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蕙质春兰-第4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文蕙一笑说:“我的事情你不要管,你先说,你愿不愿意跟着我建成一个个的城市,最后,成为这些城市的总管。”
  万淑慧突然觉得这是个巨大的惊喜。也许,她这传奇的一生,现在才算是开始。
  当万淑慧还在沉浸在想象中的时候。陈文蕙说:“好了,这些都是后话,你知道就行了。眼下我们的任务就很艰巨。你要是没有什么事情就先回去吧。以后,看问题,想事情都要从大局发展,记住我们的大局真的很大就行了。我休息一下,还等着见秋碧呢。”
  万淑慧这才反应过来,觉得今天脑子有些不够用的了,她忙说:“行,我得回去想想去。你先休息吧,等会儿和秋碧共进午餐就行了。我先回去处理公务去了。这半天不知道又堆积多少的事情了。”
  陈文蕙笑了。看着万淑慧退下,就对玉锦说:“你去叫秋碧过来吧。对了,你叫绿芽和那个大师,还有吴城等一下,我见了秋碧就要单独找他们三个谈一下。”
  玉锦忙答应着下去了。
  就这样,陈文蕙马不停蹄的把这些重要的官员都召见了一遍。秋碧本来还想推迟不干这个官职。因为她从小心里就想着的是给姑娘当丫鬟,贴身大丫鬟,以后要跟着姑娘去当陪嫁的,到了姑娘的夫家,她就找一个对眼的人嫁了,当个管事的嬷嬷,以后继续给姑娘当差,伺候姑娘一辈子。将来她的孩子也给姑娘当差,也可能是给姑娘的孩子当差。她是要当世仆的,可是,姑娘,这样就把卖身契还给了她。还提拔她当官,虽然只是个五品的官,她还是觉得很惶恐。
  当年,他们在安城的时候,她进的陈府。那个时候,陈远恒还是个七品的县令呢。如今,她不但当上了大丫鬟,还要当上五品的官员,这个巨大的转变让她一时间接受不了。
  陈文蕙当然明白她的顾虑,就鼓励了秋碧一番,对秋碧说:“我猜,你的这种想法,绿芽他们几个都有。你们是习惯了府里的日子,怕出去独立了,就和府里,和我脱离了关系,你们心里有我,难道我心里就没有你们了?其实,你们看,飞光姐姐,吟红姐姐,不是都出府了吗?不是都脱了奴籍了吗?不是还在给我们家当管事吗?还是大管事呢?你们几个就是出去当官了,不是还是给我干活吗?不过,以前你们的能力不强,只能给我管理个衣服首饰,伺候着穿衣吃饭而已。现在你们的能力越来越强了,你们参加过上海城,新光城的建设,发展,现在又是庆春城。论起来建设城市的经验,你们比大部分的大楚官员都强一百倍?哪个大楚的官员能有三个城市的建城经验啊?”
  这么一说,秋碧一想也是,自己当年在上海城就是跟着姑娘,掌管着整个上海城的收支账目。那个时候,自己才多大啊。但是不是一样的管理的好好的。这几年,自己经过了很多的历练,自己都能觉得比先前好多了。毕竟年龄大了,经验也增加了。现在的自己难道还不如上海城建设的时候?想到这里,秋碧的心里底气又足了一些。

  第十四章      接受任命

  陈文蕙看秋碧的脸色就知道了,说:“你把这些话都和绿芽她们三个说说。都是一样的给我当差,不论是当官,还是给我当大丫鬟,当管事,都是伺候我,没有变。普通的大丫鬟,忠心的,都是把姑娘伺候的好好的。等到姑娘嫁人之后,就陪嫁到了夫家,帮助姑娘在夫家站稳脚跟,然后嫁人,成为管事妈妈。可是,我能和一般的姑娘家一样吗?一般的姑娘,世家嫡女们出嫁之后,需要在婆家巩固地位,要自己的奶妈,嬷嬷,陪嫁丫鬟帮忙管理家务,还要陪嫁丫鬟嫁给夫家的管事们,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姑娘办事。可是,我需要吗?我并不是出嫁之后才能拥有庞大的嫁妆,让陪嫁丫鬟打理的。我现在就有庞大的事业,有庞大的财产,大楚哪个姑娘能有一个城市作为陪嫁的?我的这个财产现在就需要有人来给我打理。这个人一定要是我信任的人。我在庆春城投资的多少钱,你们不清楚吗?忍心看着别人去糟蹋吗?不想帮我把它看好吗?这还不说,我将来出嫁之后,需要在婆家巩固地位吗?我是陈家的嫡女,皇后的亲侄女,将来就是太后的亲侄女,未来皇后的堂妹。还有,我还是大楚的郡主,可以有自己的府邸,不用和公婆住在一起。即使是这样,若是未来的婆婆对我不好,大不了我不在大楚呆了,我还是南洋总管,是庆春城永远的城主,我可以带着夫婿。来到我们的城市,共同管理城市,将来把这个城市传给子孙万代。所以,你们明白吗?这个才是我的根基。而不是未来的婆婆家。”
  秋碧一想,还真是,自己家的姑娘能和一般的姑娘家相比吗?自己家姑娘可是有一座城市作为资产的。这才是未来姑娘的基业,可以传给子孙万代的。要是婆婆胆敢为难姑娘,那大家都来庆春城啊,在这里,看看哪一个婆婆敢为难姑娘?其实。不用说出来。秋碧她们就知道,自己家的姑娘还是喜欢赵崇义的。赵将军家里的情况,她们也都是知道一些的。毕竟,这四个大丫鬟曾经在京城待过。帮助过文蕙操持养善堂。医院等事务。接触过京城大多的达官贵人,对于那位忠义公夫人还是多少有些耳闻的。那个主儿可不是善茬。所以,这四个丫鬟在知道主人的心意之后。都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帮着自己家姑娘勇斗婆婆,一定不能让自己家姑娘吃亏。可是,那种情况会出现吗?就想姑娘说的一样,要是出现了那种情况,姑娘和赵将军往庆春城一躲,那个忠义公夫人哪怕再怎么厉害,能跑来南洋胡闹?
  秋碧一下子觉得自己几个人以前的想法多么幼稚啊,姑娘是什么人,天底下最聪明的人,怎么会把自己陷入到危险的境地呢?其实,这个庆春城才是大家生活的根本,只要有这个城市在,姑娘永远都不会吃亏。想到这里,秋碧说:“姑娘,以前,是我们想差了。就像是姑娘所说的,庆春城才是我们的基业。我们也舍不得把姑娘的心血交给别人糟蹋,还是我们几个看着放心些。既然姑娘不是不要我们了,我们就接受这个任命,一定要好好给姑娘把这个家掌管好。”
  陈文蕙满意的笑了:“我早就说了,还是你们几个和我一起长大的人对我最是忠心,这个是别人怎么都比不了的。再说了,你们时刻为了我考虑,我难道就不为你们考虑了?将来你们的结局怎么样?我难道不操心?难道我成为了城主,让你们还当奴婢?子孙们也当奴婢?我早就告诉你们了,将来我要给你们出奴籍。只是这一天提前到来了而已。其实有没有这个卖身契都没有什么关系。你们对我忠心,难道是因为这一张纸?没有了这个纸,你们一样会对我忠心的。”
  秋碧连忙点头。
  陈文蕙接着说:“不止是你们,将来,玉锦她们四个,我也是要还她们自由的。总不能让你们伺候我一辈子,到了老了,还是个奴婢吧?”
  秋碧笑了说:“那姑娘,你身边将来要谁来伺候啊?”
  陈文蕙说:“这也是让我头疼的事情,主要是我的事情太多了,一批好的丫鬟在我身边,被我锻炼的,几年的功夫就得出去给我独当一面,为我打理事情,这就需要不停得培养小丫鬟,要不,我还真的会落到没有人服侍的地步呢。”
  这话说的秋碧笑的更开心了。
  陈文蕙喝了一口茶说:“说到底,我们的底子还是太薄了,人手短缺啊。你现在既然要当这个财政司的司长了。那我就希望你们三个好好的商议一下,怎么把你们的队伍建设起来,用哪些人?怎么管理?需要哪些人手,不够的招收什么样的人,拟定一个计划给我,怎么样?”
  秋碧忙说:“行,姑娘,我们会尽快拿出来这个计划过来的。”
  陈文蕙问:“之前我们的这些钱财都是在你和万淑慧哪里掌握着吧?怎么样?现在资金有没有短缺的地方?要是缺钱一定要几时和我说,我们还可以从大楚调动钱过来,一定不能因为钱耽误了城市的建设。”
  秋碧说:“我的好姑娘啊,这城市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在上海城你也是知道的,那可是我们建设了好几年的。我们的规模可没有上海城的规模大啊,我们不需要上海城那么多的钱。上海城建设好,大概花了近两千万。那是因为上海城太大了,我们又不准备建设那么大的城市,而且,我们也没有打算一次全部建设好,我们要慢慢的建设,先捡主要的建,这样钱就能周转起来,一百万转十遍,就能当一千万使用。”
  陈文蕙点头说:“你这样说的也对。我们只要加快资金的转换,让钱流通起来,就不缺钱用了。而让钱流通起来的方法就是扩大贸易。这方面就有两个可以扩大的。一方面,要增加我们的出产,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商队来我们这里。我们可以和大楚,夷洲岛贸易,也可以在四个城市之间贸易。要知道,四个城市就是几十万的人口,这个消费也是不得了的。”
  秋碧说:“现在我们的贸易还只是跟外来的商船贸易,把我们已经生产好的家具,珍贵木料,一些矿石拿出来贸易。现在又增加了几个品种,比如说,我们的瓷器匠人在这里找到了很好的土质,可以烧制出很好的瓷器,这些精致的瓷器也很受大楚的商队的欢迎。还有,我们的翠锦楼主要做一些有吕宋岛风情图案的珍贵绣品,也很受商队的喜爱。但是,我们还没有想着往其他几个城市卖。”
  陈文蕙说:“这方面,你们也要想想办法,争取往其他几个城市多销售一些。还有一些,我要说的是,我们的珍贵木材都不要往外卖了。我们都留着,给我们自己的匠人加工。要知道,卖出去木材的利润,跟卖出去珍贵木料做成的家具相比,相差太大了。不只是我们的珍贵木料不能卖了,我们还要想着法子,往其他四个城市去收购。要知道,这些珍贵的木料,用一点就少一些,这些木材都是千百年才长成的,一旦砍了,哪里还有千百年的时间,等待他们的成长啊?”
  秋碧想想也是,就说:“这样就好办了。我们可以对商队说,我们收购其他三个城市的木料,这样商队有利润一定愿意跑。单边跑的话,赚钱不多,可是,要是把我们的出产再卖出去的,他们一定愿意。这样我们的出产不是就能销售到那三个城市里了吗?”
  陈文蕙笑了说:“是啊。除了往外卖之外。我们还要扩大内需。要知道,我们现在就已经有了好几万的人口了。要是我们能把我们这几万人都变富裕的话,那他们的购买能力是超强的。这就叫做藏富于民了。”
  秋碧一想也是,笑着说:“以前,我们虽然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因为我们大量的贷款给我们的工匠,百姓,所以,他们有了钱买地,有了钱雇佣倭奴,有了钱开荒,开荒砍下来的树又拿去卖掉,这样又有了钱,就可以买我们盖好的宅子,买我们更多的地,再去开荒。还有。他们买了房子之后,因为要搬过去住,所以,要买家具,要买日用品,这样我们的瓷器,陶器,价格便宜的,普通木料做成的家具,销量十分的快,这是不是就是扩大内需了。”
  陈文蕙拍手说:“行了,这个就是扩大内需了。以后,你们在这几个方向研究一下,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