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说成是一次自我展示更确切,当然,你说得对,还真有些较劲的意思。”
“为什么呢?以前我们收购的那些公司,并没有这样的做法啊?”金翎是真有些看不懂。
“以前收购的那些,也并没有这样经营领域高度重合的,”冯一平说,“但这也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我们定下来的协议,还存在相当变数,比如之前的那些投资商的退出。”
对外说是合并,其实实质就是收购,只是这么说,彼此面子上都好看。
在合并之前,冯一平的要求是,原来阿里的那些投资商,比如软银,这个后来被国人诟病的大家都为它剁手的对象,一定要退出。
对风投来说,这也是常事,除了在IPO时套现,在所投资企业被收购时套现,也是普遍的做法。
但让软银套现,估计会花不少力气。
“我觉得以马总的口才,这个问题绝对不是问题。”金翎说。
“当然我也相信他,”冯一平点点头,“这次之所以这么安排,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老马可能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阿里的团队,是一个很优秀的团队,也是一个很排外的团队。”他说。
说起阿里系的排外,现在也没有人比冯一平更清楚。
当然,说起这事,又要说回被阿里“收购”的雅虎中国。
说起来,在被阿里“收购”之前,雅虎中国还真不是不良资产,客观的说,红衣教主带着自己的一帮兄弟,在雅虎美国没有提供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做得并不差。
在做好门户的同时,雅虎搜索当时超过Google中国排第二,邮箱用户超过网易排第二,即时通讯雅虎通日活用户过千万……
阿里接手之后,老马放言雅虎中国三年上市,随后,废掉了发展很好的一搜,砍掉了盈利的无线和品牌业务,使得那批人都去找原来的老大老周。
但他自己也是想做搜索的,甚至干脆把雅虎传统的门户首页换成搜索框,这引起了杨致远的强烈不满,要求老马必须改回来。
这个改过去再改回来,间隔不过三四个月,然后,不过一年之后,又来了一次改版……
这些折腾来折腾去的动作,只能表明老马对雅虎中国的发展方向摸不准,他在不断试错,这在老马的职业生涯中,是很罕见的一件事。
难道阿里巴巴内没有人能把雅虎做好吗?这个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以阿里团队的能力,以雅虎中国当时的基础和雅虎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不说其它的发展,把它做成一家成功的门户网站,怎么看都不是难事。
但后来的结果呢?
虽然在马云接手之前,雅虎中国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但雅虎中国最终居然沦落到和口碑网合并,沦落到成为一家电商导购网站。
这样的结果,很清楚的能看出,阿里的那些干实事的人,真没有对雅虎中国用心。
为什么会这样?
冯一平分析,真实的原因,多半就是因为阿里巴巴内部的排外情绪所致。
阿里后来的成就,确实是一大批干实事的人干出来的,老马作为顶端的那个务虚型领袖当然也至关重要,但当时让作为精神领袖,和冯一平一样不懂技术的他,亲自去干一种务实的事,还眼睁睁看着他干砸了,身边人为什么不劝阻,不去据理力争?
这肯定与雅虎彼时有响当当的名声,又非阿里巴巴嫡系有很大关系,阿里的团队,排斥这样发展得好,有可能会跟电商并驾齐驱的新版块。
要说现在的嘉盛,在国内的影响力,肯定比雅虎中国还要高,如果两家顺利合并,然后按冯一平和老马的约定,日常运营以阿里团队为主,冯一平就担心,自己的嘉盛商城,会不会被那些家伙刻意的玩残。
冯一平相信,老马本身,自然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说起来,原来的时空里,在那些和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相信老马那时和杨致远,和孙正义,确实也是为了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
因而不管是软银投资阿里,还是雅虎投资阿里,过程都很快。
但是到最后,梦想可能没人提起,温情也不见踪影,只剩下铁马金戈……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合作必须要切实思考的问题。
所以,在合并之前,展示一下力量,秀一秀肌肉,是相当有必要的事。
“我得再给他们提个醒,这次要是输了,哼哼。”金翎哼了两声。
“好了好了,不用再给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当然,意义要分析清楚。”冯一平说。
与此同时,坐在车上的老马也正在打电话,他很简短的通知家里,“竞争开始。”
第七百七十三章 联动
西北某地的小县城。
清晨的街头,异常冷清,只有少数几辆车开着车灯,从路上疾驰而过,几个穿着臃肿,还带着口罩和手套的居民,费力的迎着寒冷刺骨的北风踩着自行车,在路旁、在此时少有人行走的人行道上,慢慢的骑行着。
韩霞有过这样的体会,她也是在那时,第一次感受到连轻柔如风,原来也能有让你难以相信的力量。
尤其是当它和寒冷结合在一起联动的时候,那种沁透你身上厚厚的裤子,棉裤、秋裤,尤其让你的小腿杆,冷到像盛夏的冰棍一样的感受,会让你印象深刻。
韩霞也有成功的经验,在这样的时候,你只有无惧刺骨的寒风,闷头骑得更快一些,身上才会暖和点。
这也让她对爸爸总喜欢说的一些老话,有了些不同的看法。
从她的亲身经历来说,大小时候起,读书不多的老爸,经常用来教育自己的那些老话,很多明显已经老得完全不适应现在的这个时代。
比如说什么朝雾晴,晚雾雨,什么晨不早起误一天,幼不勤学误一生……
尤其是那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韩霞每每想起,就觉得这句话,简直太没道理。
班里家境最好的女同学刘春,高中,尤其是高三时,大家都在三更起五更睡的苦读,唯有她整天还忙着谈恋爱,其结果是,她和很多努力的同学一起——包括韩霞在内,也没能考上大学。
但是,当韩霞她们擦去眼泪,收拾行装外出讨生活的时候,刘春已经穿着时髦的套装,进了县里的电信公司。
高中毕业后一年,刚刚在有佳便利结束实习,正式成为有佳一员的韩霞唯一参加的那次同学聚会,刘春说自己已经成为电信的A类工——那是个什么鬼?坐进了办公室。
但她的另一项待遇,让大家都羡慕——包括那会觉得未来一定很美好的韩霞,她在县城分了一套房子,92平!
他们只能私下里感叹,谁让人家有个好爸呢?刘春他爸,是县工商局局长。
但是,以前在冬天骑车的经历,让韩霞觉得,老爸的有些话,还是有些道理,就是那句“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
越是冷的时候,你越是要多动,快动,这样身上才会暖和起来。
“吭哧。”当年自己高中时县里新换的公交车,抵达了人民路站,韩霞放下羽绒服的帽兜,快走了几步,就到了自己工作的便利店门前。
这是县里地段最好的便利店,位于县城最繁华的地带,隔壁就是建行,刘春上班的电信大楼,也在这条路上,不过比这家店要偏不少。
打开门,打开灯,听着电器通电后的嗡嗡声,看着这整洁而现代的店面,闻着店里特有的香味,脱掉羽绒服外套,穿着白衬衫加马夹的韩霞,心里涌起了一股淡淡的满足和自豪感。
当公司总部启动那项回家乡为便利店拓展市场的计划后,韩霞第一个报名,过去的这一年多的时间,她在这个自己长大的县城里,先后开出三家店,并且已经全部实现盈利。
以此为基础,将来她不论是申请到市一级或者省一级的公司,都很轻松。
她都已经把所有的货架都整理清洁了一遍,几天和她一起值班的男员工赵磊才啃着一个大包子匆匆跑进来,“经理早。”
这是一个今年才19岁多的男孩子,其它方面都挺好,就是贪睡。
……
7点半,便利店正式开门营业,但一直到8点半,店里的生意并不多,其中有两位,一位进来买纸巾,一位进来买口香糖,一问,都是为了坐公交车换零钱,赵磊笑呵呵的按公司的规定,摇头表示不需要额外买那些东西,爽快的直接就给他们换了。
韩霞注意到,这两位在站台等车的时候,再看向这间灯火通明的便利店,眼神要温暖亲切得多。
没得跑,这两位以后要是有需要,怕是宁愿夺走几步路,都会到自家便利店来购物。
她很羡慕提出这一合理化建议的同事,听说因为这个建议,那位除了现金奖励,还因为这一建议连带的良好后果,被评上了年度最佳员工。
而年度最佳员工,又意味着更多的奖励,和更多的上升通道。
8点半后,店里明显热闹起来,好多大爷大妈,好多家庭主妇,都涌了进来,孩子送上学了,菜也买了,家里都已经收拾妥当,正好是来便利店的时候。
韩霞笑着迎上去,亲热的招呼,“早啊婶。”
这也是她在公司培训的时候学到,并且经过工作检验过的一条成功经验,对那些经常来店里的中老年人,要亲热,他们喜欢这样的服务。
但是对那些年轻的顾客,哪怕是经常来,也不要太热情,因为那样很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拘束。
“早小霞,”这位大婶对韩霞也很熟悉,不过,她今天却不是来买东西的,拿着一份宣传彩页问韩霞,“下个月,这油这么便宜?还有这米,我听隔壁老王说,还有那些牌子挺响的电脑、彩电,也会比平常便宜上好几百快,这单子上怎么没有说?”
“婶,下个月我们的嘉盛商城上线后的联动促销期间,这油、米,确实很实惠,不过,我也不建议你一次买太多,你看,这些商品,我们一年有好多次促销呢。”
“在嘉盛商城里,我们有一个嘉盛超市,那里面的商品,比我们便利店里陈列的要多得多,质量都有保证,优惠力度也很大,我建议你多看一看,我们店里有的,你就到我们店里买,我们店里没有的,你就直接在网上下单,到时直接送您家里去。”
“还有你说的那些电器,我们的网上到时也有的,都是厂家直接开的店,到时买确实挺划算,不但厂家有让利,我们集团也补贴了不少,你看这份。”韩霞拿给她另一份宣传彩页。
这些天,她们回答了不少类似的问题,早就驾轻就熟。
“要上网啊,家里电脑倒是有,就是没连上网,担心影响孙子学习。”
“没关系,你把这些带回家,让你子女在单位看看就知道,以后要是家里也装了宽带,你也可以在我们的网上买东西,划算,还方便。”
“这样啊,我看现在就去电信看看,看他们装宽带是个什么章程,要是这省下来的钱,就能装上,那不正好?”大婶,其实是大妈,拿着那两份彩页,急匆匆的走了。
得益于嘉盛一直以来正面的形象,得益于嘉盛旗下有佳便利店这样的公司,这么些年在社区里的成功耕耘,这位其实对网络知之甚少的西北大妈,并不觉得在嘉盛的网上买东西,还是电脑、彩电那样的大件,会不踏实。
收银台后的赵磊,此时一边帮一位看起来在公司上班的年轻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