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室明眸-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丫鬟们脸上都还怀着意犹未尽。
    钟未央牵恩姐儿走的时候,小家伙还恋恋不舍地回头去看后面。钟未央安慰她:“明天再看。”
    一路走着,六少夫人语气泛酸,评论道:“果然,这男人们看的东西,就是要比咱们平时看到的好看!”
    五少夫人揶揄道:“看来,今天六弟又要闹牙疼了!”又取笑六少夫人是醋坛子。
    六少夫人从钟未央身后绕过去,和五少夫人厮闹去了。
    下午,赵大遣了一个小子来内院里送账本,他自己等在外院里。
    那个送账本的小子十岁,名叫松风,是松月的亲弟。他们一家人都做了钟未央的陪房,从钟未央出嫁后,他们就算是国公府这边的奴仆,和钟家脱离了关系。不过,他们之中的男丁和一部分妇人都只能在外面帮钟未央管陪嫁铺子和田庄,不能进国公府里来当差。
    赵嬷嬷领着松风进来回话,对钟未央道:“这孩子口齿伶俐,赵大怕别人说不清楚,所以派了他来。”
    钟未央坐在堂屋里,身边四个大丫鬟一齐都在。她点点头,先不急不忙地翻看了一下账本,看了最后的总收支情况,然后问道:“为何客栈生意很不景气?是没有客人吗?”
    小厮松风生得唇红齿白,模样像个小姑娘,态度却并不胆怯,他低着头,口齿清晰地答道:“客栈这一个月来,每天都是住满客人的。但是有一半客人赖账,所以只收到了一半的租钱。”
    京城繁华地,来往的人是熙熙攘攘,所以客栈都没有空房。
    一半?钟未央问:“都是些什么人?”
    钟太太把自己的陪嫁铺子全部都给钟未央做了陪嫁,如今,虽然钟未央打理账册,但是钟太太也并未放手,仍旧帮钟未央看顾着那些铺子和伙计,再加上赵大又是信任的人,所以钟未央并不怀疑报账有假。
    松风一直低头,平静地答道:“赖账的都是进京赶考的书生,穷得连衣裳都当了,如今欠了账,掌柜的也不敢赶他们走,怕人走了,以后钱也要不回来了。赵掌柜特意问少夫人,看把这些赖账的人怎么办?”
    自己的客栈里有一半人赖账,听见这事,钟未央真高兴不起来,思索片刻,道:“既然是书生,一定客客气气地待他们,不要赶人,如果他们要离开,也随他们去。等到春闱后,他们之中说不定就有人高中做官的,切不可得罪他们,免得日后有寻仇之事。让赵掌柜再在客栈门口贴一副祝学子们高中的对联。”宁可不赚钱,也不可惹麻烦。做官的人最爱逞官威,读书人其实心胸并不大度,偏偏又格外孤傲,受了屈辱,说不定就记在心里,以后伺机寻仇,绝不能把所有书生都当君子看。
    松风恭谨道:“是,小的记住了。”
    钟未央心里思索,松风确实是可造之材,一边吩咐道:“第二件事就是,今年给铺子里和田庄上伙计们的端午礼,每人都多加五尺细棉布。”
    松风:“是,小的记住了。”
    给了赏钱,又赏了一盘果子,赵嬷嬷便领着松风出去了。
    让丫鬟把账册收进暖阁里的匣子内,钟未央暂时不打算核对账册。因为今天是阴天,不担心太阳晒,她又带着恩姐儿出了门,去找司徒玥音学画。
    傍晚回来时,赵嬷嬷捧着一个匣子来给钟未央看,轻声道:“这些是最时兴的珠花,按照少夫人吩咐的,端午节那天赏给丫鬟们最好了。赵大刚刚送来的。另外,这是少夫人上次吩咐的银镯子,看看这样的行不行?”
    一对这样的珠花市场价四百文,但在钟未央的首饰铺里,成本只要一百五十文,送给丫鬟还是很划得来的,至少比钱更划得来。钟未央一直打理账册,很明白银子的重要,很多东西留着不值钱,但是要紧时候,一定要拿出银子才能办事和买东西,所以她自己需要银子,银子不能乱花。她觉得自己铺子很多,又有田庄,要赏福利,还是东西更好,两相实惠,一个得了好处,一个得了面子,就像做买卖一样,都很划得来。
    钟未央把镯子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下,评价道:“不错,挺精致的。”
    赵嬷嬷心疼地嘀咕道:“在外面买的话,得半两银子一个呢!”她很小心地把镯子收进了匣子里,生怕磕坏了。赵嬷嬷不只是唠叨,她还很节省,跟在钟太太身边的时候,她也见钟太太为银子发过愁。她对待钟太太和钟未央并不像主仆,而是像家人。
    “嬷嬷,等端午节了,你想回家住几天?”钟未央笑道。
    “一晚上就够了,不需要几天。”赵嬷嬷笑得有点不好意思。她家里也有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赵大是她丈夫,夫妻两人相聚的时候一年也没几天,毕竟一个在内院里服侍,另一个在府外面做管事,身上都带着差事,难得聚到一起,有时见个面、说个话,就不错了。
    钟未央:“嬷嬷,给你放三天假吧!”
    赵嬷嬷嘟嘴道:“哪里需要这么久?我还得管着院里的丫鬟呢!”她一直觉得自己在钟未央身边是很重要的,觉得自己肩上担着责任,一定要把丫鬟管好,把钟未央照顾好,这是她的分内事,是她的生活,对这里比对自己家里要亲切得多。
    钟未央伸着指头,坚持道:“一定得三天。”
    赵嬷嬷勉强地点了点头,心里却想好了对策--她自己早点回来就是了。
    晚上,司徒明又很晚都不回来。钟未央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想着赵嬷嬷对自己和母亲钟太太的好,她永远都还不完,想着想着,鼻子里就酸酸的。
    司徒明在深夜一身酒气地进了屋,他没有记住上次挨打的教训,仍旧先来亲钟未央,却没想到钟未央睁着圆滚滚的眸子瞪着他。
    他特意眨一下眼,问:“阿川,你是在等我吗?”他此时心情变得复杂,简直欣喜若狂。
    “我在想赵嬷嬷的事。”钟未央用不咸不淡的语气如实说道,先打破了司徒明的狂想曲,然后催促道:“你去洗干净了再回来!”
    司徒明先倾身下来,亲了钟未央一下,脸上略带失望,然后起身去了浴房。回来时,已经一身清爽,他钻进被子里,把钟未央密密实实的搂着,说道:“赵嬷嬷唠唠叨叨的,哪有一点好?我很烦她,早点把她送走吧!”
    钟未央道:“不用你喜欢,我喜欢就行!赵嬷嬷对我很好。”除了她母亲钟太太以外,赵嬷嬷就是对她最好的人了。说着后面一句话时,她心里不禁触动了伤感。
    “那你喜欢我吗?我是你夫君。”司徒明凑在钟未央耳朵边,声音很轻很轻,心情却是充满了期许。
    钟未央不答话,闭上眼睛准备睡觉。
    喜欢吗?喜欢身边这个纨绔吗?她在心里问着自己。好像不喜欢大过喜欢,但是经过慢慢了解,她发现司徒明身上也有很多让她放心的地方。比如他虽然浑身酒气地在很晚才回来,但是身上从不沾染女人的脂粉味,也从不对府里的丫鬟别有企图,说他断袖,他会生气和不屑;她打他,他不会还手;她生病的时候,他会照顾她。
    司徒明不依不饶地问她:“想好了吗?”等得不耐烦了,就挠她腰间的痒痒。
    钟未央显得很生气,她不喜欢别人挠她痒痒,手对着司徒明的手一顿猛拍,大声道:“有一点!放开!”
    司徒明的眸子微微眯了眯,盯着钟未央,气势凌人道:“凭什么只有一点点?”是凭什么,而不是为什么。他很喜欢她,而她却只有一点点喜欢他而已,凭什么只有一点点?
    “我是个慢性子,可以了吧?”钟未央低声吼道。天色都这么晚了,他还有这么多问题要问她,难道还要不依不饶地继续问下去吗?她明天还要早起,还要去请安!
    等钟未央翻过身,面朝着墙壁,闭上眼睛犯困了。司徒明仍旧用手臂撑着床,半倚着,支着身子,眸子定定地、冷冷地看着钟未央的背,久久的一动也不动,他心里真的很不服气。他的傲气,让他很不满意钟未央的答案,而且很失望。
    两人盖着同一条被子,由于司徒明支着身子,钟未央感觉自己背后吹来冷气,她翻过身,和司徒明对视了片刻,惊讶于司徒明眸子里居然会有受伤的神色,回想刚才的事,她的心情也不怎么好。她坐起来,伸手把司徒明压在枕头上,让他躺下,像摆弄机器人一样,再帮他把被子盖好。司徒明却仍旧睁着眼睛在瞪她,像是不打算睡觉了一样,这下子钟未央也无奈了。她真的是实话实说的,她老老实实地不说假话,倒还招来埋怨了。
    钟未央主动把手放在他的腰上,然后司徒明的冷肃脸色才开始转暖了,仍旧像之前一样,把钟未央抱进怀里,温馨地蹭着她的脸颊。
    终于都可以睡了!大半夜的,真不适合玩斗眼游戏。钟未央闭上眼睛,心情称不上愉快,但也很不容易地轻松了下来。
    他对女子有洁癖,成亲后认定了钟未央,就开始付出真心。
    而钟未央却还在慢慢探究,少了一份果敢。她希望慢慢地把一个人看仔细了,再去信任。
    次日上午,钟未央带着恩姐儿又去欣赏孔雀舞。今天国公夫人没有出席,大少夫人也没有来。来了二少夫人、五少夫人、六少夫人、钟未央和司徒玥音。
    大家不再计较位置的次序,胡乱地坐了,席间谈笑也高声起来,六少夫人仍旧忍不住发了一顿醋意。
    散场的时候,二少夫人突然喊住了钟未央:“九弟妹,咱们走慢一步吧。”
    钟未央从另一侧位置走过来,尊敬地唤了一声:“二嫂。”
    “嗯。”二少夫人淡淡地答应了,脸色十分平静,边走边说道:“上次我写了那些道理给你,你可有恼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希望你能听进去。”口气像是长辈对小辈一样,毕竟她比自己大了十几岁,所以钟未央也没生气。
    钟未央还像平常一样地嘴角弯起,笑道:“我明白二嫂的好意,心里也很感激。”
    二少夫人目光看了钟未央一眼,道:“希望如此。”相比以前二人谈书法的时候,钟未央感觉二少夫人在态度上清冷了许多。她默默地思索,却想不出缘由,只能感叹:女人心,海底针。
    “二嫂觉得今天的舞曲如何?”钟未央引开话题,道。
    “异域风情,开阔眼界。”二少夫人仿佛惜字如金,态度并不热络,脸色仍旧清清冷冷的,明明在夏天里,她却像感叹秋天一般悲凉。
    钟未央感觉出来了,二少夫人可能是有点不喜欢她,心里倒也没有因此而烦恼,就这么一路边走边谈,反正闲聊也不需要富有感情,走到岔路口时,很自然地分作两路了。钟未央在心里提醒自己,既然二少夫人如今不喜她,那么她也应当识时务地少去招惹二少夫人,只维持正常、必要的来往就行。人缘固然重要,但面子更加重要。
    --
    端午节的前一天,大少夫人分派一个叫刘三娘的管事婆子来钟未央这里要一份端午节的送礼名单。钟未央只写下了赵家、钟未亭夫家陶家和钟未舞夫家江家。
    那管事婆子掩嘴笑道:“九少夫人只有三家啊,咱们大少夫人可是要送二十几家呢!呵呵……”状似无意,可是一个能做管事娘子的人真会这么纯真?
    钟未央也不反驳,也不动怒,就静静地用眸子微笑地看着那婆子的脸,眸子干干净净,洞若观火,仿佛能把眼前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