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体育人-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I e here to wele you。”陈强不假思索地说道。
  西装男微微一愣,陈强并没有使用“pick up”这个词,而是用了“wele”,这在迎接客人的时候显然要更加的合适,西装男对陈强的满意度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更关键的是陈强的回答没有经过半点思考,就像是本能一般脱口而出,这明显是一个英文口语比较熟练的人才能做到的。
  “行,就你吧,赶快去码头接人!”西装男开口说道。他现在急着去给洋人办事,也懒得管从哪里冒出来个会说洋文的少年郎。
  陈强则望向了田胖子,那意思是在说,人家楚先生都点名了,你就看着办吧!
  “你这瘪三还真会说洋文?”田胖子满脸的不可思议,他也犯不着为了一个车夫去跟西装男较劲,再者说来在租界里面做生意,多一个会洋文的手下总是好事情。
  于是田胖子毫不犹豫地说道:“小子,只要你把那洋人给我接到,送到礼查饭店去,我车行就要你了,你以后就在我这里吃饭!”
  “没问题,田掌柜你放心,我一定把人送到。”陈强满心欢喜地答道。
  “好,跟我去取车!”田掌柜二话不说,带着陈强就去了车行后面的空地。
  ……
  车行后面的空地还有很多人力车,其中有那么两三辆还是专门放在车棚里的。
  田胖子便是在车棚里找了一辆人力车,看起来有八成新,车身擦得干干净净,连车上的座椅都是加了海绵垫的。这车在人力车里算是一辆高配的旗舰型了。
  去拉洋人,自然不能找辆破车,所以田胖子给陈强找了辆车行里最好的车。
  田胖子也不怕陈强拉走了车不还,这每辆车上都有车行的标记,而且车行背后还有青帮,这车等于是青帮的财产,车夫怎敢不还!
  陈强拉这车走了一里多路,已经适应了拉车的感觉,于是他加快了脚步,直奔码头而去。
  陈强在车行的时候,早已经找了张纸写下了拉莫斯的名字,到了码头后,他直接等在码头的乘客出口,然后举起了那张写着拉莫斯名字的纸。
  然后他很轻松的便接到了拉莫斯,确认了身份之后,便拉着拉莫斯直奔礼查饭店。
  礼查饭店就是现在的浦江饭店,1846年的时候由英国商人兴建,是上海最早的一所现代化旅馆。这里有上海最早的煤气厨房,有上海最早的电梯,放映过上海最早的有声电影,是上海首批安装电梯的地方,也是上海最早使用自来水的地方。
  这里也是外国人来上海首选的居住场所,接待过很多的名人,比如卓别林、爱因斯坦,来上海都是居住在礼查饭店。
  陈强将拉莫斯送到了礼查饭店门口,拉莫斯直接掏出了一美元的纸币递给了陈强,同时开口说道:“剩下的是给你的小费!”
  美国小费文化盛行,哪怕到了现在,乘坐出租车都要给小费的。而且人家客人主动给的小费,也不算是宰客。
  陈强立刻道谢,同时帮拉莫斯把行李提进了酒店。
  走出了酒店,陈强揉了揉手中的一美元,听了听久违的纸币声。
  “美元啊,美元,好东西啊!”陈强乐呵呵的将美元收入到了怀中。
  银元虽然是当时的硬通货,但美元比银元更“硬实”。
  自从一战以后,美元就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二十年代末经济大萧条之后,美元对黄金的价格一直维持在一盎司黄金等于三十五美元,几乎没有太大的波动,直到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确立。
  而白银的价格则一直在跌,1870年的时候金银比价是15。57,1875年就变成了16。64,1880年是18。09,1890年是19。75,1900年是33。31,1910年是39。29,眼看就要突破1比40的大关。黄金可以兑换到更多的白银。
  一盎司,也就是31。1035克的黄金,等于三十五美元,那么一美元的含金量就是0。888克,按照1929年的末的金银价格比计算,这一美元就相当于是2。4块银元。
  租界里面拉一趟车也就是四五毛的车前,很多黄包车夫,跑一天也就是赚两块钱,其中一块钱还要交份子钱。陈强这一趟生意便赚了两块四,相当于是黄包车夫一天的工钱!
  而且这还是美元,接下来随着银价越来越低,美元越来越硬实,美元将会换到更多的银元。
  “这车夫是真的赚钱啊,从码头跑一趟礼查饭店,就能赚一美元,这比卖报纸赚的多多了,我当车夫还真是当对了。”陈强心中不由得感叹起来。
  不过陈强仔细一琢磨,这账也不是这么算的,他不可能遇到的每个客人,都拉莫斯这么的大方,舍得花一美元坐车,这种客人,一年半载都未必能遇得到一个。
  “普通的客人,肯定不会这么豪爽,坐车还给这么多的小费,可洋人就不一样了,洋人肯定比中国人有钱,特别是那些刚刚来上海的洋人,对上海的物价也不了解,很多洋人人照着本国的价格给车钱的,我只要是服务周到一些,肯定能得到一笔小费的。”
  此时的陈强突然看到了一条新的财路,去赚洋人的钱!


第三十四章 跟着陈哥发财
  有一艘国际客轮进入了码头。
  码头的门口,一个皮肤黝黑的少年满脸的堆笑,不停的用英文和法文向来往的客人询问:“先生,坐车吗?”
  这人自然就是陈强。
  旧上海虽然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但是此时的港口远不如后世那么繁忙。
  那种跨洋而来的国际客轮,并不是每天都有,从美国来的客轮十天才有一艘,欧洲来的客轮要稍微多一些,倒是东南亚的客轮每周都有。
  与之相比,长江上游来的客船要多许多了,重庆、长沙、武汉、南京,都是大城市,航运也比铁轮要经济实惠,每天都有好几搜客轮抵沪。
  所以陈强也不是每天都能在码头上拉到外国人,只不过每拉一趟老外,都能赚两三块大洋。
  来上海的外国人并不都是有钱人,有很多是在自己的国家混不下去,所以才来到远东地区淘金的,也有人是欠了债不得不跑路来此,这样的人肯定是没有多少钱的,所以也不会给很高的小费。
  陈强尽量避免去拉一些“穷洋人”,渐渐的,他也学会了一套察言观色的本事,去分辨某个洋人是否有钱。
  一个刚刚从远洋客轮下来的客人是否有钱,主要看的不是衣着打扮,而是精神风貌。
  这个时代的轮船速度不快,乘坐轮船花费的时间也很长,比如从上海到洛杉矶,轮船要走一个月的时间。
  正常人在海上待上一个月,精神状态肯定会受到影响。很多人都说船员辛苦,其实漂泊在海上,身体上的辛苦还是次要的,精神上的辛苦才是最折磨人的。
  在精神风貌方面,乘坐头等舱的客人与乘坐三等舱的客人差异就会很明显。
  头等舱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各种娱乐,三等舱的话吃的差住的差,连行动范围都要受限制。
  在那个年代,乘坐远洋客轮的三等舱,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就比如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头等舱有大床沙发独立卫浴,闲着没事还可以看看海景享受一杯红酒,三等舱则是多人间上下铺,空间拥挤。
  再比如饮食方面,头等舱的餐厅是那种标准的西餐厅,有专门的侍者服务,三等舱的餐厅则是大长桌子,椅子连扶手都没有。头等舱可以吃到马里兰炸鸡、碳烤牛排、挪威凤尾鱼、波罗尼亚香肠、布丁、各种奶酪,新鲜的水果蔬菜,三等舱只能吃到面包、松饼、甜玉米、煮土豆、燕麦粥。
  这就是杰克和螺丝的差距。
  如果泰坦尼克号没有沉没,而是顺利抵达纽约的话,在下船的时候,头等舱的螺丝依旧是光鲜亮丽、风韵如初,说不定还能胖几斤;三等舱的杰克绝对不会是小李演的那般英俊潇洒,估摸着会是精神萎靡,脚步浮浮。
  所以陈强分辨刚下船的洋人是不是有钱,主要就是看对方的精神风貌,如果对方精神风貌很棒,说明在海上生活的很滋润,肯定是住头等舱的有钱人;若是对方精神状态不佳,连走路都虚乏无力的话,那这人有八成概率住的是三等舱,另外两成可能是肾虚。
  当然,若是有杰克那样的颜值,无论坐几等舱,下船的时候应该都会肾虚的。
  ……
  又一艘客轮到岸,这是从伦敦来的客轮,之前在香港停靠过,上海是这艘客轮的终点站。
  乘客们陆陆续续的下船,其中有一家四口,进入到了陈强的视线当中。
  “一男一女带两个孩子,看来精神还很不错,特别是那两个孩子,面色红润,说明在船上并没有受罪,这一家人肯定是有钱人!”陈强心中暗自想道。
  小孩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都不如大人,这种远洋的航行,小孩是很有可能生病的,即便是能保持健康,但经过了这么远的行程,小孩的气色也不会太好。
  可这两个孩子确实精神抖擞的样子,很显然是住头等舱的,在船上得到了最好的享受,所以才能精神倍儿棒。
  陈强毫不犹豫的迎了上去。
  “先生,需要车么?”陈强用英语问道。
  对方听到了英语,立刻转过头来,却看到说话的是个中国人,脸上顿时露出了意外和警惕的表情,很显然他没想到刚下船就能遇到一个会说英语的中国车夫。
  见到这个外国人没有说话,陈强以为对方是个法国人,于是又用法语问道:“先生,需要车么?”
  这个外国人表情更加诧异,随后用英文问道:“你还会说法语?”
  “会一些,不过不如英语那么流利。”陈强用英语回答道,随后他开口问道:“先生,您要去什么地方,我可以送您过去,我是个车夫,我可以带您去上海的任何地方,如果您有需要的话,我还可以给你当导游。”
  这外国人有些犹豫,也有些动心。
  换位思考,如果中国人跑到外国去,一下飞机人生地不熟的,有个会讲中文的出租车司机跑来拉生意,也会如此。
  陈强则接着劝道:“先生,上海会说英文的人并不多,我可以先把您送到英国人开的饭店或者会馆里,您在那里会见到您的同胞。”
  “好吧,带我去饭店吧,我需要找个地方先住下。”这洋人终于放松了警惕。
  “那我向您推荐礼查饭店,英国的爱丁堡公爵来上海的时候,就曾经住在那里,而且饭店的经营者也是英国人。”陈强介绍道。
  这洋人点了点头,显然爱丁堡公爵的名头,以及英国人经营的背景,会让他对扎里饭店产生好感。
  陈强帮助这一家人提着行李,走到了停车的地方。
  “人力车么?”那洋人的妻子惊叹道。
  “是的,夫人,在上海,汽车还是很稀少的。不过您放心,人力车一样舒适安全。”陈强开口答道。
  “可你只有一辆车,而我们有四个人,还有行李。”洋人婆开口说道。
  “您稍等,我马上再给您叫一辆车。”陈强说着,走到了路边,那里有几辆黄包车,正在等生意。
  陈强挑了一辆比较新的车,对那车夫说道:“刘老三,跟我去趟扎里饭店!”
  “拉洋人?”这个名叫“刘老三”的车夫问。
  “是啊,洋人,不想拉么?”陈强笑着问。
  “有生意哪有不做的道理!只是我怕伺候不好人家,我可不会说洋人的话。”刘老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