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5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杨锐的态度,刘宇庄就非常认真了,他很清楚,这就等于是一场面试。
  唯一让刘宇庄心有顾虑的是前面的人说过的话:折腾人的地方。
  可聊天始终进行的很顺利。
  楚怀明回来以后,更是让三个人的谈话有了探讨的色彩。
  就在刘宇庄觉得调职易如反掌之际,杨锐突然问道:“如果做一个很紧张的实验,你们愿意加班吗?”
  “当然。”楚怀明想都没想的回答。
  刘宇庄就想的多了,过了几秒钟才说:“做研究的加班是常态吧。”
  “如果是自己做出了突破性的研究,那肯定会不自觉的加班,因为兴奋嘛,不过,如果是常态化的研究加班呢,春节也愿意加班吗?”杨锐问的很仔细。
  虽然说,80年代的学者们,还保留着一些战天斗地的精神,但精神是不能当饭吃的,该疲倦的时候会疲倦,该倦怠的时候会倦怠。
  做两弹一星的研究者们,背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气运,自然是须臾不敢停怠,但在普通的生物学实验室里,日复一日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极枯燥的,这种时候,与其说研究者有什么精神大法,不如说是制度和工作惯性维持着他们继续工作。
  人体基因组计划是一个庞大而严密的项目,非常重要也非常大胆,但在具体而微的工作中,这是一项堪比码农的超级项目,每一个人体基因的测序归根结底都不太难,天才的大脑用在如何测序和加速测序方面,比如PCR,而到了真正测序的一步,全都是繁重的重复性体力活。
  杨锐不得不尝试着筛选一些吃苦耐劳的牛们出来。
  楚怀明再次毫不迟疑的说:“只要有研究做,加班我乐意。”
  刘宇庄再次落后了一些,道:“加班肯定也是愿意……”
  “你能承受多久的加班,每天加班4个小时,一周工作110个小时,受得了吗?”杨锐差不多是按极限状态计算了。
  一周110个小时,等于一周七天都工作,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而一天24个小时,正常人的睡眠都在8小时左右。
  刘宇庄这么一算,顿时吓坏了:“离子通道实验室要加班这么久?”
  “你得有这个心理预期,到时候,可能加班的时间短一点,但忙起来,比这个时间长也是有可能的。”杨锐完全不用在乎劳动法什么的,现在不讲这个。
  大部分企业,给加班的员工多分几块钱的奖金,大会里表彰一下,就算是良心了。
  当然,一周110个小时这样的要求,几乎没有哪个国企能够或者曾经达到过。
  刘宇庄现在知道北理的人为什么逃之夭夭了。
  “这么一来,就是全部时间都耗在实验室了,要多久?”刘宇庄心里拿捏着。
  杨锐淡然道:“三年时间吧。”
  “三年?三年都能读一个博士出来了。”
  “在国外读PHD,一周110个小时,还真不一定能三年毕业。”杨锐笑呵呵的解释,却怎么都让人感受不到宽慰。
  ……
  
732。第732章 教学任务
  
  “离子通道实验室如果真是这样的要求,那我们就只能服从了。”刘宇庄权衡利弊,不是很情愿的说。
  一天工作110个小时的事,他以前也是做过的,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疯狂工作的经历啊。
  但他现在都40岁了,不说身体是否吃得消,就是家庭的负担就已经很沉重了。刘宇庄不像是楚怀明孤家寡人一个,连儿子都已经招工走了,刘宇庄有三个孩子,全都在读书,最大的已经到了要高考的年纪,说起来比杨锐也小不了几岁,而这个时期,正是最需要用钱,也最需要家长辅导的时间。
  当然,刘宇庄对于人体基因组计划还是相当有热情的,年届四十也是男人最后一次奋斗的时期,奋勇一争,说不定就会到达新的天地。
  在杨锐严厉的眼神下,刘宇庄给出了一个莫能两可的答案:服从实验室的调派。
  照他想来,110个小时的疯狂工作,总不可能持续下去吧。
  然而,他并没有估计到杨锐招人的苛刻目标。
  杨锐的目标是极其现实的,如果是大牛或者小牛,那就没话说,想尽办法的招进来,一定要给出极好的条件,每多收一个,最起码相当于养了一个用影响因子交房租的租客。
  但如果不是大牛或者小牛,杨锐需要的就是重劳力了。
  做基因测序是非常累非常辛苦的,而且工作多到无穷无尽。
  人体一共有30亿个碱基对,人体基因组测序,虽然不能说重复30亿次相同的步骤,但重复个几万几十万次的,都是再正常不过了。
  大牛们的工作是开发工具,开发更新更有效的测序方法,但不管测序方法多先进多有效,总是少不了劳力们的参与。
  科技大厦,既需要设计师,也需要建筑工。
  刘宇庄和楚怀明被杨锐认定为建筑工的角色,自然就提出了建筑工的要求。
  现在看来,刘宇庄是达不到要求了。对此,杨锐也不在乎,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像是刘宇庄这样搬砖加瓦的角色,国内是想要多少有多少。
  杨锐的目光转向楚怀明,道:“楚教授最近有空的话,可以到我们实验室里来试试仪器什么的,咱们也好多多交流。”
  楚怀明知道这是测试,连忙答应下来。
  就算要的是劳力,也要测试区分一下是大工还是小工。
  小工满地都是,无非是做点跑电泳的活计,科研汪或者稍强一点的头犬就能充任,实在不行,拉两名本科生过来训练一下,无非是效率略低而已。楚怀明若是小工的水准,那就不用招募了,浪费一个名额而已。
  大工就稍微有点难度了,不是特别精明好学的头犬,只经过三四年的训练,是很难掌握做得成的,要想做的好,还需要更多的操作和时间积累。
  在国外,大工一般就是PHD,或者刚拿到博士文凭的年轻人。
  但在84年的中国,学生本科毕业就被抢光了,想抓一只被训练了六年八年的PHD,还真是不容易。
  不能向下兼容,那就只能向上寻找了。
  楚怀明这样的副教授,刚刚四十岁出头,去掉10年左右的浪费期,和30岁毕业的PHD的水平也差不多了当然,实际上是有差的,同样是努力工作的情况下,一名35岁的博士生接受的训练可要比自己摸索十几年的副教授强多了,而且,体力和精力也更好,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更强。
  简单的说,除了少数天赋异禀者,楚怀明这个年纪的副教授,已经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政治斗争,无论是主动斗争还是被动斗争,他的学术天赋和知识积累基本已被浪费,想成为设计师特别是优秀的设计师已经很难了,只能争取做一名不错的技术工,还是大龄技术工。
  事实上,如今的国内,如果有欧美大学毕业归国的PHD,那都是直接给教授待遇的,可就是这样,也没有几条,更不是杨锐用一根骨头就能吸引过来的。
  人家回国都是为了吃肉的,如果就是为了加入一个不错的实验室,国外第二阶第三阶学者的实验室照样大把。
  刘宇庄见杨锐就和楚怀明说话,不禁有些着急,道:“我最近也能腾出空来,能过来吗?”
  “就算试一试,我们的工作时间也很长的。”杨锐停了一下,又道:“我们现在有好几个科研组了,能够承受长时间工作的是一个实验组,不能承受长时间工作的是另一个实验组。”
  “不能承受长时间工作的实验组是做什么研究的?”
  “目前还没人,所以,做啥研究也不清楚。”杨锐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委婉拒绝了。
  刘宇庄一听,却有些接受不了,道:“就是说,不能承受长时间工作的,就要坐冷板凳了?”
  “我们的条件还不好,只能紧着任务来。”
  “每周1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是人都受不了。”
  “中国这么大,总有受得了的,我们只要坚持两三年,自然就宽裕些了。”杨锐将自己的强迫劳动说的大义凛然。
  刘宇庄有些不爽,却只能承认杨锐说的对。
  科研的世界就是这样子,别说是现在的中国了,就是放到30年后的欧洲,到以懒惰著称的南欧去看一样,西班牙马德里大学里的PHD,一样要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
  野鸡大学的博士生随便读读倒是可以,但那和科研又有什么关系?毕业了以后,多数也是在工业界生存,说不定还会去做公务员,也就谈不上劳动了。
  “那我明天再过来。”楚怀明怕刘宇庄惹杨锐生气,赶紧告辞离开。
  出了门,刘宇庄又是不爽又是愤愤不平的道:“我们都是四十好几的人了,让我们一天干十几个小时,那不是要我们的命?”
  楚怀明默默不吭声。
  “老楚。”刘宇庄叫道:“你不怕累死在这里?”
  楚怀明迟疑片刻,道:“回去是闲着,咱不是不愿意闲着嘛。”
  “你不愿意我愿意。”刘宇庄念叨了一句,道:“我宁愿回去教学去,咱们学校现在重新建立生物系,百废待兴,正是用人的时间,教学一样能出人投地……”
  “教学也好。”楚怀明笑笑,心里却是不愿意的,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出人投地。
  离子通道实验室内。
  蔡教授从里间的实验室里走了出来,笑问:“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清华的水平还是要高一些的,但我担心他们不愿意做一般性的工作。”杨锐耸耸肩,试探性的问:“两人都是副教授,咱们学校也没有多少位置给他们了吧。”
  “能达到条件,多少位置都有,达不到条件,有位置也不能给。”蔡教授回答的很委婉。他所说的条件自然比本校申请的难度大的多,对项目、成果、论文等等都有硬性要求。
  杨锐无奈的道:“那看来是不行了。”
  “那你还让楚怀明来实验室试工?”
  “他要是能坚持下去,自己能在论文上署名,您的要求不就达到了?”
  蔡教授哑然:“你打的竟然是这个主意。”
  想要修改一下条件,转念一想,给离子通道实验室引进人才设的条件已经不低了,也就是杨锐能做到想分论文署名,就有论文可分,这是人家的本事,他也无从干涉。
  蔡教授当不知道的摇摇头,又道:“我倒是有个主意,能帮你方便了解清华,以及其他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是否有适当的人选。”
  “什么主意?”
  “清华正在重建生物系的事,你知道吧。”
  “当然。”
  “北大和清华的关系,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了,咱们北大生物系,其实也有一部分是从清华分出来的。如今,清华要重建生物系,咱们北大也是当仁不让要给他们帮忙。资金仪器等方面,大家都是国家拨款,用不着咱们假大方,但在人员方面,清华是希望北大能支援一些的。”
  “怎么支援?”
  “北大主要是提供教学方面的人才,给清华的第一届生物系学生代课。中科院等其他兄弟单位,会给他们提供其他方面的帮助。”蔡教授停了一下,道:“说起来,包括北大、中科院等单位,都是欠了清华一笔人情债的,52年院系调整,到84年,足足32年,清华在生物学领域是一片空白了,而今重建,能帮忙的单位,一定是要好好的还上这笔债的,我考虑着,你要是过去的话,不就能见到各单位挑选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