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体育人-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输了!”这一刻的埃迪·托兰反而觉得冷静下来,他没有再觉得急躁,没有再感到绝望,没有了无助与迷茫,也没有了不甘的情绪。
  下个瞬间,埃迪·托兰也冲过了终点线,与此同时,那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瞬间包围了埃迪·托兰。
  在这一届奥运会上,埃迪·托兰报名了两个个人项目,100米短跑和200米短跑,如今这两个项目的比赛都已经结束了,埃迪·托兰也终于卸下了心中的重担。
  对于他来说,虽然没有能够获得金牌,但比赛结束,也等于是结束了经历失败所带来的煎熬,这对于他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情。
  ……
  现场的观众真的很热情,从比赛开始后,他们便站了起来,开始对着赛道疯狂的呐喊。特别是在前面的弯道过程中,由于分辨不出谁在前谁在后,观众们的情绪是最高昂的,呐喊声也是最热烈的。
  然而当运动员们进入到直道以后,这些美国观众的激情瞬间便消减掉了三分之一,因为陈强领先了!
  但美国观众们期盼和埃迪·托兰可以反超,他们仍然在为埃迪·托兰加油。
  赛程进行到四分之三的时候,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埃迪·托兰已经不可能完成反超了,美国队已经输掉了这场比赛。
  而当陈强冲过终点的时候,一个个失望的叹息声响起,然后观众们又都坐了回去,或是郁闷、或是不甘的望着赛道。
  唯有一片区域,观众在欢腾、在庆祝,那是华人聚集的看台。
  有几个华人甚至将锣鼓都拿了过来,在陈强冲过终点后,便开始敲打起来,这锣鼓的声音,落入到美国观众的耳中,却像是刺耳的嘲讽,让他们觉得很不舒服。
  “又是那个中国人!他又拿冠军了。”
  “前天是他,昨天是他,今天怎么还是他!”
  “连续三天,我们美国队都输给了中国人,而且是输给了同一个中国人!”
  美国人翻开旧账才发现,前天的百米短跑决赛,他们输给了陈强,昨日的跳远决赛,他们也输给了陈强,今天的200米短跑决赛,他们还是输给了陈强!
  这三个比赛项目可都是美国队的强势项目,结果却总是败在同一个人的手上,美国人心中觉得郁闷,回头传出去说,美国队三天都输给了中国人,也是挺没面子的。
  连续三天都被陈强击败,美国人是出不了圣斗士了。
  ……
  周围美国观众的叹息声传入到陈强的耳中,也让陈强觉得很熟悉。
  前天跑100米的时候,是陈强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叹息声,昨天跳远决赛的时候,每一次美国选手试跳失败,或者是美国选手成绩不佳,观众们也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今天陈强赢得200米的比赛后,又听到了同样的声音,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
  宋君复和刘长春也来到了现场,虽然这已经是陈强的第三枚金牌了,但是这两人依旧是热泪盈眶,激动的像个孩子。
  美国队方面则是陷入到一片的哀默当中,又是主场作战,又是强势项目,金牌却又丢掉了,美国田径队上上下下都觉得,没有办法跟民众交代。
  一番统计后,裁判终于宣布了成绩,他从第一道开始报起了成绩。
  “第一道,21秒2!”
  第一道正是美国选手埃迪·托兰,此时他听到自己的成绩后,表情微微一诧异。
  21秒2,这已经打破了世界纪录。在这届奥运会之前,200米的世界纪录是21秒6,而这一届奥运会上,在复赛和半决赛当中,三位美国选手和德国帅哥都已经跑出了21秒5,陈强更是以21秒3刷新了世界纪录。
  所以21秒2,已经比陈强之前的21秒3更快了。不过这却不是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因为陈强比他更快。
  此时的埃迪·托兰,心中反而觉得坦荡起来,输掉比赛的自责也少了许多。他已经跑出了一个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表现可以说是无可挑剔,但他依旧是输了比赛,这不是他发挥不好,只是对手太强,输了比赛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21秒2,这已经是我的极限了,可即便是这样的话,我都赢不了陈强,拿不到冠军,陈强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埃迪·托兰不由自主的望向陈强。
  裁判继续宣布选手成绩。
  “第二道,21秒5!”
  第二道是美国选手拉尔夫·梅特卡夫,他在终点前超过了德国帅哥亚瑟·乔纳斯,获得了第四名。
  “第三道,21秒4!”
  第三道是美国选手乔治·辛普森,他获得了第三名。
  “第四道,21秒6!”
  第四道是阿根廷选手比安奇,他也是决赛的最后一名。
  接下来裁判要宣布的是第五道选手的成绩,那正是陈强。
  周围愈加安静下来,大家屏气凝神,等待着裁判宣布最终的结果。埃迪·托兰跑了一个21秒2,都要落后陈强一大截,更多的人是好奇,陈强的成绩到底是多少。
  “第五道!”裁判话音顿了顿,明显的吊了吊大家的胃口,随后才接着说道:“21秒整!”
  惊呼声顿时从四面八方传来。
  200米短跑项目,终于有人类能够跑到21秒大关了!


第一二九章 终究是一个人的奥运
  21秒整的成绩出现,使得全场观众一片骇然。
  其实当埃迪·托兰那个21秒2的成绩出现时,便有人猜测,陈强有可能跑到21秒,可是当这个成绩真正的出现后,他们依旧会觉得十分的震惊。
  200米短跑项目,跑一个21秒的成绩,不仅仅是一个世界纪录,更是意味着人类终于征服了21秒大关!
  在洛杉矶奥运会之前,200米的世界纪录还是21秒6,短短你的两天比赛里,200米的世界纪录便提升到了21秒整,这的确是一个很幅度很大的进步。
  更关键的是,这是一个指标性的数字,在体育运动中,任何指标性的数字都是最容易被人铭记的,对于运动员来说,达成某一个指标,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提升逼格的方式。
  就比如百米短跑中,跑进10秒大关,这逼格一下子就起来了;再比如NBA的比赛中,单场获得50分,瞬间就有一种解锁成就的感觉,单场49分和单场50分,虽然只是一分之差,但逼格是完全两个档次的。
  陈强在昨天的跳远比赛里成功越过八米大关,今天的200米决赛里又跑到了21秒,现在的陈强,在周围观众的眼中,可谓是逼格满满!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此时的陈强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只要是站在那里,不需要出手,便自带气场,可以震慑敌人。
  颁奖仪式上,埃迪·托兰站在第二名的阶梯上,他接过鲜花,看了看胸前的银牌,脸上却浮现出了苦涩的笑容。
  一届奥运会上获得两枚银牌,这个成绩也算是很不错了,但这没有达到埃迪·托兰在赛前给自己制定的目标。
  颁奖仪式结束了,埃迪·托兰迫不及待的离开了颁奖台,然后返回到美国队中。他不想接受记者的采访。在他看来,200米这种美国队的强势项目,主场作战还丢掉了金牌,再接受采访的话更像是去承受羞辱。说不定那些无良的记者问出几个尖锐的问题,那么他或许会被塑造成美国的丢金的罪人。
  回到美国队中,埃迪·托兰摘下了脖子上的银牌,他好像有些羞于将银牌展现给自己的队友。
  “嘿,小黑胖子,你怎么这么差劲啊,100米输了,200米也输了!而且还是输给了同一个人,一个中国人!我们美国的奥运会选拔赛,就选出了你这种没用的运动员么!”一个嘲讽声音响起。
  埃迪·托兰转头望去,看到的是一个白人男子,这白人男子和他差不多高,看起来略显消瘦,但却给人一种很精壮的感觉。
  埃迪·托兰眼神中的厌恶一闪而过,这个白人男子名叫比尔·卡尔,是400米短跑的选手。而且这个比尔·卡尔是那种典型的白人,傲慢、嚣张,对黑人运动员也充满了蔑视,平日里对黑人运动员更是冷嘲热讽,态度极为不友好。
  埃迪·托兰因为个头不高,而且身材偏胖,所以经常受到比尔·卡尔的讥讽。
  面对比尔·卡尔的嘲讽,埃迪·托兰开口说道:“那个中国人跑的很快,他打破了世界纪录,他现在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类,换成你的话,你也赢不了他!”
  “世界纪录又怎样?马上来临的400米短跑比赛,我也会创造一个新的世界纪录的。”比尔·卡尔一脸傲气的说。
  “你先赢了本·伊斯卡曼再说吧!”埃迪·托兰冷哼一声。
  本·伊斯卡曼也是美国运动员,而且还是400米短跑目前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在1932年3月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一场比赛里,本·伊斯卡曼以46秒4的成绩,打破了400米的世界纪录。
  (纠正一个错误,前面说利迪尔的400米世界纪录保持了二十多年,是我弄错的资料,那个保持了二十多年的是利迪尔的另一个纪录,400米的世界纪录在1932年的时候就被美国运动员本·伊斯卡曼提升到了46。4秒。)
  听到“本·伊斯卡曼”的名字,比尔·卡尔本能性的露出一脸不服的表情,他开口说道:“我又不是没有赢过他,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已经赢过他两次了!”
  “但你仍然没有打破他的世界纪录!只要你没有打破本·伊斯卡曼的世界纪录,你就永远不算是战胜他!”埃迪·托兰开口说道。
  比尔·卡尔的脸上则浮现起了愤怒的表情。
  “后天的400米决赛,我会用一个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的,到时候你这种失败者会明白,你这种废物根本就不配跟我说话!”比尔·卡尔说完,又补充了一句:“连中国人都赢不了的废物!”
  就在此时,美国队的一名助理教练走了过来,然后递上了一张表格。
  “比尔,这是明天参加400米初赛的运动员分组名单,你被分在了第四组。我们美国队的另外两名选手,分别是在第二组和第六组。”美国队助理教练开口说道。
  比尔·卡尔接过名单,匆匆看了一眼,开口说道:“一共只有六组选手参赛么?”
  “是的,据说是有一些运动员弃权了。不过组委会为了防止200米初赛的情况再次出现,所以重新安排了分组,确保每一组都有四到六名选手参赛。”美国队的助理教练开口说。
  200米的初赛,由于很多运动员弃权,所以产生了很多保送晋级的小组,运动员们明知道自己百分百晋级,也就简单的应付一下,不认真去跑。这也让初赛的观赏性变得非常差劲,毫无精彩可言。
  赛事的主办方显然是吸去了经验,所以重新安排了400米的分组。原本初赛的七个组变成了六个组,每个小组中至少有四名运动员,这样使得运动员有了晋级的压力,比赛的观赏性也有所提升。
  比尔·卡尔望着运动员名单,他被分在了第四组,他这一组中有英国和德国的运动员,不过比尔·卡尔相信,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小组晋级绝对是轻而易举。
  然后比尔·卡尔又望向了其他运动员的分组。
  400米的世界纪录保持者美国选手本·伊斯卡曼被分在了第二组,另一位美国选手詹姆斯·戈登被分在了第六组。
  “第一组有个日本人,日本人的名字真难拼。第三组也有个日本人,恩?还有个中国人!中国人的名字看起来要简单的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