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亏损?”
“你知道你这些研究机构,软硬件加起来,目前的总花费有多少吗?超过20亿!”
“不就是20亿吗,那亏损肯定是不会的。”看着金翎一来就生气,一来就挑刺,冯一平甚至觉得有点小享受。
嗯,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我是受虐狂吗?
“哼,不就是20亿?你看看这个,”金翎丢给他一个文件夹,“刚收到的,蒋教授希望能抽出至少一千万美元的费用,用于在全球搜罗电池研究方面的专家,还说,这是有些人的提议。”
“呵呵,”冯一平不自然的笑了笑,那个有些人,自然指的是自己咯,“我觉得这是值得的,顶级的人才,将来一定会带给我们顶级的回报。”
“有件事我跟你说了吗,微软和谷歌,可以因为一个杰出的研究员不肯离开他的家乡,而花费巨资,在那位研究员的家乡设立一个办事处,为他配备一个几十人的班子。”
“我认为,这才是有远见的吸纳人才的方式。”
“有几家公司的利润,能跟微软和谷歌比?”
“拜托,我们现在在这方面的花费,也不能跟微软和谷歌比好吗?”
冯一平懒洋洋的躺在沙发上,“你别再逼我啊,你再逼我,我就学贝佐斯和马斯克,花钱研发怎么移民火星你信不信?或者是学谷歌他们,同样准备在生命技术方面投入巨资。”
金翎气急,相比冯一平现在设置的这些研究所,那两个方向,才是很有可能在有生之年都看不到成绩的项目。
“那你看看这个,不过是一个团建而已,你在后勤支援方面,除了你的私人飞机,还准备了两架直升飞机,外加50辆车,超过150名工作人员,你这是团建呢,还是准备好好去玩一把?又是显摆你有钱是吗?”
她看着那样躺在沙发上的冯一平,就非常不爽,我这么呕心沥血,千方百计的为你省钱,有错吗?
但冯一平就是能专治她的各种不爽,“不是你也要参加吗?我可不希望你出任何一点问题。”
金翎准备砸过去的文件夹,轻轻的放到了办公桌上,跟着心里又是一恼,为什么我总是吃他这一套?
第六百三十九章 互联网营销
“这么热闹?”冯一平夹着电脑,走进神奇工坊的会议室,身后跟着的,是在公司里一向神情冷峻的金翎。
神奇工坊,是嘉盛在国内所有的公司中,风格最接近硅谷的一家,会议室也一样,取名就不走寻常路,叫“呼啸山庄”。
这个表达的意思,自然和同名小说和电影无关,和爱情以及因为爱情复仇无关,主要表达的意思是这里争论的激烈。
会议室里的布置,自然也和一般那些中规中矩的会议室不一般,整体来说,像是一个带了书架的豪华包厢一样。
有一面整墙都是书架,放的也不全是书,还有影碟,以及一看就是手工出品的各类模型,以及一些看起来很后现代的“作品”,不用说,这些自然是工坊里员工的大作。
只是既然都放在会议室里,这些作品自然也不一般,都是通过一个委员会挑选出来的,每年还会评年度大奖。
会议室的中央,是一大圈摆满了靠垫的沙发,足足能容纳下四五十人。
沙方前面的开口处,放着一摞可以轻松更换和移动的白板,墙上自然少不了大幕布,可以投影,当然,也能用来看电影。
此时这圈沙发上,挤满了人,神奇工坊的自然是主力,还有国内其它公司的主管,包括总部和美国方面的高管,也不知道是在聊什么,反正挺热闹。
冯一平瞅了一眼,果不其然,肖志杰撇下了王昌宁,挤在离方颖芝不远的地方,手舞足蹈的在说着什么。
这家伙,总还是存着些念想。
“先停停啊,我们聊一聊。”冯一平笑着打断大家。
梁永高连忙狗腿的给他把白板推了上来。
“小蔡培养的不错。”冯一平笑着开了句玩笑。
“哪有,是一平你熏陶得好。”小蔡向来不怯场。
总之,就没有当事人梁永高说话的份。
“趁这个机会把大家召集过来,是我有一个想法要跟大家探讨,既然是选在这,自然是跟神奇工坊有关。”
“大家可能都清楚,神奇工坊,是我们集团唯一的一块放养的试验田,这个工作环境,可能国内的好多同事都会很羡慕。”
好几个家伙马上说,“我们也希望改造公司的会议室。”
“呵呵,有机会,”冯一平笑,“但我还没说完呢,这儿让大家羡慕的地方多着呢,比如它的组织结构。”
“这里以前由我直管,后来因为精力的关系,我没有过问太多,但也一直没有派来一个负责人,谁知道各个小组的主管们自己协调着,把工作完成得非常好。”
“到最后我一看,得,那干脆就这样吧,由各主管轮值CEO好咯,大家尝试一下领导一家公司的感觉,公司呢,也省下了一大笔工资费用。”
大家笑,但是对这一条起哄的人反而不多,原因很简单,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是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如果按神奇工坊的模式,他们不是要失业吗?
“所以要努力啊,”冯一平虚点着说,“不然将来你的位置,也会被轮值。”
“没关系,我们有信心做轮值最长的那个CEO,然后会用业绩说话,让轮值CEO推举我们为专职CEO。”美佳的熊玉良说。
他这反应还算不错。
当然,主要是美佳第一家店给他带来的信心。
“当然,神奇工坊有着他的特殊性,这是集团内平均年龄最轻的一个团队,在这里,我们的主力,是近两届的毕业生。”
“大家也都知道,这是一个重设计的公司,大家更知道的是,这是集团内效益最好的一家公司。”
梁永高他们有些得意的挺直了胸膛。
“当然,神奇工坊的成功,其实也证明了另一位优秀的设计师,那就是乔布斯的观点,只要我们设计的产品够优秀,那么,我们就可以无视用户的需求,而主动创造需求。”
“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工坊的一些设计,确实也得到了乔布斯的肯定和认可,他甚至因此改变了对中国设计的看法。”
德鲁克带头鼓起掌来,他们其实最清楚乔布斯的能耐。
“我今天要和大家讨论的,是关于神奇工坊的一些更深入,或者说更长远的想法。”
“结合神奇工坊的特质,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做网络营销的公司,恰好,我们自己的线上平台就将上线,神奇工坊,也在上面有自己的旗舰店,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也就是如何通过网络,来做好营销。”
这个话题,冯一平还没有跟任何人讨论过,包括金翎在内,这样的一个新话题,自然成功的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再没有一个人懒懒的靠在沙发上,一个个的都聚精会神的盯着冯一平。
“结合我们在美国运作NEXTDOOR的成功经验,为了成功运作好神奇工坊,我认为我们第一步应该是做好这个。”
他在白板上写下两个字一个单词,“社区,munity。”
“不过,因为跟NEXTDOOR的性质不同,这个社区,应该依据我们产品的特性成立,我们神奇工坊的产品定位,是那些追求生活品质,喜欢高科技的达人。”
“我们网络营销的第一步,就是通过一些手段,让这其中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些已经使用过我们的产品的目标用户,变成我们的铁杆粉丝,之后,这一部分铁杆粉丝,会向自己的朋友、熟人推荐,那我们的粉丝群,就能像滚雪球一样壮大。”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肖志杰马上就说,“这是培育市场。”
“是,也不全是,”冯一平点点头,“我们目前可以通过博客来作为拓展粉丝的主基地,同时建立我们的论坛,吸引粉丝参与讨论。”
“接下来是第二步,”冯一平又写下两个字一个单词,“内测,Beta。”
“也就是,我们的每一款产品,在设计出工程样机之后,可以提供机会让那些铁杆粉丝体验。”
他看着下面窃窃私语的神奇工坊的几个老人,“对,其实这我们也有做,我们的第一款产品,电动车在量产之前,就让很多校友和兄弟学校的同学体验过,只是之前不够系统。”
“现在我希望能把这一步也系统化,工程机出来之后,让铁粉测试,根据他们反馈的意见,我们能更好的完善我们的产品。”
“同时,我想我要是得到了这样稀缺的机会,免不了会向周围的人炫耀一把,这其实也是在帮我们传播口碑,做免费宣传。”
“这之后是第三步,大规模量产和预售,MassProduction,这方面,我觉得,苹果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
“他们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环节,是产品发布会,邀请我们的粉丝,我们的配套商,以及媒体记者们参加,目的就是把产品发布会的信息传递出去,成为网络话题和大家讨论的焦点……”
“产品发布会之后的社会化营销,我们也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比如可以抽奖,可以制造商品稀缺的认知,激发用户对产品进行下一步传播和逐级分享……”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讨论的内容,我把这称为,互联网营销。”
洋洋洒洒,和大家聊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冯一平在白板上写下这个五个大字。
这自然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小米模式的精髓。
其实,自从他成立神奇工坊之时起,打的就是这个主意,神奇工坊的定义,就是一个互联网品牌,他认为,现在的时机已经足够成熟。
“现在,大家觉得还有什么补充的?”
下面的讨论顿时热烈起来……
第六百四十章 不寻常的开始
有一句很万能的话,叫一起旅行是检验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如果把“一个人”换成“友情”,“爱情”,据说同样很有道理。
既然一起旅行,连友情和爱情这样高端的玩意都能检验,那冯一平认为,让旅行来磨合一个团队,增进大家之间的默契,那真是一点没毛病。
因为和前两者不同,一起旅行的路上,友情可以友尽,爱情,同样可能死得无息无声,但是,公司的团队,可由不得团队里的那些人来决定命运。
知道一个团队的终极结局是注定要纠缠在一起,那这一个团队一起旅行,你只有选择互相磨合,互相适应。
难不成,这么好的工作,你还能辞职不成?
所以这次嘉盛全球高管的第一次团建的第一阶段,冯一平选择了自驾游。
24号中午,在嘉峪关略显简陋的机场外,一个个还在感慨大西北风光的家伙们,拖着行李箱走出机场的时候,懵懵懂懂的就被按出机场的顺序分了组。
四人一组,每组一辆车,从这里开始,就自由活动,也就是你想去哪玩,想去哪住,想去哪吃……都几个人商量着办,前提是,25号下午4点之前,一定得赶到敦煌。
当然,也有一些有安排的,康明斯、德鲁克、迈克、默巴克、伦道夫、哈斯廷、鲁宾这几位,是跟着冯一平一起行动,给他们分配的司机,一个是高志毅,一个是洪浩然。
包卓远、李睿远、高屹铭,这三位香港地区的高管,分配给他们的司机是冯文华,至于海峡对岸的李子雄,被随机分到了其它组。
“这就让我们自己来?”不少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