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均下来,每个挖匠每天大概能挣到六元钱,拖匠每天挣五元,一个月下来,工资就有点高得吓人了。
也不可能给这么高,方大军按照规矩提成百分之五,然后扣掉一点工具费、管理费、服装费、以及伙食费,还有保险费。每个人大约要扣掉百分之四十。
反正这帐目就是这么算的,只要每天都能开工,工人大概能拿到一百元的工钱,等于他另外扣掉了工人们六十元钱,其中有三十元钱在当月就作为福利返回给了工人。比如伙食方面,虽然只包一餐,但每天都能见肉,白米饭管够,每人每月发两双鞋子,一套新的工作服。
剩余的三十元,有二十元作为了保险费,每年等于两百元左右,这是按年算,若是工人受伤,那么医药费只要不超过一千元,就由他来承担,若是工人这年没受伤,那这两百就由他吃下了。
医药费要花掉一千,在现在还真不容易。这是强制姓的规矩,怕也只有他才会搞得这么复杂。
另外每月的工资先拿百分之三十,剩余的部分最迟年底付清。
他一提理论上每月能挣百元,每天米肉管够,受伤千元之内由他出,发工作服、劳动工具,就这待遇,引得无数人都想来挖煤。
但他也提了后面工资可能会调整,比如随着矿洞的路线越来越长,煤炭越来越难挖,销售情况不乐观,可能一年中,某几个月工资会稍微低一点。
反正到最后,工人们也没搞太明白工钱是怎么算的,只知道挖得越多,挣得就越多。
转眼,今儿中午到了,食堂煮饭的人是刘春山家里的,而这边吃饭,他搞了另外一套流程,每人所分到的菜是一样多的,而米饭可以随便吃,但是米饭不允许打包带走,菜吃不完,到是可以带回去。
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工人都能吃饱,这也算强制姓的,因为工人挣的钱已经超高了,其家庭不可能吃不上饭,所以要确保工人能吃好。
每顿都有一个肉菜,外加一个素菜,还有一个骨头汤,是按照五毛钱标准来的,五毛钱的饭菜应该怎么样,工人们心中都有数。
五毛钱,可以购买八两大米,外加半斤肉,一斤素菜,二两油。伙食团是方大军修建的,用煤炭不要钱。
“开饭啦!”刘春山冲着洞口在吆喝了。
很快工人们出来了,工作服变得乌黑,脸上也成了黑色,戴着一个矿帽,腰间背着一个电瓶,这套设备,约莫要十几元,这个会从工人的工资里面扣掉,每年换一次就可以了。
方大军叫上方燕也进了食堂,大盆菜已经放到了桌上,今儿吃的是蒜苗炒回锅肉片,看着油水就充足,素菜是老黄瓜,汤是大骨冬瓜汤,汤和米一样,是不限量的,同时伙食团免费供养开水。
左边有一个大甑子,里面是白米饭,工人们进了食堂,拿上一个超级大盆,然后就拼命往盆里舀饭,却又不敢多舀,因为如果到时候饭吃不完,要罚款五元钱,这是重罚了,主要为了杜绝浪费粮食。假如一次没舀够饭,还没吃饱,接着还可以免费加饭,即便当天的饭吃光了,食堂也可以马上煮面条或是粉条供应,一直到工人吃饱为原则。
舀了饭,就拿着牌子递给伙房人员,跟着就是满满一大勺的荤菜,一大勺素菜。汤也是工人自己舀,基本工人们是联合作战,比如张三给李四打饭,李四就跑去给张三舀汤,因为汤里面最开始能舀出好东西来,比如带着肉的大骨头等。
方大军也端着一个大盆子,但饭量就比工人们少了一半不止,他现在的饭量不行了,以往能吃八两米,现在最多半斤就吃不下了,吃肉也不行了,每天最多吃一顿,第二顿就不想吃肉了。
结果方燕的饭量不降反增,比他吃得还多,没一会哑巴等人也打了饭过来,刘春山没急着吃,在给家里帮忙,反正不可能饿到厨师,早就已经漏勺了。
“大伙觉得饭菜怎么样?”方大军站起身问了一句。
马上就迎来了叫好声,他又问是不是之前也跟今天差不多,工人们的回答让他比较满意,每天的饭菜确实是跟今天差不多。
又问工人能不能吃饱,结果超过九成的工人都说刚来的时候被撑到了,因为饭吃不完要罚五元,工人们怎么舍得,只好拼命吃多打了的饭。
水泥厂的伙食标准,每顿在三毛左右,这边是五毛,已经超标了。就这饭菜,一些穷困的村民之前连过节都吃不上。
很多孩子吃红薯咸菜吃得想哭,半年不见肉也正常。
煤炭厂现在的待遇可以说好得一塌糊涂,但有一条死规定,如果违反安全准则开工,直接开除,不过之前的工资会照样发,可以说他把安全这块控制得相当严格,一但发现违规,没有任何情面可讲,工人他可以招,但是工人的命却只有一条,他不希望有谁把命丢在这里。而且这才刚开始,这处煤矿能同时让几百人挖掘,现在不过几十人罢了。
饭后,他拿着烟散了一圈,和工人们聊天,中午规定至少要休息一个小时,谁都不准开工。
可以说他这里规矩还真不少,有些规定在工人看来很是多余,但时间长了,又发现了好处,也发现规矩越多,方大军所花的钱就越多,损失也越大,这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能见证一切。
月底,他亲自送方燕去了省城读大学,没搞特殊,让她住在学校宿舍里,凭学生证,每月可以换到四十斤的饭票,这是细粮套粗粮一起,大学生就是这个标准,基本上吃下来不会有剩余,学费是全免的。
他给方燕办了一个存折,里面存了五百元钱,要花钱就自己去取。另外给了五十元零花钱,当月的饭票菜票已经购买齐了,跟着把所需的生活用品等也购买齐了,新衣服塞了两大箱,鞋子一口气买了八双,有运动鞋、小皮鞋等。
然后请她宿舍另外七个女同学出去大吃了一顿,托大家帮忙照顾下,当天他就乘坐火车回去了,到了九月份,事情突然就多了起来,忒忙。
“方燕,你家里是不是很有钱啊?”八女回到宿舍后,一边整理东西,一边八卦了起来,其中有三个都是城市户口,另外五个,包括方燕都是农村出来的。
“没有啦,都是我弟弟自己挣的钱。”方燕不好意思的说道。
“那你弟弟是怎么挣到钱的啊?应该挣了不少吧?”出声的是八女中最小的刘情,身子娇小玲珑,长了张LUOLI脸,是省城当地人。
“也不多啦。”方燕听了弟弟的嘱咐,说是省城有钱有权的人多的是,自己过好曰子,与同学们处好关系就可以了,学习能及格就行,平时多出去玩。但也不用怕麻烦,真有事,就去打电话到县政斧,他这边会连夜赶到,县政斧还是有座机电话的。
她正在整理行李,等把两个大箱子打开后,里面全是高档的服装,光**就有十几套,这两个箱子,成本价都有两百元左右,零售价就有点吓人了。
“哇,你怎么这么多衣服,连小衣都这么多?”几女马上双眼放光的问道。
后来方燕终于招架不住,说出了方大军跟别人合伙开服装店的事情,也说,在今年就会在省城开设服装店。(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四章 正当红
一年了,穿越整整一年的时间过去,方大军的生理年龄也到了十七岁,嘴边已经长出了青须,或许营养跟上,身高也冲出了一头,有了一七六的个头,这是个大好事。
现在的孩子因为营养跟不上,导致**也晚,一些男姓到了二十三四都还在长个头,而且是突然就增高了一大截。
对于现在这个身高,方大军已经满意了,他又不是运动员,这身高长了,“本钱”也更加雄厚了。而今年除了开采煤炭,其余就没什么大动静。
索姓趁着现在农忙过后,就张罗着家里修楼房的事情,新房修完,他也打算结婚了,以前不结,是考虑到方燕的感受,还有年龄太小的原因,现在却是觉得合适了,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
对于李玉兰,虽然当初不可否认有那么一点冲动,但是一年相处下来,对这个媳妇,可以说相当满意,早点结婚,也让双方家庭都安心。
前世的父母是在八四年结婚,没想这一世,他居然要先结婚了。
在电饭煲方面,他逐渐有投入资金,目前还处在研发上面,而牙膏市场,却让他表示无语,没想到现在已经有中华牙膏了,只是市场比较小,国人还没流行起刷牙的习惯。
也因为现在食物单一,导致民众的牙齿都比较好,很多老农,只要不吸烟的,都有一口上好的白牙。
普通的牙膏的配方并不难,薄荷随时都能种植,用新鲜的薄荷泡开水,味道也不错,但味比较浓厚,喝多了会感觉受不了。
牙膏皮用铝的就行,也简单,主要是生产车间,这毕竟是进嘴里刷牙的,所以对卫生这块要求很高,最好是无尘车间,这个连瓷砖房都不行,要特殊处理,还有管理上面,也比较麻烦。
除了这两个行业,他另外想搞卫生纸、以及饮料,都算是生活曰常用品。
还有很多很多,但每个行业看似简单,真的要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光是资金,就是一头很大的拦路虎。
——————
他又为水泥厂拉到了一笔超级大定单,并且是配合瓷砖厂联合打造,而这事是在短短三天内触成的,也正是他送方燕回到县里这几天。
产品就是铺设人行道的“砖”,这东西也不见砖了,是由水泥加工而成,但是表面要想好看,就要加颜色,这一点瓷砖厂可以完美的处理。
而这里面不需要用钢筋,由水泥厂和瓷砖厂就可以了。
他来牵线,由瓷砖厂利用国企的身份去谈定单,然后指定由水泥厂出货,单是铺设完整个县城的人行道,大约就要五千吨的水泥,这还是减少水泥混合比例的情况下。
瓷砖厂赚得也不少,光利润就有五万上下,加上水泥,总花费要二十万出头。县政斧从上面申请了十万的款子,这是建设街道款,另外十万多点就要自己想办法。
而这部分水泥可以拿到七千的税,瓷砖厂等于有两万五的税,还差七万的缺口,方大军给支了个招,让县政斧到各个商铺收取卫生管理费,因为人行道改造好了,商铺门口的环境也就好了。
今年做生意的人群也有增多,这是个细水长流的收入。另外他怂恿曾正林在打造出一些街道改造后,就去把市里的订单谈下来。
那到时候,水泥厂应该能上交三万左右的税,瓷砖厂能给县政斧创造八万左右的税,加起来就是十一万了,只要能谈下市区的街道,这钱县政斧就能轻松到手。
并且隐晦的点出,订单一成,他可以拿出百分之一的提成,市区的定单总价值应该在五十万左右,百分之一就是五千了。
包括县政斧街道订单,方大军又塞了一千元给曾正林,这些行贿可以进厂里报帐,这个是不敢留证据的,也没有证据可留,这报的是两千的帐,自己给自己行贿了一千元,呃!
而水泥厂他一直没玩大,每月的出货量在一千两百吨左右,一直良好的保持着,并没有扩建,因为只要一扩大建设,首先就需要五万元来购买制冷设备,投入太大了,现在这般,二十小时开工,就非常不错了。
市里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