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高温的作用下,竟是连纤瘦的部位,都软烂只需要一个咀嚼的动作,就可以将肉交代在口中了。
真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而因为顾峥掀开锅盖的缘故,这周围的邻居们,是再也忍受不住了。
竟是毫不客气的带着自家的碗筷,端到了顾峥的门前。
“顾小子,肉了得吗?”
“来了,”应到这里的顾峥,就将那剩下的几个瓦罐中的肉块,就用托盘给端了出来。
他刚一开门,就看到了无数双的筷子,直愣愣的就擎在他的门前。
“不要着急,应该是能分的过来的。”
这一扇儿快三斤的肉,总算是不会浪费的。
“诸位哥哥,不要着急,一会回家后,新拿个碗再过来盛一碗高汤吧。”
“这也等于是一个菜了,晚上就给诸位街坊们加餐了。”
听到这里,这周围有那热心的婶子就开口问道:“这是怎么了?顾小子你是不打算过了吗?”
“不是。”顾峥腼腆的一笑,解释道:“我过两天家中有点事情,可能要出一趟远门。”
“这边还是要回来的,只希望我不在的时候,诸位能帮我照看一下家中的东西。”
“莫要招了贼进家。”
“这个简单,这街坊四邻的,长期家中都是有人在的。”
“旁的忙帮不上,但是帮你盯着点家中的状况,这些我们还是能做到的。”
听到这里,顾峥就是一个道谢,随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多补充了一句:“要是外边有一个姑娘过来找我,你们就告诉她,我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就回来了。”
“省的了。”
听到了这话的邻居们,心满意足的分了肉,一哄而散的回家拿碗筷。
到了最后,竟是变成了这周围的四五家人,一起热热闹闹的同吃了一顿的晚饭。
这是他们所不知道的送别宴,对于顾峥这样的人来说,是一个出师干活的好兆头。
现在的他,可不再是莱州城内安安静静的傻顾峥了,持着宝刀的他,自身就像是一把歃血了的刀身,满是锋利。
此时的他趴在江浙的水洞悬崖边上,居高临下的观察着底下忙忙碌碌的归属于方腊旗下的起义军队。
而一旁从属于三师父的一位小徒孙,正在恭恭敬敬的给他这个小师叔讲述着现在的情况呢。
“师叔,现在正是两军焦灼的时期,这方腊一方防守甚是严密,可能不是下手的好时机。”
“怎么说?”
趴在草丛中的顾峥,试图多从对方的话语中取得更加有用的消息。
“这方腊起身于一个小作坊主,他家开的漆园子,因为朝廷的花木奇石的争敛,总是在干白工。”
“连他家自己营生都干不下去了。”
“这厮也是个猛人,一不做二不休的就纠集了自己手下的兄弟,以及雇工,裹挟着一群同行,就拉着大旗造反了。”
“谁成想,竟是让他轻易的就打下了县城。”
“也是这江浙的守备,太过于脓包,三两下的就弃城而逃。”
“到了最后,竟是让这周边的十多个城池尽归于方腊的麾下。一时间风头无量。”
“原先是成了气候之后,北边的朝廷还是派人来招安的。”
“谁成想,这方腊竟是二话不说,将对面的信使给砍了脑袋,直接就悬挂在了他们的水师营寨的前方。”
“这下子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朝廷的脸面都被踩在地上了,你说这能不着脑?”
“从那回起,上边的官员对于方腊此人的策略就只有一个了,直接砍死,绝不接受投降。”
“喏,”这个小师侄,现在还穿着一身的匪装,为了不被人发现,他手中的红色的起义军的头巾子,还紧紧的掖在怀下,草丛中的他用下巴往下方的山下一指,继续说道:“前一阵子,我在的营寨,才刚刚击退了前来征讨的一路军队呢。”
“据说也是河北山东路的巨匪,后来被朝廷成功的招安了之后,奉命帅军,前来平叛的。”
“一上来就被我们全面的击溃,竟是连为首的将领,叫什么宋江的人物,也一并给击毙了。”
听到这里,顾峥就是牙花子一疼,他试探性的继续问道:“可是那一百零八将的水泊梁山的好汉?”
而一旁的小师侄则是一头的雾水:“啥?一百单八将?”
“这宋江本就是匪头子出身,是在梁山水泊那边有个据点。”
“可是师叔,你也知道,这种半吊子的起义军,哪里又有那么多的能人啊。”
“让他过来征讨方腊,也只不过是废物利用罢了。”
“他要是真有这一百零八个称得上是将军的人物,那咱们这个大宋国,早就改天换地了,还能让那昏庸的老儿坐在那龙椅之上?”
好吧,可以确认了,这不是水浒的世界。
那就好办了啊,顾峥点头,继续说道:“明白了,你继续说方腊。”
“是!”
“这朝廷一看,哎呀,北方的大匪碰到了南方的,竟然不敌?看来是真成了规模了?”
“再加上这江浙一地本就是纳税的大户,你一占领了这边,这不是卡住了大宋国的钱袋子了吗?”
“绝对不能忍。”
“于是乎,皇帝老儿,就抽调了西北和东北的边军,近十万人,由童贯带领着,直接就奔着方腊这边杀过来了。”
“我跟你说啊,”小师侄说到这里,不由的兴奋了起来,崇拜的心情简直是难以言表:“师叔,你知道这次同来的大将都有哪些吗?”
“都有谁啊?”你不说,我哪知道?
第405章 强刺!
“有姚平仲,还有刘光世啊!”
一脸茫然的顾峥:他们是谁啊?
看到小师叔一定是在山门呆久了,人都待得傻了,这好心的师侄就赶紧加了一句:“都是驻守西陲我们大宋国的名将啊。”
“这么多年了,竟是用丁点的兵力将金国据守在国门之外,寸步未曾进得啊!”
看着如此兴奋的师侄,顾峥却是只问了一句:“那他们都被招回来征讨方腊了,那边境谁来驻守?”
这一句话,就让小师侄的狂热,当头扣下来了一盆凉水。
“这,对……对啊,师叔,怎么办?这,咱们的边境没事吧?”
看这师侄竟是还挺爱国,在草丛中的顾峥则是站了起来,淡定自若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还不简单?想要让这群名将们,早早的赶回边陲,驻守边疆?”
“那就直接将造成这一切内乱的罪魁祸首,给宰了不就得了?”
“这般的农民起义,随心而起,因利益而聚。”
“根本不约束手下士兵的纪律,不关心周边百姓的安危。”
“这样的自私自利,哪里是为国为民,我看就是为了自己的那一点贪欲罢了。”
“如若这个方腊,有着枭雄之姿,伟岸之才,知晓百姓的作用,善于处理经济民生,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但是他们现如今,纵容士兵,祸害百姓,也不是什么好鸟。”
“还累的这千疮百孔的大宋国,倾覆的更快,但是这些本应该活下去的百姓们,还没有准备好呢?”
“我怎么能让这些人,去体味那国破家亡的痛苦。”
“所有的祸端就在方腊此贼的身上,待我解决了他,再说。”
“嗯!”被说服了师侄,奋力的一点头,将头上的红巾子,就套了上去:“师叔放心,我这就回去打探消息。”
“待到深夜,我们还在这里汇合。”
“成,一切小心,莫因为我的事情,而陷入到危险的境地。”
“放心吧”一边往下跑的师侄,还不忘记挥挥手:“像我这样的小虾米,没人会注意的。”
是啊,任谁也猜不到,一个本就是本地人的小子,竟然是十八家的徒子徒孙呢?
待到他的线人跑没影了,顾峥就开始做起了晚上偷袭的准备。
他将手中的弯弓,微微的调整了一下,左脚踩住下弓梢,将弓腹压在右腿的大腿上,右手将上弓梢压弯,同时将弓弦就挂了上去。
这一动作是一气呵成,让顾峥在大草原上的手感,再一次的回归到这个世界。
如果能够放冷箭,就不要自己冲过去拼杀了。
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啊,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
前提是你在乱军之中能够有这进退自如的本事啊,这位只是武林高手,他没修仙啊。
一边仔细的伺候着随身的兵器的顾峥,终于是等到了晚上。
如约而至的师侄,则是带着他又往下摸黑的走了小半个山坡,然后在一处明显更加的接近营寨的地方,隐藏了起来,两个人就这个地点的问题,窃窃私语的讨论了起来。
“师叔,这是我能找到的最近的距离了,再往前行一点,就是方腊翟寨中巡逻的范围之内了。”
“最近大军压境,两军碰撞的结果,很是不乐观,连防守都扩大的几分。”
“那我试试。”
说完顾峥就将背后的弯弓解下来,朝着师侄所指的方向瞄准了过去。
“这,方腊的营帐是哪一个?”
“喏,就是居中最大的那一间屋子,想来是对于这周边的兄弟们很是放心,没有什么专门值岗的人员。”
“是啊,里外里围了上百号的士兵,自然是没有那不长眼的自投罗网。”
想到这里,顾峥又多问了一句:“那营寨的后方,可有退路。”
“有!”小师侄自豪的挺了一下胸膛:“这后方看似是悬崖峭壁,实际上别有洞天,本地人都不明白其中的玄妙。”
“要不是我小时候在这山水之间,追逐着鱼群而上的时候,发现了这一处溶洞裂缝,是直通那半座山崖之外的,是个人也只认为这里是死路一条啊。”
“那就好,那师叔我的个人安危全都拜托在你的身上了。”
“啥?啥意思师叔?”
“这里距离太远,守株待兔等所谓方腊出来,可能许久都碰不上。”
“最主要的是,我这把轻弓,它射程不够啊,就算是到了方腊的面门之上,也只是给对方盖上一个戳罢了,反倒会打草惊蛇。”
“所以为今之计,只有一条路行的通了,师侄,将衣服拿过来吧。”
“哎!”
知道顾峥说的是啥的小师侄,就将一身方腊军的起义军服给递了过去。
而顾峥三两下的换好了衣服,在往上裹头巾的时候,就多问了一句:“师侄,为啥你是红色的头巾,而我头上的却是黑色的?”
“哦,这是我们方腊起义军的分级标志。”
“因为士兵的头巾基本上都是红色,所以我们又叫做红巾军。”
“军队中的队长,则是可以佩戴我现在给你的头巾的颜色,黑色。”
“至于师叔您死活也不要的绿色头巾,其实对于你接近目标才更加的有效的。”
“是啊,那将领级别的头巾,能有几个人的佩戴的?到时候我别正主没有看到,自己先被人给发现了。”
被说的一阵脸红的师侄就不再说话了,他接过了顾峥的轻弓,藏在了准备好的地点之后,两个人就在夜色的掩盖下,悄悄的绕过了周围的巡查,来到了方腊的大营之外。
在师侄的带领之下,顺利的就混到了大营的外围。
“师叔,咱们现在只能到这里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转过头来询问的师侄,就看到了黑暗中的小师叔露出了一口的白牙,然后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