为川西总督府争取更高的位置。”
岳腾中续道:“如果此事能成,那么理所当然,整个松藩设置一座道宫的想法就很有可能实现的。庄署正走之前跟我谈过,我们都认为,当前战线已前推至白河天险,松藩卫的后方也差不多安全了,是时候设立道宫统一辖制了。”
节制川西军务总督衙门和道门川西提调署,都是白马山战场形势严峻时成立的临时机构,之前从来没有先例。
其中,川西军务总督衙门的职责,是统合松藩地区及川西各府军务,全力应对白马山方向夏军的进攻。当时由川省布政使司右参议出任,位在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之下,且没有处置民政的权力。
但大战一打就是八年,军务已经不再简简单单就是纯粹的军务了,基本上将很多政务也接了过去,总督周峼的地位大涨,整个川省官场之中,他的影响力和权势早就超过了右布政、按察使,甚至节制了都指挥使司,地位仅在左布政之下。
如此庞然大物,肯定是有违朝廷制度的,故此周峼的奏章中,将原总督府的很多权力都自行削去,触手缩回了松藩地区,但规格也就此定了下来,川西总督的地位,相当于各州府知府,接受川省布政使司的辖制。但稍有不同的是,还代行松藩卫的军权,同时也受川省都指挥使司节制。
这是一系列朝堂交换形成的结果,周峼起草奏章的时候,这项制度基本上就已经定了下来,而他本人将挟大胜之功,登上布政使司左布政之位。
但他刚才受宋致元启发,又有了新的想法,打算再向内阁请命,把总督府的规格提升半格,也算是替那些为他赞画多年的老部下们争取更好的结果。
作为同时诞生的机构,道门川西提调署则不会保留,在新的定策出台之后,就会自行解散。
所以岳腾中的意思,也赞同于松藩地区建立一座道宫,统辖整个松藩各道庙的布道事宜。
至于这座新立道宫的级别,究竟是比照川西总督府提升半格,还是与其他各府道宫相当,这还需要与总观沟通,听凭总观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