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家加起来就是十二瓶酒,当然没有买那么多。因为他送出去多少瓶,照样会回来多少瓶。比如他去冯卫东家拜年,带两瓶酒,一会冯宏兵也会带着两瓶就来他家拜年,人情往来就是这样。
  这个时候家家的人都多,主要都是那些小拜年客一拨接一拨的,他也就每家坐一会,说会话,然后放下礼物就走。当然不会让他空手走,每家都要给包烟,抓些东西塞给他,于是等他回到家时,装酒的袋子里塞的满满的,口袋里也满满的。
  梅秋萍笑,“看来出去一趟不错嘛,拿这么多东西回来,要不要再夺取几家。”
  冯一平也觉得挺有意思,把烟挑出来给冯振昌,口袋里的东西全部掏出来,放到袋子里,给梅秋萍,“刚好,我怕拜年的来的多,买的东西不够。”
  梅秋萍说,“再来十几个都够,买的时候就想到了。”
  冯振昌也笑,“这些都是你拜年拜回来的好东西,还是你自己留着吧。”
  正月初二,是去外婆家拜年的日子。
  冯宏兵外婆家也在下面,比梅家塆更远一些,和他妹妹一起,三个人结伴。
  是他们新年里第一次出远门,两家都放了很长的鞭炮,两家的家长都送到后岗上,再三叮嘱,路上小心,一路顺顺利利的,东西不要摔了。也许重点还是在这后面一句,因为三个人都两手不空,都拿着糖酒和罐头。
  一路上,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都在迎来送往。路上逐渐汇合了其它人,都是去拜年的。路上也碰到上去拜年的亲戚,冯一平就碰到大姨二姨家的老表们上来拜年,一个表姐说,“哎呦一平,你穿这身还真好看。”
  表哥们则是感觉,虽然就短短一年的时间,原本那个很腼腆,有些害羞,不太爱讲话的表弟大方了许多,话也多了起来。
  紧赶慢赶的,9点多到了外公家,好些人不在家。小舅不在,外婆娘家还有一个弟弟健在,四兄弟里还没成家的小舅每年去拜年。表弟妹们也都不在,全都去了各自外婆家,二舅和三舅妈也不在,他们和孩子们一起去的。
  外公准备好了糖和酒,大舅带着冯一平去塆里的堂舅家拜年,说实话,这些堂舅,基本没什么来往,谁是谁,冯一平都分不清楚,二十来户人家,他拜年拜了一半,都是进门叫一声舅,问声过年好,喝杯糖水,舅舅们问几句家里的情况,关心下他的学习,放下礼物就去下一家,最后,赶在中午前,到了王昌宁家。
  王昌宁也去外婆家了,他姐姐在家,还是印象当中的那么朴素实在。家里还有其它客人也在,冯一平都不太认识,也到了饭点,冯一平被强留着吃中午饭。
  菜都没吃几口,就有王昌宁的叔伯家来请,看到冯一平,“哦,这是建中叔的外孙,昌宁的同学是吧,听说成绩很好的,那就一起去我家坐坐吧,让我们也沾沾你的才气。”
  这话太过誉了,让冯一平有些无地自容的赶脚。
  冯一平于是跟着一大群人去另外一家做客,照样没吃一会,又有下一家过来叫,如果不是后来梅建中来叫,冯一平这餐中饭不知道要吃几家。
  反正外公来叫的时候,他已经吃到第四家。
  回到外公家,照样吃不安稳,不断有舅舅家来请,梅建中都挡了回去,说冯一平在隔壁王家湾已经吃过。
  外公家也一样,也要招待客人的,大舅一家一家去请人过来吃饭,冯一平索性跑到三舅家。
  三舅妈带着三个孩子回娘家,就三舅一个人在,客人没有外公家多,冯一平就一个人窝在房里看重播的春晚。
  92年的春晚,整个演播厅都不大,舞台当然也大不了。装饰也非常简陋,就是一些彩纸,一些假花,还有三个大红灯笼。
  单论硬件,好像连后来一些乡镇企业办的晚会都比不上。
  但是软件那是相当不错。
  三个主持人出来,倪萍和赵忠祥冯一平当然认识。第三个长头发的姑娘,他看了半天,才觉得这难道是杨澜?后来一看,还真是杨澜,居然那么青涩,那么嫩。
  赵忠祥还好,好像和二十年后差不多,是他现在就显老,还是后来装嫩,这个问题无关紧要。
  倪萍也不错,眼角看不到鱼尾纹,满面的红光也很自然,不是化妆化出来的效果,应该正处在女性魅力的巅峰时期。
  反正也没事,冯一平就决定做个安静的美少年,他呆在那,一直到看到天黑,才把重播看完。
  客观的说,除了两位老前辈一如既往的煽情,还有些雷人的妆扮,有时候让冯一平看不下去之外,大体上还很不错。
  他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杨丽萍这个时候就上了春晚,很青春自然,也很圆润,纯原生态的。完全不像后来,去昆明时,在街头的户外广告上看到的那样,让人不敢直视。后来,她下巴突然长的那么尖,尖到绝对能成为凶器,指甲也长那么长,比老佛爷的还长,甚至长的都打卷,让人有些恶心。
  李谷一、彭丽媛、毛阿敏、韩红,这些女歌唱家当然少不了。
  李谷一还是很重要,开头出来是她,结尾又是她。
  董文华此时也还是人民艺术家,唱了一首《欢乐今宵》。
  杨钰莹现在很红的,一曲《风含情水含笑》的甜歌,唱遍全国,但是今年没上春晚。
  毛宁也不像后来那样声名狼藉,和陈红等人唱了首《欢乐进万家》,但歌不太好听。
  冯一平惊讶的是,香港的女演员胡慧中居然也唱歌,穿的那条裙子,化的那个妆,还有那个舞步,真的也让人难以直视,不过《城市行囊》这首歌,还唱的不错。
  姜昆唐杰忠,冯巩牛群等人的相声,只能说是还可以,当时听了会发笑,但事后给人留不下太深的印象。冯巩这个时候,也没有那句“想死你们啦!”的口头禅。
  倒是好几个小品都不错,比较经典,二十多年后还看得到。
  赵丽蓉和巩汉林的《妈妈的今天》,赵丽蓉老师对探戈的定义很有民族特色,作品也很贴近生活,不是为了笑果而生搬硬造。赵老师演绎这样的角色,那绝对是羚羊挂角,浑然天成,你就看不出一丝表演的痕迹。巩汉林这朵绿叶也不错,但是,后来没有了赵老师这颗大树,他这朵绿叶就泯然众矣,再没有什么出彩的作品。
  朱时茂和陈佩斯这个时候也没有和央视闹别扭,合作了一个《姐夫和小舅子》,他们的配合真的是天衣无缝,两个人搭档,有点珠联璧合的意思。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小品界第一人的名头,肯定到不了赵本山大叔的头上。
  赵本山和黄晓娟的《我想有个家》,也很不错,不像前面两个,这个小品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稍微远点,但笑点也很多。赵大叔这个时候也算正值壮年,猪腰子脸上,油光满面的。黄晓娟这个时候也还年轻,至少演个姑娘,还不至于让人反胃。
  她后来好像和潘长江合作过几个作品,几十岁的人了,还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装个姑娘家家的,咦,让我到一边吐吐去。
  哦,潘长江也在,演了一个小品,《草台班子》,那个女演员不认识,另一个男演员,好像是后来广东台自制节目,《外来媳妇本地郎》里的二哥,也帮“旺旺”做过广告的那位演员。
  最让冯一平觉得不能相信和不可思议的是,春晚这样的舞台上,居然还能人不到现场,放录像的!
  像毛阿敏就和刘德华、张雨生,隔空对唱《心中常驻芳华》,这首歌也一般般,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只毛阿敏在现场,其它的两个,都是荧幕上放的录像!
  还有《新年快乐》那首歌,是一大帮少男少女演唱的,冯一平只认出小虎队来,还有一个女孩子不太确定,似乎是他很喜欢的,天增岁月,她好像就不增寿的徐若瑄。但最不可思议的就是,这首歌就全部是录像,一个人也没到场!这样也可以?!
  这可是春晚啊,有多少人烧香磕头,找人托关系,挤破了脑袋想钻进来,亮个相,留个镜头的,他们居然牛叉到人都不到,只放录像的!
  实在太不可想象!
  要知道,这个时候因为电视节目少,网络神马的,更是遥不可及。
  去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才开发出来世界上第一个链接互联网的友好接口,要成为全局性的网络,还有好些年的路要走。其它卫视,这个时候也没有自办晚会,来和央视抢生意,所以现在春晚的影响力,可不是后来能比的。
  冯一平后来想,应该不是这些明星牛叉,可能是因为我们内地这个时候经济不发达,明星们在内地市场吸金的机会少,所以他们不重视,所以人都懒得到现场。
  总的来说,今年的春晚,应该是在水平线以上的。比后来有几年用华丽的舞台、超大的屏幕、炫目的灯光、扎堆的大腕、奢侈的服装,堆砌出来的春晚,要好看的多。
  晚上的一餐饭也一样,前后匆匆的在三户人家吃饭,最后在外公家还吃了小半碗汤泡饭。


第四十章 拜年二
  初三的时候,去外婆家拜年的都回到了家,一共八个小孩子聚集在外公家里,家里顿时热闹起来。
  小舅也从舅舅家回来,满身的酒气,从床下的包里掏出一本《汉语成语大词典》和一个小盒子。
  冯一平接过来一看,这本词典整整三十五块,小盒子装的是支英雄钢笔,多少钱不知道,但肯定也不便宜。小舅之前是没给他压岁钱,好嘛,这一次就全补回来了。
  冯一平也不客气,买了就收下,“小舅,你花这么多钱,不怕未来的小舅妈生气?”
  梅义良甩一甩手,大声说,“怎么可能呢?”
  一会补充道,“我和她一起去买的,想着你好好读书,多写些好文章出来。”
  “呵呵,怪不得呢,听说小舅妈家是开家具厂的?”
  “小声点,什么小舅妈。”梅义良怕梅建中听到,那必然会追问个不停。
  “说不上开厂,她爸爸是原来市家具厂的老师傅,退休后在街道租了个地方,开了个作坊,总共也没几个人。”
  “哦。”冯一平心里有点底,这个时候有这个勇气的国企老职工,肯定是有些想法的,倒不一定会拘泥于家境户口之类的问题,那至少,小舅的未来老丈人那一关,不会太难过。
  “那现在厂里主要都做什么呢?”冯一平问。
  “什么都做呗,师傅的手艺好,活好,做的都是老客和他们介绍来的新客户,他们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梅义良说。
  “生意怎么样?”
  “还可以吧,反正事是天天都有得做,和那些大厂的式样差不多,用料也一样,我们的东西质量好,价格也便宜,熟客介绍来买的人还是不少。”
  冯一平明白了,可能是出于规模或者人手的问题,家具厂其实是按订单生产,谈不上什么销售,估计也没怎么开拓业务。说白了,就和村里的木匠一样,区别就是村里的木匠只赚工钱,做家具的材料都是主家出,家具厂是包工包料而已。
  他的核心竞争优势,应该就是小舅师傅过硬的水平,和实惠的价格,以及相当于定做的模式。
  这个时候,买家电,大家都想买进口的,比如特别是日本的一些品牌。
  但家具这一行,市场上并没有响当当的知名品牌,买的人除了在市场上货比三家之外,更相信亲戚朋友的口碑。所以小舅师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