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年超级学霸-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后来国防科大进行了许多次学科调整,那些学科就被调整到同省市的湘南大学去了。
  湘南大学在国内的排名虽然不显,但综合实力也十分强盛,只不过湘南大学与国防科大走的路子不一样,国防科大重视理工科人才的培养,湘南大学重视的则是人文艺术类人才的培养,一文一理,将整个湘南省的高等教育格局给支撑了起来。
  因为湘南大学与国防科大的偏重方向不一样,两所高校之间根本不存在生源争夺现象,不仅如此,因为国防科大重视理工科,就读的男生较多,湘南大学重视人文社科类,就读的女生较多,一个被称为是光棍寺,一个被称为是尼姑庵,有些胆大还按捺不住寂寞的学生撺掇着搞起了两校联谊,还真给凑成了不少对儿,让两所大学的关系越发亲密。
  不仅仅是学生之间搞联谊,老师们之间也搞,只要凑成一对儿,那便打开了豁口,之后想要再凑出几对儿来,那就容易多了。
  ————————————————
  苏娇杨从国重里找了一些学术成果不错、人还年轻有干劲的研究员,让他们负责组建《研究》学术系列期刊,至于办公楼,暂时就安置在国重的负一层地下室里,等相应的建设经费审批下来之后,再找一个地方专门盖这栋大楼。
  苏娇杨最属意的地方其实是鹏城。
  如今的鹏城早已不是十年前那荒凉的模样,随着高能电池产业群与新兴材料产业群的入驻,以及华兴集团这十年来的飞速发展,鹏城的发展势头已经超过了沪上,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城市,只不过鹏城的底蕴略微有些差,距离沪上市依旧有一定的差距。
  不过,相信再给鹏城一个十年,他便会迎头赶上来,能不能后来居上另当别论。
  若是放在十年前,苏娇杨想要从鹏城拿一块地建这个《研究》学术系列期刊的根据地,那她一点心理负担都不会有,只要同纪老提一嘴,动动嘴皮子就可以,但现在的鹏城地价飞涨,纪老也已经从原先的岗位上退了下来,退居二线的他虽然人脉依旧在,但做事却没有当初那么自由了。
  苏娇杨不想给纪老添麻烦,便以国重的名义给各省的发展规划改革委发了一封信,征求各省的意见,看有没有省份的省会城市愿意接收一个非盈利性质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国重这边可以提供全部的建设经费,只需要人家给划分出一块地来就行。
  最先盯上这个机会的是北河省。
  北河省的地位一直有点尴尬,距离京城最近,但却是独立的一套行政系统,省会城市听起来还略微有点老土,旁边有京城、津市等发展势头正足的城市压着,石家庄就显得有些不起眼了。
  再者,北河省的发展模式同西山省有点相似,二者的经济结构主体都是重工业,只不过西山省极度依赖煤炭行业,而北河省则是煤炭与钢铁并重,算是两条腿儿走路,再加上北河省是苏娇杨的老家,对苏娇杨的信任要多几分,当年发展经济学才刚刚处世的时候,北河省的领导就找上了苏娇杨,请国重发展经济学研究团队给北河省制定了一系列的转型规划,经过十年的平稳过渡,北河省已经走上了一条十分健全的发展道路。
  北河省这次想要争取让《研究》系列学术期刊的编辑部落户在石家庄,也是想给自家省份再多拓宽一条路,也多镀一层金。
  北河省发展规划改革委的提议倒是给了苏娇杨一些新的想法,北河省确实是一个好地方,只不过苏娇杨并不打算将《研究》编辑部落户在石家庄,她看重的是‘环京圈’。
  京城作为华国的首都,发展势头自然是十分猛的,当国重‘超级列车’项目组完成地下轨道交通的技术攻关之后,设计的第一组地下轨道交通网就在京城,只不过比起正在‘野蛮扩张’的鹏城与沪上来说,京城的扩张步伐更稳健,走的也更慢。
  看看鹏城,看看沪上,随着人群的涌入,现在已经向周边扩张了多少圈?
  再看看京城,人群涌入量倒是不少,可地盘并没有扩大,只是人口密集度增加了,高楼大厦的建筑密度也增加了。
  但人口密集度是会有一个饱和上限的,高楼大厦的建筑密度也会有一个顶点,只要京城的魅力不减,就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群涌入,那个时候,京城便会不断地扩张。
  这并不是苏娇杨的主观臆想,当初京城发展规划改革委的人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些,所以京城的轨道交通网在设计时,并没有采用常规的圆形闭合交通网,而是采用了蛛网形辐射轨道交通网,在目前的京城外围留下了很多个‘交通关节枢纽’,只要将来京城有了对外扩张的打算,随时能够将新的交通网建设好,并入京城地下轨道交通网中来。
  苏娇杨把自个儿的想法同北河省的领导说了之后,北河省的领导跟着就陷入了沉思。
  苏娇杨不会无的放矢,但京城的区划是早已确定的,那是不是可以说明,北河省紧靠着京城而占据的这个地理位置优越性,并不是那么的一无是处?
  如果北河省政。府能够重视‘环京圈’,北河省是不是会迎来下一次发展的春天?
  北河省政。府纠结了几天之后,答应了苏娇杨的要求,让苏娇杨自个儿选择地方,并且他们愿意主动承担《研究》编辑部的全部建设经费,附加条件是,由国重发展经济研究组为他们提供一份‘环京圈’的发展规划建设报告,精确估计‘环京圈’的发展潜力,评估出最适合‘环京圈’的发展模式。
  能替国重省下这么大一笔建设经费,苏娇杨欣然答应。
  第二天,国重这边负责发展建设的人就找上了沪上市济同大学,由济同大学建筑系的杨群教授带领研究团队来设计《研究》学术系列期刊的编辑部大厦。关于这个编辑部大厦,国重给出的条件只有一个——科技感。
  苏娇杨对《研究》学术系列期刊的定位,是奔着想《nature》与《sce》看齐的标准去的,而且《研究》旗下设有很多的子刊,一栋寒酸的小破楼怎么能够衬托得起这种逼格?
  济同大学建筑系的杨群教授也算是国重的资深合作伙伴了,国重下辖的很多研究机构都是由杨群教授带人设计的,包括并不限于大型分析测试中心、煤炭资源研究所、材料研究所、高能电池研究所、可控核聚变研究院等。
  杨群教授的审美感很高级,设计出来的图纸也十分贴近苏娇杨的预想,同苏娇杨关系不错,如今有了新的建设项目,苏娇杨自然不会忘记这个老朋友。
  虽然苏娇杨当初在建设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时候,从济同大学挖了不少人才,但这些年苏娇杨也给济同大学送了不少项目过去,济同大学与国重的关系一改再改,早非当初那剑拔弩张的恶劣关系了,如今说是如胶似漆也不为过,济同大学很多教授都在国重承担着研究职务,他们手中拿着的很多项目都是国重承接了大项目之后,给他们分拨的子项目。
  而杨群教授则是最大的受益者,至于原因嘛,他同孙主任的关系不错,借着‘裙带关系’认识了中建局那边的人,加上他个人素质过硬,承接了中建局绝大多数建筑项目的设计工作,年龄只比苏娇杨大五六岁的他已经变成了国内建筑界的最大浪头,不仅将一大群老前辈都给拍死在了沙滩上,还踩着老前辈们的肩膀站了起来,隐隐已经成为了国内建筑界的第一人。
  ————————————————
  《研究》系列学术期刊编辑部所在的大厦虽然还没有建好,但编辑部组建完成之后,便可以准备收稿工作了。
  若是一般的学术机构,还真不敢贸贸然地成立一个学术期刊,毕竟成立的学术期刊就等于是泼出去的水,自个儿说成立就成立了,但若是没人信,没人愿意将稿子给投过来,期刊因为无稿可登而不得不停刊,那不就凉凉了?
  国重不一样。
  国重下设有那么多的研究组,就算其他学术机构的人都不给《研究》投稿,那《研究》也不会缺少稿件,顶多是将该学术期刊的格局适当地缩小些,原先的打算是办一个面向全球的学术期刊,实在不行就办成面向全国的,如果还是不行,那就办成面向整个国重所有研究员的内刊。
  苏娇杨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没想到是她自个儿严重低估了自个儿的影响力。
  国外的那些研究人员且先不谈,单单是国内,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很多研究人员的象牙塔,苏娇杨要创办学术期刊的消息刚传出去,很多与国重有合作关系的研究所、研究机构就给苏娇杨安排上来——他们让自个儿手下的研究员都总结总结最近的学术成果,给《研究》编辑部投一两篇学术论文过去捧场。
  别看苏娇杨当年为了组建国重而四处挖人时得罪了不少人,后来这些年她手掌着难以计数的项目,也同不少研究机构、研究员交好,尤其是核工程领域。
  因为苏娇杨带领全国的核工业人才突破了可控核聚变,全国上下的核工业人才都十分尊重苏娇杨,故而苏娇杨创办《研究》的消息才刚出去,散布于全国各地的核工业人才就控制不住自己蠢蠢欲动的手了。
  他们都商量着要给将自个儿最近的研究成果捋一捋、理一理、争取拿出一片干货满满,能够拿的上台面的论文来,去给苏娇杨捧场子。
  华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掌控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国。家,全世界的研究员都等着看华国核工业人才发表的论文呢,结果这些研究员全都齐齐噤声了。
  类似于核工业研究所等机构,当初都是为了向国重看齐,这才将‘发表国际性学术期刊’列入了研究员的考评标准之中,如今国重都将‘发表国际性学术期刊’这一条给撤销了,他们还跟着做什么?
  反正他们就代表着全球核工程领域的顶尖,他们研究的就是前沿,他们想用什么语言写论文就用什么语言写论文,又不需要求别人看,何苦为难自己?
  是中文写论文不爽吗?
  与核工业领域的人才所抱有的想法极度类似,很多国重的研究员都是这样想的,当初他们默默无闻的时候,需要让全世界的专家学者来了解自己的研究内容,需要将自己的口碑立起来,将自己的名声打出去,但现在的他们需要这样吗?
  在国重的带领下,他们早就实现了理论与技术的双重弯道超车,走在了各自领域的最前线,他们之前发表的论文以及之前做出来的成果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耐,现在便风水轮流转了,他们对那些外国佬们做出来的比较落后的成果没有丁点儿兴趣,但那些外国佬却垂涎他们的理论与技术很久了。
  也不是这些研究员狂妄自大,敝帚自珍,他们依旧会紧跟着国际研究热点,毕竟那么难的英语都给学会了,完全不用的话,怕是用不了一年半载就能忘个七七八八,他们该跟进的论文还是会跟进,该追踪的学术动态还是会追踪,但他们不打算将自个儿的研究成果‘坦坦荡荡’地公布给那些外国佬们看了。
  想想当初,他们为了看懂外国佬们写的文章,专门学了多久的英语?
  现在是那些外国佬们想要看懂他们写的文章,了解他们的最新学术成果,那便让这些外国佬们也享受一下语言学习的快感。
  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