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桂华刚好有这方面的资源:“行,我回去给你找找,价格算你实惠。”她看着筐子里面的兔子野鸡,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晚上吃啥了,至于布嘛,卖给别人也是便宜了别人,还不如跟肖敏搞好关系,以后家里改善伙食就靠这个妇人了。
  “你们等等我,别乱跑,不超过两个小时我就回来。”说完风风火火的往家里去。
  除了李桂华带来老同事买粉,这次还有上次买了觉得好的老顾客,还介绍了身边的人来买,生意可以说兴隆的紧了。
  还不到一上午,五百来斤红薯粉销售一空,要不是临近过年,加工的人都回家过年去了,肖敏觉得还能再做一次。
  红薯粉刚好卖完,跟最后一个阿姨聊完,就看见眼前胖乎乎的身影一晃,被人拉进了小巷子里头。
  这一看就应该是李桂华,她估计平常没少搞倒买倒卖的勾当,做人相当谨慎,进了巷子里头才从菜篮子里拿出来两块不新不旧的布,一块是蓝色的灯芯绒料子,一块是白底带着一点污渍的棉纺料子,厚的相当厚实,薄的看上去也非常透气,刚好是肖敏想要的那种。
  虽然心里很高兴,面上还是压得住,肖敏不动神色的翻了翻料子,都是十足十的好料。
  李桂华压低声音说:“看你们熟人才敢给你,这个料子真是好料,灯芯绒这个成人衣裳都能做两三件,棉纱料子可柔软了,给孩子做小衣裳最好了,这个灯芯绒是放久了有些受潮,也洗不掉,棉纱这件单位搁置久了,不太好看了,你看看咋样。”
  好,是真的很好,但是这么好的料子得多少钱啊,以前陈小凤倒是经常拿回来料子,那些料子都小得要命,给大人做衣裳是绝对不够,只够给孩子做衣服,家里大人包括她自己,都只能去收土布做衣裳。
  土布是厚实又耐穿,但是又粗又糙的,根本不适合孩子穿。
  李桂华给的这两块料子简直太合适了,家里有靛蓝色的土染料可以自己染一下,染出来以后可不就跟新的一样嘛。
  她面上不显,心里早就跳的跟打鼓一样,尽量镇定一点问:“婶子,这两块布多少钱。”
  李桂华也是个实在人,脱口而出:“厂里处理给我五块钱,我就收你五块五,让我赚五毛钱,你看看咋样。”
  咋样,好啊,肖敏拿着这两块布的手都在微微发着抖,不过这事儿不能叫李桂华看出端倪来。
  “那好,谢谢你啊婶子,家里人多,您看看下次还要有棉纺的布料再留点给我们,冬天衣服厚实也耐穿,夏天到是想裁一件新衣裳呢。”
  既然李桂华都说的这么实在,不管是真的假的,她都没有必要磨磨唧唧的跟她还价了,现在自己忒小气,再说五块五买到这么大两块布料也真的是赚了。
  李桂华拍拍胸脯保证上了:“没问题,这事我给你留意着,有合适的我就先垫钱买了放在我这里,不过家里要有好货,像那个,一定要先找我啊。”
  听她自己说过,她家里几口人都在纺织厂上班,有钱!
  更要紧的是看李桂华这身形,大弟也是个吃货,在吃货面前,金钱都是小意思。
  跟有钱而且又能捞到货源的李桂华搞好关系非常重要,肖敏最后从背篓里面拿出来一袋子鸡蛋,递给她:“婶子,家里也没啥好东西,鸡蛋倒是吃着方便,您拿回去,这次多谢您带着老姐妹过来光顾我们,下回有啥好东西一定先通知您的。”
  李桂华想了想:“那麻烦大妹子到时候给我看看你们村里有没有人家里有多的清油,若是有下回帮我带几斤,五斤八斤的都成。”
  一开口就是五斤八斤,这个婶子还真是有钱的婶子呢。
  她手里拿着鸡蛋,心里也乐开了花,鸡蛋也是好东西,肖敏舍得拿出来送她可见是有诚意继续合作的。
  肖敏拍拍胸脯:“没问题婶子,回头我打听打听,下次再来城里给你带几斤清油,只是这清油不好整,多少人家里也都是省着吃的,并不多,我只能尽量给您找。”
  还真看不出来肖敏这么上道,出门的时候拿过来的鸡蛋原来是做这个用的。
  李桂华乐呵呵的把鸡蛋拿到手里,道了谢,这才回去。
  经过这一遭陈大嫂算是彻底服了肖敏,这个弟媳妇啊,平时一声不吭的,做起事来还真是挺有门道,这不轻而易举的又让她弄来了两块布,这两块布还真是好啊,以前小姑子带回来的布那么小一块都够叫人眼馋的,这肖敏闷不吭声的又弄来了两块布。
  真是厉害。
  回去这一路上脚步都轻快了些,陈大嫂原本以为肖敏的本事就是卖东西了,咋知道她还那么厉害呢,脑子怎么就那么活泛呢。
  哎,人家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呢。
  这次来城里陈老太还有任务交给两人,要去找一下陈小凤。
  按陈小凤这个级别的双职工,到年底会分上不少的好东西,而且两人的孩子郑建民还要两人带回去。
  刚走了没几步路就被人叫住了。
  不是别人,正是穿着一身制服的顾鸣然。
  迎着微弱的阳光,这小伙子穿着一身帅气笔挺的公安制服,站在路上的样子别提多帅气了。
  “肖敏,是你啊,怎么又来县城了。”顾鸣然开口说道。
  肖敏这次来可不是走亲戚来的,板车还寄存在别处,她跟陈大嫂两人也不敢在城里张扬,是这样一趟一趟的把红薯粉背进城里,而且当着公安的面肯定不能说实话,说我是进城来卖东西的呀,毕竟公安说不定还要抓倒买倒卖呢,不过两人对着小伙子印象还不错,听食堂的人说上次顾鸣然给她两的招待券是食堂招待最高级别客人的。
  肖敏笑了笑:“要进城来找我家大姑子的,有啥事,我跟我大嫂都是安分守己的农民。”
  她刻意把农民这两字压得很重。
  顾鸣然倒是很坦然的继续说:“之前跟你们提过你上次帮忙抓小偷这件事情我们也给上面打了报告,单位刚批下来一些奖励,还有国营饭店那边也有奖励给你们,你们要不要跟我去单位领一下。”
  肖敏这回是听懂了,派出所跟国营饭店都有奖励给她,派出所也就罢了,国营饭店是怎么回事。
  顾鸣然继续说道:“你不是抓了那个小偷吗,那是国营饭店那边的职工,后面经过调查那个人是惯犯了,没少在单位偷面粉偷油的,抓到了以后国营饭店也算是除了一个祸害,那边也给了一些相应的物质奖励,这样吧你们跟我一起去派出所领。”
  肖敏说:“好,那麻烦你带路。”既然是单位的奖励,不要白不要了。
  肖敏怀疑这东西肯定也不轻,应该不能随身带着,还好她的红薯粉都卖光了,不然这样跟着顾鸣然进了派出所不是跑过去让人抓的吗?
  派出所给申请的奖励应该是格式化的东西,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搪瓷杯子,一个“向领导学习”的铁皮热水瓶,这个热水瓶可是好东西,陈大嫂就眼馋那个搪瓷杯子了。
  另外国营饭店给了两张午餐券,一袋子面粉,一袋子大米,另外还有一瓶食用油,加起来有二十来斤重,在当时来说应该算是厚礼了。
  顾鸣然让她在领取那里签了字,然后把东西郑重其事的交给她。
  在这个年代,奖励物资可是要比奖金要更实用的东西,大米面粉这些东西都很好,现在快要过年,刚好缺精细粮食,庄户人家就算是家里再穷,逢年节也要吃顿好的。
  肖敏跟陈二嫂拿到这些东西,还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肖敏甚至想从里面拿出来轻点好点的那瓶油来感谢顾鸣然,被顾鸣然拒绝了。
  “我是人民公安,拿着工资的人,怎么能拿你的东西,拿了群众一针一线都是要受处分的,肖敏同志你可别叫我为难。”
  肖敏把东西收了回来,一样样的放进背篓里,等下去陈小凤家里估计还有粮食要拿,背篓里面都快塞不下了。
  她还是郑重其事的道了声谢:“还是得感谢您顾队,要不是你帮我们申请,我也没有这些东西可以拿,这下全家人可以过个好年了,谢谢你啊。”
  虽然穿着破破烂烂的衣裳,但是这个女人将起话来不亢不卑,一点都让人联想不到低头种地,抬头看天的农民,顾鸣然眼前恍惚看见肖敏穿着大学生穿着的布拉吉的样子在眼下。
  也就是片刻功夫,陈大嫂看在眼里,轻咳了两声提醒她:“谢谢你顾队长,我跟我弟妹就先走了,不打扰你们工作了,下回见。”他心说这人是咋回事了,都说了人家是已婚妇女,看着别人好看就心猿意马了不是,这小伙也真是没轻没重了点了。
  其实要说喜欢也不见得是有多少感情的喜欢,顾鸣然只是觉得这个妇女比较特别罢了。
  “没事,你们先忙,慢走。”顾鸣然不自然的轻咳两声。
  肖敏全然不知道陈大嫂刚才说的那句话倒底是啥意思,她被眼前的东西给晃花了眼睛,反反复复的看着那只热水瓶,这玩意儿可是好东西啊,晚上乖宝喝奶烧热水一点都不方便,也是家里刚烧了热水再冲来喝,如果有个热水瓶就什么问题都解决拉。
  两人这回也没有留国营饭店吃饭,还是用餐券换了等额的肉包子,国营饭店的肉包子做的可是一绝,据说比派出所食堂的更好。
  这回换了十个肉包,个数没有上回多,但是看上去个头更实在,加起来足足都有两斤。
  陈大嫂小心翼翼的把这些肉包子用布包了,又额外掏出来“一市两”的粮票,给乖宝买了一个大馒头。
  “嫂子,你这——”
  “乖宝还小,娘说不能吃肉包子,总不能让孩子眼馋着大人吃吧,她也有,这个粮票是我自己存的,不是咱们公家的啊。”陈大嫂说着套了两分钱,从饭店换了一个馒头出来。
  肉包六毛钱一斤,馒头两毛钱一斤,一个馒头是标准的一两,那么就是一两粮票外加两分钱。
  “这还真是,不用专门给她带的,真是惯坏了她。”肖敏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陈大嫂嗔怪的看了她一眼:“这么乖的孩子你不疼我都疼呢,总不能让全家都有吃的让孩子干巴巴的看着,走吧,去小凤家里接孩子。”
  从陈小凤家里领了孩子出来,背篓里面又多了二十斤米,一百块钱,另外还有一些单位发下来的糖果瓜子,这些有单位的人跟一般人还不一样,到年节还会发工业票呢。
  肖敏眼馋陈小凤那辆自行车,跟她说了一声让她留意着如果单位有人转让便宜一点的自行车的话,就通知她一声,上次搭着陈小凤的自行车一路回去虽然屁股都要破了一样,但是自行车的速度还是很够意思的,平常走路三个小时的路程,自行车也就四五十分钟,这以后要经常出来做生意,交通工具必不可少。


第36章 
  分家这事落下来没音儿了主要是队里说分宅基地这事给搁浅了。@无限好文:尽在
  不过听陈大江说等过完年,该分的还是会分下来,到时候不少家里估计都要盖房子立户。
  对于一杯子住在农村的人来说,修房子是大事中的大事情,也因为盖房子太废,几代人都住一栋房子都有的事,现在老陈家住着的旧楼,就是陈老头父亲那一代盖的,到现在看上去已经摇摇欲坠了。
  这样的房子放在几十年以后算是危楼或者古董,但在当时来说能住上这样的房子也不算最差的,木楼的采光相对来说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