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周围的人指指点点的,议论纷纷,“这妇人怎么这么不讲理。人家走过来好好的就骂人家是讨债鬼,现在就去推个小孩子。现在可真是世风日下啊!”
李家兄弟忙一左一右扶起弟弟,李义河刚开口说道:“大……”一个嫂字还没说出口,就听李小冉哇一声哭出来,指着张氏哭道:“大伯母,你为什么打我小哥哥,过年的时候你就差点把我打死,现在又来打我小哥哥,你是个大坏蛋!”
得,这个看热闹的更是哗然声一片,指着张氏窃窃私语。
有那认识张氏和李义河的,悄声道:“我跟你们说,他们都是三道岭的,那个女人家里的还是个秀才呢,最不是个东西了,成天欺负那一家子。”
另一个道:“可不是咋的,我娘家妹子嫁在二道岗子,他们村都听说了,那个李家老二天天种地打猎供那老大一家读书,还天天吃不饱饭,穿的破衣服,住的草棚子,不都说读书人明理吗,我看明个屁吧!”
“不能吧,看这一家子穿的挺好的,那两个小了还穿长衫呢,像个读书人。”有人提出了异议。
“你们知道啥啊,这个小女娃差点被她那大伯母弄死了,被逼无奈,这一家老小被分家出去了,听说啥也没得着,还是这李家老二的一个异姓兄弟把人接了家去,这才没让一家老少在外面冻死。这也是好人有好报,这李家老二上山采了百年灵芝,卖了银子,这一家老小日子才过起来了。”又有人说道。
“这你又知道了?”有人不服气的问。
“当然了,这事三道岭和二道岗都传遍了,听说是从村长家传出来的,这李家老二是过日了的人,得了银子就赶紧买了地,准备起房子呢,我家一个亲戚在砖窑做工,说他买了得有几万块砖呢!”
李小冉听着这些夸张的议论心里有个小人在仰天大笑,让你们坏,看看,让人鄙视了吧!
李义河顾不上和大嫂讲什么道理,忙一手一个搂着孩子哄道:“思儿冉儿别哭,爹给买好吃的去,咱离这远远的噢。”
张氏气的七窍升天,就要指着两个孩子开骂,李小甜忙过来扯了扯她的衣襟,做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娘,快别说了,弟弟妹妹毕竟还小,不懂得尊敬长辈,娘就忍一忍吧!”
张氏回过味来,眼珠子转了转,拍着大腿嚎上了,“哎哟老娘命苦啊,侄子侄女不孝啊,欺负老娘啊……”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说的就是张氏这种人。
李小甜气的转身回了摊子后,不稀得管她了。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大笑声,“真不要脸啊,怎么会有这种人啊!”
李义河也不说话,一手一个抱着两个孩子就走,李学峰转身冲张氏作了个揖,“大伯母,弟弟妹妹哭的厉害,侄子先行一步。”
张氏有些手足无措,觉得自己好像做错了什么,也没心思理李学峰说了些什么,头也不回的直奔李小甜而去。
李义河他们直走出人群好远,这才放下二人哄道:“不哭了,爹上杂货铺给你们买点心去。”
李学思抹了抹眼泪,又把小脏手往妹妹脸上抹了把,“妹妹不哭,大伯母是坏蛋,咱们以后不理她。”
李小冉重重的点头,心里却在想,这下可成了大花脸了。
李义河领了两个小的先去送两个大的回去,路上李学坚扯着她的手,皱了眉头道:“妹妹,这生意怕是做不长久啊!”
李小冉仰头看他笑道:“二哥放心,若是锦绣坊不让咱们做了,那咱们以后也就不做了,花钱买布头做不划算。嗯,二哥别急,等我回去慢慢想想,咱们还有什么营生可以做的。”
李义河听到兄妹二人的对话,回头告诫二人道:“家里如今不缺银子,赚钱的事就交给爹和娘,以后啊,你们把心思都放到学业上,爹娘就知足了。”
李学坚和李小冉嗯嗯的答应着点了头,等爹转过头,二人对视一眼嘻嘻笑起来。
从大集上回去之后,李义海跟爹娘说了让钱氏到镇上照顾他读书,不知道他是怎么说动李老实的,最终允了钱氏去镇上,当然也顺便照顾着李学峰和李学坚。
谁也不知道,李老实心里打了好算盘,镇上租房子的费用和伙食费都是二儿子掏了,他只用掏老三的束脩就可以了,这回可是省了不少的银子。
钱氏去了,家里更是少了一份的嚼用,也省得大儿媳妇天天攀扯,搅得家里不宁。
反正老二现在有钱了,下个月他就不给老三银钱,让老二主动的把老三的束脩也一块交了,自己这边可就能省出不少银钱来。
到于张氏说的没人干活,李老实很是不耐烦,“我们两个老的还没吃你的喝你的,就这么不耐烦,若将来你当了官太太,还不得把我们撵出去?”
张氏吓的不敢再说,平时田氏骂她虽多,但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张氏是不怕的,可公公不一样,那可是一言九鼎,最计厌子女不把她放在眼里。
没了张氏的欺负,钱氏在镇上和李义海夫妻朝夕相处,感情和睦,心情十分的愉悦,因而对李义河一家非常感谢,对李学峰和李学坚兄弟就更为照顾。
有李义海晚上教二人学问,这二人的进步非常快,而李义海又重温了一遍书,进步也是很大的,喜的他岳丈钱秀才让他第二年下场去考试,还说以他现在的水平已经跟他大哥李义源考秀才时差不多了。
李小冉没再等到锦乡坊做头花的订单,手头的布头不多了,她也没再招呼那些妇人,只是自己在家做了些头花,第二个集上拿到镇上去卖。
她来之前就想好了,干脆把这个活计让给三婶做,“三婶,你白天在家也没事干,不如去布庄收些布头做了拿到集上去卖,也赚几个大钱。”
她还用家里剩的布头给她做了几个样子,“除了送到锦绣坊上的,上回咱们做的那些你也可以用。”
锦绣坊的样子暂时不能流露出去,现在没有订单,不代表以后也没有,总有样子过时的那天,到时候,她可要狮子大张口,漫天要价了。
钱氏很是激动,她白天在家里闲着没事,这正好是个营生,而且做这些不用那么精细,她一天做几十朵都没问题。“冉儿,三婶可要多谢你了,你不知道,自打你爹租了这个院子,你爷爷奶奶再也没掏过一文钱,我和你三叔我们两个手里这可是一文钱都没有……”
ps:这是四月份米分红票十票的加更。下午还有第二更。求推荐票,推荐票少的可怜!(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盖房
她说到这,才恍然一激动说了不该说的话,面上涨红了几分,讷讷的道:“冉儿,我瞎说的,你别说给别人听。”
哪有儿媳妇在背后说公公婆婆的小话的,这样不孝的儿媳妇休了她都是可能的。
想到这,她的脸又一白。
李小冉干脆装着没听明白她说的什么,只是盯着院子里树下的蚂蚁叫道:“三婶你看,好多蚂蚁啊!”
钱氏舒了一口长气,叹自好笑,冉儿再聪慧,也不过五岁,哪能什么事都懂呢!
李小冉买的小鸡崽已经长的很大了,刚买回来时还小,傅氏晚上就把鸡崽放进屋里,养了几天,鸡崽的绒毛硬了长出翅膀以后,她让李义河在空地里用木头盖了间鸡舍,将小鸡放养在空地。白天,李小冉和李学思会在空地那采野菜、挖蚯吲喂鸡。到了晚上,就把小鸡撵进鸡舍里,锁上鸡笼,外面隔着半米远,再挡上一层木头围栏,怕晚上有野兽来祸害了这小鸡崽。
而之前买的种子,加上李义河给她掏换来的各种各样的种子,被她都种在了树林里。除了刚种下时她用生命力梳理了一遍,以保证种子发芽成活外,其余时间都没有管。
倒是沙地里的西瓜,隔几天她会过去看一看,但也只是看看,西瓜长的好可以,但若超出常规,那就不是好是祸了。她牢牢的把守着这个度,而李义河对她看的也紧,生怕她一高兴给那些花啊草啊药啊树啊的加加“料”。
等到五月份地里的活计告一段落,大家伙都有了时间,李义河买了石料和木料。加上之前买的砖瓦,又找了几个关系好的兄弟去河里挖了沙,准备在空地起新房子。
请了镇上的房师傅来盖新房。房师傅带了两个小学徒,先过来看了看,看到李小冉画的图纸,房师傅赞不绝口。
简简单单的二进小院,东西两侧带着厢房。只是后面那个房子离着前面略微远些。
房子的结构是按照当地人惯常住的做了点改动。明间住人,暗间用来做厨房,仓房等。
一进去是间厅堂。左右两侧各是两个明间,李义河夫妻的房间在东侧,是里外两个套间;李家兄弟的房间较大,位于厅堂的西侧。厅堂中间有一道火墙做为隔断。火墙后面就是一间灶间,是这里烧火可以给各个房间取暖。
李小冉的房间从炕间往里通过小走廊往西。在哥哥们房间的西侧,是一明一暗的两间,明间当做卧室,暗间当做书房做小会客厅。
让房师傅称奇的是。各个房间都有火墙子和火炕,而这个火炕不是传统意上的火炕,而是铺满了整个房间的地上。这样一来,比外面的地要高出一尺。
其实李小冉是想做成地热式。把管道铺到地下,到时候一烧火,这屋子里暖和极了,可比只烧暖墙子和炕强多了。这二者的区别一个是住楼一个是住平房。
可是她问了半天,这地方可没有能做成管道的铁管,铁是管制品,就连农具和锅的打制都有严格的要求,更何况想要制成管道了。
何况铁锈的问题也没法处理,她又想到用瓷,但这里的工艺也达不到,她只好退而求其次,想到把整个屋子的地面都改成北方的那种大炕。
这样屋子里不就暖和了嘛!
但她可不懂这里面的门道,因此只是简单的画出来,并告诉了李义河,让他跟着师傅们商量研究。李义河请了请了这十里八乡专门盘火炕最好的劳师傅,和房师傅二人商量了半天,又提出了一些整改意见,这才确定了具体操作的方法。
盖房子可是大事,亲戚朋友都会过来帮忙,主家要管帮忙的一天两顿饭。
李义河住在叶长生家里,虽然花氏表示了,让他们就在自家做饭,可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妥。
自家这工程说大不大,说小可也不小,房子大小不次于叶家,更重要的是,他还要建围墙,光这围墙一项,怕就要建一段日子。
他不怕花银子,女儿的安危才是重要的,他早就想好了,将这片林子围起来,木篱笆不挡事,那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他要建的是石头墙,而且要建两丈高的围墙,上面摆些尖锐的石块,以免有人窥伺。
他想过了,女儿的神通是禁不了她用的,她买的那些南方水果核,种子和药材等,根本都是种不活的,他只有尽最大的努力不让这种能神曝露,尽可能的保护她。
工期长了,在叶家做饭就不合适,最后他决定就在空地上搭板棚,里面垒上锅灶,又找人弄了四个菜墩,又去镇上买了一套锅碗瓢盆,铁锅是大号的,又把叶家的锅拿了一个来暂用。
选了个吉日动工,除了房师傅师徒外,又找了十几个关系近些的村民帮忙,讲好一天给三十文钱,并管两顿饭。这个条件在村子里已经是非常好的,是按照当初叶家盖新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