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体育人-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洋人,不想拉么?”陈强笑着问。
  “有生意哪有不做的道理!只是我怕伺候不好人家,我可不会说洋人的话。”刘老三开口说道。
  “我会说,你就放心的跟在我后面吧!快走吧,人家都等急了。”陈强催促道。
  ……
  男人和一个孩子坐了陈强的车,而那洋婆子则坐了刘老三的车。
  陈强拉着车,慢悠悠的小跑着,他知道这种有钱人不在乎跑多快,反而在乎乘车的舒适感,车跑的慢一些,也就稳当一些。而且还可以顺便看看这座远东第一城市的景色。
  一边跑,陈强一边介绍道:“那边有家意大利人开的咖啡馆,如果您想喝纯正的意大利咖啡,可以去那里,除此之外他们还提供披萨。”
  “前面拐角的那个是法国人开的西餐厅,您还可以在那里品尝到法国原产的葡萄酒。”
  “那个地方就有一家电报局,如果您想发电报,可以去那里。当然礼查饭店也有该项服务。”
  “您顺着那条路走就是外滩,英国领事馆就在那里。”
  等陈强到了扎里饭店的时候,已经把周围介绍了个七七八八。
  这洋人显然对陈强的服务很满意,他刚到上海,正是人生地不熟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他连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而经过陈强这么一介绍,这洋人俨然觉得,自己成了半个上海通!
  洋人下了车,掏出一张纸币递给了陈强:“谢谢你的讲解,让我了解了这座城市。”
  陈强急忙接过纸币,低头一看,上面是不列颠尼亚女神坐像,另外还有个“10”的数字。
  “10先令啊!这趟真是赚大了!”
  ……
  把洋人一家送进了酒店,陈强掏出了八毛钱递给了刘老三。
  “用不了这么多的。路不远,五毛就够。”刘老三开口说道。
  “收下吧!余下的算洋人给你的赏钱。”陈强开口答道。
  谁也不会嫌钱少,刘老三听了这话,便直接将钱收在了怀里,脸上还露出了谄媚的笑容,跟陈强说话都变得客气了许多。
  “陈小哥啊,以后要是有这样的生意,可还是得找我啊,不管多远我都给你跑!”刘老三赔笑着说。
  五毛钱的生意,最后到手八毛,这相当于是一单生意做了两单的钱,刘老三心中自然是很高兴,而面对给自己带来生意的陈强,他自然是要毫无节操的跪舔,虽然他比陈强大十多岁,可还是管陈强叫起了“哥”。
  “放心好了,以后有生意一定忘不了你!”陈强一脸豪爽的答应下来。
  两人正说着,只见礼查饭店里走出来了两个洋人。
  陈强立刻迎上去,先后用英语和法语问道:“先生,需要车么?”
  “我们去法国会馆。”这次是两个法国人,直接用法语答道。
  陈强将两个法国人引到车前,接着对刘老三说道:“走,咱们的生意来了!”
  ……
  傍晚,陈强返回家中,掏出了那张10先令的纸币,美滋滋的笑了起来。
  这是1928年发行的10先令纸币,还很新,摸起来也很有质感。
  先令是英镑的辅币,1英镑等于20先令。陈强手中的这10先令也就相当于0。5英镑。这笔钱可不算少,估计够在伦敦坐一趟出租汽车了。
  二战以前,英镑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当时英镑和美元的汇率,长期稳定在1英镑兑换4。8美元左右。直到二战以后,英镑才开始逐渐的贬值,一路贬值到目前的水平。
  事实上金本位时代过来的殖民国家,货币的汇率都比较稳定,因为实行金本位需要国家囤积大量的黄金作为准备金,只要这批黄金还在,货币的汇率就不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当时的英国是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也从全世界各处掠夺黄金,英国的黄金足够多,英镑的含金量自然比较高。
  直到二战爆发,英国为了战争消耗了大量的黄金,而美国则获得了大量的黄金,二战结束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黄金储备的五分之四,美国也凭此建立了以美元为通用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
  按照1英镑等于4。8美元计算的话,陈强得到的这10先令,就相当也是2。4美元。再根据1美元等于2。4银元计算的话,这10先令便等于是5。76快大洋,除去给刘老三的八毛钱,陈强还净赚了5块大洋。
  拉一趟车就能赚五块大洋,这可是其他车夫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知识就是财富啊!我若是不会说英语,哪里能得到这样的大生意。”陈强长叹一口气,然后躺在了床上。
  一阵风吹过,从草棚的缝隙中钻进来,落到了陈强的身上,冻得他一哆嗦。
  “这四处漏风的草棚,到了冬天可不好过啊!”陈强向着四周望了一圈,便找到了好几个缝隙。随后他自言自语地说道:
  “总不能一直住贫民窟吧!我现在能赚钱了,也应该去租一间像样点的房子了,最起码别四处漏风。”


第三十五章 车夫的生存之道
  无论是1929年,还是2019年,上海的房租都是死贵死贵的。
  特别是在租界内,那真是寸土寸金,根据1930年的统计,占上海7%土地面积的租界,集中了上海45%的人口,其中人最多的是公共租界,上海31%的人都居住在那里。
  当时公共租界的中区,一亩地能卖10万块大洋,与之相比北平的土地均价只是一亩地790大洋,价格差了一百多倍。
  土地价格贵,房租自然也就贵,在1927年的时候,上海的租客甚至举行过大规模的集会,要求房东降低租金。
  1929年,要想在租界内租一个小房间,每个月差不多需要20块大洋。这只是一个小房间,不是一套房。
  比如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刚刚到上海的时候还是个屌丝,所以他只能租了一间“亭子间”。
  所谓的亭子间,就是一套房子里最差的那一间,这种房间一般位于厨房的上面,阳台的下面,高度两米左右,面积五六个平方,冬寒夏热,一般都是堆放杂物,连佣人都不愿意住那里。
  也正是因为房价实在是太贵了,所以闸北才会有那么多的贫民窟。老百姓用茅草、芦苇席、竹竿、木棍、黄泥搭建起了棚屋,作为栖身之处。
  以陈强现在的收入,让他去租界里租房子,还真有些舍不得,普通的车夫交了份子钱后,一个月也就是赚20块大洋,陈强虽然靠着去码头拉外国人,可以多赚一些,但也绝对没有奢侈到去租界内租20块大洋的房间。
  所以陈强最终还是决定在华界租个房间,华界的房租要比租界内便宜的多,那种有电灯、自来水的房子,一户的月租也就是10块大洋,一家人居住是足够了。
  陈强这种单身狗,不需要去租一个整户,他只需要花5块大洋的月租,就能够在华界租到一个条件比较好的住处。
  但是让陈强没想到的是,即便是他愿意掏租金,依旧很难租到房子。
  因为他是个单身狗,旧上海的房租市场是歧视单身狗的。
  当时的上海,三教九流聚集,什么样的人都有,很多人从外地来到上海,没有谋生的手段,只能做一些违法的勾当。
  特别是单身狗,一个人了无牵挂,就更容易走上歪门邪道,男的很可能是小偷强盗,女的可能是做皮肉生意的。任何一个房东都不愿意将自己的房子租给这样的人。
  相比之下有家眷的人,做违法勾当的概率就要低得多,一家人来到上海打听,不为自己着想,也得琢磨琢磨妻子儿女。这种拖家带口的人,反倒是比较容易租到房子。
  陈强在上海无亲无故,也找不到个保人,租房的难度就更大了。即便是陈强愿意给钱,很多房东也不愿意把房子足跟陈强。
  陈强废了好大的功夫,才租到了住处,只有一间房,里面有一张床,一个柜子和一套桌椅,有电灯,房间的角落里能放下一个火盆,还有公共的水龙头。月租是5块大洋,押金15块,而且还要先付三个月的月租。
  这个租约条件算是比较苛刻的,当时很多租房的也就是押一付一,陈强这个算是押三付三了。但是没办法,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陈强也组不到房子。
  陈强一下子就花出去了30块大洋,他又置办了脸盆、被褥、暖水瓶等生活用品,把来到民国后攒下的积蓄花了个七七八八。
  晚上,陈强买了只烧鸡,又烧水泡了壶便宜的茶叶,坐在桌前,美滋滋的吃了起来。
  “有茶喝有鸡吃,真是享受啊,我穿越以后,还没有过过这么好的日子呢!要是再有点娱乐,比如听个音乐,那真的是太惬意了!”
  陈强翘着二郎腿,朝椅子上一靠,端起茶杯,品了品那劣质茶叶泡出来的茶水,然后脸上露出了满足的表情。
  对于陈强来说,他品的不是茶,而是这一缕悠闲而安静的时光。
  下一秒,陈强突然叹了一口气。
  “为了这可以遮风避雨的房子,我存的那点钱全都花光了,明天开始,又得赶紧赚钱了。记得明天有一艘美国开来的客轮,或许能遇到个大方的客人。”
  ……
  美国来的客轮刚刚靠岸,陈强便已经等在了门口。
  这艘船自旧金山出发以后,途径趟香山、日本神户等港口,然后才抵达上海,所以船上不仅仅有美国人和华人,还有很多日本人。
  华人和日本人自然被陈强所忽略,他的目标只有美国人,那些有钱的美国人。
  陈强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码头门口招揽生意,不远处路边等客人的其他车夫,则是一脸妒忌的表情。
  他们也想去招揽生意,可惜不会说英语啊!所以只能坐着干等。
  “不久会说两句洋文么,看他嘚瑟的。”
  “会说洋文又怎么样?还不是跟我们一样来拉车。”
  “我看他也就是会说那么两三句的洋文,要是真有本事去那些洋行里谋份差事,去穿西装喝苦水啊!”这人一边说着一边抖了抖自己手中的烟袋锅子。
  “什么苦水,那叫咖啡!”旁边有人纠正道。
  “我也不知道那叫什么,听人说,那东西很苦,真不知道洋人人为什么喜欢喝那东西。”
  所谓同行是冤家,众车夫看到陈强可以招揽到声音,自然是心怀妒忌,嘴上也是一个劲的说风凉话。
  陈强很快就招揽到了客人,是两名美国商人,还带着很多的行李。陈强估算了一下,这一趟需要三辆车,两个车拉人,一个车拉行李。
  于是陈强跑到了车夫们面前,看了一圈,发现刘老三不在,于是开口叫另一个人道:“黄大烟,有生意走不?”
  这个叫“黄大烟”的车夫倒不是真的抽大烟,他抽的是旱烟,整日烟袋锅子不离身,所以大家都叫他黄大烟。
  黄大烟看了一眼陈强,他刚刚还讽刺过陈强,没想到陈强现在还给他送生意了。
  “去哪?”黄大烟随口问道。
  “先去一趟美国会馆,然后去花旗银行,接着可能还要去他们的住处。”陈强开口答道。
  “三个地方?去,马上走!”黄大烟毫不犹豫的站起身来。
  这去三个地方,得到的车钱肯定比一个地方多。
  只听陈强接着问道:“还要一辆车拉行李,你们谁去?”
  “我去!”另一人马上站起来,屁颠屁颠的跟了过去,他就是刚才说陈强“嘚瑟”的人,此时见到有钱可以赚,瞬间就换了一副态度。
  陈强自己拉一辆车,后面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