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蕙质春兰-第5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丫急甘崭睿豢樽急杆λ耄豢榛乖诓逖怼U庑┕僭泵翘疚壑梗焙裟涎笳媸歉鲋至甘车暮玫胤剑性傩沼懈A耍挥迷侔ざ隽恕3⒁睬崴闪耍挥妹磕甓嘉甘撤赋盍恕�
  同仁城的粮食产量巨大,不但每年供应大楚很多粮食,他们还鼓励百姓大量的养殖牲畜和家禽,因为有足够的粮食喂养它们。再加上他们同仁城靠着大海,盐很便宜,产量也很大,所以,用盐腌制的各种肉食也成为他们同大楚交易的一种重要商品。
  除了这些,就是发达的酿酒,做醋,酿制酱油等产业,反正都是围绕着粮食加工行业的。所以,这里的大楚商人也很多。
  不过,这里的百姓虽然安居乐业,没有挨饿的,穿着也不错,城市的建筑也很整齐美观,百姓大多有漂亮的房子住。但是这里的房子大多朴实一些,没有庆春城的那么美丽奢华。而且大家都觉得这个城市虽然不错,但是还是没有庆春城那么充满勃勃的生气。
  柳敬原私下问陈文蕙:“你觉得这个同仁城怎么样?你可是南洋总管,我怎么觉得你是放任同仁城发展成这样的呢?”
  陈文蕙偷偷的笑了,那个笑容,让柳敬原觉得自己的猜测是对的。陈文蕙说:“我哪里有放任同仁城这样发展,我是完全尊重皇上的意见,把同仁城引导成为这样的。其实,按照皇上最初的意思就是让同仁城成为大楚的粮仓。可是,我实在是看不下去同仁城那缓慢的利益回收。缓慢的建城速度。再加上田家表哥,还有我堂哥他们还算是对我比较亲近,我就勉为其难的指点了他们一番。比如说,你看到的同仁城的百姓养牲畜就是我提醒田家表哥办的。”
  柳敬原说:“我明白了,那这些酿酒等产业也是你给出的主意吧?现在同仁城的酿酒作坊有很多,各种不同的口味,听说,很多是你们庆春城的专利卖过来的,你赚了不少吧?”
  陈文蕙说:“柳哥哥,你也不是外人,我就跟你说了吧。同仁城的专利很多是我们庆春城卖过来的。更重要的是,同仁城的宅子都是我们庆春城的建筑工程队建设的。现在他们的百姓能住上这么美丽的房子,一来是我们建设的,二来是我们南洋银行给他们提供的贷款,这样他们才能买得起。”
  说完,详细的跟柳敬原讲解了什么是住房贷款。柳敬原听了之后半天没有回过神来,说:“你这一招可是真狠啊。这么一来,同仁城百姓们今后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不是都等于在给你们庆春城打工?确切的说是给你们南洋银行打工?给你陈文蕙打工?怪不得你这么快就能有能力建设新城。”
  陈文蕙说:“建设新城最缺的就是钱,粮食,人。现在钱是不缺。人也不缺了,大楚送来这么多灾民,足够我带着去建设新城的了。缺的就是粮食了。以前,我们庆春城建设的时候,都是从夷洲岛买粮食,虽然比从大楚运粮食要好一些,运费还是很贵的。现在不同了,现在我们可以就近从同仁城运粮食了。有了同仁城这个大粮食仓库,我们还建不了新城吗?”
  柳敬原看着文蕙的笑脸,突然觉得田经业很可怜。
  PS:感谢紫藤妞妞,雾里看花2009的粉红票。

  第一百一十章     新春

  陈远恒一行人,在南洋盘恒到了正月快要过完了,才开始往大楚回。等到回到大楚已经是二月份了。因为这一趟是办公事,所以,先要进宫面见皇上。陈远恒进了大殿,不出意外的已经看到太子稳稳的坐在那里。
  皇帝先是慰问了一下陈远恒,然后和陈远恒聊了一会儿南洋的事情,就赏赐了陈远恒有些御酒之类的东西,陈远恒谢恩,出门了。
  回到家里,陈远恒一进上房的院子,白氏就已经接了出来,看到陈远恒微微的笑着,白氏的心也放下了,和陈远恒一起进了屋子,白氏亲自帮陈远恒换下来官服。
  陈远恒一切收拾妥当,和白氏坐下来,喝茶,白氏示意身边的人都退下。
  白氏问:“老爷,今天面圣怎么样?”
  陈远恒微微笑着说:“太子也在,皇上好好的夸赞了俊儿,麟儿,蕙儿一番。还赏赐了许多的东西。我趁机说出来,三个孩子都给皇上,皇后,太子,太子妃,丽川公主,汇川公主,石贵妃带了礼物。皇上很高兴,还说,他们在海外辛苦了,还要给宫里准备礼物,真是有心了。”
  白氏问:“那老爷有没有趁机跟皇上说,蕙儿他们说的,请求再多派些百姓过去的事情?”
  陈远恒说:“这个我当然说了,而且,蕙儿他们都上了奏折,田经业等人也上了奏折。还有,我还和皇上说了百姓们在南洋四城过的很好。很多百姓富裕起来了,办了很多的工坊,开垦了大量的田地,果园,但是都苦于人手不足。这些百姓都纷纷叫大楚的穷亲戚们过去南洋那边,可能第三次迁徙潮要到来了,请朝廷,特别是江南和京畿一带,第一次迁徙的西北那三个县的官员多注意一下。”
  白氏点点头说:“是了,这个事情还是早点过明路的好。省的事到临头。那些御史们闲着没事又闲磕牙。”
  陈远恒说:“可不是,皇上听了之后说,这迁徙潮是好事,地方官员应该给予帮助。上两次的迁徙潮就给大楚带来了好处。第一次是把京城那些工匠们都给带走很多。这样使得内务府和工部管理工匠更加得心应手。外地的那些技艺好的工匠能进京来。现在内务府出品的东西明显比以前好了很多。可见这是引用活水的好处了。第二次迁徙潮,使得京畿一带还有西北那三个县的穷苦百姓走了许多,京畿一带的土地价格都降低了一些。本来。京畿一带土地价格过高,一直是历代皇帝头疼的事情,没有想到现在意外的就降低了。这个时候太子也插嘴说了一下,说,第二次迁徙潮的时候,很多南洋一带的百姓赚了钱,给还留在大楚的亲戚汇来,虽然这些钱很少,每家有的二两银子,或者是五两银子,十两银子,可是积少成多,搁不住人数多,据有些地方官统计,光是京畿一带的汇款就多达十来万两银子,这十来万两银子可是都花在大楚。使得京畿一带的经济都活跃了不少,商业税也多了一些。皇上很高兴,再次夸奖南洋一带建城的好处。还说要将来他们回到京城一定要嘉奖一番。”
  白氏问:“那皇上的意思是将来要让他们回来了?”
  陈远恒说:“回来干嘛?要是文蕙还是要回来的。毕竟,她年龄这么小,明年又要及笄了,怎么都在京城举行仪式。还有,也要说亲事了。怎么好老是在南洋带着啊。你这一次也看到了,她的城市建设的最好,就是她走了个几年,也应该不影响,那些城市的衙门官员们各司其职,井井有条,她只要总览一下就行了。再说了,不是还有她培养的那些人在吗?倒是文俊和文麟不必回来了。回来干嘛?回来了只是个普通的朝廷官员或者就是个世家子弟,可是在南洋,我们的儿子就像是土皇帝一样,多么好。倒是经业他们一定是要回来的。他们的根还是在大楚的。”
  白氏点点头说:“可不是,经业他们的家都在大楚。前儿,我还听三姐说,长公主很想念经业,长公主的年龄越来越大,这几年身子骨越发的不好了起来,都是靠药养着呢,要是有个好歹,经业不得回来?还有,二姐家里也要嫁女儿了,段怀玉还不回来?真的要把孩子们都给耽搁了吗?”
  陈远恒说:“是啊,二姐和三姐都在皇后面前说,皇后能不给皇上说吗?再加上还有长公主。长公主可是皇上最信赖的人,一母同胞,陪着皇上经历多少风雨,现在长公主年事已高,想念孙子,你说,皇上能不考虑让经业回来吗?到时候,他们回来,我们也可以趁机向皇上提出,也让文蕙回来,文蕙也要及笄,还要说一门亲事,这女孩子成亲不是大事吗?文麟成亲都允许文麟回来了?没有道理不让文蕙回来的。”
  说到这个问题,白氏又有些发愁说:“唉,说到蕙儿的婚事,我就免不了头疼,你说真的要让她嫁到赵家去吗?”
  陈远恒笑着说:“难道现在我们小陈家水涨船高了,你就看不起崇义是个庶子了?”
  白氏白了陈远恒一眼说:“我哪里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现在看起来威风八面的,实际上还不是庶子,庶女出身的?我又怎么会因为崇义是个庶子而不满意呢?我不满意的是忠义公府实在是太混乱了。你哪里知道啊,我日日参加京城贵妇人的茶会,赏花,宴请之类的,经常见到忠义公夫人,还有她的那个三女儿,哎呀,那个叫烦人啊。”
  陈远恒还真的没有理会过这些事情问:“怎么了?”
  白氏说:“那个忠义公夫人看着还好,面子,人情,都很会做。就是有些高傲,为人有些阴刻,是个城府深的人呢。偏偏还很护短,把那个女儿宠的都没有边了。她的那个小女儿,长的还好,到现在都没有定亲,就是因为,京城中差不多的人家都看不上,骄傲,蛮横,一点儿都不像是个大家闺秀,忠义公夫人也有些犯愁,看来,这个小姑子将来会留在家里一段时间。”
  陈远恒笑着说:“不管留多长时间,早晚她都会嫁人的,只要出嫁了,还怕什么?要说着小姑娘,蛮横,骄傲,我们家不就有吗?文锦不是就是这样的,和锦乡侯世子成婚,你不知道吗?三天两头的闹啊。一年中倒是有大半年是在闹别扭,天天往娘家跑。最后还不是不欢而散。可是这合离了,也没有关系啊,二哥现在给她找了个族地的年轻俊彦,还是没有成过亲的呢,现在两个人带着文锦那丰厚的嫁妆,在族地生活的很好。将来忠义公府的三姑娘要是成亲成的好了,那回娘家的次数有限,要是成的不好了,大不了像文锦一样,合离了,忠义公给在西北找一个听话的武将,给一大笔的陪嫁,远嫁西北去,不就好了。”
  白氏笑了说:“你倒是能当忠义公的家啊?人家怎么就舍得让嫡亲的女儿去西北苦寒之地?”
  陈远恒说:“不管是哪里?不管有多么苦寒,只要有钱,有权,一样能过的很好。忠义公别的没有,这权势是不愁的,这财富也是不愁的,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吗?他统领西北军这么多年,立下不世战功,这光是缴获的东西都不知道有多少。蛮族上千年的积累是少的吗?虽然给皇上上缴了一大部分,可是这剩下的一小点也够花用几辈子的了。”
  这一点白氏同意,一个人能积累多少钱?肯定没有一个家族积累的多,一个家族能有一个国家积累的多吗?蛮族也立国上千年了,被打破王庭还能少了缴获东西。更不要说,还有那些蛮族贵族的积累,那些部落的积累了。
  白氏说:“虽然如此,我还是担心,这个忠义公可是后院乱七八糟的,姨娘多的很,听说哪个民族的都有,还有一些是金发碧眼的,你说将来文蕙要是生活在他们哪里可怎么办啊?”
  陈远恒笑着说:“忠义公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花心,常年在外面征战,蛮族的姨娘都弄来好几个,还有那些胡人的姨娘,这还不说,还有一些风尘烟花女子。他还有一个习惯,喜欢送小妾,喜欢的就弄回家封个姨娘。不喜欢了,就送给手下的将领,唉,他那个后院,人来人往,姨娘虽然多,但是真的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