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习禅录影-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篇文字真好,比《金刚经》、《般若经》什么经典都好。所以说禅宗把真正的佛法心要,变成中国文化的佛法。我这么一讲,等于说了半部经。现在先休息一下。
现在一般人学禅讲参公案。什么叫“公案”?就是讲古人悟道的因缘和经过。怎么参公案呢?例如,刚才所讲的,大梅和尚听到了“心即是佛”,他就悟道了。这是什么道理?为什么大梅一听就悟道了呢?我们听了半天,把你打死了,都悟不了。
我们已经讲了少数几个公案。从达摩开始,到宋代之间,禅宗有一千七百多个重要公案。禅宗对中国文化影响非常大,隋唐以后,中国的政治、文学、艺术都受到了禅的影响。宋明理学有所谓学案,就是根据禅宗的公案而来的,语录也是如此。
唐代的韩愈,人家都说他反对佛法。其实,不要冤枉他。韩愈那篇反对佛的文章,是针对当时的皇帝迎接舍利子而写的。为了一颗舍利子,花了全国那么多的经费。把那些钱用来做社会事业多好呢!老实讲,如果我生在那个时候,可能也会写。可惜,韩愈题目找错了。实际上,韩愈并不是反对佛,只是反对宗教的过分形式化。他的主题没有写清楚。结果,搞的一塌糊涂,千古背了一个罪名。其实,韩愈后来还学禅呢!他和几个和尚禅师都是好朋友。在他的文章全集里都可以找到证据。
         山顶独立海底漫游
再说宋朝的理学家,也讲本性,明心见性。原则是根据韩愈的大弟子李翱作的《复性书》。后世的理学家讲来讲去,不出这一篇的范围。那么李翱的《复性书》怎么作的?他是学禅的。他懂了以后,拿佛法的道理,弘扬了儒家。那么,他又怎么学禅的呢?
马祖有个大弟子叫药山禅师,在江西。讲到禅,离不开江西、湖南。那时候学道的人,不是跑江西,就是跑湖南,和尚们都在江西、湖南之间走,叫做跑江湖。结果,到了后世,这个名称变成社会上的术语。这位药山禅师不准徒弟们看佛经。有一天,这位老和尚自己拿了一本佛经在看。徒弟过来一看,说:“师父啊!你在看经啊!平常你叫我们不要看经,你自己又在看经。”药山禅师说:“你们看经呀,牛皮都看穿了,我看经遮遮眼而已。”这是真话,你看你们看书,连七号的小字都拼命看,用心用功啊!不但牛皮看穿了。眼睛都看近视了。那么用神!药山禅师是怕他们用后天的妄心思想去看,看了也没用。他说遮遮眼,是功夫境界唷!两只眼睛对着书本,见而不见。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字不是字。神光回转来,还在定中。着话不是随便说的。
那时候,李翱的官位是刺史,等于现在的省主席。李翱听说药山禅师道行高的很,了不起。请了好几次,药山就是不肯去,李翱没办法,只好亲自去庙里。进了庙子,老和尚在看书,他就站后面。站了半天,老和尚故意头都不回。小和尚着急了,说:“师父啊!刺史在这里。”“哦!”就是这么一声,头都不回。李翱个性急,胸襟狭小,气量不大。这下他气了,马上拂袖便去,边走边讲:“见面不如闻名。”这话很不客气,等于我们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不过如此。”老和尚这时后便讲话了,他说:“刺史啊!何必贵耳而贱目?”你为什么相信你的耳朵,而不相信你的眼睛呢?这就是禅宗的教育法,非要逗得你发脾气,这也就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但是,也要李翱这种人。假如,我们现在的人呢?管你的!混蛋就混蛋。人家可不是这样。老和尚点他一句,他就懂了。“何必贵耳而贱目?”李翱一听,有道理。“师父!对不起。”然后就请问:“什么是道?”老和尚仍然坐着,上面一指,下面一指。把李翱楞住了,他说:“师父啊!请你明白告诉我。”那么,药山禅师只好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就跪下来了,他悟了。至于悟到什么程度?等于我们之中,好几个有点感受,有哭了的。你们不要听到哭,就以为是悟了道。道还有半道,还有各种道的唷!“云在青天水在瓶”,他是懂了,不过,没有透彻。
李翱悟了以后,就皈依药山禅师。同时写了一首诗: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学禅是那么轻松!那么自在!可是说难,比死还难。怎么叫作“云在青天水在瓶”?你们说说看,我说“云在青天茶在瓶”(老师面前有一杯茶),对不对?是不是一样?什么叫“云在青天水在瓶”?就是清风明月,光风霁月,心中坦荡荡,也就是永嘉禅师的“本源自性天真佛”,就是本地风光。
李翱悟了道,等于你们在打七中间,一香板下来,是有这个境界。他是懂了,他问师父后面还有什么事?怎么说后面还有什么事?意思就是说,我懂了这个,以后怎么修行?悟了道,还要修道。懂了,还要修呀,药山禅师告诉他那句话:“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万缘放下,高高山顶立。了不起。可是,还要入世救众生,入世行菩萨道。那苦得很,非要落下去不可。你看!地藏王菩萨自己到地狱去,这才是真正的菩萨道。若光会清高,不能入世,行什么菩萨道?光晓得入世深深海底行,爬不上来,是地狱道!要能入世又能出世,“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李翱了不起,还不满足。再问还有没有?还有一句“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就是说还有男女情欲存在,始终了不了。另外,闺阁可解释为私心,不能做到大慈大悲,不能为公,还有一点私心,免谈了,不能成道。但是,禅宗绝不用什么佛经道理,只是用几句文学境界的话表达出来,而且把佛经的道理都包括进去了。
因为药山禅师讲了“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现在学密宗的人,哎呀!高高山顶立,就是气脉到了头顶。道家的人说,那就是“三花聚顶,五炁朝元”。深深海底“行”,要海底发动(海底亦是穴道名),鬼话连篇,我的妈呀!天下事无话可说。你说怎么办呢?
另外,他又作了一首: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这是一幅很美的画面。你看!这种境界多美,多高,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据说药山禅师有时跑到山上去长啸一声,声闻数十里。气功好得很,在武侠小说看来,那不得了!尤其从前面李翱悟道那首偈子,可以知道药山禅师一定很瘦,又瘦又高,走路象白鹤一样,所以才说他“练得身形似鹤形”,真是仙风道骨。
到了宋朝,有位居士张商英,作过宰相。他是个儒家。宋代的儒家都反对道家,反对佛家,佛道无缘。他的太太学问很好,尤其是学佛的。有一天,他看见《大藏经》装订得庄严华丽,很不高兴地说:“我们对自己古圣先贤的书都没有这么郑重。”于是打算写“无佛论”。太太知道了就说:“既然无佛,还论什么?应该是有佛论才对。”他听了并不心服。恰巧一天到朋友家,看到《维摩经》,有句“此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感叹说:“胡人竟然也说出这等道理!”于是借回家。太太看了问:“什么书?”他说是《维摩经》。太太就说:“好!你详细看了之后,再写‘无佛论’吧!”结果,他看了以后,不但不写“无佛论”,而且学佛了。后来彻悟了,成了道。这是居士成道的例子。
我本来说过要老老实实带着大家修行做功夫,不要管什么禅呀禅的,现在呢!有点禅味来了!有几位很象样了,我们禅一下,试试看。但是,不完全走禅宗的路线,还是从规矩修行来。尤其诸位年轻人要踏实,要规矩修为这一层的苦行。连我们的老板,教主释迦牟尼佛都经过了十二年的苦行,何况我们?若真要修行,还要苦行,要“深深海底行”,非要几十年苦行不可。你们年轻的要注意唷!好好地修持,几十年后看你们的啦!
             妙 止 妙 观
上午跟大家说过修止的方法。事实上,“止观”与“禅”没有什么不同。禅也是止观,止观也是禅。所谓禅宗,并没有什么稀奇玄妙。为什么禅宗上面有个“禅”字呢?就是必须从禅定来。没有禅定,嘴巴玩几句花样,学了一点“云在青天水在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青蛙扑通一下跳下水”,那是欺人之谈。真正禅宗必须从止观来,止观、禅密统统不分。若站在止观的立场来看,无论显教、密教,各种宗派,都是止观。
不过,禅的止观和其它宗派所走的路线有点不同。什么不同呢?譬如今天提出来的白居易那首诗:“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那个如如不动的,不管它有妄念无妄念。自己保留那个能生万法如如不动的境界,自己知道有妄念无妄念。经常保持这个,但是不要有意去保持。只要能保持这个,就是“大止”,止的境界大。许多的妄念在这个境界里,虽然象现在的蚊子飞来飞去,但是,它到底抵不住光明。天一亮了,这些蚊子赶快逃了,没有落脚处的。禅是不是止呢?也求这个止。不过,禅的止,境界放得大。若要勉强分辨的话,普通各宗派的止,入手的境界放得小。其它的宗派止于一念,例如初步念佛就是止于一念。禅宗不用这一念,不用妄想把它留住,只要在理上认识透彻。就在这个不动不静的如如境界中,动也无妨,动也是不动。你们现在有些人已经体会到这个影子了。影子也不错唷!能够找到影子,就一定能找到那个主人。就怕你连影子都找不到,如何能找到主人?
你就定在那里,不要再去求那个。那么,怎么观呢?不要另外想个办法去观。你知道在这个境界里,而且知道妄想在这个境界里生生灭灭,飞来飞去。你已经知道了。这一知,就是观。所以,他的观和天台密宗其它宗派不同。哪里不同?放任自然,自然的观。等于太阳出来了,有光明自然会照。既然是光,无有不照者。心光普照。什么心光?再明白一点讲,不管诸位有没有悟道,我现在讲话,你都明白,心头明白得很,自然这就是心光,何必另外再去找一个心光。嘿!你这个心光认清楚了,暂时不去管它!假的当真的玩。慢慢的,久了以后,假的终归是假的,它会坏掉的,一坏掉了,你的真光就呈现了。禅宗所走的路线,就是这么妙!这么自然!那些公案语录只是给你作个参考,不要被口头禅骗了,各有各的路。“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今晚小参,改作全体报告心得和感想。
(第二天到此结束。)     

霸气书库(Www。qi70。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第三天………习禅录影
悄悄地来悄悄地去
现在,综合昨天晚上你们的报告,有两点。第一、如何对付自己的妄念?第二、你们诸位两腿对付不了。
至于第一个问题,如何制心?如何去妄想?如何除杂念?我说我真可怜,我两天的话都白说了,你们听话不留心,其理不明。世界上学佛学道的人都想除忘想,我不是一再告诉你们,妄想不要你去除它的呀!你去除它干什么?我以前作了一首诗,讲一般人学佛学道去妄想的事情,现在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