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体育人-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现在的积分,只能阶段性的雇佣高级教练,比如雇两个小时的高级教练,自己练五六个小时,再雇两个小时的高级教练……”
  陈强一路琢磨着来到了来安里的陈如记,然后进了一大包的报纸,抽出一份来开始扫起了报纸的标题。
  《中、日、德三国田径对抗赛,刘长春跑出远东最好成绩》,这个标题顿时吸引了陈强。
  陈强仔细的看起了这份新闻的内容。
  东北的张少帅邀请德国、日本两国的运动员来沈阳,和中国田径运动员来了一场对抗上。其中来参赛的德国田径队,曾经参加过第九届奥运会,来参赛的日本选手也都是日本国家队成员。中国田径队则是以东北大学为基础组建的。
  在百米短跑比赛中,刘长春以10秒8的成绩取得了第二名,第一名被德国短跑名将鲁拉特·比尔摘走,他的成绩也是10秒8,在终点前鲁拉特·比尔领先刘长春一寸的距离,所以获得了冠军。
  手动计时时代,成绩只计算到秒后面的第一位,而百米短跑到了终点的时候,0。1秒意味着大约一米的差距,也就是说两人成绩相同,但实际上的差距可能会达到1米。
  德国选手鲁拉特·比尔毕竟是当时世界级的短跑名将,刘长春能够和他不相上下,已经是非常厉害的成绩了,与之相比,日本目前的短跑第一人,拥有“飞毛腿”之称的冈健次郎,则被刘长春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手计10秒8,电子计时要增加0。24秒,也就是11秒04,这么看来的话,现在的刘长春绝对有实力跑进电子计时的11秒以内。现在才是1929年,他已经这么快了啊!”
  陈强心中感慨了一番,刚刚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的喜悦心情,顿时被冲刷的无影无踪。
  陈强本来还以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快的,但是在报纸上看到刘长春的成绩后,忍不住还是感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还不能沾沾自己,我还得继续努力。这百米短跑运动,越是高水平的运动员,想提高成绩就越是困难,我比起刘长春还差得远呢!如果想要将成绩提升到11秒以内,我还得更加努力才行!”
  ……
  卖完了报纸,陈强来到了小东门法租界一带的鱼市。
  上海靠江面海,每天都会有几十艘渔船从舟山群岛载鱼而来,渔船会现在小东门鱼行码头卸货,再批发给“上海冰鲜业同业者公会”,统一分配给小东门各区的各个鱼行。
  这个“上海冰鲜业同业者公会”,实际上是由帮派控制的,公会的会长黄振世,是旧上海“三大亨”之一黄金荣的徒弟,垄断了整个旧上海的鱼市,可以算是旧上海的“渔霸”。
  陈强是下午来到的鱼市,这个时候好的鱼早就被别人买走了,余下的都是被别人挑剩下的,虽然也还算是新鲜,但品质肯定要比早晨差了不少,当然价格也要低了许多。
  陈强花了点小钱,从一个鱼贩子手里买了两条身上有破损鱼,美滋滋的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一会去捡点柴火,用我那旧锅蹲个鱼汤,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陈强走出租界,进入到闸北的范围,还没到贫民窟呢,就遇到了一个熟人。
  那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也住在贫民窟里,是个人力车夫。当然他没有自己的车,只能去拉车行的车,每天都要交份子钱。
  “柱子哥,交完车回来了?”陈强开口打招呼。
  “是陈强啊!”柱子笑了笑,从笑容中可以看出他的疲惫。
  柱子看了看陈强的背包,开口问道:“你现在还在卖报么?”
  “卖报,混口饭吃,这不,今天生意还不错,去小东门捡了两条人家不要的鱼。”陈强指了指手中的两条鱼,接着问道:“柱子哥,你今天回来的这么早,看来是生意不错吧!”
  “马马虎虎吧,遇到一个包车的客人,用了我一上午的车,结了账还给了点赏钱,我就提前交了车回来了。”柱子说着打量了一番陈强,接着道:“陈强,我看你最近又长个头了。”
  陈强嘿嘿一笑,算是默认了,他最近一段时间吃的可比之前好多了,至少不会饿肚子,个头也就窜了一窜。
  只听柱子接着说道:“你小子也长成大人了,要不然你别卖报了,我介绍你去拉洋车,这可比你卖报赚的多。”
  “我是想拉车,可人家不要啊,车夫这一行,我这辈子是别想干了。”陈强摇了摇头。
  “为什么?”柱子开口问道。
  陈强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柱子,他因为撞了车,已经上了顾四爷的黑名单了。
  “原来是这样,这上海华界的车行都是顾四爷的地牌,顾四爷不松口,还真没有车行敢要你。”柱子拉了个长音,接着说:“不过你要是想拉洋车的话,也不是没有机会。”
  “柱子哥,你有办法?”陈强眼前一亮。
  柱子点了点头,他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说道:“华界的车行虽然不要你,你可以去租界的车行试一试啊!咱们上海滩拉洋车的,华界是归顾四爷管,甚至英租界里都有顾四爷的人,但法租界的车行,顾四爷可管不着,那里是金九爷的地盘。你可以去金九爷的车行试试。”
  “也就是说我还可以去拉洋车!”
  听了柱子的话,陈强顿时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第三十一章 找工作
  柱子给陈强介绍了旧上海人力车夫的情况。
  1929年,别克才刚刚在上海设立办事处,福特在中国最热销的V8车型也还没有生产,这个汽车没有普及年代,很多富商即便买得起汽车,也会选择乘坐人力车,因为买了汽车也不会开,会开汽车的司机比汽车还少,所以人力车是旧上海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旧上海的人力车都是控制在帮派手里的,车行也都是帮派开的,想要入行拉车,就要交租金。其中可以在租界通行的人力车叫“大照会”,一天1块钱的租金,不能进入到租界的人力车叫“小照会”,一天6角钱租金,这相当于是现在的份子钱。
  当时旧上海人力车的霸主,就是之前书中提过的顾四爷,青帮“通”字辈的大佬,闸北一代的“大头香”,苏北人在旧上海领袖级的人物,整个上海华界的人力车行都是他的买卖。
  除此之外,还有个叫金九林的,人称金九爷,他是法租界的人力车霸主,控制着法租界所有的人力车行。
  这位金九爷的真是身份是法租界巡捕房刑事科强盗班探长。同时也是“三大亨”之一黄金荣的徒弟。黄金荣曾经是法租界巡捕房唯一的华人督察长,所以只要与法租界巡捕房沾边的,基本上都是黄金荣的徒弟。
  事实上金九林实际上是“三大亨”刻意扶持起来,对抗顾四爷的。
  顾四爷是苏北人,为人很重义气,所以来上海的苏北人,有很多都会投在顾四爷的门下,顾四爷还有个外号叫“江北大亨”,这足以说明顾四爷在旧上海是很有势力的人物。
  上海“三大亨”自然不会允许顾四爷做大,但顾四爷在青帮中有辈分,手下也是有人有枪,还是苏北人的领袖,即便是“三大亨”,也不能明目张胆的对顾四爷如何,这青帮内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所以“三大亨”只能从别的地方下手,他们扶持了金九林成为租界的人力车霸主,以便削弱顾四爷人力车行的生意。我通过正当生意搞你,你总不能说我是黑吃黑吧!
  这就是现在旧上海的人力车行格局,顾四爷人多势众,但是他的车行开不进最繁华的法租界,金九林虽然垄断的法租界内人力车行的生意,但是到了租界外面,依旧是顾四爷的天下。
  从这方面说,顾四爷和金九林是对立的。
  顾四爷的车行都不会收留陈强,但金九林那里却不会理会这一套,陈强虽然上了华界洋车行的黑名单,如果想要拉洋车的话,还可以去租界里面金九林的车行碰碰运气。
  陈强以前是不知道这些信息的,一个刚拉了两天车的车夫,哪里懂得这里面的门道?如今陈强从柱子手中知道了这些,顿时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不能卖风月小报,让陈强损失了一大笔钱,最起码每天的鸡蛋和一个月两个烧鸡是飞走了。陈强急需要一个新的营生去赚钱,给自己补充营养,让身体变得更加强壮。
  拉黄包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旧上海的车夫虽然是最低贱的工作,但是赚的却不少,足够养活一家人的。
  比如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里就有描述,祥子拉了三年的车,就攒够了100大洋,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平均下来一年出去基本生活开支,还可以攒30多块大洋,这在当时算是很不错的收入了,放在现在都敢贷款买房了。
  《骆驼祥子》的背景是在二十年代初的北平城,当时的物价更便宜,而且车牌也不贵,基本上是买辆自己的车就能申请到车牌。二十年代末的上海就不同了,特别是可以进出租界的“大照会”牌照,已经涨到了近千块大洋,普通车夫一辈子都买不到一辆自己的车,只能在车行租车,乖乖的交份子钱。
  可即便是租车行的车,车夫的收入依旧很不错。
  比如在最繁华的法租界内,黄包车的起步价就是4角钱,租借外的起步价要便宜些,3角钱就够。
  陈强卖一天的报纸,如果抢不到号外的话,也就是赚三四毛钱,只相当于法租界一个黄包车的起步价。
  当然那个时代没有什么按公里计价,在租界内跑的话,也就是收个四毛钱的起步价,跑远一些车夫会多要点,若是拉着重的行李,车夫也会多要点,下雨天的时候车夫也会多要点,都是按照市场价来,宰客的情况是基本没有的。
  因为车行都是帮派控制的,帮派子弟也都知道宰客的生意是做不长久的,所以早就定下了不准宰客的规矩,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了蒸锅粥。若是有哪个车夫敢宰客的话,以后拉不成车不说,还得被帮派打个残疾。
  言归正传。
  陈强了解了上海人力车的势力范围之后,已经决定要去法租界的人力车行找份车夫的工作。虽然一天至少要交一个大洋的份子钱,可跑一趟车的起步价就是4角钱,一天只需要拉四个客人,除去份子钱,赚到的也比当报童赚的多。
  一碗鱼汤下肚,陈强轻轻的打了个饱嗝,这鱼汤只是加了些盐,味道确实鲜美无比。
  “明天就去应聘个车夫,到时候天天有鱼有肉!”
  陈强给自己鼓了鼓劲,将剩下的鱼吃完,倒头便睡。
  ……
  次日一大早,陈强没有去卖报纸,而是直接去了法租界内亚尔培路的步高里。
  亚尔培路就是现在的陕西南路,后世的步高里也成为了上海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很多的名人故居,但1929年的步高里还是一大片的空地。这里要到1930年,才会有法国商人投资,建造一些住宅。
  也因为这里是一片空地,所以便成了金九林的停车场,金九林所控制的人力车,平时大多停放在步高里的空地上,车夫每天都会到这里领车还车,这里也有着法租界内最大的人力车行。
  正值清早,来这里领车的车夫络绎不绝,他们当中有拉黄包车的,也有专门给富裕人家拉包车的。每个人都是匆匆忙忙的,很赶时间的样子。就像后世那些开出租车的,十有八九开车都很急。
  干这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