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体育人-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猪肉大葱馅的饺子,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桌上丰盛而并不昂贵的菜肴,全是都张夫人亲自烹饪,和张家人在一起,陈强又一次体会到了家的味道。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伯苓开口说道:“去年十月份,河南的开封举办了第十六届华北运动会,你当时去美国参加奥运会,所以没能参加。今年七月份,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又要举行了,这次的举办地是在青岛,赛会的主裁判又是我。在山东举办比赛,你还要代表山东队参赛啊。”
  陈强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只要是在山东地盘上举办的比赛,当然是山东的韩主席说的算。韩主席说陈强要代表山东队参赛,其他省份就算是有意见也得忍着。
  其实就算不是在山东举行的比赛,只要韩主席发话,让陈强代表山东队参赛,那么也不会有人说半个“不”字。
  韩主席主政山东已经有近三个年头了,这三年来韩主席在山东的地位是越来越稳固,他截留地方税收,扩充自己的军队,大有一种和南京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姿态,现在的山东,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半独立的状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其他省份的高官乃至南京高层,都轻易不会招惹韩主席。
  张伯苓则接着说道:“另外全国运动会也将在今年举行,举办地点是南京,为了这次全国运动员,南京那边建了一座新的体育场。这也算是东三省沦陷后,国内举办的最大的运动会了。”
  说到东三省沦陷,张伯苓有些郁闷的将酒盅里的白酒一饮而尽,随后他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热河那边传来了消息,日本人一直在搞事情,听说这个月初的时候,山海关的守军又跟日本人交了火。看来日本人的胃口真的不小啊,抢了东三省还不满足!”
  张伯苓露出了忧愁的表情,而提到这个话题,气氛也凝重了许多,跨年夜所带来的欢乐,也淡薄了几分。
  桌上的人沉默了几秒钟,陈强率先岔开了话题,他开口问道:“先生,我打算出一本书。”
  “你要出书?出什么书?你能出什么书?”张伯苓的酒劲顿时消减了三分,郁闷的心情也被心中的惊讶给冲散。
  出书可都是文学家们做的事情,陈强现在还只是个十九岁的年轻人,怎么看都不想是能写书的人。
  “我写了一本自传,主要是写了我从报童开始,到奥运会上夺冠的事情,我想要出版,想让民众们更加了解体育运动,顺便看看能不能卖些钱,贴补贴补生活。”陈强开口说道。
  “恩,卖钱是关键吧?”张伯苓苦笑着问,他倒是很了解陈强。
  陈强略显尴尬的点了点头。
  “你的经历,也的确是挺传奇的,可以写成书,回头把书稿给我看看,我帮你修改修改。”张伯苓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如果你真要出书的话,也不用找别人,咱们南开大学有专门的书局可以印书。”
  未来的南开大学,也有专门的出版社,而在三十年代,南开大学有自己的书局,也就不奇怪了。
  当时的“书局”,不仅仅是指出版社,像是印书馆、书店、都可以称之为书局。而可以出版书籍的地方也有很多,像是报刊、图书馆、书店,甚至一些卖笔墨纸砚的地方,都能帮助作者出书。
  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中国的稿酬制度已经跟国际接轨了,当时的稿酬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润笔费”,也叫“润笔之资”,这算是后世的稿费。当时的润笔费的标准不一,北平的官办报纸杂志和学术期刊,稿酬可达4…5银元/千字,而上海的刊物大多是民办的,一般稿酬为1…3银元/千字,知名人士的润笔费要搞一点,比如鲁迅先生的润笔费,最开始的时候是3银元/千字,后来涨到了5银元/千字,这在上海算是比较高的润笔费了。
  第二种是“提成费”,也叫“版费”,就是现在的版税,得是发行了实体书才能拿到的钱。后世普通作者的版税大概是6%,畅销一点的作者能拿到10%,那些比较牛叉的作者,版税才能超过10%。而在民国时期,不同作者的版税月不相同,比如郭沫若的版税是10%、胡适的版税是15%、鲁迅的版税是20%,版税最高者是梁启超,达到了40%。
  第三种形式叫“作价购稿”,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版权买断。
  润笔费和提成费,是当时文人的主要收入。举了例子,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最初是发表在《新青年》月刊上,《新青年》月刊要按照5银元/千字支付鲁迅先生稿酬。后来《狂人日记》被收录到《呐喊》的小说集当中,当北平的新潮社出版《呐喊》的时候,鲁迅先生还可以得到20%的版税。当时一本《呐喊》卖五毛钱,卖一本《呐喊》,鲁迅先生就能分到一毛钱。
  所以在那个时代,很多文人热衷于出合集,一片文章先生在报纸刊物上发表,赚一笔“润笔费”,然将自己曾经发表过的文章整理整理,凑成一本书,刊印出来再赚一笔“提成费”。一篇文章能卖两次的钱。
  陈强写的是自传,他也没打算在报刊上发表,所以这“润笔费”,陈强是赚不到了,他能赚那一笔“提成费”。
  想赚提成费,就得多卖书,书卖的越多,提成费就越多。
  陈强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争取在1933年卖掉一万本的自传。
  ……
  南开大学书局的速度很快,春节过后,他们很快便将陈强那本《从报童到世界第一》的自传刊印成册。
  陈强正琢磨着该怎么卖书的时候,张伯苓却接到了一封北平发来的电报。发电报的是清华大学的马约翰教授,他打算邀请陈强去清华大学演讲。
  之前陈强募捐参赛资金的时候,清华大学的师生也是踊跃捐款,给了陈强很大的帮助,现在清华大学邀请陈强过去,即便是一分钱的演讲费不给,陈强也不会拒绝的。
  而且去清华大学演讲,也跟陈强在美国演讲时不同,陈强在美国大学里的演讲,主要是讲运动与健康的理念,顺便抛售他的“亚健康”理论。而在中国的大学演讲,显然不能讲什么运动与健康,也不能讲“亚健康”,而应该讲述他在奥运会上夺冠的历程。
  作为中国的奥运英雄,陈强在中国大学里做演讲,其实更像是先进事迹报告会,说说自己夺冠历程经历了多少的险阻困难,最好有一些让人潸然泪下的桥段,听的观众大受感动,各种的掉眼泪。然后说说自己在奥运会上战胜了多么强大的对手,取得了多么伟大的成就,让观众们感受到无比的振奋!
  奥运夺冠,这才是中国观众想听到的东西。若是给中国的观众讲“亚健康”,那就真的有些脱离现实了。当时的中国,很多老百姓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即便是能够上得起大学的学生,家庭条件也要比美国普通工薪差得多,大部分人的目标还只是温饱,谁会去关心什么“亚健康”。
  突然间,陈强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
  “要不然我干脆来一个全国巡回的先进事迹报告会,顺便来个签名售书之类的活动,把我的自传卖出去?”
  在未来,打着演讲的幌子,去学校里卖书,这是很多作家常用的套路,在后世人眼中并不稀奇。童书作家郑渊洁就曾经提起过,他去一个学校里演讲,本来要讲40分钟的,主办方却只让他讲20分钟,郑渊洁询问“为什么”时,对方的答复是“要给您留出卖书的时间”。
  如今的陈强便打算使用一下这种卖书的套路。
  ……
  清华大学。
  陈强做完先进事迹报告,然后将五枚金牌展示在学生们面前,顿时引起了一片惊呼声。
  “奥运会的金牌,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是纯金打造的吗?应该值不少钱吧?”
  “什么钱不钱的,这代表着荣誉,不是金钱能买到的。”
  清华大学的学子们开始议论起来。
  接下来,便到了签名售书的环节。
  “《从报童到世界第一》,这是陈强的自传啊!”
  “刚才听陈强的演讲还不过瘾,我得去买一本。”
  “还有陈强现场的签名啊,这书买的可不亏。”
  “奥运会金牌就摆在陈强的桌子上,去找他签名的时候,还可以近距离的看看奥运会的金牌究竟是什么样。”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看到别人去买,自己也纷纷加入其中。
  转眼的功夫,那些购书的学子便在陈强面前排起了一条长龙!


第一五四章 较劲的华北运动会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陈强先后在北平的几所大学里做了先进事迹报告。
  晚上,陈强回到下榻的饭店,揉着有些发麻的右手,心中却是有些得意洋洋。
  这几天的先进事迹报告会,陈强卖了很多本的自传,具体有多少,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反正签名售书让他的右手都麻木了,现在拿筷子夹菜都有些困难。
  好在北京的行程已经结束,接下来他将南下,先去济南,然后去长三角地区,然后时间充裕的话再去厦门和广州,做一路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卖一路的书。
  进校园演讲卖书的套路,效果之好,有些出乎陈强的意料,陈强所到的大学,无论师生,几乎人手一本他的自传。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正常的事情,这演讲卖书的条路,即便是放在后世都让人防不胜防,三十年代的人被忽悠的瘸了,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更何况陈强在大学生眼中的形象的确是很积极正面,不仅仅是励志的榜样,更是为国争光的典范,这值得大学生们去掏钱买书。
  南下的火车要途径天津,于是陈强也是先搭乘火车返回天津。
  火车上的人非常的多,很多人都是拖家带口,带着各种细软,像是在逃难一般。
  而抵达天津后,陈强更是发现,整个天津城都笼罩在一股紧张的气氛当中。
  天津的租界内涌进了一大批的中国人,将租界塞得满满的,天津的日租界也再一次的戒严起来,出入日租界的交通要道口都架起了重机枪,制高点上也出现了日军的身影。
  陈强稍微一打听才知道,古北口那边,张少帅的几个师和日本的一个师团已经交上火了。
  随后是喜峰口交战的消息传来,这更是加剧了这种紧张的气氛,要知道喜峰口是冀东长城上的一个关口,口外群峰耸立,险要天成,这里是华北的屏障,河北的咽喉,如果喜峰口被日剧占领的话,那么整个华北平原就暴露在日军的枪管下,而北平城更是首当其冲。
  也因此,整个京津地区人心惶惶,很多北平的人拖家带口来带天津,在这个时候,整个黄河以北,大概只有天津的租界最为安全。
  陈强离开天津的时候,听说张少帅已经把东北军的20万主力大军推上了长城前线,但战况依旧是很不乐观。
  陈强抵达南京时,却发现南京依旧是一片歌舞升平,南京的官媒报纸也并没有关注长城上那些保卫国家的勇士,而是在报道大佬在南昌督军“安内”的事情,而且全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内容,仿佛是一片大好。
  然而实际情况是,热河和冀东眼看着就要丢了,南京是一不增兵、二不派饷,摆明了要让东北军的精锐和跟日本人拼个你死我活,想借日本人之手,消耗东北军的实力,或者干脆让日本人把东北军给消灭掉。
  南京大佬仿佛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国战,他也完全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