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如今新宋国的局势,根据他的分析,下一战,必定要先取荆湖。
  只有这样,才能迅速的切断后唐和后蜀的联系,将这个两个国家接壤处断开,将他们的联合一分为二。
  随后的时日中,才可以逐个的击破,最终取得南方大一统的胜利。
  只要赵匡胤是一个会用兵的,他自然就会知道这份地图的重要性。
  而凭借着这个本事,他顾峥在宫中的地位就算是多了一份保障了。
  他这在皇帝爷的心中都能留下名号的人物,旁人想动他的时候,也要掂量掂量后果。
  已经将架子中关于心中的第二份地图有关的书籍依次的抽出来的顾峥,正在低头忙活呢。
  那个在赵匡胤进中堂看文书时从来不进来打搅的张德开,却是破天荒的在外边敲了敲门。
  被这突兀的敲门声打断了思绪的赵匡胤,心情算不得上是很妙,直接问道:“何事?”
  而外边的张德开回答的也是简单:“延寿宫太后娘娘派人来请皇帝陛下过去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听到了这般的回话,赵匡胤眉头就是一皱,连距离甚远的顾峥都看出了皇帝老儿此时脸上的不耐。
  不过他还是强忍着心气,将手中的这份图纸仔细的叠了起来,朝着书架旁的顾峥吩咐道:“小子,将这地图仔细的收好,放入我榻前的柜上。”
  “除我之外,任何人等不得擅动。”
  “喏!”
  看到顾峥拱手承命,赵匡胤这才不情不愿的下了桌几,转身离开了这个军用的小书房,携带着在他身边给他解释着情况的张德开,直奔不远处的延寿宫而去。
  有心多看两眼的顾峥,就在这群人离开的时候,看到了王继恩也在其中。
  虽然排在队尾,但是也说明,这小子终于能爬到了这分的地步。
  朝着那皇帝爷离不开的内侍的方向,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那就是随身,随时,随地中的随身,现在的王继恩已经摸到了边缘了。
  仿佛是感受到了顾峥的目光,排在最末尾的王继恩,在队伍快要离开院落的时候,下意识的就转过了头去。
  却看到在门内的烛光的映照下,顾峥背着门口,朝着他比出了一个大拇指的手势。
  牛!
  这是小兄弟入宫以来所对着他做出来的最多的赞叹。
  受到了这份赞扬的王继恩,再次转过头来的时候,心中却是被填的满满当当。
  一股差一点被勾心斗角给磨平了的心气,再一次的涌现到了王继恩的心中。
  他说了,要做顾峥在这个宫中的靠山,而现在却是远远不够。
  他们就像是稍微粗壮了一点的蚂蚁,但是蚂蚁总归还是蚂蚁罢了,想要入了人的眼,你的体型……最少也变成狗一般的大小。
  最起码,这条狗你在踹它的时候,不会被当成蚂蚁一般的被忽略掉。
  这一个瞬间,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思绪百转。
  而入了延寿宫的皇帝,则是在太后的宫中点灯到了一夜未眠的地步。
  在翰林院中,熄灯下值的顾峥,没了王继恩的通风报信,消息还不算灵通。
  但是他却是在回到了宿舍之后,就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顾峥,你不知道吗?”
  “什么?”
  “皇太后想来是不好了!”
  “你是说?”
  看到顾峥的询问,对面的三个同屋是齐刷刷的点了点头,他们将自己屋中的窗门掩好,就开始分享起刚刚八卦到的消息。
  “小一子刚才在福宁宫外收拾花枝,正好看到了过来通知的延寿宫的内侍中官与张大官交谈的身影。”
  “说是太后的毛病突然转重,就是太医院中的人也是不看好了,奉太后的愿望,通知家中的几个孩子都来宫中见见,后又请皇上陛下过去,说是特意有事嘱咐。”
  “你说这老太太,怎么就不能轻省点呢,往这宫里大半夜的叫人,也不事先通知皇帝陛下一声,这事闹的。”
  剩下的话因为几个人的交情还未到,就不好说了下去了。
  躺在床上的顾峥,自知这事情与他无关,竟也算是睡得踏实。
  可是他若是知道此时在延寿宫的内殿当中,发生了什么之后,估计给他十个胆子,他也要多思量几分的。
  现在的圣人爷赵匡胤,已经在张德开的引领之下,穿越过了层层围堵在延寿宫应昭而来的人群,走到了自家老娘,杜太后的寝殿之内。
  这门外的层层叠叠的人据是家中形形色色的亲戚,都是这老太太在感觉不是大好了之后,给派人通知招揽过来的。
  这位亲妈并没有提前通知自己的儿子,现在在殿中就算是倒抽着粗气的时候,也是恋恋不舍的拉着她另外的两个小儿子的手,满眼之中尽是不舍。


第460章 天家无亲情
  这位老太太身上并无多少的威仪,甚至与这个并不算磅礴的宫殿也是格格不入。
  她因为病容而略显消瘦的脸上,只带着一个富家翁一般的慈爱。
  所以在她看来,一家的兄弟,一个富裕了必然要拉吧贴补那两个还是穷人的兄弟们的。
  她现在已经活到了六十的高寿,儿子又成为了这天下最尊贵的人物,她就算立马是闭眼走了,也是值当的。
  可是她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她两个小儿子了。
  在杜太后看来,这两个跟在兄长身后讨生活的孩子们,等她去了之后,就太没有保障了。
  所以,这位老太太就在临死前,打算替她的孩子们多讨一些好处。
  就像是她的三儿说的,这天下是老赵家的,还是放在赵家的兄弟们的手中保险。
  于是乎,赵匡胤带着对自家娘亲的满满的担心,走到了寝殿之中,却只看到了这一幕母慈子孝的场景。
  而他的母亲,将两个哭天抹泪的兄弟都赶走了,招他单独嘱咐事情的时候,一开口,竟是讨要他那两兄弟的封赏。
  “我的儿啊,你娘我看来是不行了。”
  看着自家母亲歪倒在床边上颤颤巍巍的朝着他伸出了手,赵匡胤的眼角就是一热。
  他想起了当初家中富有余财,这么些年本应该养尊处优的母亲,却是跟着他担惊受怕。
  一股愧疚之感油然而生,而杜太后现在还如同小时候一般,轻轻的抚摸着他的后脑,满眼中尽是对他的不舍的时候,这位果敢的皇帝,竟是忍不住的掉下了泪来。
  看到皇帝如此,杜太后也是满心的不舍,但是人已经在了这里,她若是不将自己的身后事给安排妥当了,就算是她死了,也不能安心。
  在床上的杜太后,一边轻拍着伤心落泪的赵匡胤的后背,开始说出了自己的遗愿。
  “儿啊,你大哥死的早,咱们家中向来你都是顶着大哥的职位照顾着弟弟妹妹们。”
  “现如今母亲也要去了,只剩下你们兄弟几个,我甚是牵挂。”
  “若是我在你看在娘亲的面子上,肯定会厚待几个弟弟,但是我若是走了,这情分也会随着我走而渐渐的变淡。”
  “到时候,咱们这个家就要散了啊。”
  “不若这样,你若是看你两个弟弟是个好的,也给他们派一些要紧的活计锻炼锻炼?”
  “省得以后咱们老赵家有个突然地灾祸,总不至于断了传承啊。”
  听到这话,伏在榻前哭泣的赵匡胤的泪水一下子就收了回去,他脸上刚才的哀苦像是瞬间被卡主了一般的茫然。
  他看着自家的母亲张张合合的絮叨着兄弟情,心中却是有一种莫名的荒诞。
  这位年轻的帝王,脸上虽然还挂着悲痛,但是眼神却已经渐渐的冷了下来。
  他用杜太后都听不出来的柔和的如同劝慰的声音继续问道:“那母亲认为,该给两位兄弟什么荣宠才是呢?”
  歪靠在榻边的杜太后,努力的平复了一下她最后的气息,灯枯油尽的她竟是拼劲了全身的力气说出了她最后的要求。
  “我看那光义他打小就聪明,这偌大的家业,若是没有个像样的,不若在你百年之后,予了他来接吧。”
  “他比你小上那么多岁,那时候他也被你培养出来了。”
  说完这话的杜太后,并没有看到赵匡胤那全是冰冷的眼神,还沉浸在她对小儿子的不舍之情,以及她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留恋的当中。
  而这个寝宫之内却是莫名的安静了下来,除了杜太后那粗喘的气息,竟是没有人敢发出多余的一丝声音。
  赵匡胤就这般在烛光之下,看着这个即将逝去的老人,看着她眼中的哀求希冀,想着他最艰难的时光中所得到的属于母爱的支持。
  终究是叹了一口气。
  在杜太后的坚持到都说不出话,只是用眼神固执的盯着他,企图听到他最后的承诺的时候……开了口。
  “母亲放心,那总是要看看我的弟弟是不是个好的吧,不若这样,先给他们一些活计历练一下。”
  “若是当真有这般的才能,我也会为咱们大宋国的江山考虑的。”
  “而母亲走后不必担心两位弟弟的身后之事,我这就让人拟旨,封两位弟弟为王。”
  “只要我赵氏的江山还在,他们就是那世袭罔替的藩王,没有人敢轻忽的。”
  听到了这里,杜太后的心终是踏实了起来,虽然没有达成她最喜欢的三儿要求,为她的儿子讨一个皇太弟的旨意,但是王爷的尊荣,总也是能让她的儿子衣食无忧的了吧。
  了了心事的杜太后,在她胸中坚持着的那一口气终于是松了下来,属于她生命中的最后的那一点火光,也随着寝殿内烛火的噼啪声落下的时候,熄灭殆尽。
  赵匡胤摸着杜太后放在他手掌中的渐渐冷却的双手,眼神中的猜疑警惕,最终还是化成了铺天盖地的哀伤。
  这个年过三十的汉子,兵马交错的时候没有哭过,世人嘲辱的时候没有哭过,却是在至亲之人离开时,泪如雨下。
  他将一只手盖在了眼眶之上,以阻挡他身后的人看到帝王的哭泣而影响了他的威仪,用发颤的声音吩咐了下去。
  “通知内侍官员以及外朝大臣,新宋朝的太后……崩了。”
  “招判礼部事主官进宫,主司太后葬礼一事,一干事宜全部交由他全权处理。”
  “至于在寝殿外等候的那群赵家的亲眷们,除了我的两位兄弟之外,其余人等……你派人将他们直接引领到礼部后赶来的吏员手下,听从安排吧。”
  “这太后遗体尚未入棺,但是也是需要人诚心哀悼的。”
  “既然他们这么闲,一早就跑到了宫里,那索性在太后下葬前也别回去了,就在规定的地方,给太后守棺,陪着太后说说闲话。”
  “也让太后走的安心。”
  “喏!”
  被召唤来的张德开,脸上露出了一个莫名的冷笑。
  这群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就知道占他们家圣人的便宜。
  现在杜太后一去,也让你们尝尝平日中总是给圣人添麻烦的后果。
  这冰冷寒夜中的守夜的活计,可不是谁都能抗的下来的啊。
  匆匆离去的张德开去布置属于他的安排,而已经被几个小侍给带进到了寝殿偏殿的皇帝爷的那二位弟弟,则是挂着哀痛的泪水,等待着站在上首的大哥发话。
  在刚刚点上的烛火中,转过身来的赵匡胤,先是看了看年纪不大,因为丧母而哭的不能自己的小弟弟,复又转头看向了那个心思有些多的大弟赵光义。
  自小,这个弟弟就能讨母亲的欢心。
  但是在这个时候中的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