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体育人-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他真的拿着五万吨的废铁回重庆,重庆那边还不得把他朝死里喷?那些平时就看他不顺眼的政敌们,还不得用这件事情大做文章?
  原本2000万美金的物资,那是一份功劳,带着这份功劳回去肯定是人见人夸,但现在看来,这五万吨的废铁显然是个黑锅,带着这些废铁回去就是找骂的!
  宋特使的心情顿时糟糕下来,原本他是要抢功劳的,现在可好,功劳变成了黑锅,他也用不着抢了。
  “本来还打算拿着这批物资回去,给重庆有个交代,这样我没有能够从美国要到援助的事情,也可以说得过去了,可现如今这份物资没有了,我该拿什么给重庆交代?”
  “可恶,都是这个胡适,不会做生意,就别学着人家做生意嘛!不但没有买到国内继续的物资,还连累了我!等回去以后,我一定得向委员长告你一状!”
  “对了,我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把美国不给援助的责任都推在驻美大使馆的身上,就说是因为驻美大使馆工作不利,没有给美国的政要们搞好关系,所以我才没有要到援助,再加上买了五万吨废铁这件事情,更加落实了驻美大使馆的无能,这样一来搞不到美国援助的事情,就有人给我背黑锅了!”
  想到这里,宋特使反而是长出一口气,他已经打算给国内发电报,汇报五万吨废铁的事情,先让重庆方面知道,驻美大使馆是多么的无能,为之后让胡适背黑锅进行铺垫。
  ……
  日本驻美大使馆。
  松冈洋右正一脸得意的向石井菊次郎汇报近期的工作。
  松冈洋右和石井菊次郎虽然都是日本驻美大使,但石井菊次郎一是政坛的前辈,二来有着贵族的身份,身份更为尊崇,日本社会是尊卑有别的,所以松冈洋右还是会定期的向石井菊次郎汇报工作。
  “石井大使,自从上次美国总统罗斯拒绝了中国特使的援助请求之后,中国特使希望可以再次面见罗斯福,但都遭到了拒绝。现在那个中国特使,连罗斯福的面都见不到了。看来我们已经不用担心美国会加大援华力度了。”松冈洋右开口说道。
  石井菊次郎点了点头,随后开口说道:“我听说我们跟美国之间的贸易出现了一些问题?鲸川公司已经无法从美国购进废铁了?”
  “是这样的,前不久中国从美国获得了2000万美金的贷款,然后中国人用这些钱跟美国买了废铁,我想中国人之所以会这么做,是不希望我们继续购买美国的废铁吧。中国人是打算削弱帝国的工业能力。不过您放心,这种情况顶多只能持续两个月,因为中国人没有那么多的本钱。而且以中国的工业能力,他们根本消化不良这么多废铁,对于他们来说,废铁就真的只是废铁了。”松冈洋右信心满满地说道。
  石井菊次郎沉吟了片刻,随后开口问道:“松冈君,你有没有留意最近美国的钢铁价格?你说中国人有没有可能低价买高价卖,从中赚一笔呢?五万吨的废铁,哪怕只是涨价10%,怕是也得有近百万美金的收益吧?”
  “您顾虑的是,不过我已经派人去纽约,盯着钢铁市场的交易价格了。而且我也咨询一些美国的经济学家,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分析,短期内美国的钢铁价格是不会有太大起伏的。虽然欧洲大陆已经开启了全面的战争,但是法国早就囤积了巨额物资,应该够四百万军队用上四五年的,而且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那么多,也会源源不断的向法国输血,所以短时间内,法国还不需要外部提供工业产品。”松冈洋右开口说道。
  石井菊次郎长叹一口气:“说的也是,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英国、法国、比利时加起来,有超过三百万的部队,而且法国还有三百万的预备役,这就是六百万人呢!而德国虽然号称动用了三百万人,但实际上用于进攻法国的连二百万都不到,另外一百万人则部署在西线,防备英国人偷袭。三百万对二百万,而且还有马其诺防线,人多的一方打防守战,英法联军的优势巨大。说不定德国人又会像二十多年的凡尔登战役那样,碰的头破血流。”
  两人正交谈着,敲门声却突然响起,驻美大使馆的一名情报官匆匆的走了进来。
  “有什么事情么?”石井菊次郎开口问道。
  “报告两位大使,我刚刚收到欧洲传来的情报,德国人突破了马其诺防线!”情报官开口说道。
  “什么?马奇诺防线被德国人突破了?”石井菊次郎和松冈洋右同时惊呼起来。
  ……
  宋特使将电报发往国内,向重庆告了胡适一状。
  当然告状这种事情,宋特使自然是不敢让胡适知道的,毕竟他现在人在美国,还得用得着胡适。所以即便是告状,也得偷偷摸摸的告。
  很快的,重庆也发来了回电,让宋特使详细调查这五万吨废铁的事情。
  拿着重庆的回电,宋特使长出一口气,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这五万吨废铁的黑锅,算是全都甩在胡适的头上来。
  恰在此时,胡适的声音从外面响起:“宋特使在里面么?”
  “宋特使正在里面。”秘书回答道。
  宋特使赶紧将重庆回复的电报收起来,然后请胡适进来。
  胡适则是一脸匆忙的表情,见到宋特使后,他马上开口说道:“欧洲那边传来消息,德国人突破了马尼诺防线,已经攻入了法国境内!”
  “什么?马其诺防线被突破了,这怎么可能?”宋特使顿时惊呆在当场。
  ……
  当时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德国人想要突破马其诺防线,比登天还要难。
  毕竟法国在十几年前就开始花费巨资构筑这一条防线,这个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的防御工事非常坚固,即便是放在现在也能够抵挡普通炮火的攻击。这一条防线花费了法国人50亿法郎,而法国人也给这条防线冠以很多的头衔,比如世界上最坚固的防线,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等等。
  而德国的进攻计划可谓是十分大胆,严格意义上说,德国不算是绕过马奇诺防线,而是一边派兵在正面吸引法军主力,让法军以为德国会像一战那样在正面进攻,一边则利用装甲军团的机动性突袭阿登山口,来了一次迂回作战,重点突破,这也算是声东击西。
  当时也不是没有军事学家识破过曼施坦因的意图,据说有个在苏联养病的中国元帅,便识破了德国人的进攻意图,并且看出了比利时和卢森堡这一段,是法国人的软肋,只需要一波迂回马奇诺防线就废了,然而苏联人却认为这个进攻策略太过于天马行空。当然,这只是后世传言,是不是真的也有待考证。
  不管怎么样,当德国人突破阿登山口,然后长驱直入进入到法国的时候,马奇诺防线就算是废了,德国的装甲部队直接将法国一分为二。不仅如此,在比利时的英军以及在法奇诺防线的法军联军,也成了瓮中之鳖,被德国人包饺子只是时间的问题。
  由于退路已经被德国阶段,英法联军已经不可能返回巴黎,他们只能向西退却,前往敦刻尔克,等待英国海军的救援。
  欧洲的战况,短短几天之内便急转直下,古德里安率领的坦克军团,推进速度不仅大大超乎了盟军的意料,更超出了德军的意料,古德里安一路向前推进的过程中,甚至连俘虏都懒得去收降,有法国军人跑去投降,直接给一句“滚犊子,别挡道!”在古德里安看来,收降俘虏太浪费时间了。最终远在柏林的德国统帅部不得不向古德里安下令,要求他停止前进。
  刚刚接任英国首相才五天的丘吉尔亲自飞到了巴黎,但他马上有返回了伦敦,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巴黎要守不住了!
  好在远在柏林的德国元首犯了一个错误,他要求古德里安和莱因哈特的装甲兵团按兵不动,没有去进攻敦刻尔克,而是用空军对敦刻尔克进行轰炸,结果便眼睁睁的看着盟军从敦刻尔克上船逃走,否则的话局面或许会更加不堪。
  ……
  敦刻尔克上空,英军的战斗机正在于德国空军的飞机激烈交锋着。为了掩护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英国几乎派上了所有能用的飞机,连侦察机都投入到了敦刻尔克的空战当中。
  而在大海的对岸,那些撤回到英国的士兵们,却已经丢掉了所有的物资,枪支、手榴弹、随身携带的食品,都被丢在了敦刻尔克。在大撤退当中,能多运一个人是一个人,这个时候会还会管那些占用空间的军需物资!
  丘吉尔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向下议院提出,要在海军溃败之前,尽快的采购各种战略物资。一旦等到海军败给德国,到时候想要朝英伦三岛运输物资都不可能!而当时有能力向英国提供大宗战略物资的,只有美国。
  美国的工厂主们已经意识到,他们要发财了!
  六月十日,意大利向法国宣战,同一日,挪威向德国投降,北欧最后一个抵抗德国的势力终于被肃清。
  六月十四日,德国彻底的占领了巴黎。
  也是在这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海军扩张法,以法律明确,美国海军将会扩大吨位,美国海军下饺子的时代即将到来。
  造船需要大量钢铁,于是乎在罗斯福签署海军扩张法的这一天,美国钢铁行业也迎来了春天,所有的钢铁原材料大涨!
  陈强所说的情况真的发生了,此时的美国市场上,不仅仅是废铁,就是铁渣也有人抢着要!


第二四七章 赚大钱的生意
  胡适还不知道自己被宋特使给告了一状,此时的他亲自跑到纽约,跟各大炼钢厂商讨出售废铁的事情。胡适打算趁着废铁涨价,赶紧把这五万吨废铁卖掉。
  1940年的美国,每年的钢产量达到了6000万吨,五万多吨的废铁投入美国市场,掀不起半点波浪,不过对于那些大炼钢厂来说,这些废铁也都是优质的炼钢材料,买来炼成钢就是纯赚,反正英国人是财大气粗,这种冤大头不坑白不坑。
  英国人是急需要物资,只要有钢铁现货,英国人是有多少要多少,哪怕比平时卖的贵一半,英国人也眉头不眨的直接掏钱。毕竟大英帝国在殖民全球一百多年,搜刮来的黄金不计其数,现在为了保卫国家,英国人也不会抠门,只要能用钱解决的,就不是问题。
  胡适把废铁卖了,获得了两成多的利润,差不多是赚了两百多万美金,如果这两百万美金换成武器弹药的话,足够国内再打一次长沙会战了。
  胡适也的确把卖废铁的钱,全都买了武器弹药。这个时候英国人也需要武器弹药,所以美国的军火商们优先接的还是英国的订单。新武器虽然是不好买,可二手武器在美国却多的是,美国不禁枪,民间散落了几千万的枪支,像是一战时候的武器,在美国很容易找,甚至很多都是论斤称着卖。
  美国军人是看不上那些一战时候的武器的,毕竟那个时候的美军已经在使用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了,拿起枪对准敌人就是一阵“突突”,谁还用拉一栓打一发子弹的老式步枪。而英国人也不赖用美国人的二手货,要买就是买新的,反正英国不差钱。
  然而对于国内的军人来说,能捡到美国一战时候的破烂就算是好的了,不说装备匮乏的川军,当时很多中国军队用的还是“汉阳造”,这还属于八国联军时代的武器。而所谓装备精良的中央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