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支撑不住的感觉。
他心里思量着,差不多到了该全军出击,反击蛮族军队,将他们彻底赶出北境的时候了。
北辰隆召集了军中所有都尉以上的军官商议出兵之事,众将皆到场,但不等北辰隆开口商议,便有人忽然问了一句:
“郭将军为何没来?”
北辰隆脸色一变,此事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中间并未有人再来询问郭文成的情况,没想到竟在这个时候又旧事重提。
他蓦地冷下脸,哼道:
“郭将军事务繁忙,想必无暇到场。”
帐中众将面面相觑,其中有半数都皱起了眉头,又有人试探着问道:
“陛下不是下旨说升郭将军为临时大将军,他即便再忙,也不该缺席如此重要的议事,还请大将军派人去将郭将军请来。”
帐首,北辰隆的拳头已经攥紧,他两眼之中神光冷厉,渐渐聚起了一蓬杀气。
作者有话要说: 困……我这个周末要回一趟家,手里并没有存稿,可能更新时间会变得不稳定,但我无论如何还是会尽量保持日更,请大家多多海涵_(:з」∠)_
例行求评求收求点击!
第50章 动乱
这人一提此事,立即有旁的将领出言附和; 不一会儿; 帐内所坐众将中; 已有三成言道应请郭文成出席这一次的议事。
北辰隆额角青筋暴跳; 他强忍着怒气; 冷眼扫过帐中众人神态各异的脸孔,特别是那几个极力声援; 要将郭文成请出来参加议事的几个人,他多留意了几分。
当杨近也上前一步; 躬身说道:
“将军; 郭文成素来对将军忠心耿耿,跟随将军戍边也有十多年了; 眼下外敌虎视眈眈,我们委实不该于此事上耽搁太多时间,有什么疑问; 何不等此次战事结束之后再说,先将郭文成请过来参加会议如何?”
北辰隆的脸色彻底暗沉下来; 他愠怒的目光落在杨近身上; 沉寂如同汹涌的汪洋,冷冷地问道:
“杨近; 连你也觉得,今日之事,是本将之过?”
杨近眉头一皱,心知他方才的话恐怕是触及了北辰隆敏感的神经; 但郭文成是他的挚友,他们二人一起离京,跟随北辰隆戍边那么多年,北辰隆却对郭文成如此疑心,实在让人心寒。
挚友落难,遭到怀疑,杨近即便明知如此说话会得罪北辰隆,他也不能对郭文成的遭遇置之不理,便又一躬身,继续说道:
“将军,属下只是以为,眼下击退蛮兵最为要紧,至于郭文成,可稍候再议。”
北辰隆的目光垂落下来,他面上没有表现出什么,但心里却已经筑起了高墙,他摆了摆手,冷然道:
“既然如此,那好,杨近,你去将郭文成找来,一起议事。”
杨近闻言,喜出望外,他还以为要再多费一番口舌,没曾想北辰隆竟如此轻易就松了口,他长身一拜,谢过北辰隆:
“属下替郭文成叩谢将军宽仁!”
言罢,他立马转身出去,带着北辰隆的命令去将郭文成接出来。
本在帐中沉心思量眼下邢北关局势的郭文成听说杨近过来找他,他先是愣了一下,旋即惶惑起来,待见到杨近,郭文成愤怒至极地斥了杨近一句:
“愚蠢!”
他气得脸都变了颜色,杨近真是太没有眼色了,北辰隆已经对他起疑,杨近这时候替他出头,若被北辰隆盯上,他们两个还要一起遭殃。他一个人被处置就算了,杨近何故要和他一同承受!
杨近面不改色,他当然明白郭文成如此愤怒的原因,但那却不能成为他对此坐视不理的理由。北辰隆心胸狭隘,连跟了他那么多年的郭文成他都能心生怀疑,将之软禁,又有什么是他做不出来的?
他们此前竟为北辰隆效忠十余年,也不能得到北辰隆的信任,那么,就算眼下暂时相安无事,时日一久,岂知下一个引其生疑的事情是什么呢?既然始终都不能获得北辰隆的信任,现下被怀疑了,又有什么关系?
杨近摇头叹息,任由郭文成训斥自己,待其怒气稍减,便道:
“北辰隆如此心胸,断难得人心,此番你有圣命在身,北辰隆这般为难于你,乃是抗旨不尊,郭兄何不将计就计,借势上位!”
郭文成闻言大惊,忙一把捂住杨近的嘴,急声叱道:
“你疯了?!怎敢狂言?!”
杨近一把挥开郭文成的手,沉着脸开口:
“我没疯,疯的人是北辰隆!”
郭文成急得跳脚,断然拒绝:
“不行不行,我为人下属,怎可犯上,断是不可的!”
他眼下什么都没做,还可自证清白,一旦真的如杨近所言,就真的无法回头,还会将杨近牵连进来。见郭文成想也不想就拒绝了,杨近有些恨铁不成钢:
“北辰隆已如此待你,你还甘愿为他卖命,你这样什么时候被他弄死了都不知道!”
郭文成不肯听劝,摆手道:
“杨兄你不必再说了,今日之事乃因陛下诏书而起,将军不会如此糊涂。”
杨近已经气得浑身发抖,他怒目瞪着郭文成,指着他的鼻子,愤怒地说道:
“他不糊涂,你糊涂啊!”
杨近最终也没能劝住郭文成,他无奈又愤懑地咬紧牙关,长声一叹:
“罢了罢了,你先与我一同去帐中议事,眼下最要紧的事情是击退蛮兵,旁的事情,改日我再与你掰扯!”
他出来已经好一会儿了,若再拖延,指不定会生出什么变故。
郭文成也没再与他争执,跟在杨近身后去了北辰隆的营帐,于众目睽睽之下拜谢北辰隆,北辰隆没提圣旨之事,只道:
“眼下蛮兵疲态已显,我等要趁机给他们一次重创,在座诸位可有什么好计策?”
他的目光从众将脸上扫过,态度冷漠又威严。
郭文成一来,先前那几个将领也没再继续闹,北辰隆一开口,他们都沉默着,不发一言。
北辰隆心头冷哼一声,神态漠然。
“属下以为,蛮兵虽显出疲态,但我军之士也已经趋近极限,主动进攻或可取得成效,也有一定风险,不若请奏陛下,请陛下秘密增兵,届时,我方将士再出关迎敌,把握会更大一些。”
说话之人立场不太明确,先前没有明显地支持郭文成,但他也不一定会站在北辰隆这一边。
待他一番话说完,立即有人出声应和,言其所说有理,北辰隆斜眸瞥了他们一眼,淡漠地说道:
“若陛下愿意增兵,眼下邢北关的形势何至于如此?”
他唇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冷笑,在众人惊讶不解的目光中,继续说下去:
“本将早在一个多月前派斥候出关,探查到蛮兵内部发生重大变故,几大部落成功整合就已经料到会有今日这般局面,故而那时,本将就已上书京城,请求陛下为北境增添兵马,然则陛下前几日给邢北关的回复,想必在座众位都已经有所耳闻,陛下竟在如此关头让本将回京述职!”
座下众人面面相觑,圣旨一事营中众人的确有所耳闻,否则也不会有那几个与郭文成交好的将领来找北辰隆理论,但他们对北辰隆已经请求增兵的事情也确是毫不知情,此时听北辰隆如此一说,他们顿时慌乱起来,以这情况来看,皇帝的确根本不想给北境增兵。
但北境兵马不足,临时招的新兵到战时根本派不上用场,如果没有增兵,该如何是好?
这个事情,其实北辰隆在召集众将前来议事之前就已经与军师商议过,故而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只是这个选择有些冒险,不一定能通过众议。
他抬了抬手,示意众将稍安勿躁,而后才又说道:
“至于兵力不足之事,本将有一个想法,想与诸君商议。”
北辰隆话音一落,先前一直保持沉默的将领中有人问道:
“将军可有妙计?”
北辰隆听闻此言,面上露出一丝冷峻的笑意,摆手道:
“妙计算不上,充其量只是一个折中之法,本将有意将鄱岩的驻军偷偷撤出五万,疾行至邢北关,加之从铭峥败退归来的两万残兵,我们能集齐二十万大军,从两侧包围蛮族大军,可以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压力。”
此言一出,众将哗然,先前力挺郭文成的将领之中,有人发出异议:
“可是将军,鄱岩驻军撤出五万,便只剩五万,蛮兵有八万众在鄱岩外虎视眈眈,如此一来,一旦关内撤军之事被蛮族发现,鄱岩将很难守住,很可能变作第二个铭峥啊!”
铭峥失守的战报早已经传达下去,败军也即将抵达邢北关,所以在座众将都对这个局势十分了解。从鄱岩撤军,用以进攻邢北关外的蛮兵,守住了邢北关,却可能丢掉鄱岩,这个选择十分艰险,谁也不敢保证鄱岩当真能撑得住蛮兵无休止的进攻。
此人提出异议之后,在座众将纷纷议论起来,得失参半,有赞同北辰隆的,也有觉得此举不妥者,不一而足。
北辰隆唇角的笑意并未消失,他朝先前说话之人看了一眼,眼中的笑更加意味深长,他点了点头,用指节敲了敲桌面,示意在座之将稍安勿躁,而后又道:
“不错,此举的确艰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我们要想彻底击退蛮兵,从鄱岩抽调的军队至少要有五万,否则无法确保彻底击退蛮兵,若打成拉锯战,只会加大各个关口的消耗。这样行事风险很大,我们却没有那么足的底气去赌,故而,本将还有另外一套方案。”
北辰隆说出还有第二套方案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朝他看过来,杨近更是眉头紧锁,他总觉得北辰隆的笑容有几分奸邪的味道,可能在谋划着什么,思及此,杨近心理隐隐有些不安。
但北辰隆话已至此,在座所有人都在等他继续说下去,杨近断然没有在这时候打断他的道理,故而杨近只抿紧了唇,目露警惕之色。
“不知诸位最近有没有仔细观察。”北辰隆开口,抛出一个疑问,待众人略一思索,眼中露出迷茫时,他又恰到好处地开口,“关外蛮族攻城的频率变得越来越低,他们是草原上的游牧之民,草原上没有北辰田间盛产的稻米,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除了从北辰劫掠的粮食之外,就是草原上的牛羊。”
众将面面相觑,有些没明白北辰隆讲说这些是想引出什么,北辰隆并未在意他们的反应,他显得极为从容,又继续淡然地说下去:
“蛮兵在关外驻扎,断然不会将成群结队的牛羊赶来北境,那么他们队伍中随军携带的粮食数量必定有限,要想维持这般高强度的攻城频率,他们的耗损不会比我们小,随军携带的粮食能支撑多久呢?”
话到此处,一众将领中,已经有人领悟了北辰隆话语中的意思,主动开口:
“如此说来,蛮兵身后必定有粮食供给,只要我们断了他们的后勤,那么这一批蛮兵只能坐吃山空,待到他们支撑不住了,就会主动撤兵!”
这是十分浅显易懂的道理,只要在战场上生存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个中因由,他们先前没有想到,只是因为被蛮兵接连不断的进攻搞昏了头,没有余力去考虑这么多,而今被北辰隆一提点,立即就明白过来。
双方实力相去无几的两支军队,补给充裕的一方,更容易获得战事的胜利,这是自古以来,无数先辈和战争积累下来的经验。
北辰隆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只要我们能设法剔除对方的粮食来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