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然问范致节:“范高功有什么建议?”
范致节道:“我的建议,既然飞龙院来书特意邀请,咱们就派人去,也是一个相互交流切磋的好机会。若是方丈能够带我等前往,那肯定是最好的。”
赵然转头问都讲聂致深:“说到道法功课,这是你的当管之列,你的意见?”
聂致深道:“听凭方丈吩咐,怎么都可。方丈若是让我去见识见识,那我就去听一听,方丈若是让我留下,我就沉下心来做做功课。”
赵然又看向监院袁灏和都厨雷善、都管谷腾丰。三人都点了点头,等候赵然启动议决机制。
今年七月,总观下达了两份极为引人注目的诏令,其一是《馆阁修士选任十方丛林诏》,选定了天下二十个县院为试点,由其当管的道馆修士出任方丈,川省明确了两个试点县份,一为谷阳县无极院,二为红原特别布道区白马院。
其二是《三都议事程范》,这是对选拔馆阁修士出任十方丛林方丈后的补充规范,其中明确了三点,一是不经三都,不得为监院,相当于废除了监院从知客、高功或者巡照中选拔的潜规则;二是明确方丈参与三都议事,拥有一票投票权,改变了过去“三都议事不决问方丈”的惯例;三是划分了方丈和监院的职责。
这份《三都议事程范》基本上以赵然当初的建议为蓝本,只在细节上进一步完善和微调。但其中有一点很重要的细节,是赵然之前没有提到过,但是由总观下文确认的,那就是提议权在监院,而议决机制则由方丈主持。
也就是说,什么事情可以拿到三都议事上讨论,由监院说了算,而讨论之后是否予以投票通过,则由方丈说了算。
换句话讲,三都议事的时候,监院交待“今天我们讨论几件事,这几件事是什么什么事”,而方丈则说,“对于这件事,我们开始投票议决,对于那件事,我认为还可以慎重考虑,下回再议。”
赵然能够理解这条规定背后的意味,那就是相互制衡。但他今日忽然发现,自己目前所在的白马院,这条规矩却给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好处。
因为监院袁灏和都厨雷善都是由官府选派来的,对道门的事务不太了解,或者说就算了解也了解得不够深入,因此,在对布道事务进行投票的时候,他们九成的几率会以自己为风向标。而在民生政务上,自己也绝对不是门外汉,比起其他方丈来说,能够更大程度的参与其中。
如此一来,白马院就会逐渐演变为由方丈负责的三都议事机制!
赵然忽然想通了这一点,于是试着主持了第一次议决。
“多与外院交流道门经义,可以增长我们的学问、开拓我们的眼界,这是好事。但我初来红原,很多情况还不了解,这次法会就不去了,建议委托聂都讲和范高功二位,代表我们白马院去藩州。如果没有别的意见,咱们现在就议决。”
赵然高高举手:“我同意。”
监院袁灏也立刻道:“同意。”看了看赵然举起的手,也迟疑着举了起来。
都厨雷善道:“我同意。”先举了左手,然后立马又换成右手。
都管谷腾丰也举手同意。
都讲聂致深点头:“同意。”但他很矜持,没有举手。
全票通过,赵然向袁灏和雷善微笑,心道果然如此。
第二件事,是袁灏提出来的,由雷善补充。白马院已经在内地招不到流民了,川西总督府今年招募了一批,特意分给红原二百余人,这些人月底前就要到达红原。
雷善建议,将这些即将抵达红原的百姓安置在离城最近的一处废弃村落中。
谷腾丰继续百无聊赖的点头,聂都讲皱眉深思,其后在问及他意见时,他却没什么可说的,同样是点头。
袁灏又问参与议事的三位执事,除了巡照想说未说之外,知客和高功都表示没有意见。
在赵然看来,这就是如今白马院的现状,在民生政务方面,道门出身的道士基本都不懂、不关心,在布道事务上,官府出身的道士同样不懂、不关心,故此在三都议事中就呈现出了这么一个割裂的现象。
第六十三章 周转房
袁灏就安置新到汉民的事情询问赵然,赵然想了想,道:“这两天恐怕要下大雪了吧?”
今日天色阴沉,云层压得很低,由此迹象观之,明日、最多后日就要下一场大雪。雷善所说的村子,赵然去过,已经废弃了三年,许多屋子都破漏不堪了,这场大雪一下,除了天寒地冻之外,恐怕更严重的,是将许多本就破损的房子压塌。
赵然问的是雪,其实说的是住处。
雷善道:“库房准备从常平仓取出二百石粮食,组织人力前往修缮房屋。”
“来得及么?”
“尽力完成。”
这个回答赵然肯定不满意的,但他初来乍到,不愿意给人难堪,便就此放下,只是重新起了个话头:“将他们安置在村子里,那就是以此定居了?将来他们以何谋生?”
“准备安排他们租种土地。”
“那附近的土地,党项人要多少租子?”
“每亩四斗。”
“加上白马院课征的田赋和杂耗,那就是每亩七斗?”
哪怕这里的田土较好,亩产一石五斗以上,这个负担也实在是太过沉重了。赵然追问到这里,雷善便沉默了。
沉默良久,雷善艰难的道:“要不,明年白马院免除他们新到之人的田赋?”
不免党项人的租子,却免白马院的田赋,说出来当真是令人极为无奈。
袁灏和雷善对视一眼,雷善咬牙道:“或者……不给党项人租子。”
话音刚落,范高功在堂下立即高声反对:“万万不可!曾方丈耗时三年,才勉强稳住了这些党项人的民心,不给租子,等于强抢他们的土地,到时候恐有民变之忧!此议万万不可啊!”
高功和知客、巡照一样,只是列席三都议事,以备咨询,没有问到他们,他们是无权主动发言的,故此都讲聂致深当即斥责:“三都议事,哪里轮到你来妄言,闭上嘴!”
范高功当即低头:“是。”
聂都讲向雷善笑道:“致节也是关心则乱,雷都厨莫要怪罪。不过,致节说得也有一定道理,不给租子,等若将他们的田土无故夺走,别说这些粗俗蛮横的党项人了,就是放在内地,也是要引发大变的。”
雷善勉强笑了笑,不再多说。
赵然看了看袁灏,袁灏面无表情,同样不发一言。
赵然道:“我有个建议,不知是否可行,说出来,还请诸位指教。既然无法确定这些新到流民的未来生计,那就干脆再等一段时间,先不确定他们的去处。”
雷善问:“那人来之后,住在哪里?”
赵然道:“我这些天转了转城里城外,对一件事比较满意,就是咱们红原修筑的城墙,我亲自上去走了走,差不多能并排走五匹马。在缺乏工匠的偏僻之地,在县里钱粮匮乏,总督衙门下拨又不宽裕的情况下,只是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便立此厚墙,充分说明了诸位的能耐和才干,表明了各位的敬业和专业,我要代红原百姓,代天鹤宫杜方丈,代总督府夏总督,向诸位表示感谢!”
说着,赵然起身,向大家躬身施礼。
堂上众人都称“不敢”,起身回礼,坐下后却都不明所以,搞不清赵方丈怎么忽然说起城墙了。
只听赵然续道:“照我看,红原的城墙一定要精打细磨,不可为了赶工而粗制滥造,咱们完全可以用十年之期,建设一座川西大城,故此不必急于一时。我以为,是否可以考虑暂缓目前城墙的修建进度,将壮丁们召集起来,兴建一些临时居所,以容将来一批一批到达红原的流民,在没有确定他们具体落脚之处的时候,权充周转之用?”
这是对城墙的修建不太满意?在座的都是同一个念头,尤其是主持修城的袁灏和雷善,都不由暗自猜测,这位赵方丈对城墙到底有哪里不满意。
但这个问题又没法提出来,因为赵方丈刚才说了,对城墙的修筑“比较满意”,并且高度赞扬了大伙儿,同时代表这个代表那个向大伙儿致以热诚的感谢,你这时候再去问他哪里不满意,完全说不通啊。看来只能私下找机会打听了。
雷善更关心的是赵然所说的“周转房”问题,于是问道:“方丈说的周转房,建在哪里?”
赵然道:“依我看,建在城墙的外面就很好,城外到耕地之间还有大片废地,既然无法耕种,不如围着城墙建一层房舍,如今的城墙可为红原的内城,城墙之上可以容人行走通畅,这就是一条很好的环线道路嘛,交通便利得很!将来红原大发展了,可以在外面再建一道城墙。”
袁灏和雷善这才恍然,原来赵方丈是嫌红原城建得太小了!
雷善迟疑道:“方丈,您是打算扩城吗?”心中打定主意,如果赵然是个好大喜功的方丈,那今天说什么都要阻止他!
赵然一笑:“哪里谈得上扩城?有多大劲办多大事,咱们红原如今的情形,有多少银子、多少人口能拿来扩城?我的意思,就是趁着流民到来之前,抓紧时间修一些周转房,先安置了再说。有家的一家一间,没家的,四人一间,我看修个五六十间也就足够了。老雷,从明天起,把修城墙的那几百人调出来修周转房,你看来不来得及?”
雷善算了算,道:“二十多天,四百多人一起干活,稍微紧了一些。”
赵然道:“既然是周转之用,也不求多好,土房即可,但我希望能够大一些。”
雷善道:“若是如此,六十间房,来得及!”
赵然趁热打铁,当即启动议决机制,道:“那咱们议决一下,同意的举手!”
赵然当先举手,雷善跟着举手,谷都管也无所谓的举手,袁灏沉吟片刻,举了手,剩下的聂都讲见大家都举了手,便也迟疑着举了手。
又是全票通过。
赵然点头道:“那此事就由雷都厨负责了,老袁你可要多多支持雷都厨啊,把这一批流民安置好,重新挽回我红原的口碑。”
袁灏道:“方丈放心,我晓得。”
赵然满意地笑道:“咱们白马院诸位都很心齐啊,若是长此以往,何愁红原不繁盛!好了,老袁,下一个议题?”
第六十四章 福利问题
袁灏从袖中抽出一份文书,道:“申迎宾的调职文书下来了,这是川西总督府下发的,申迎宾将调往永镇,出任永镇县主簿。”
白马院中,迎宾和典造、贴库、账房这四个执事都是官府方面人选出任,调动也是通过川西总督府的渠道行文。调出去以后,仍旧回官府任职,故此他去的不是永镇灵蛇院,而是永镇县衙。
申迎宾是八大执事中最晚一个来到白马院履职的,但两年来,几乎无事可做,等于闲散了两年,唯一的好处,就是此番回到永镇县衙出任主簿后,因为松藩地区整体“高半格”的待遇,他的官职由从八品提升为正八品。
赵然上个月初来白马院,埋首于各种文书档籍,也见到了存档的那份申迎宾的《请调永镇笺》,以及当时白马院三都议事准行的议决记录。曾方丈履任永镇灵蛇院监院,申迎宾随调永镇县衙,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故此赵然看了之后也没有太过在意。
只听袁灏道:“申迎宾已于日前在典造房办好了手续,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