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又看向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厅堂内的总管,对他说道:“将这两人一并带下去。”
虽然长离没有明确的指出是谁,但那总管还是瞬间领会了他的意思,将站在大厅另一旁的丫鬟一并带了下去。
那丫鬟满心的惶恐几乎抑制不住,她刚刚还打算遵从小姐的命令,将何公子带往内外院交界处的一处小院子换衣裳的……
多处置了一个丫鬟?在电光火石之间,何易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看向上首的那人,不着痕迹的深吸了一口气,此行,看起来格外的不顺啊。
而他身旁的祝秋石则是懵懵懂懂的看着这一幕,还打算给那两个被打下去的丫鬟求情,可这时候就看到长离对他们点了点头:“怠慢了客人,是在下招待不周。”
看到那人脸上那一层敷衍的歉色,何易正打算说一声无妨的时候,就听到这人继续说道:“方大,便由你带何公子下去换衣服吧。”
长离一声令下,顿时又一位面容精干的中年男子领着何易去客房换衣服,看着这一身短衫的汉子,何易心中不由得产生一股憋气感。
而在何易走后,坐在厅堂之中的祝秋石就感觉更为的尴尬了,但他随即又想起了眼前这人身上背负的盛名来,在试探了两句之后就开始向长离询问一些诗赋上的东西。
一开始,他是存着考较的心思,想看看这人是否如传说中的那般聪慧颖悟,或者说,才气是否仍在。
不过,在与长离交谈了一会儿之后,他就渐渐地将这种想法抛开,果然是被淳慧大师成为慧极敏极之人,此等学识,堪为天人。
无论是诗文辞赋,还是音律书画,亦或是星象地理,他都对答如流,就连一些奇闻异事他都尽数知晓,更兼之,对方偶然提到的一些观念,都让他有茅塞顿开之感,这让何易心中生出一种高山仰止之感。
虽然,他知晓眼前这人在于他交谈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上心,可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对眼前这人更为的敬佩。
他自己被人称为吴中奇才,可没想到,外出游历没多久,就遇到了比他这个奇才更奇之人。
他的谈兴顿时上来了,恨不得拉着长离谈个三天三夜,而长离却是有些兴致缺缺,他们谈的都是一些较为浅显的东西,这些东西,他见过了太多遍,已经提不起兴致来了。
当然,若非这小子担当的是媒婆的角色,他倒是愿意将话题往更深的层次拓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可现在,他却不愿与这小子多说。
没过多久,何易就换好了衣服出来,而在他身形还没站稳的时候,就听到祝秋石兴奋又傻缺的声音:“子明兄前几日养了个外室,被他家正室带人打上门去,那正室真是凶悍,凶悍啊!”
而在这时,宴客厅的门沿上突然晃过了一抹粉色的流云。
第573章 金堂锦瑟
绣鞋落地时无声无息,就仿若天边飘荡的云彩,众人循声望去,就发现在宴客厅的大门之处,赫然站着一个身着粉色衣裙的女子,这女子容貌妍丽,眉目端雅,正是方琇。
她迎着众人的视线一路往厅堂内走,看上去颇有气势。
之前,在得知兄长在外院会见何易之后,方琇在不满之余,也临时想想出了一个主意,她命人给侍奉宴客厅茶水的丫鬟带话,让那两个丫鬟一个将水泼在何易身上,一个引何易与她相见。
这并不是什么很精妙的手段,但却很管用,只不过,那是发生在长离并不想干涉的时候,现在他想插手了,那方琇就无论如何都不能如愿。
之前他二人在方府之外私会,长离也就随他们去了,但在方府之内就绝对不行,不然,方府之内的人肯定默认长离何易这个妹夫十分的满意,将来何易要借方家的势也会十分的顺手,虽然这点小麻烦他随手就能解决,却不愿意将事情复杂化,徒添烦恼,所以,何易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外院吧。
而方琇自得知事情没有成之后,在暗恼之余,也不想那么轻易的放弃,她想,既然兄长不想让她私下里间何易,那她就光明正大的见。
所以此时,盯着众人探寻的视线,方琇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她背脊挺得笔直,仪态端方,神情温雅,端得是仕女风范,光看她这模样,绝对猜不出她是为了急着见情郎。
她对着长离盈盈一礼,那窈窈的身姿,就仿佛弱不胜风的柳枝,她口中说道:“拜见兄长。”
见她现在端着一副好模样,长离也没有多在意,他随意的点了点头,示意她起身。
按理说,他二人一母同胞,不该如此的生疏,可此刻长离却直接受了方琇的礼,连一点客套的推脱都没有,这无疑让方琇很尴尬。
她脸上有羞恼一闪而过,然后消失不见,她声气温和的道:“听闻兄长有客来访,小妹居于后院中也甚是无聊,便不请来了,还望兄长不要见怪。”
望着厅中丽人进退有度的举止,何易眼中闪过一丝自得,却再没有了以往的惊艳,在见过了琇娘的兄长之后,何易居然觉得恍若天人的方琇居然也不过如此了。
不过,他自己倒是没有意识到,只是在心底的最深处,那一抹对方琇迫切的占有欲稍稍的熄了些许,转化为一种合该如此的情绪。
一开始,何易对方琇的感情除了心慕之外,还有一个不错的男人对一个非常不错的女人的征服欲,这种征服欲来源于方琇的身份以及她的容貌。
原先,就算何易得到了方琇的心,可方琇的身份始终是一柄利剑悬挂在他们头上,那时,何易还没有真正的拥有方琇,他随时都有可能失去,那种患得患失的感觉除了让何易对方琇更为的看重之外,还让他心中的征服欲更为的炽烈。
而在今日,他们两人的婚事将要定下,那股患得患失的感觉消失,征服欲自然也就慢慢的消散,反正这个女人早晚都会属于他,那也无需追的太紧。
现在的他,就如同一只逐渐将猎物吞进肚子里的猫,固然猎物还有一部分没有被他吞下,可那时迟早的事,而这时,他自内心中生出一种餍足感,正是这种感觉让何易对方琇的兴趣减退。
而这时,他又见到了无论是从身份还是从仪态上都胜过方琇的方氏之主,那种能得美人入怀的欣喜之情也随着淡了一层,方琇虽美,却不是最好的……
而这时,方琇两样吸引何易的东西都不再产生作用,这除了让何易对方琇的心淡了一些之外,还让他产生了一种认知,那便是,方琇是美丽,是仪态出众,是风姿不凡,可这些都是应该的,而她也注定属于他。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至于得到的,呵呵……
会产生这种想法,不知是出自男人的劣性根,还是因为何易本性恶劣。
不过,坐在堂上静观事态发展的长离却不慎在意,此人再怎么不好,也是方琇自己选的,那她便得受着!
而在这时,不想在受长离冷眼的方琇转过身来,对着何易与祝秋石行了一礼:“见过两位公子。”
他二人连忙避开了,祝秋石口中甚至说着:“不必客气,不必客气。”
他脸上有红晕升起,看上去格外的羞窘,原来这便是方氏的大小姐,果然气魄非凡,难怪明谦兄对他心慕不已。
问候过祝秋石之后,方琇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何易身上,他二人视线正正的对上,眼中便有波光转动,正和了那句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家无数。
郎有意,妾有心,这一对鸳鸯之间流转着无声的默契,让不怎么知事的祝秋石都恍然了过来。毕竟相互之间都有些感情,出现现在这一幕也不奇怪。
在他们几人打招呼的时候,长离便坐在上首,他之所以会答应见何易之外,除了想要看看能够主导一世风云的人到底有何能耐之外,还想要尽快了解方琇的婚事,既然她如此恨嫁,那便如她所愿,将她早早嫁出去,也让她看看,她选的如意郎君是否能让他如意。
长离右手食指轻轻的磕在茶几之上,不大不小的声响迅速在厅堂里响起,成功的将正在攀谈的几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见那几人泛着疑惑的目光,他清清淡淡的说道:“不知二位今日前来所为何事?”他神情虽然没什么变化,但这几人却能清晰的感觉到他的不耐烦。
此情此景,由不得这几人不严肃起来,何易在与方琇对视了一眼之后,就将视线转到了祝秋石身上,祝秋石被那两人包含期待的视线包围,只能硬着头皮开口。
可在对上长离那冷清的视线之后,他又不知道说什么,厅堂中一时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而在下一瞬,祝秋石就开了口:“闻听贵府大小姐兰心蕙质,秀外慧中,且正值婚配之龄,祝某不才,愿做个媒人,为贵府大小姐提一门亲事,而另一方的人选,正是我这好友,何易和举人。”
第574章 金堂锦瑟
“……何兄现年不过弱冠之龄,却已有举人功名,不日更是即将前往京城参考,以何兄之才华,进士功名必定是手到擒来,届时必能为方小姐争来一幅凤冠霞帔……”
看到长离没有打断他的话,祝秋石所幸源源不断的说起来,从相貌夸到人品,从才华夸到心意,若不是方何两家的门楣差距实在太过大,他都想将何易的家世也夸一遍。
总之,说来说去就是在说何易配的上方琇,希望长离能够应允他二人的婚事。
而就算他说了那么多,长离都是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哪怕祝秋石说的是他妹妹的婚事。
他们两人原本以为,听到有以籍籍无名之人觊觎他的胞妹,就算他没有勃然大怒,也应该没有好脸色才是,哪怕他直接命人将他们二人直接赶过去也好过这样平静以待,至少,他们还有个努力的方向。
可现在,方家主一副冷漠以待的模样,还真让他们又有无从下手之感。纵然是胸有成竹的何易,心中也升起了一股不妙的感觉。
滔滔不绝的赞词在说了一会儿之后就让人有些厌倦,祝秋石在久久没有得到长离的反应之后,也有了一种尴尬的感觉。
在干巴巴的说了一段话之后,他突然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只能开门见山了:“不知,方家主可否应下这门亲事?”
终于进入到了正题,在场的几人顿时精神一震,就连一旁侍立着的仆人们都瞧瞧的竖起了耳朵。
看着众人投来的视线,长离正打算开口,可在这时,方琇突然出声:“兄长,不管你应允与否,我都视何郎为我此生的夫君,若是兄长不应允,我便自此归于庙中,青灯古佛,永不复出,以便全我名节!”
她说这话时,双眼直直的看着长离,眸中有水波荡起,就好像要掀起一股风浪,在这一刻,所有人都能感知到她身上那种决绝的意志。
而在一旁的何易见她说出了这一番话,神情也是一愣,他满是感动的道:“琇娘……”他还真没有想到,这个往日想出总是带着一份骄矜与克制的女子居然能够当众说出这一番话来,这说明她对自己的情谊有多深重。
一个女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非某个男子不嫁,在这个封建的时代,可说是大逆不道,而若是被有心人引导,说女子出生的家族门风不正,说不定这家族的名声都会受影响。
而也幸好这里是在方家,这番话不会传出去,不然,方琇若是嫁不成何易,只怕真要被送到庵里去,孤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