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牡丹-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就打扰了。我这次来杭州不是公务在身,我是不受官家招待的,跟自家人聚会当然可以。还有奕王爷,咱们的总督大人,是老朋友,我明天要去拜访他。至于我的本家,我当然乐意见。”
  “我很高兴。他们都那么至诚。给我们几天准备准备。你不用赶着回京吧?”
  “不用。生意好吗?”
  “我儿子接着做呢。几年好,几年坏的。赚的钱总够过日子的。”苏姨丈用手轻轻捋着自己的胡子,十分欢喜。
  苏姨妈进到客厅里来。她前额高,眉清目秀,像梁家的人。她打扮得朴素,但是高雅不俗,穿的是黑褂子,没戴首饰。她拄着一根拐杖,裹得秀气的小脚儿迈步时,身子有点儿颤动。
  苏姨妈看了看墙上的钟说:“他们现在应当来了。”说着就在一张乌木椅子的蓝垫子上坐下。
  他问孟嘉说:“你什么时候儿去给你母亲上坟?我老了,不然,我真愿陪你一块儿去。我也三四年没去了。”
  孟嘉回答说:“不久就去。”
  苏姨妈又说:“还有你自己。孝道并不在祭祀。你若是孝敬母亲,就应当娶个媳妇,好继承祖上的香烟。我已经有两个孙子,我的将来有了指望。这件事你应当好好儿想一想。”
  孟嘉高高兴兴的回答说:“我知道,我知道。北京所有的太太都跟我这么说。你们妇道人家天天不想别的,不说别的。到现在我总算还没上她们的圈套儿呢。”
  苏姨妈伸出个白手指头教训他说:“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早晚你要后悔。只是为什么那么怕成家呢?难道我们女人都是吸血鬼不成?”
  “姨妈,您别那么说。张中堂曾经说要给我做媒呢。麻烦的是,每个人都给我物色一个军机大臣的千金小姐,总之,他们是要给我找个大家闺秀。因为我是个翰林,只有富贵之家的小姐才算匹配。他们总说要门当户对才行。我是吓怕了。若说有一等人我实在受不了的,那就是那些专讲势力的一派人——那些与富贵之家结亲的人,或是父母有钱的人,自己向来无所事事,只知道装腔作势摆架子。也有才德兼备命运不济而受穷的,但我也看见好多人真不配享受那份富贵。”
  这时云云(和老祖母住的五岁的孙子),很紧张的跑了进来,告诉他们客人来了。这时已经听见前院里少女的声音。云云又跑出去找她们。
  先进来的是梁氏夫妇,后面跟随着牡丹、素馨,还有云云。苏姨妈站起来欢迎她们母女。大家都不拘泥客套。牡丹的父亲走到翰林和苏姨丈坐的长椅子那边去。素馨和云云到厨房去了。素馨是苏姨妈所偏爱的,正如她深受父亲喜爱一样。在过去几年,因为牡丹不在家,素馨自然见姨妈的时候儿较多。苏姨妈很喜欢素馨的文静端庄。她曾经开玩笑说她自己只有儿子,她愿把素馨看做她的女儿。素馨在苏姨妈家里各屋里随便出入,就犹如在自己家一样。
  这时牡丹正和母亲还有苏姨妈在一处坐着,她为明日会见金竹,心里正忐忑不安。
  不久,素馨走进来,手里端着一个大白盘,盘上盖着盖子,云云在一旁小跑着跟随。
  苏姨妈说:“你叫下人端来就好了。”


  素馨说:“来,大家来吃吧。这是一盘蒸鸭子。”她非常轻松随便。下人也来了,但是素馨却自行安排座位和筷子。云云一直不离开她身边,老是碍她的事。
  素馨斥责云云说:“你坐下……坐那边儿!”
  大家落座之后,苏姨妈说:“我若有素馨这么个女儿就好了。”
  云云说:“你不是有吗?”
  素馨把一个手指头放在云云的嘴上,说:“嗤!别那么大声嚷!”这孩子显然是被祖父母宠惯了。
  苏姨妈笑道:“有这些后辈们在周围,很好。牡丹回来了,你一定很高兴。”她是对牡丹她妈说的。
  素馨忙着照顾饭食,忙着斟酒。她的脸比起牡丹来,有点苍白,眼睛像鹿的眼睛那样温柔。鼻子像姐姐的那么笔直,下巴很端正,脸是鹅蛋脸儿。只是,素馨是娇俏,牡丹则是美丽。牡丹的脸上有一种梦幻般的神情,她两个眸子突然一闪亮,真令人意荡情迷,毕生难忘。
  牡丹的母亲说:“她回来我当然高兴。我当初曾经答应,不能透露她这次离开婆家就是不再回去。这件事得让外人慢慢知道。”
  牡丹的父亲对梁翰林说:“我这个女儿与众不同。当初我并不赞成。但是男女相争,最后总是女人胜。你不觉得这叫街坊邻居看着不好看吗?她至少要等上一年再说。”
  牡丹的父亲曾在本地一家钱庄做事多年,认真本分,十分忠诚可靠。因为俭省度日,把积攒下的钱买了一栋房子。他为全家已经尽心尽力,现在当然希望家里人对他有一番敬意。但是现在女儿都已长大,而牡丹却老不断给他难题做。
  他太太到费家把女儿接回来,为父亲的并不愿意。母女回到家里,牡丹欢呼大叫:“爸爸,我现在可自由了。”随后就说要同堂兄到北京去。自从童年,牡丹一直就是一个劲儿横冲直闯,心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管父亲愿意不愿意。他是急切于让翰林知道他并不赞成女儿离经叛道的行为。牡丹的眼睛看看父亲,又看看孟嘉。她看见父亲的态度是毕恭毕敬。因此心想不管梁翰林提出什么意见,他是一定接受的。
  孟嘉很安详的开口道:“伯父,您老人家说街坊邻居看来不好看,您这话说得对。可是您若想到您女儿跟心里并不喜爱的公婆老是在一块过日子,她心里若是闷闷不乐,事情就另当别论了。我以为女儿的幸福更重要。人也只是活一辈子。”
  “当然,你说的也有道理。”
  “昨天伯母告诉我,您认可这件事不要让外人知道。别人若不知道,自然不会说什么,您也用不着发愁了。”
  牡丹勉强抑制住嘴边的微笑。
  牡丹的母亲年轻时,一定是个漂亮的女人。她说:“这件婚事,当初就错了。牡丹一直不高兴。现在既然男人已死,我不愿意牺牲女儿的幸福换取费家的快乐。”
  苏姨妈看了看牡丹的父母,想笑未笑。
  大家喝了不少的酒,苏姨丈说向孟嘉敬酒。每个人都很快乐。于是话题转到牡丹姐妹上京这件事。他们都同意,若是牡丹一定非去不可,两姐妹最好一同去。
  素馨立起来,手里举着一个酒杯,安详而端庄,她慢慢的说:“敬大哥!我跟姐姐真是喜从天降!我是这么说,大哥若不嫌我们姐妹愚钝,就收我们做您的女弟子吧。”
  牡丹一直沉默无言。这时她才站起来,也随着妹妹敬酒。他说:“大哥,告诉他们你的官差,或是北京的情形。”
  大家都打算静静的听。
  孟嘉说:“真不知从何说起。”
  素馨说:“说宫廷的事,说西太后老佛爷,别的什么都行。”
  苏姨丈也央求说:“说宫廷的事吧。”
  孟嘉的两鬓粗筋暴露,因为喝了酒脸发白,所以并没红胀起来。一边微笑,一边慢慢说:“说宫廷里呀!肮脏龌龃。”
  伯母问:“为什么?”
  “这是个人品问题。就拿福州的海军学堂来说吧。福州海军学堂都让北京大人物的亲戚朋友挤满了。其他别的地方还不是一样?凭这个样子要建立一个现代的海军,我真看不出有什么门道。一旦有海战爆发,咱们的海军打不了半个钟头。”(三年后,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孟嘉的话竟不幸而言中。在天津,欧洲联军竟发现了中国自英、法、德、捷克、日本各国买来的一百万磅弹药,全无法使用。有一个炮艇仓卒遇战,船上只有两颗炮弹。慈禧太后正用为海军拨的款项大修颐和园呢。)
  他突然兴奋起来,说出一个笑话儿。他说:“你们知道两广总督叶名琛吧?他和法国作战,以他的一副名联儿出了风头,那就是:
  〖不攻不守不求和
  不死不降不逃走〗

霸气书库(Www。qi70。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这是‘六不’政策。凭他这副无人可及的对联儿,他应当蒙恩赏赐勋章呢。”
  大家都大笑起来。
  苏姨丈问:“光绪皇帝怎么样呢?”
  “咱们这儿说的话可不能传出去。皇帝是了不起。对咱们来说,他是皇帝,可是在宫廷里,他只是慈禧太后的侄子而已。日本的明治皇帝比他运气好,没有那么个愚蠢昏庸的老太婆事事掣他的肘。日本的明治天皇和宰相伊藤博文都是极有才干的人,正全力推动日本的维新大业呢。”
  苏姨妈又说:“告诉我们张之洞张中堂和李中堂的事情吧。”
  “我当然是偏爱我的上司。在宫廷里,大人物总是互相争斗。这两个人都算得上是伟大人物。不幸的是,李鸿章更为得势而已。你听说过那些新政吧——开矿、修铁路等等。在这方面李鸿章动用起钱来更方便。招商局就是弄得最为恶迹昭彰的一件事。”
  “张之洞呢?”
  “他是真正伟大,有远见。他认为中国必须立即向西方学习,不然一定灭亡。他现在正想发起一项‘力学自强’运动。能学习者必强,拒绝学习者,不是衰老,即是死亡。”
  素馨问:“您在张大人手下做什么事?”
  “我算是客卿,我不算他的属下。他让我做什么,我是以客人的身份给他做。这叫做幕僚。我并不办公,也没有一定的职务。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我们才研究讨论。”
  梁孟嘉曾一度至西北一位将军戎幕中做幕僚。张之洞曾经看见他给那位将军拟稿的奏折,对他的才智颇为震惊。他已经知道那奏折内的事情,原来是那位将军屡次在叛军手中惨败。原来的奏折上写的是“屡战屡败”。梁孟嘉看见之后,提起笔来,上下一倒勾,改写“屡败屡战”。张之洞从那位将军手中把梁孟嘉借过来,再没有还回去,其实是不肯归还。在过去有好多这样有名的幕僚人物。有他们在旁辅佐,主官便一切顺利,一旦他们离去,主官便出纰漏。除去草拟奏折之外,他们也协助研究问题,应付危机,制定政策。担当这种任务,必须有眼光,有机智,而真正做秘书等职员的,只是处理日常公务而已。
  “你们要不要听徐文长的故事?徐文长可算是个大名鼎鼎的幕僚人物啊。”
  谁都爱听徐文长的故事,他已经成为传奇式的人物。
  孟嘉接着说:“有一次,两江总督遇到了个难题。事实是在演戏期间,发生了一件谋杀案,总督大人已经按经常公务向上呈报。礼部一位老吏发现这位总督有严重失职之处。原来谋杀案是在演戏时发生的,而那时正值皇后国丧期间,依法全国不得演戏歌舞奏乐。而总督治下竟任由百姓演戏,那位总督可能因此遭受革职的处分。总督赶紧求教于徐文长。徐文长思索了一下儿,微笑道:‘大人,您愿不愿受罚俸三个月处分?’他接着说明他的办法:‘我想您只要加上一个字,就可以免了这场困难。’总督大人问他:‘怎么办呢?’徐文长回答说:‘只要添上一个猴字儿。您现在应当立刻再上一件公事,说文书抄写错误。说演戏的戏字之上误漏了一个猴字。您要说明谋杀案发生在演猴儿戏的时候儿。’猴儿戏只是一两个猴子戴着帽子,穿着红坎肩儿,由演猴儿戏的人带着往各地去演把戏,当然不受国丧的限制。总督照徐文长的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