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的道理,人类本来对于时间,究竟一个人度过了多少时间是非常模糊的,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去说。于是,人们开始用数学来给时间划分,让模糊的时间变得准确和清晰,有利于人类的工作和生活。
宁云夕给儿子重新讲解了时钟上一点到十二点的概念,又给儿子讲明白了时钟上的一大格好比计算公示上的加一减一。
这些,老人家哪里会懂得给孩子们讲。孟爷爷摸着自己的脑门:教孩子真是一门大学问呀。
小时的概念讲完,要讲分钟,要讲秒。
一帮围观的大孩子们,听着宁老师把时间仔细地拆开来讲以后,纷纷嘴里抽起冷气来。感觉好复杂。他们当时怎么学过来的。想了又想,孟晨橙回忆着自己在小侄子的年纪时其实都不懂怎么论分论秒。这种时间的运用题,好像都不是一年纪小孩子能算出来的。
所以必须夸磊磊这个娃,认真地听完妈妈讲完后,居然很快能懂了!
孟晨浩对儿子的学习速度感觉到惊奇。
接到自己丈夫的眼神,宁云夕解惑说:“他二叔,都不知道给他灌输多少更可怕的数学概念了。所以,他才能理解得快。”
第2250章 【2251】想和宁老师交朋友1
老二,是把他们孩子当成数学的试验场了。
二哥太厉害。
孟家的孩子们互相望着,笑眯眯的。他们二哥是他们全家人的骄傲。
沈家兄妹俩站在孟家人中间,感受的是一种奇特的氛围。这里,有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不同的是,不像他们家里他们学习是被父母逼的。在孟家里,学习氛围是孩子们自己听起来看起来好有兴趣就是想学。
在角落里坐着的沈夫人和包太太与沈阳博沈月韵有着同样的感受。
包太太叹:“家里有个优秀的老师真是不一样。”
普通家庭里哪能产生出这样类似学术圈探索科研的氛围。
这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沈夫人呼出一口气,心里只但愿宁老师早就原谅她了。
给儿子讲完课,到九点半钟了。磊磊没有了借口,鼓着小腮帮子去刷牙洗脸。小爷突然感觉妈妈很狡猾,一堂课让小爷马上滚去睡觉了。
孟晨浩帮媳妇去侍候儿子这个小爷洗刷刷。
其他孩子要收拾东西,然后准备睡觉。
沈夫人既然来到了,那肯定是带自己儿子女儿回去。孟家里狭窄的居住条件也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在这里睡觉。
按照之前说好的,沈夫人给宁老师介绍起了包太太,道:“这位女士是自己做生意的。她先生去世了。”
包太太没有打算在宁老师面前遮掩自己,说:“我先生姓包。如果宁老师记得的话,应该知道我是谁。”
包老板的老婆。宁云夕和老三孟晨熙马上联想到了。
孟晨熙皱起眉头看着包太太:这女人这会儿找上她家的门又是想干嘛?
那个包老板绝对不是好家伙。这个包太太?
“你们别误会了。”包太太澄清说,“我先生的下场绝对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怨不得任何人。”
“那么你来找我是——”既然人家找来说和包老板的事无关,宁云夕暂且听听看。
“是这样的。我也知道宁老师你很忙,是想先认识认识宁老师。没有其它意思,想和宁老师做个朋友。”
搞半天,包太太是想成为宁老师的朋友。
沈夫人一记白眼要送给包太太了。说有事求宁老师算了。做宁老师的朋友?做宁老师的朋友容易吗?这里要说到朋友的概念。普通朋友,和知心朋友。普通朋友,相当于泛泛之交。平常没有见上面,互相帮助都得掂量掂量。彼此了解和陌生人之间差不多。知心朋友,以宁老师的本事要做上宁老师的知心朋友。沈夫人感觉凭包太太自己的能力肯定够强。
包太太又不是知识分子出身,没有宁老师的博学。两人怎么能谈话谈知心了。
对此,包太太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斤两,道:“我一直也在学习,希望能找到老师好好教我。”
这女人多少岁了?居然还要找老师学习?
孩子们看着包太太,眼里写上几分惊讶。
“活到老学到老。”宁云夕点点头,没有打包太太这话的脸,道,“很多着名的国外企业家,一辈子都在学习中度过的。因为做生意更要与时俱进。”
第2251章 【2252】想和宁老师交朋友2
“对,对!”
包太太喊,证明了宁老师是她的知心人。
沈夫人在心里开始盘算起来。她要和自己丈夫离婚,要自己带孩子,需要维持孩子的优等教育。所以,她是必然要和包太太一样重操旧业,自己干起事业来。包太太想拉拢宁老师做指导,她也不能落后于人。
好在她手里这么多年积累了些财富,可以从新开始。
不过,她绝对不会轻易饶恕那对狗男女的,必须剥了他们一层皮再离婚。
沈家人和包太太走了。
沈阳博回头对宁老师问:“我以后还可以来请教老师吗?”
“当然可以。”对于好学的学生,宁云夕永远不会拒绝。
沈阳博高高兴兴地走下楼梯。沈月韵羡慕自己哥,被人说是个废材以后反而解脱了一样,想什么说什么。如果是她,她说不出口请教宁老师。
宁云夕把客人都送走了以后,回来见丈夫把儿子哄到睡觉了。
夫妻俩终于有时间可以好好谈谈了。
孟晨浩道:“明天,我要去一趟图书馆,你陪我去。”
哎?
算不算他们夫妻俩人,假公济私,偷偷两人到图书馆浪漫浪漫。宁云夕一想起这个美好的场景,心头直跳,眉眼笑开。
孟晨浩也好像知道她想什么,脸上同样露出微笑。
第二天,磊磊去幼儿园了。这个小爷好像察觉到了什么异常,去上学前问爸爸:“爸爸不去上班吗?”
爸爸平日里去上班的时候好早,今天故意留在家里,肯定是要和妈妈在一块。小爷因此想着,一家三口是连体的,也想留下来了。
孟晨浩给儿子摆了个去上学的手势:你别想的太美了,儿子。
磊磊于是一路愤愤不平鼓着小脸蛋去坐校车。小爷发誓了,今天要早点放学回家。
搞定儿子以后,孟晨浩自己拿了个书包。
宁云夕看着自己丈夫拿了个和老二习惯背的一样的绿色帆布包,想他们兄弟俩很多习惯真是一样。
老二不是没有好包了,但还是喜欢绿色帆布包。孟晨浩也不是没有办公用的公务包,厂里给他配的。然而今天他不是去开会,觉得拿公务包去图书馆很奇怪。
回头见媳妇的眼睛望过来,孟晨浩打开包给媳妇:“你的东西装我这里头。”
免得大袋小袋拎着麻烦。
宁云夕点头,把自己的笔记本和笔都装进他包里。夫妻俩一块出门。
当时孩子们都去上学了。孟奶奶预备去菜市场。
自从小曾孙子去幼儿园上学以后,不用在家里带孩子了,孟爷爷总觉得有些寂寞。所以,老伴去买菜嫌弃他陪着以后,他自己一个人去旁边的工人公园里溜达溜达。
孟晨浩和宁云夕一路陪着孟爷爷先到公园去,两人再单独去图书馆。
去到公园,见着大操场上晨练的老人很多。
孟爷爷抡着手臂松松筋骨,打算和这里的老人学习太极拳,对孙子孙媳妇说:“你们干你们的,不要担心我。我跟的这个师傅,师出有门,是张三丰的二十二代传人。”
------题外话------
亲们,晚安!
第2252章 【2253】夫妻日常1
听见孟爷爷这句话,孟晨浩和宁云夕想着:这个古人多少代传人,吹牛的吧。
不过老人家学学太极拳锻炼身体是好。
坐上公交车,两人来到了市图书馆。他带着她进去了一个比较特殊的阅览室。这里的书不准外借,而且只有开到有关单位的证明才能进去查阅资料。
孟晨浩从书架上拿下了几本资料书,带着她回来坐到做笔记的桌子边。
看到他拿的书都是关于发动机的。这个正是国家要重点技术攻关的地方。
论读书,孟晨浩知道自己的知识储备没有媳妇强,所以拉了媳妇过来给他挑挑是哪些书为重点。
“你给我说说,讲讲课,有什么说什么。”孟晨浩边说边翻开自己的笔记,拿掉钢笔套。
他这个学习的态度,比她教的任何一个学生都要谦虚。
宁云夕没有想昨天想的浪漫了,认真地给他讲起课:“船舶发动机的话,可能有些人有误解,误以为技术越先进越好。其实,最适用船舶的发动机还是低速柴油发动机。当然,它的技术门槛也不低。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老牌公司瓦锡兰在芬兰。至于国外的发动机为什么就是好,说起来真不是设计的问题,而是制造工艺的问题。”
“制造工艺。”孟晨浩嚼着她说的这几个字。媳妇有一点叫他们这些实干人最佩服的就是,他媳妇从来不纸上谈兵。
“孟部长。”阅览室又来了一个他们单位的人,正是那日在厂里带孙二虎干活的老师傅张师傅。
来到的张师傅刚好听到了宁云夕讲的话,连声说:“宁老师就是不一样。原来是制造工艺的问题吗?”
制造工艺靠读大学是研究不出来的,是需要在实践中去磨练探索研究出来的,所以说制造工艺要靠一线人员。
张师傅坐下来翻着技术书籍,和孟晨浩小声说道:“孟部长,那个人抓到了吗?”
“应该是抓到了吧。”孟晨浩说。
抓到了?宁云夕吃惊他们所说的,如果他们说的她没有猜错,是指上次向黄老板意图买偷来的图纸的人抓到了。
什么时候的事情?
这正是孟晨浩带她出来的第二个目的。到这里,绝对没有人能听见,他能和她说清楚情况。
“公安局那日拘留了黄老板的同伙,经过审讯锁定了嫌疑犯的真身。今日要收网。不能让人逃了。”孟晨浩道。
宁云夕仔细琢磨他话里的意思:不能打草惊蛇?不能让人逃了?莫非是?
“昨晚那人来过我们家。”
宁云夕重新打量起他。只能说他太厉害了,保密得一滴不漏。昨天她硬是没有看出来他脸上露出半点痕迹。明知道他有话要告诉她,也没想到是这个结果。
说到这里,昨晚上他们家的人,最具嫌疑的肯定是先前来她家闹的那两个,沈卓伟和米熙儿。再有黄老板之前泄漏出来的信息,是洋人。涉嫌商业偷窃的罪犯应该是米熙儿了。
第2253章 【2254】夫妻日常2
学习了一个上午。张师傅先走人,免得给他们两个当电灯泡。为此孟晨浩和宁云夕没少挽留张师傅一起吃午饭。张师傅摆摆手:“你们吃你们的,我回去和我老伴吃。”
人家要和自己老婆吃饭,孟晨浩和宁云夕只得作罢。
张师傅走了以后。夫妻俩收拾收拾东西,再出去随便吃点儿。这会儿回家肯定来不及赶上家里的饭点。
两人一边走,对面不远处有个口腔医院的牙科门诊楼。那会儿,普通人看牙科是比较少的。大多数人对牙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的注重。主要是经济水平未有达到。
宁云夕想到了是不是该带儿子和家里其他孩子来顺便让牙医检查下牙齿的状况。虽然,平常他们给孩子刷牙都会有检查。但自己的检查毕竟没有医生的专业。
夫妻俩走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