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来的太冒昧,你刚回来,肯定事多,我就不打扰,过两天,我请你吃饭,还请一定赏光。”马继伟笑着说。
“他爸爸快退了。”朝车挥着手,梅义良说。
“哦,难怪呢,姿态这么低,不过,我觉得他有前途。”
……
另外一边的会客厅里,肖志杰在徐斌走之前问了一句,“徐总,一平他现在见的是什么人?”
“是滨江区的区长,不好意思,我现在也得过去。”
“没事徐总,你去忙吧,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们自己可以照顾自己。”黄静萍说。
他一走,肖志杰这个官迷又问了起来,“滨江区的区长,是什么级别?”
“副厅级。”郑佳怡说。
“啊,一平现在接触的,都是这种级别的干部啊。”
“你也努力吧,争取以后也当区长市长,那我们不也是和大干部打交道吗?”说这话的,当然是仗着童言可以无忌的黄沁萍。
“谁当市长呢。”冯一平笑着推开门走进来。
“一平哥,可以吃饭了吧,我肚子都饿死了。”黄沁萍跑过去,毫不见外的摇着冯一平的胳膊。
“我们的小魔女饿了,走,这就去吃饭。”
“我们就不去了,你们好好吃,地方订好了,司机都知道。”酒店门口,梅义良对站在车边的冯一平说。
这时,又有一对姐弟顺着车道走过来,女孩子看着车边的人,叫了一声,“一平?”
冯一平看了一愣,“你们怎么在这?”
第三章 交错
来的人,是张彦和弟弟张弘。
“我爸这些天一直在这,你是今天刚回来的?”张彦牵着弟弟的手走了过来,张弘看着这边的车和人,还有些不好意思,一直躲在姐姐身后。
“梅叔叔好!”
“哦对,你们认识,”梅义良笑着说,“刚好,你们也没吃饭吧,一起去,年轻人在一起说得来。”
黄静萍笑着走过来,亲热的拉着张彦的手,“好久不见,走,去我们那辆车,刚好说说话。”
“姐。”张弘轻轻的叫了一声,有点不敢松开张彦的手。
冯一平牵起他的手,“还记得我吗?我们上这辆车,你姐姐她们那辆上,都是女孩子。”
这下梅义良有点看不懂,外甥对张栋梁一家好像特别关心和关注不说,静萍是怎么认识张彦的?
“小弟弟,叫什么,上几年级了?”肖志杰笑眯眯问。
他们刚才看着冯一平和这陌生姐弟俩好像挺熟的样子,有点搞不清楚状况,没下车添乱。
张弘低着头,绞着手,缩在冯一平旁边,不说话。
“说家乡话,他听得懂,他就是我们隔壁县的。”冯一平说。
“别紧张,这两位都是我的好朋友。”他拍了拍张弘的肩膀。
“恩。”张弘总算吱了一声,但还是不回答肖志杰的问题。
“他叫张弘,今年上初二,爸爸是装饰公司工程部的项目主管。”冯一平只好替他答了。
这家伙后来也一样,在陌生人面前,就像个闷嘴葫芦,不大说话,但偏偏又是个犟脾气。
这样的场合,张彦应对起来就自如得多,在黄静萍的介绍下,跟郑佳怡和黄沁萍打了招呼,“你们这是刚回来?”
“对,刚刚到的,过几天一平他家要搬到新房子里去,不能耽误了日子。”
“对,这是大事,他不能缺席。”张彦也知道盖新房子,对农村人家的意义。
黄沁萍像条猎犬似的,鼻子特别灵,当然,也许是对一切靠近姐姐男朋友身边的女性,她都保持高度不信任和警惕,不客气的插了一句,“你是怎么和一平哥认识的?”
“我爸就在装饰公司,当初还是一平和梅叔叔到我们县里把他找来的呢。”张彦笑着说。
“我是问你们怎么认识的?”黄沁萍还紧追不放。
“他们送我爸回家的时候。”
“黄沁萍!”黄静萍在妹妹头上打了一下。
黄沁萍这下收声了,她很清楚,姐姐连名带姓的叫她的时候,是真生气,可是,我这是为你好好不好?她摸着脑袋,有些委屈的看着姐姐。
姐姐却不理她,笑着和张彦她们说话。
见了张彦,郑佳怡有一种终于见到了亲人的感觉,过去的这一个月,她可被黄沁萍折腾的够呛,当下也出手帮张彦一把,“一平家的房子,现在才建好?那以前住的是什么,土砖屋吗?”
“对呀,他家以前是土砖屋,我家现在还是,张彦,你家呢?”
“我家也是。”
郑佳怡真的有点不理解,“你们几家,按理说条件都不错吧,特别是一平家,到处都买了房子,怎么家里新房才刚盖起来?”
黄静萍听了就笑,“呵呵,所以说你大小姐不知道农村的难处,一平高二的时候,也就是前年冬月,他们村才通了公路,路没通的时候,楼房怎么盖?十几里的山路,水泥、砖、钢筋,怎么搬进去?另外建房子不像买房子,就从准备材料到打地基,最后盖好装修好,不要一年,至少也要大半年,花钱不说,还费时费力的,同时田地还要照种,牲畜还要照养,所以这对农村人家来说,真是大事。其它的不说,据我观察,没有一家人盖完房子,大家不瘦一圈的。”
这差不多一个月相处下来,黄静萍了解郑佳怡的脾气,不是个能不能开玩笑的人。
“哦对,确实是,我想起来了,好像他们村修那条路的钱,还是一平他们公司先垫资。”郑佳怡有些尴尬。
她本来是想给有些同病相怜的张彦解围,没想到因为不了解乡下的情况,问了个蠢问题,挺不好意思。
“我家离县城近,路是早通了,不过以前存了好多年的钱,但建新房的钱不够,这两年有了点钱,但听了一平的,在省城买了套房子,家里的老房子,依然是没钱改建。”张彦说。
她这一说,也算是缓解了郑佳怡的尴尬。
“对对,我也听说他一直在鼓吹这个。”郑佳怡说。
……
梅义良订的地方,是一家土菜馆,地道的家乡风味,对他们几个在首都玩了个把月,遍尝各种风味的人来说,真的很对胃口。
男的一拨,女的一拨,一气都点了不少菜,末了,冯一平问服务员,“卤菜有吗?猪耳朵。”
“刚好有。”
“那也来一份,”冯一平拍了拍旁边依然低着头,拘谨得很的张弘,“你爱吃的,对吧。”
他清楚的记得这个小舅子,就好这一口。
黄沁萍见了又有意见,“一平哥,你还不知道我最爱吃什么呢。”
“以前你喜欢吃鸡腿,现在你喜欢吃大虾,放心,都有点。”以前不知道,现在这么会不知道?
黄沁萍其实想说的是,冯一平不能对其它姐姐的弟弟这么关心,但是看自家姐姐和张彦现在谈的挺好的,怕惹姐姐生气,眼珠子一转,马上就把注意打到了低着头的张弘身上。
“哎,你叫什么?”
“张弘。”这会大家稍微熟了点,又是同龄的女孩子问起,张弘总算开了金口。
“张弘,你和一平哥见面多吗?”她小声问。
“这是第二次,怎么了?”
“那就好!没什么。”听张弘这么一说,黄沁萍总算放心了一些。
坐冯一平旁边的王昌宁碰了他一下,笑着小声说,“恭喜你,有个这么关心你的小姨子。”
这样的话,他们这一个月里,说了太多遍,冯一平早就习惯了。
“应该恭喜静萍,有一个这么关心紧张她的妹妹,”肖志杰更是眉开眼笑的说,“呵呵,还好秋玲家只有她一个。”
“恩,别忘了我们那不但严厉,而且高要求的张校长。”彼此太熟悉,王昌宁轻轻一句话,就说到了肖志杰的七寸上。
也算是都到了自己地盘,大家都很放松,除了两个还在接受初等教育的,其它人都喝了点小酒。
郑佳怡和大家朝夕相处了个把月,已经是熟人,刚加入这个小圈子的张彦,和同样是读师范的张秋玲,以及同是农村的于莲,都有话说,加上黄静萍对她又很照顾,很快,几个女孩子就打成了一片。
冯一平看着那边经常朝这看上一眼,处的不错黄静萍和张彦,不知怎么有些眼晕。
这是他们三个人,第一次在一起。
一个是曾经的初恋,现在的女朋友,一个是后来的老婆,现在的朋友。
一个是曾经自己青春岁月里,最难以磨灭的回忆,就和童年时那几个粗糙的玩具,弹弓、木头手枪、陀螺等,以及当年那些大人们看起来可笑,但自己喜欢得不得了的游戏,还有后来的学校和同学一样,代表着自己的青春。
一个曾经相濡以沫,无怨无悔的伴着自己从青涩走向成熟,从相识相知到血脉相连,唇齿相依,还共同孕育抚养了一个小家伙,刚在一起四处搬家的酸楚,终于有了个窝的欣喜,在一起时间长了以后的平淡温馨,那十几年,是自己曾经人生的菁华。
过去、将来、现在,在这一刻交错,上辈子,这一世,彼此交融,不知不觉,还没喝几杯酒,冯一平感觉就醉了。
第四章 群贵毕至
这次搬家,虽然意义重大,但是冯振昌早就放出了风声,这一次,不会摆酒,不会请客。
不仅如此,他们还商量过,以后除了女儿出嫁,儿子娶妻这样的大事,其它的事都不会大办。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现在要是他们摆酒席,村里的,肯定一家不落都会来,周边几个村子,现在有惠及到的,一定会来,那些暂时还没惠及到,但是希望将来能惠及到的,也会来,还有镇上的一些人家,以及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亲戚,加起来,没一千吧,至少也得八百。
麻烦不说,还好像有点变相收礼的意思,可他们现在,还真不在乎那点礼金。
然而,现实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搬迁的头一天,冯一平和姐姐一起,带着肖志杰和王昌宁刚到家,冯振昌就接到赵县长本人的电话,县长大人以不容推辞的语气说,他明天会莅临恭贺。
跟着不久,王淦青的电话就打了进来,“冯总,你这可不够意思啊,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跟兄弟说一声,让赵县长又责怪我关心的不够。”
“哪里,这样的小事,真不好麻烦大家,”冯振昌挂了电话,有点想不通,“黄镇长那里,我特意嘱咐过,不让他往外说的啊,他们怎么知道的?”
冯一平也觉得奇怪,赵县长是怎么知道这事的?
不过,现在也没时间琢磨这些事,既然县长和镇长都要来,至少得招待他们吃个中饭,那菜品得张罗好点,得找个好厨师,好烟好酒也少不了。
好酒好菜,比如茅台和海鲜,镇上还真没有,得抓紧从市里或省里带,好在现在橱柜厂每天都有货车在镇里到省城这一路往返,交代一声就行。
但是,有些事,现在就得动起来,比如卫生,其它地方不说,村部和工厂,总得好好打扫一下。
不等他给弟弟打电话,当村长的弟弟就给冯振昌打了过来,而且挺高兴,“县长要来?镇里刚刚通知我,他们会给村里送来一车办公设备。”
因为县长要来,所以连带着村部的硬件都抓紧升级,老实说,这样的因果,冯一平他们也没想到。
借到镇上取置办好的酒菜,顺道把邻居,也就是镇政府里的厨师,冯家升接回家的工夫,冯一平去了黄静萍家一趟。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