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终于接到一个大仙侠剧时,却和陆清扬姐姐秦芷清主演的赵姬传撞上了,那年夏天,赵姬传火的一塌糊涂,而她余蕊仍旧是一个普通的不知名女星。
她从不知道她妈妈有如此深的恨意,开了煤气带着她爸大哥一起自尽。余蕊看着三人的尸体,没有落泪,这样的家人不要也罢,她该庆幸她妈妈放了她一马吗?
后来,受了委屈家中只有她自己一人时,余蕊终于感受到了寂寥。
她的出路只有在圈子里往上爬,陆清扬被她忘了,她有了新的目标新的仇人,她也扳倒过不少人,可能是少了两分运道,又或许是别的原因,余蕊不温不火的在圈子里待了一辈子。
临到老,也被人称一句余老师。
可是有什么用呢?
无数人为陆清扬的逝去默哀伤心。
而她余蕊,现在一个人在病房里等待着死亡。
这就是差距。
她一辈子也未曾跨越的鸿沟!
※※※※※※※※※※※※※※※※※※※※
看见你们期待新故事特别开心,只是今天特别不舒服,腰疼到崩溃(你们懂的~),基本瘫了一整天,写了三千多字,自己读一遍之后:这是什么鬼!!!状态不好,容我偷懒一下下啦,明天应该会舒服很多。所以小可爱们不要等更新啦~抱歉么么哒~2018。08。20
在文案上放了,担心你们没看见,再放一次~
第119章 那对好命的夫妇
“小姐,您醒了?”梳着双发髻的绿衣丫鬟听着床上的动静; 把面色苍白的女子扶起; 将一直备着的温水送至女子嘴边; “顾嬷嬷在外面候着呢,小姐您看?”
“怎的不唤醒我?”顾嬷嬷是当今皇后的奶嬷嬷,在宫中连皇子公主都给她三分薄面,但在这姜府; 想要见里头的主人,已经等了大半个时辰了。
念冬忽然跪在地上; 问道:“小姐,您是担忧外头的传言吗?皇上没有下旨; 一切都做不得数的; 皇上肯定不会让小姐嫁给荣王世子的。”小姐在花园听到粗使婆子说的闲话晕了过去,念冬很难不往这方面想。
说到荣王世子; 就得先提他的老子; 荣王是当今皇上一母同胞的兄弟,当初皇上刚登基,可谓孤立无援,内有太后孝道桎梏; 外有朝政被外戚把控,皇上下达的指令,竟比不上太后的一道口令。内患未平; 边关又动乱不宁; 皇帝和自己的太傅在群狼环绕的处境下谋划出一丝出路; 任命荣王和太傅之子姜修远赶往边关抵御外敌,这一去便是七年。
这七年,太后皇帝数次博弈,输赢各半,由于邻国的虎视眈眈,双方有所顾忌,倒是诡异的达成了平衡。随着边关喜报的增多,太后渐渐垂老,而皇位上的帝王则是正当壮年,更有姜太傅从旁辅佐,太后及其娘家再强势,也不免有种力不从心之感。
荣王及姜修远镇守边关的第九年,太后薨于寿康宫,朝堂终究是皇帝的朝堂!隔年,邻国与景朝和谈,岁岁上供,永不扰边关安宁。皇帝大喜,难得在大朝会时和大臣开起了玩笑,皇帝龙威日益深厚,和太后将近十年的博弈使的皇帝心思越发缜密,除了在太傅面前平易近人些,其他朝臣很难见到哪怕勾着嘴角的皇帝。
一位是亲弟弟,一位是自小的伴读,又是为解皇帝之难而出征,此番得胜回朝,大赏是绝对少不了的。
荣王也就罢了,但是姜修远便引的不少人羡慕了,父亲是深受当今信任的太傅,本人又是与皇帝一起长大的交情,都说姜家是真的要显赫了。
大军凯旋归来,却不是喜气洋洋的场景。
姜修远永远留在了边关,他与荣王十年间经历无数次暗算,一一都扛过来了,却没能睁着眼睛回到生他养他的京都。连荣王都不知晓,原来姜修远的身体早已是强弩之末,得知边关安宁的喜讯时,当即直挺挺的倒下,军医来不及救治,大愿已了,虽死无憾。
这还不是最哀痛的事情,办完姜修远的丧事,姜太傅便一倒不起,白发人送黑发人实乃锥心之痛,姜太傅已是古稀之岁,为皇帝殚精竭虑数十年,平时好生休养也已感到力不从心,如今深受打击,在榻上不到两天,溘然长逝。
皇帝送走了好友,又送走了老师。
两月后,姜少夫人临盆,皇帝抱着轻飘飘的小女娃,又送走了好友妻子。哪怕荣王说姜少夫人在回京途中已有死志,但是皇帝受到的打击不可谓不重。
姜家,就只剩下了他手中的小婴儿。
姜清扬。
门庭若市的姜家,自此衰落下来。有人暗地里说姜家运道不好,若是少夫人诞下小公子,以姜太傅在皇帝心里的地位以及姜修远的功劳,一个爵位定是跑不了,说不定还是世袭!但是一个女娃娃,及笄后也是别人家的人,姜家如何传承的下去?
皇帝给姜修远定下镇远侯的爵位,朝中大臣不乏嗤之以鼻之辈,人都没了,再大的殊荣有何用?说来说去还是姜家没运道啊!出乎朝臣意料的是,皇帝并没有对姜修远的遗孤有任何的封号奖励,不少人都认为皇帝不在意一个女娃娃。
然而小女娃的洗三、百日、抓周。。。逢年过节,皇帝都赐下丰厚的赏赐,还时不时派人接她进宫。朝臣当真是摸不准皇帝的心思了,这到底重视还是不重视啊?
这可能只有帝后宫中的人知晓,他们的皇帝啊,在姜家清扬面前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皇上,他是姜修远的好友,是姜清扬的伯父。
顾嬷嬷为何甘愿候着大半个时辰,也不愿让丫鬟唤醒姜清扬,就是她在宫里看的太清楚了,姜家这位小姐,皇上对她的保护到了病态的地步。宫中的各大妃嫔,都没有资格。。。对,就是没有资格见到她,除了皇上的正妻——皇后,皇上不放心也不愿任何别有用心的人出现在她面前。
顾嬷嬷敢说,这座侯府,明面上的下人是姜家的家生子,但是其中最少有一半,是皇上的人。恐怕姜小姐有个头疼脑热,皇上都会第一时间知晓。
姜太傅,姜修远,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太重了!
说句不该说的,死的时机太。。。顾嬷嬷思来想去,只能用一个不恰当的“妙”字形容,倒在了论功行赏的前夕,皇上心中可不是只剩下了父子两的好处。
若不是如此,待过个两三年,太傅门生遍布朝堂,姜修远手中又有兵权,皇帝啊,就该忌惮自己的老师了。古往今来,有功之臣被后来清算的不在少数。现在,皇帝内心的愧疚及情义得不到抒发,可不是都给到了姜家小姐身上。
顾嬷嬷走进内室,把脑海里的思绪甩出去,她只是皇后的奶嬷嬷,这些事情不该她管,连在脑子里过一遍都是不该的。
“小姐,皇上皇后娘娘都盼着您进宫呢,您若是身子不适,可要赶紧请了太医过来,可不能耽误了。”顾嬷嬷把床上的女子仔细看了个遍,眼神明亮,只是精神头差了些,她放下心来,姜小姐的身体历来便虚弱,这会儿看起来倒是和平时差不多,回宫后她对皇后也有交待。
清扬对顾嬷嬷熟悉的很,只是客气话还是要说的,“嬷嬷唤醒我便是,去园子里吹了些风,一时头晕,没什么大碍,不值得太医奔波一趟。”她倒也不算说谎,今日的确温度低了些。
“哪里是什么奔波?”顾嬷嬷一脸不赞同。
清扬笑了笑,没出声。
内室只有顾嬷嬷、念冬、清扬三人,顾嬷嬷想到皇后的吩咐,咬咬牙开口:“小姐,嬷嬷也是看着您长大的,您跟嬷嬷说句真心话,您对荣王世子是个什么看法?”她知道自己僭越了,但是顾嬷嬷来这一趟主要是弄清这个缘由。
“我家小姐。。。”自然是看不上的。
“念冬!”念冬愤愤的言语被清扬打断,清扬看着顾嬷嬷,摇头,顾嬷嬷心里一颤,皇上和荣王可都是有意的,清扬轻笑着道:“荣王世子,只是幼时见了几面,要说对他什么看法,我真说不出来。”
顾嬷嬷也知道自己强人所难了。
清扬接着道:“不过荣王伯伯的儿子,想来是不差的。”
“对对对,小姐您见的不多,嬷嬷也只是见了几面,但是世子他丰神俊朗器宇轩昂,在贵公子里头可是头一名。”
念冬在一旁撇嘴,谁不知道荣王世子就一张皮囊能看?头一名也没说错,纨绔里头的第一,没人争得过他!自己小姐博才多学,若是女子能入仕,定不比老太爷差上半分。这样出色的小姐,去配那个只知吃喝玩乐的世子,念冬心里委屈。如果侯爷和老太爷还在,小姐哪里需要受这等子侮辱?
“嬷嬷,麻烦您了,明日我会进宫向皇上皇后娘娘请安。”
听到这话,顾嬷嬷便知姜小姐蕙质兰心,她也不需要多嘴惹人生厌。
“那老奴就告退了。”
清扬:“念冬,送送嬷嬷。”
天下最尊贵的一对夫妻,对她着实用心了。清扬相信,只要自己透漏丝毫不愿嫁于荣王世子的口风,明日这京都的传言便能消失殆尽。
但,她为什么不嫁呢?
最后一面见到的那个男子,哪怕只是为了单纯报答他,清扬也不会让他丢了半分脸面。
“小姐,您到底是怎么想的啊?”念冬急匆匆回来,着急问道。她都看出顾嬷嬷为荣王世子说话的意思,可见宫里的皇上皇后也是同样的想法,趁现在旨意还未下,小姐及时说出自己不愿,还有回转的希望。可是小姐态度模糊不清,在顾嬷嬷看来,肯定会当成小女儿的羞怯,会错意可怎么办啊!
清扬卷着胸前的发丝,问道:“念冬,你觉得荣王世子是良配吗?”
那肯定不是啊!
念冬内心呐喊,但是看小姐的神色,似乎对荣王世子有意,忠心的丫鬟纠结不已,她说出实话万一惹得小姐不开心怎么办?
清扬眼里闪过一丝笑意,这小丫头挺逗的。
“小姐,您是?”念冬是姜修远在边关救下的,她的父母兄长都死在乱蹄之下,如果不是姜修远,彼时六岁的小姑娘也活不下来。正巧姜少夫人有孕,念冬就成了还未出生的小姐丫头,她目睹了姜修远的离世,和姜少夫人回到京都,念冬发誓,她一定会好好照顾少夫人和小小姐。她本不叫念冬,只是因为姜家三口都逝于严冬,没读过多少书的丫鬟便给自己改了名。她伴着清扬长大,事事以清扬为先,两人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主子丫鬟,念冬不想清扬做她不愿意的事,但是她感兴趣的人或事,念冬则是希望她如愿以偿。
“不欺男霸女,不仗势欺人,没听说过去逛花楼,屋内没有通房小妾,还是荣王伯伯的儿子。。。念冬,我觉得宣朗的可取之处很多,念冬你说呢?”
念冬好似被拨开迷雾豁然开朗,对啊,世子在外的风评不好听,已过弱冠却整天打马游街一事无成,但是世子没有通房小妾啊!小姐嫁过去,有皇上和荣王在上头压着,世子肯定不敢纳妾。自家小姐什么都不缺,就缺个一心一意的夫君,念冬越深想越觉得可行!
荣王世子在念冬心中瞬间从杂草变成了一个香饽饽!
“小姐,您说的都对!”
清扬笑开,脸上有了血色,“念冬,我就知道你知我意。”
“当然。”念冬毫不心虚点头,她自然是站在小姐这头的。
清扬笑意更甚,说要再休息一会儿,念冬把床幔放下,回了窗边绣帕子,不知道自家小姐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
次日,清扬进宫先去皇后处请安,还没坐一会儿,就听见太监通报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