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拿起凤钗看了看,纹样以极细的金丝掐编,凤羽及尾翼呈镂空状,层层叠叠,颇显厚重,上面刻着“银制局万历二年”的字样。
她这两年读了些史书,知道万历是大周前朝大夏朝的开国皇帝,据今已经有四百多年了,她倒吸了口气,不敢置信的道:“难道住在这里的人是四百多年前的人了?”
她放下金钗,一抬头这才注意到屋子里的亮光不像是夜明珠发出的光芒,反倒像透进的阳光一样。
她疑惑的往头顶看去,果然是从上面透下来的光亮,她深吸了口气,继续看下去。
石桌上放着一张兽皮,她走过去看了看,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她看了大眼睛立刻瞪的溜圆,不可置信的拿起来读了一遍,这才唏嘘不已的放下兽皮信。
没想到曾经在这里住过的女人是位穿越前辈。信是用拼音写的,她来自二十三世纪的华夏,是位机关大师,到这里时正逢乱世,她遇到了揭竿起义反对前朝的万历皇帝。当然那时候他不是皇帝,只是一个手下只有三千多人的反贼。
二人相遇相知相爱,她助万历皇帝一点点打下了江山,被封为皇后,可是她却失去了当初那最真挚的感情,皇帝大封功臣的同时也大封后宫,尽管他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只爱她一个。其余的人都是政治需要。可她的心却伤了,二人大吵一架之后,倔强的她要离开皇宫。被万历软禁。
那么多年的征战她有不少忠于她的将领和士兵,二人矛盾激化她最终被人救走,后来辗转来到北地藏身。尽管忠于她的那些部众要拥立她推翻万历,但她心灰意冷之下。决定隐居,并且让人造了这间石室。
她在这里住了几年之后。隐姓埋名离开了这里,飘然不知所踪,只将这里的一切留待有缘人。
李小冉看的心情澎湃,她所说的有缘人自然是指她这种穿越重生的人。因为古代本土人可不认得什么拼音。
这是个奇女子。
她长叹一声为这个女人感到惋惜,可惜她的一腔柔情付错了人,落得孑然一身、黯然离去的下场。
按照她的指示。李小冉按下了桌面上刻的一只飞鹰的眼睛,又是一面石墙打开。顿时金光四射,耀的她眼睛都睁不开。
一间很小的密室里,整整五口大紫檀木,里面四口是满满的金元宝,另外一口是各种珠宝,珠光宝气,光茫四射。
就连她这个看惯大场面的人都惊呆了,心脏好像要蹦出来一样,这个曾经的皇后到底是多有钱啊!
她捂着自己的心脏,痛苦的呻*吟着:“噢,我幸福的要晕倒了,我要成为富翁了吗?”
过了好久,她才感到平复了心情,她围着箱子绕了好几圈,随手拿起一串莲子米大小的珍珠项链往手上绕了好几圈,又拿起一只翠绿的翡翠镯子塞进怀里,又恋恋不舍的欣赏了半天,这才深吸了一口气从室里出来,摁了机关,石门缓缓的关上了。
她按照信上所写的路线从密室里出来,顺着一个石阶慢慢的往上走,直到出来才发现这出口虽然也是一个不大的山洞,但看位置应该离之前所在的山洞很远了。
此时已经夜幕降临,她在山洞前照例升了一个火堆,然后休息了一个晚上,等天亮后,她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地方,才头也不回的大步的离开了。
至于方向,她在森林里是不会迷路的,即便她的异能还浅,但是她能聆听到树的呢喃,花的私语,有小草为她指路。
她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碰到刚刚回家正准备出来找她的李义河一行人。
“冉儿你没事吧?”李义河看到她一把将她抱起来,眼里带着焦及与担忧的问道。
她有些心虚的缩了缩脖子,接着伸手抱住他的脖子,撒娇的道:“我没事爹爹,我都想你了,你怎么才回来啊!”
李义河听她说没事,又见她只是衣服刮破了,这才发火道:“你这孩子跑到哪去了,你不知道爹娘会担心吗?”
她怯生生的道:“对不起了爹,我错了,我不该一个人乱跑。”
江志发上前一步劝道:“东家,先带她回去吧,让她歇一歇再问不迟。”
江家兄弟和李东升原本和他都是互叫名字,随着李家的家业越来越大,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些人都改称他为东家了。李义河说了几回,可他们说外面都是这样叫,要不叫老爷,他这才作罢。
面对他的怒火,她缩了缩脖子,摇了摇他的胳膊道:“爹我饿了。”
李义河叹了口气,叮嘱这几人道:“回头要有人问,你们就说冉儿跟着咱们进县城了,家里人也别说,唉,这孩子不省心,让你们笑话了。”
几人都应了,这才散了,李义河抱着她回家,一路上阴沉着脸一句话都不说。
她又摇了摇他的肩膀,撒娇的叫了声“爹爹!”她的声音软软的,把李义河的心里都叫酥了,可他脸上不动声色,这个丫头胆子太大了,不给点教训是不行的。
他们刚进去,就见到傅氏抱着小女儿在哭,“呜呜呜,都怪我大意了,以为冉儿真是跟着她爹走了,哪想得到她根本没去县城,这个孩子,到底去哪了?”
李小冉深深的自责起来,她原本打算好了,回来的时候先不进家门,等着李义河一起,这样就算他生气,事情都过了只会训斥一顿完事。
可没想到事情出现了偏差,她在山里多呆了一天,幸好他们在县里也有事耽搁了,晚了一天回来,要不然怕是整个村子都得惊动了,弄不好得全村人出动去找她。
她可真是内疚了,“对不起爹,娘,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傅氏抱着她哭的这个伤心啊,弄得李小彤不明所以,以为姐姐欺负娘亲了,伸着小手去打她,嘴里还嘟呶着,“姐,坏,打。”
李义河这回可没饶她,照着她的屁股狠狠的揍了两下,她的眼泪劈里啪啦的往下落也没让他回头转意,哎,这回可真是把爹娘惹着了。
李义河又叮嘱了王枝儿一声,她眼神闪烁着,柔声道:“表姨夫放心,我省得怎么说。”
对于她的听话,李义河夫妻还是很满意的。
李小冉在家里呆了好几天没出屋,她带回来的镯子和珍珠项链早在进村前就藏了起来,等以后有了借口再拿出来,那个藏宝室她不准备再去了,贪心和欲*望会毁了人的进取心,她希望家里人能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走的踏踏实实的。
经过这事,李义河知道她主意大,让人在山里一处河边,风景优美的地方搭了间小木屋,县城那边交给江志成,他只要十天半月跟着去一次就行了,平时经常带着李小冉进山,在这里住几天。
李小冉修炼,他练功或是去打猎,日子过的倒是平静。
当初她落在山洞里的背筐和皮袄,也跟着李义河一起去取了回来,只是藏宝室的事,她隐瞒下来了,实在是那笔财富数额太大了,对于她们现在来说,过于宠大的财富,没有那个能力去守护,那就是祸端。
而她住在山里的时候,小兔子都会陪着她,她也经常给它梳理身体,一人一动物像好朋友一样相处。她本来是想带着小兔子回家的,可是被拒绝了,她想了想也灭了这个想法,这只兔子现在通灵了,动作不仅灵巧,还很聪明,倒是不用怕猎人猎走了。
每当她这样想的时候,都会偷笑,她爹就是当地最好的猎人,除了她爹,谁还能猎着它呢。
李义河的水稻长势良好,已经证实了,在这样寒冷的地方,种植水稻也是可行的,而且大米的味道非常好,甚至比南方米的口感还要好一些。秋天收割的季节到了,正好是李义源进考场的日子。
李义河给拿了二十两银子,李老实和李玉芬都给他带了不少的银子,李义源带了个书童和几个学子一起搭伴去参加乡试。
李义源参加完乡试,并没急着回去,他一直等到出了成绩,书童高兴的报喜:“大老爷中了,中了!”
他并没像别人一样露出欣喜若狂的笑容,反而很淡定的微笑道:“知道了。”
这让书童有些郁闷,这种情况下不是应该喜极而泣吗,为什么自家的老爷行事这么出人意料。
喜报报到李老实家,他当时对着祖宗牌位就磕了三个头,老泪纵横的道:“苍天有眼啊!”又安排老妻,“摆三天流水宴,我要好好庆祝一下。”
☆、第一百二十八章、中举
张氏给来送喜报的差役打赏了几个大钱,那两个差役对视了一眼,眼里很是不屑,亏得他们二人抢了个头筹跑了这么远的路来报喜,就这么几个大钱怎么好意思拿的出来。
李义河听了信刚进家门,正好看到两个差役那鄙视的目光,他忙摸出两块碎银子,每个都能有二两银子,递给二人,“多谢两位差大哥过来报信,还请进去喝杯热茶,吃顿酒再回去。”
无论是镇上还是县里的差役,大部分都认识李义河,见他出手这样大方,打着哈哈寒暄了几句进去喝了杯热茶,就起身告辞了。临走时李义河给二人又一人装了一小篮子果子,“自家种的,二位拿回去尝尝鲜。”
这果子可是好东西,普通人家里哪舍得花银钱买这个,这篮子也漂亮,是让人特意编出来的,就像前世的水果篮一样,送礼很好看。二人高兴的带走了,直夸李家老二会做人。
送走了差役,李老实才一脸喜色的跟二儿子道:“你大哥中举,这是咱们老李家的幸事,你拿点银子,让你娘他们置办三天的流水宴,让全村的老少爷们都跟着咱们乐呵乐呵。”
正好进来的李小冉听到这话撇了撇嘴,是老爷子要显摆显摆吧!
李义河没动,他淡淡的道:“爹,明天春天大哥还要去参加会试,盛京离此千余里路,大哥怕是过几天就得走。依我看,爹还是请一天高兴一下就好了,等大哥中了进士,爹再好好的大摆筵席,庆贺庆贺。”
他并不抠索。大哥去赶考,他也给拿了银子做路费,可经过了这么多事,让他毫无芥蒂的掏银子摆酒,他心里很不舒服。
李老实听了直瞪眼睛,“现在请客是庆贺他考中举人的,咱们整个镇上也没有一个举人。不得好好庆祝一下嘛。等他考了进士。爹再好好的大办,那能一样吗?”
李义河还想再说,他已经不耐烦的挥手。“行了,爹知道你对你大哥不满,不过老二啊,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要说你有啥不满,那也是爹做的不好。跟你大哥没关系,你大哥好了,他能忘了你吗?你有多少的银子,将来也得靠你大哥。没有你大哥在后面帮衬,你银子越多这祸患越多,你忘了当初咱们家是怎么搬到这穷乡僻壤来的?老二啊。爹老了,爹以前是有对不住你的地方。可爹也是为了咱老李家能光宗耀祖,能有一天堂堂正正的回去老家,让那些抢了咱们的家产的人看看,咱老李家也有这扬眉吐气的一天。”
李义河愣住了,他没想到老爷子竟然承认了他的偏心,而且,他点拔自己的话让他心里警醒起来了。他小时候的事记的不多,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家老小像逃难似的来到这个偏僻的镇子,这个更加偏僻的山村,后来就是爷爷常坐在院子里跟他们念叨李家以前风光的事情。
他们兄弟都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是爷爷得罪了人,被人革了秀才的功名,还霸占了他们家的田地,他们被迫才远走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