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夫人想到小陈家现在的权势,恨了一恨,说:“小陈家现在可是和以前大不一样,小陈家自立门户了,成为陈家的分支,和京城陈家大宅地位差不多,他的儿子。女儿自然就是陈族的嫡子嫡女。这样的身份,就是配皇子都成,哪里是他忠义公一个庶子能肖想的?”
大管家深以为是。
赵夫人说:“哼,我们不管他,等他碰了壁才知道,在京城生活,特别是在京城的官场上,贵族圈子里,不是在西北战场上打蛮人那么简单的。那个时候,他才能记得我来。”
以前。无数次。忠义公回到京城,都要自作主张,但是每次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忠义公曾经说过,京城的官场比西北的战场还要凶险。还要复杂。那个时候。忠义公才会想到她这个正室夫人的好处。赵夫人在京城这么多年。在贵妇圈子里威望很高,深谙京城官场的事情,贵妇圈子的事情。谁和谁是亲戚。谁和谁关系好,谁和谁有奸情这样的事情都能知道。
赵夫人等着丈夫铩羽而归,向她求助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是她收服丈夫,要忠义公答应她,她处置那些狐狸精的时候。
哪里知道,过了一段时间,一直都傍晚时分,忠义公才回到府里。赵夫人等着看忠义公的笑话,却没有发现忠义公不满的神情,反而神采奕奕,兴高采烈的样子。
赵夫人心里就纳闷了,哪里知道,还没有等赵夫人向忠义公发问,宫里就来了第二道旨意。
这个旨意下来之后,赵夫人心里有喜有忧。喜的是,自己的女儿终于封妃了。这真是不容易啊,这是熬出来的,也是忠义公给女儿带来的荣耀。忧的是,皇帝居然给赵崇义赐婚文蕙郡主。
这么看来,小陈家不但没有给忠义公闭门羹,还同意了这门婚事。要知道,皇宫里面,皇后可是小陈家的后台。是陈远恒的姐姐,陈远恒要是不满意这门婚事,皇后绝对不会和皇帝一起给赵崇义赐婚的。
这个也可以看成皇后娘娘特意给赵崇义的恩宠。赵家的几个儿子,世子是长子。世子夫人韩氏是官宦世家韩家的嫡女,家世好,嫁妆丰厚,长相也算是美丽,能力也很好,在京城的媳妇圈子里算是能干贤惠的了。可是这一切能和小陈家的文蕙郡主比吗?
陈文蕙是郡主,这身份就比韩氏高了不知道多少。这还不说,陈文蕙可是陈家嫡女,和公主都能相比的。陈文蕙早就是大楚闻名的最有钱的未出阁的姑娘家。这将来的嫁妆能少了?以小陈家的豪富,能给唯一的嫡女少了嫁妆,说不定是韩氏嫁妆的几倍都有可能。这还不说,论起来能干来,大楚的女子,哪里能有陈文蕙这样的,小小年纪就是女城主,正一品的职位。南洋总管。这些荣耀,这些头衔,哪一个都能稳稳的压倒韩氏。
一想到自己的嫡长媳被贱人生的庶子娶来的媳妇给压住,这口气,赵夫人一下子就堵在了心口,堵的她心里发慌。
这个时候,她想起来她在西北布置下来的那步棋,前一段时间,她已经得知,那个倒霉的弄雪被抓到了军营里,没有几天,就变成一具尸体被抬了出来。本来,她想以赵崇义的冲动,一定会亲手杀了弄雪的,没有想到这也被丈夫忠义公给破坏了,这个弄雪一定是忠义公的手下杀的,没有达到她的预想效果,不过,只要弄雪死了,就能打击赵崇义,这个事情,没有达到最完美,不过现在也不是计较的时候了。
不过,弄雪既然是忠义公弄死的,那忠义公一定是知道幕后主使是她了。这一点,她并不怕,知道就知道,反正她恨那个贱女人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怕忠义公知道。
想来忠义公不告诉她关于致仕的事情,还有给崇义求亲的时候,就是气她弄了个弄雪破坏赵崇义的婚事吧。这样一想,赵夫人心里又平静了。过去这么多年,她无数次对后院的女人们下手,无数次对赵崇义下手,这都或多或少被忠义公知道,每次知道后,忠义公总是会生她的气,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他也不敢休了她。毕竟,她是给忠义公父母养老送终的人,是给他生下一堆儿女的人,如今她的大儿子要成为新的忠义公,她的女儿,也已经成为了皇妃。这下子,忠义公更不会怎么样她了。
赵夫人想到这里,平静下来,冷冷的问忠义公:“老爷,妾身为了这个家付出多少,老爷想来也都知道。可是,老爷好容易回到京城,致仕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没有和妾身商议?”
忠义公虎着脸说:“这是朝廷的事情,牵涉众多,我也不怕告诉你,我致仕退隐,也是为了孩子们,为了崇礼,这等事情,你一个妇人就不要参与了。”
赵夫人瞬间就明白过来了,忠义公这是要消除皇家的猜忌。虽然她是个女流,但是多年混迹在贵妇圈子里,赵夫人的政治敏感度还是很高的。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道理她还是知道的。她天天看戏,戏文里功高震主的大将们的下场凄惨,她也是知道的。
原来忠义公致仕退隐是为了她的长子,那她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毕竟,皇上的圣旨都下来了,不可能更改了。而且,忠义公致仕带来的好处还是很明显的。赵家可以四代不降等的做忠义公,这是多么好的事情。这么说,下一任的忠义公是她的儿子。再下一任还是忠义公,是她的嫡亲的孙子,这都是她的血脉,她的心头肉,她相当满意。更不要说,还有她的女儿能封妃了。
皇宫的险恶,难道她不知道吗?她女儿赵嫔虽然长相美丽,才艺也好,还是忠义公的嫡女,可是,这些有什么用,皇宫里最不缺的就是美人。美人们的身份高的,不知道有多少,没有看到一起入宫的李家的女儿还在当个可怜的贵人吗?和她的女儿差了不是一点两点。
赵嫔在宫里并没有诞下一男半女,这样很难封妃,没有看到太子刘演的生母到现在也不过是追封个妃的称号吗?可见,这封妃有多么困难。可是现在,因为忠义公致仕的缘故,女儿赵嫔轻易就成了四妃之首德妃。这是多么让她高兴的事情。
这么算起来,丈夫致仕,她反而是最大的受益人。唯一让她不高兴的就是那个贱人生的儿子赵崇义也得到了恩赐,想到了这里,赵夫人冷着脸说:“致仕虽然是大事,但是事关朝堂,也不是我一个女人该过问的。可是,崇义虽然不是我亲生,也喊我一声母亲,我总是他的嫡母,他的婚事,难道我也不该过问?”
这个话问的很对,这件事情上,忠义公确实做的不怎么地道。这么一想,忠义公的脸色放缓了说:“这个是我的不对,也是我心切了。我想着,我致仕了,崇礼在朝廷中就多了很多的敌人,少了帮手。他本来就是个武夫,不惯于应付这些官场上的事情,要是能给他找个强有力的帮手就好了。正好崇义喜欢上了小陈家的姑娘,还得到了小陈家陈远恒夫妻的欢心,是他的造化,也是我们崇礼的好事。将来,要是这门亲事能结成,崇礼在朝堂上就有了大靠山,我们忠义公府才能安稳。”
这下子赵夫人不吭声了,这个问题忠义公答的很好,处处都是为了她的儿子着想,她能说什么?可是,这口气她怎么能咽下去?将来要是陈文蕙真的进门了,还不把忠义公府变成了她的地方,韩氏能压得过她?赵夫人火气又上来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都带上(补17号)
赵夫人恨恨的说:“老爷既然想的这么周到,难道我就是那等不懂事的妇人,会破坏老爷的大事?难道我不是崇礼的亲娘?老爷怎么连和我说一声都不成?”
忠义公说:“这个是我错了,是我疏忽了。”
赵夫人突然觉得,她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本来她准备为了这个收拾一下忠义公的,可是忠义公果断的认错,让她一下子无话可说。
赵夫人更加生气了。但是一时间又觉得无话可说。说什么呢?说自己不想给庶子娶一个比嫡长子媳妇还好的姑娘?说自己妒忌,容不下?说自己不能看着姨娘们过得比她好?
正在赵夫人生气的时候,忠义公又抛出来一个炸弹:“我估摸着明天,崇礼的爵位就能下来,到时候,会有很多宾客来祝贺,我们要大摆筵席,你和韩氏操劳一下。”
这个赵夫人倒是很愿意,毕竟是自己的嫡长子成为忠义公,还有比这个更让人高兴的吗?赵夫人说:“老爷放心,这个我醒的,一定能办的漂漂亮亮。”
忠义公点点头,这样的事情,正是赵夫人的专长,他很放心把这个事情交给赵夫人办理。
忠义公接着说:“我预备大摆筵席三天,三天后,我们就去西郊的庄子上住。崇信也要和我们一起去。你有什么东西,这几天都收拾一下,这个正院就让给崇礼夫妻住吧。”
赵夫人的汗毛一下子都竖了起来,声音都有些失控了:“怎么这么快?不是说。要皇上给我们把西郊的宅子盖好了,我们再搬过去吗?”
忠义公说:“皇上赐给我们的西郊宅子是之前一个王爷的产业,后来给收回来了,废弃多年,皇上要派人去修缮,那个宅子我是知道的,很大,很漂亮,要是真的全部修缮好,怎么都得半年一年的。我们哪里能等的了。我们现在先住到我们自己的农庄上。我已经派人去收拾去了。三天的时间,应该能收拾好,我们就可以先住着。等到皇上御赐的庄子弄好了,我们再换地方。”
赵夫人恨得牙痒痒说:“那我们也有时候要回京城啊。总不能一辈子呆在农庄上啊?过上两年。雨菲也要成亲了。我还有很多事情要料理,这嫁妆可不是农庄上能准备齐全的。还有,崇义不是要定亲了。这是御赐的婚事,有很多繁琐的礼仪,我们哪里能不在场啊?这弟弟妹妹的婚事都交给媳妇,总是不大好吧?还有崇信正是学习的时候,他离开京城,怎么在国子监上学啊?”
忠义公说:“我们并不是一直都呆在乡下,城里也是要回来的,不过是回来的少了,就像你说的,雨菲的婚事要准备,崇义的婚事也要准备,都是非我们不可的。所以,我们不是不在这个府里住了,只是把正院让出来给崇礼夫妻,我们搬到后面,那里本来就是给家里的老人准备的。只是,我的父母去世的早,那里一直都空着。你看谁家的老人不是住在后院的?”
这么一说,赵夫人想想也是,虽然她舍不得这忠义公夫人的头衔,但是,以后就是忠义公太夫人了,也算是不错,想想以前经常去勋贵家,那些太夫人都是住在后院的,地位尊崇,颐养天年,家务事,没有一个操心的,这个都是儿媳妇干的,要不娶了儿媳妇干嘛?人家说,三十年的媳妇熬成婆,现在她才真算是熬出来了。
可是,一想到崇信也跟着去,她又不高兴了,虽然她偏爱小儿子一些,希望能日日见到小儿子,可是小儿子还是应该留在京城才能更有前途一些,跟着她去乡下怎么办?她说:“可是,我们崇信正是读书的时候,去了乡下怎么办啊?老爷总要为了崇信的前途着想吧?眼看着他的哥哥们都各自有前途,他还什么都没有,父亲又已经致仕了,哪里还能帮着他?你偏偏又要去乡下,这怎么对得起崇信。崇信从出生到现在,十几年了,你管教过几回?好容易回来了,不给儿子谋取一个好前途,就自顾自的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